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深度融合下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2022-12-04沈宇航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产学研校企科技

沈宇航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847)

0 引言

“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产学研合作理念、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释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加速迈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1]。

1 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经验

1.1 完善个性化制度建设

从各地关于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来看,根据不同行业领域、企业发展阶段、市场体量大小、院校学科特色优势等具体情况,在创新资源投入、利益分配、监管评价等方面进行地方性、产业型、阶段性制度的跟进和细化补充,建立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地方产学研合作制度体系,可调动中小企业、新兴行业、主体产业、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金融服务等各方深度融合的积极性,从以往政府主体引导、政府主力帮扶到参与方自主接触、全行业协同参与,形成完整的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产合作科技创新链条,突出地方优势特色和未来发展前景,产生长久效益。

1.2 引入风险防范机制

从产学研合作本身性质来看,企业投资高校科研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成果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性,经费下拨不及时、不充足,很容易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在商业运作和市场竞争的双重需要背景下,企业为减少投资风险往往采取融资方式运营,融资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2],影响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性。制度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加大了企业单方面的投资风险,严重削弱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因此,加强产学研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尤为重要。

1.3 规范产学研合作行为

根据相关调研发现,一些企业研发成本超过预期,产品市场反馈不佳、成果产出不及时、利益分配和成果分享上出现目标与实际运行不一致等因素造成的利益损失和长远影响,仅从合作前的框架协议、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难以协商解决的问题,影响产学研合作进程。因此,主管部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之间建立的关系和发生的相关行为需要形成明确的制度规范,相关的风险分析、市场调研、法律咨询等环节需要形成完整体系,尤其在涉及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利益分配方面,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在校企合作领域中的内容应得到更新完善。

2 当前产学研合作出现的突出问题

2.1 民生领域创新意识

2020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推动高等院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目前高校科研评价标准仍未彻底摆脱论文层次和课题级别的束缚,教师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社会影响未列入刚性考核标准。部分高校协同创新虽瞄准科技前沿,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相匹配的民生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深度不够。

2.2 科研资金自筹能力

高校科研资金不够充裕也是影响校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因素[3]。目前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部分来自经营收入,资金来源渠道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科技创新高速前进步伐。高校在解决科研经费匮乏问题上往往是被动等待企业上门寻求合作或是等待政府财政拨款,缺乏主动竞争意识。二级学院更多的是以学校头衔来寻求开展校企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二级学院对自身学科专业不自信、学院社会影响力不足、社会合作资源匮乏等问题。

2.3 “SCI至上”尚未破除

部分高校仍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二级学院和教师进行奖励,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常常与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限制条件,过分看重SCI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不仅局限性强,也反映了科研环境浮躁,缺乏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和创新贡献综合评定。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风清气正的科研学术环境,科研评价体系应能满足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要求。

3 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整体建设思路

3.1 继续强化政府主体引导

校企合作准备前期和项目运作过程中,政府资源整合、配套服务、评价监督等环节必不可少,政府需要全过程发挥支持引导作用,地方政府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规划设计,协调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利用政府行政执行力优势在科技创新体系运行方面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4],有效地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加强各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信心。政府部门通过制度建设优化产学研外部环境,对产学研创新体系具体落实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和行为进行全面有效地约束和指导对校企长远合作尤为重要。

3.2 设立校企合作专门对接机构

高校产学研合作应明确职能对接部门,从校级和院级两个层面规范产学研对接部门,统筹管理一线教师科技创新技术转化工作,为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和内外协调。校级层面,高校可设立专门负责技术转化的职能部门,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推动教师科研转化成果和推广科技服务业绩进行量化考核;从校级层面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制度,从制度上激发教师主动对接企业的积极性,从一线教师这一广泛群体入手,将学校各类创新要素输送到企业实际生产建设中,努力做到成果转化“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带动高校优质创新资源下沉社会。院级层面,完善学院章程建设,建立起院级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企合作所涉及的课程体系修订、教学管理优化、实践基地建设等具体业务,可选派主管科研和教学工作副院长、学生工作副书记、教研室主任担任产学研领导小组负责人,组织开展二级学院与企业对接工作。

3.3 健全高校创新联动管理机制

在科研创新源头供给上,高校着力瞄准科技前沿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将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融会贯通;在创新基地间、校际院际学科间、校企科研院所间,国际合作领域共享创新资源,增强创新人才流动性;强化科研项目风险把控,共享科研数据信息;交流合作上,高校应积极引进国际高水平、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格局创新能力突出的青年科研力量。

4 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路径

4.1 补足科技创新认知偏差

高校开展科研创新应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背景,着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融入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注重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区域性发展,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的高校产学研合作品牌[5]。同时,补足高校科研管理者认知偏差、解决科研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问题、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4.2 加强产学研合作资金支持

设立产学研计划专项资金,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可引入科技基金投资、企业赞助、社会风险投资等增加对高校原始创新资金支持,开发出如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企业和高校发行“双创”专项债券等符合高校科技创新特点的金融类或金融衍生类产品,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高校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增强高校资金自筹能力,为科技创新项目与研发经费最佳结合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发挥科研人员创新潜能。

4.3 完善教师回归保障制度

人才流动对于实体型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完善科技人才在各类创新主体间合理流动的激励政策,鼓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深入企业实践,把握市场动态、了解社会切实需求,加强创新实践积累,利用好高校已有的师资队伍,盘活升级已有人才存量。在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深造、交流合作的同时,做好教师回归保障制度建设,形成高校创新人力资本积累长效机制,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薪酬兑付方面形成可计算、可预期、有根据、可申诉至少有一年的长期政策,让教师安心走出校门,投入到更高层次的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学习,为开展更为深入的社会服务打下基础。

4.4 丰富教师科技创新荣誉制度

强化教师科技创新荣誉表彰制度建设,在荣誉称号授予上,充分体现科技创新重大意义和教师参与重要作用,可设立专门的市级、校级、院级、学科专业科技创新奖,授予年度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创新贡献的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丰富教师科技创新荣誉获奖层次,将国家、省、市、校、院、学科专业年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的评选表彰列入校级、院级年度考核达标表彰活动清单,获奖者享受相应市级、校级劳动模范待遇;扩大教师科技创新荣誉授予规模,设立市级、校级、院级科技创新模范教师、优秀教师评选制度,每次评选规模在上次比例的基础上适度扩大,缩短评选周期,提升青年教师和教辅人员入选几率,增强教师参与科技创新荣誉感;完善教师科技创新荣誉配套待遇保障,明确不同教师科技创新荣誉享有相应待遇,综合采用一次性奖励、工资待遇补贴、专项津贴等,强化待遇激励作用。

5 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建设重点

5.1 配套产业建设满足成果转化需要

目前科技创新产业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很多科技成果由于本地硬件配套率低,产品核心构件依赖进口或代工,转化过程常出现“卡脖子”现象,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另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都在市场竞争中孤立发展,高新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明显,没有发挥信息交流平台在大数据时代下推进科技创新应尽的作用,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存在创新资源、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5.2 加强新兴行业创新资源开发力度

产学研合作不能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进行单方面“输血”,更需依靠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来弥补政府投资方面的不足。高校创新基地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事业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技术输出和创造效益的源头。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企业依托高校组建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合作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打造科技创新基地,可以看出政府介入力量成为高校创新能力的“助推器”。高校创新基地建设存在一些短板,突出的问题是创新基地与所在区域创新服务需求对接上、在提升区域创新服务能力上不够匹配,尤其是科技创新薄弱领域、研发资源不集中领域,不能很好适应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产学研校企科技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