APP下载

论成本预算管理在生产型企业的实施路径

2022-12-05张博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生产型管控成本

张博文

(山西省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财务部,山西 大同 037003)

0 引言

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有助于生产型企业合理预测材料采购和生产活动所需的费用支出,促进成本量化控制,为成本管控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有效平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降低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和生产制造费用,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率。而目前部分生产型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方面存在成本预算管理方法落后、成本预算指标缺乏科学性、成本预算的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基于此,生产型企业应当优化成本预算管理方法,合理应用经济订货批量、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预算管理方式,提升成本预算指标的科学性,提高成本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从而获取更大的价格优势。

1 生产型企业在成本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成本要素预算控制水平不到位

部分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要素预算控制水平不到位,预算调整缺乏动态性。具体来说,部分生产型企业所需的原材料较为稀缺,使公司在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和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管控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的沟通交流不够及时和深入,使材料物资的采购数量和批次与实际生产需要有较大的出入,或者由于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存在时间差,期初定价与实际支付的价格存在差异,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生产型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较为落后,无法获取全面和准确的成本信息数据,成本评估分析较为简单,难以满足多变的生产制造需要。

1.2 成本预算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部分生产型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多采用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这些成本预算管理方式未能考虑现阶段的市场环境,忽略市场多元化的需求,缺乏适应性。部分生产型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差,未能实时收集外部的市场信息数据来准确预测分析成本预算。此外,还有部分生产型企业的成本预算较为片面,仅关注产量成本的预算,而忽视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环保成本等预算,仅关注本期间、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费用支出情况,而忽视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预算,未考虑设计和规划环节产生的成本,也未考虑检验和售后环节产生的成本,容易出现成本失控的状况[1]。

1.3 成本预算指标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由于生产型企业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因此,难以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编制的成本预算指标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执行性,后续实施环节也未能结合市场变化状况合理调整,无法有效落实预算指标。例如,将大部分生产资源投入到其他部门中,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财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信息数据不一致,有价值的信息数据较少。制定的成本预算管控标准过于宽泛,影响了成本预算的差异分析。部分生产型企业成本预算执行结果未与公司的绩效管理相挂钩,考核和奖罚策略未能落实到位,挫伤了员工管控成本预算的积极性。

1.4 成本预算的执行力度不足

目前,部分生产型企业成本预算的执行力度不足,成本控制责任不明确,未能将各项职责严格落实到个人身上,员工成本节约意识缺乏,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财务部门缺乏足够的支持,成本预算管理相关信息沟通不顺畅,业财融合程度较低,成本使用效率有待提升。同时,生产型企业的成本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监督手段匮乏,使成本预算无法达到预期执行效果。

1.5 成本管理预算重点不突出,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缺乏规范的成本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组织的成本预算管理活动在执行过程当中具备明显的机械性,未能突出成本管理预算的重点,监督管理也缺乏重点,管理不到位。同时,生产型企业的生产制造部门大多数以完成生产任务为导向,缺乏一定的成本预算管理意识和知识储备,估算和预测成本不准确,财务部门虽然掌握成本预算的判断,但是缺乏对生产加工流程、手段和资金耗费点的把控,不具备单独完成生产部门和业务部门成本预算的能力[2]。

2 成本预算管理在生产型企业的实施路径

2.1 加强生产成本要素的预算管理,提升核算水平

第一,加强采购阶段的成本预算管控。生产型企业应当提升成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灵活应用经济订货批量以有效降低损耗率。对于某些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生产型企业应当巧妙应用原材料套期保值、期货等手段,来降低采购价格变动频繁的风险,使采购价格更加准确,并且可与经常合作的供应商签署年度意向采购合同协议,提前锁定单价,要求供应商批次送货,使其满足公司产品的生产需求[3]。

第二,科学规划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生产型企业应当强化精细化成本性态评估分析,准确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生产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机物料费用属性。科学分摊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通过变动成本法,显著提升公司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第三,合理编制并切实执行生产预算。生产型企业应当准确划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根据实际产能饱和率、市场占有率、产品市场替换等因素,通过合理的成本预算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产品进行准确的成本预算。同时,生产型企业应当加强本量利分析、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预算管理方法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环节的应用,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消耗,有效提升生产水平。

第四,提高预算调整的动态性。生产型企业在编制生产预算时应当全面考虑产量效益,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匹配度不高的原材料预算、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等,使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有效保证预算的指导性,有助于公司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例如,对于煤炭工业企业来说,其生产处于时刻变化的地理环境和政策环境,地质条件、国家政策、开采支护方式等会对成本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煤炭工业企业应当动态调整预算,合理管控成本。

2.2 优化成本预算管理方法

生产型企业应当优化成本预算管理方法,包括作业成本管理法、责任成本管理法、成本规划法等,实行精细化和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预算管理,实现成本预算的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总结出最佳的成本预算管理办法,提升成本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生产型企业应当及时归档和储存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入库的各个阶段信息,从而在出现实际支出与成本预算不一致的状况时,有效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和弥补存在的漏洞。

同时,生产型企业应当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方式,充分重视筹划、研发设计、市场调研、生产制造、库存管理、产品营销、售后等各个环节的成本预算管控,并且通过准确计算各期的成本预算来有效地管控相关成本,确保成本最优化[4]。具体来说,首先,生产型企业应当熟练掌握各项成本费用类型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联,准确剖析成本偏差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整改办法。其次,生产型企业应当全面研读全生命周期理论,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确保各个环节成本相关信息数据实时共享,简化公司的生产经营流程,缩减生产经营成本。最后,生产型企业在管控售后服务成本时,应当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全面收集、分析和总结相应的售后服务信息数据,剔除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3 提升成本预算指标的科学性,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

为了达到既定的成本目标,生产型企业应当提升成本预算指标的科学性,提高各个部门成本预算管理的参与性,及时调整公司的成本预算指标,并且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充分展现约束和鼓励作用。

一方面,生产型企业应当严格考核评价成本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随时性,评估预算标准是否符合实际,细化成本预算指标、具体环节、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扩大成本预算指标的范围,包括公司实际生产订单的承接量、业绩水平、产品满意度等。通过细化各项成本预算指标,生产型企业可按照当前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价格变动状况,准确预测计算生产预算,及时掌握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成本信息数据,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例如:煤炭工业企业可将目标成本和重点成本进行分级管理,实施分级考核制度,使公司在一定的市场条件和生产水平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生产成本。当内外部条件均已稳定的时候,煤炭工业企业可及时计算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明确目标水平,把相应的目标作为各个被考核部门的成本刚性指标的考核标准,单独考核评价政策性成本支出,有效控制各生产矿井的日常成本支出。

另一方面,生产型企业应当针对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预算激励制度和惩罚制度,实行严格的成本预算管理绩效考核,鼓励员工通过多种方式来降低成本。针对成本预算指标完成率低、偏差较大的情况,生产型企业应当将其作为反面教材,向全公司通报批评,并且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加以整改。而针对成本预算指标完成质量佳、偏差较小的情况,生产型企业应当予以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各个预算部门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2.4 提高成本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为了谋求长远的发展,生产型企业应当强化内部成本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把成本预算管理责任与公司面临的经济责任机制全方位衔接起来,完善成本预算管理的经济责任制,加强员工执行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识,充分挖掘出基层员工成本预算控制潜力,及时纠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促进利润目标的达成。

一方面,按照“权责相依”的理念,生产型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度,公司管理层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管控责任,需要提升自身成本预算管控的能力,以身作则,带动员工参与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促使成本预算顺利执行。

另一方面,生产型企业应当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随时监督检验生产情况,采取有效的审计监督管理方式,确保成本预算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效益。

2.5 完善成本预算内部管理

生产型企业应当建立成本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公司内部成本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突出成本预算监督管理的重点。从内部管理的角度上看,生产型企业应当以利润目标和盈亏目标为导向,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目标,构建上下联动的积极性预算编制过程,明确成本预算在每个部门和各个班组的具体分配,有针对性地体现监督管理的重点[5]。在公司常态化经营发展的内部控制活动正常组织下,按照产量变化规律和成本消耗情况,实行有弹性的成本预算,动态调整成本预算指标,并且加强整个流程的成本控制,多维度多方位进行成本分析,确保成本预算管理更加准确。

同时,生产型企业应当构建并完善反馈机制,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生产型企业应当构建必要的沟通机制,对各项流程和内容做出解释,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作,让生产部门和业务部门参与生产工作的判断和预估工作,有助于精确计算各个环节和工艺流程的成本,有效提高各项流程的规范性和运营效率,有助于正确处理成本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关系,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此外,由于生产车间各项工序复杂,零部件繁多,生产人员应当及时、详细地记录生产过程耗费内容和相应的流程,有助于财务人员预估计算和判断成本,使成本预算数据来源具有可靠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预算管理是现代生产型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利润空间有很大影响。生产型企业应当强化成本预算管控,构建符合公司自身生产经营特征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加强生产成本要素的预算管理,提升核算水平,并且完善成本预算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以提升自身的成本预算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型管控成本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生产型喷墨数字印刷机大盘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生产型数字印刷机目录(2015年)》
失控还是管控?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