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2022-12-03陈朝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学习动机效能

陈朝晖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0)

2020 年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基础教育阶段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才培养的起始阶段。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什么是高质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高质量学生是指具备核心素养,能适应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发展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会学习是自主发展的核心内容[1]。2022 年版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业质量标准,强调从知识的掌握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学科的教学都对学生的学习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知识总量以“爆炸式”的速度递增与更新。培养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素养,为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品质(Approaches to Learning)是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内容。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成立于1990 年的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al Goals Panel)所发布的报告中。学习品质是涵盖一系列学习态度、习惯和风格的总称[2]。学习品质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特性[3]。我国《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从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对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关注较多,对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关注不够;对如何“教”关注较多,对学生如何“学”关注较少;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不够,不利于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

为了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素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四个评价”文件精神,我们结合北京市海淀区连续五年开展的中小学生学习品质测评数据和学校相关实践研究,探讨中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包括哪些核心要素,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因素有哪些,并就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

对学习品质的要素构成,学者们有很多不同看法。比如,学习品质是由学习动力、学习倾向、学习监控、学习策略、学习能力5 个子系统构成[4]。学习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主动性、坚持与专注、想象与创造、反思与解释等[5]。学习品质包括参与度、集中注意力、有计划、目标定向、思维活跃等[6]。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由两个基本维度组成:对学习的热情(Enthusiasm)和学习中的投入(Engagement)[7]24。学习品质的构成要素很多,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理论阐释,我们试图结合大规模测评数据来进行分析,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教学策略。

(一)构建中小学生“9L”学习品质评价体系,开发测评工具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开始学习前,学生要对学习有一定的认知与情感,在学习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学习动机,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采取一定的学习方法来监控与维持学习。学习品质评价是指对学习品质核心要素及影响学习品质的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对学习品质进行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评价学习结果。基于以上考虑,2017 年,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全区中小学生学习状况调研,我们构建了由两大要素九大维度三十三条关键指标构成的中小学生“9L”学习品质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中小学生“9L”学习品质评价体系(1.0 版)[8]

根据中小学生“9L”学习品质评价体系,我们开发出学习品质测评工具,包括调查问卷和测评试卷。我们以七年级新生为测评对象,在9 月初七年级刚开学就开展测评。我们认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既能代表小学生的情况(出口),又能代表初中新生(入口)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后,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方面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品质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2018 年、2019 年,根据前一年学生学习品质测评结果,我们对中小学生“9L”学习品质评价体系、测评工具进行了两轮修订与完善,把之前的“非学业评价”和“学业评价”两大要素改成“个体品质”和“学业成效”,对指标也进行了一些修订,构建了包括个体品质和学习成效两大要素五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生“9L”学习品质评价体系,见表2。

表2 中小学生“9L”学习品质评价体系(2.0 版)

(二)通过学习品质评价聚焦学习品质核心要素

如前所述,我们构建的学习品质评价体系由九个指标体系构成。测评结果表明,学业成绩与非学业部分(2018 年以后改为个体品质)关系十分密切,互相影响。学生非学业部分(个体品质)得分越高,学生学业一般也发展越好,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2017 到2019 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708、0.695、0.666,P<0.01)。

以2018 年为例,采用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测验分数,即学业成绩作为学习成效的指标。在分析学生个体品质与学习成效的关系时,我们将个体品质和学习成效均转换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的分布形态,并以个体品质均值为0,学习成效均值为0 划分出分界变量均值线(细线条),以学业成绩均值为60 分和个体品质得分为3 分标准化后的值为达标线(粗线条)。结果如图1 所示:学生学业成绩与个体品质关系十分密切,互相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5,P<0.01)。因此,我们认为学习品质好的学生,个体品质、学业成绩得分都相对较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除了学业成绩以外,个体品质中还有哪些核心要素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分析个体品质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来确定。相关系数越高,表明相关度越大。

图1 学习成效与个体品质得分散点图

2017 年到2019 年非学业部分(2018 年以后改为个体品质)的各个维度与学业部分的相关情况如下表3、4、5 所示,非学业部分(个体品质)的各维度均与学业成绩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结果。

表3 非学业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2017 年)

表4 个体品质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2018 年)

表5 个体品质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2019 年)

负担感受维度值越大,表示负担越轻。2019年主要测评的是思维能力中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按照相关系数来排序,2017 年测评数据相关系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2018 年为学习坚毅、思维能力、学习兴趣;2019 年为学习坚毅、学习策略、学习效能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能感都是学习动力的重要内容,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又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学习意志力(学习坚毅)、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学习成效都是学习品质的最核心要素。为此,我们构建出中小学生学习品质“4力”模型(见图1)。

图2 中小学生学习品质“4 力”模型

二、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有助于认识儿童学习品质的交互影响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强调,虽然每个儿童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某些特质,但儿童是持续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和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儿童不仅受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系统[7]43。因此,学习品质不仅与学生个体特点,也有家庭、社区、文化有关。结合测评结果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把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概括为两大方面:主体因素与客观因素。主体因素包括学生的个体特征,比如性别、年龄、儿童的个体差异、气质、学习风格和多元智力等等;客观因素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比如父母的陪伴与支持;学校教育方式等等。

(一)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主体因素

1.学生性别不同,学习品质状况存在差异

我们把学习品质结果从低到高划分为“水平一”至“水平四”共4 个水平等级,分别对应待达标、合格、良好、优秀。从性别上来看,三年的测评结果都表明,男生的学习品质略低于女生。具体表现在男生的学习品质达到水平三和水平四的学生比例低于女生;男生达到水平二和水平一的比例高于女生(见图3、图4、图5)。

图3 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品质水平分布情况(2017 年)

图4 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品质水平分布情况(2018 年)

图5 不同性别学生学习品质水平分布情况(2019 年)

2.学习品质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关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类型、智力发展、性格、学习风格等方面。气质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刚出生的新生儿就表现出明显的气质差异。智力发展也具有差异性。

1983 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的智力应该包括以下七种类型:语言智力、人际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尽管每个人的智力都是这七种智力的组合,但是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学生还具有性格差异。有的学生是外倾型性格,开朗、活泼、善于交际;而有的学生是内倾型,表现比较沉静、反应缓慢、适应困难、较孤僻等。有的学生是独立型,有的是顺从型等。学生还存在学习类型差异。学习类型又叫学习风格或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焦虑、兴趣、态度等。学习类型有五种: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表现在以上几方面外,还有认知风格的差异、兴趣差异、需要差异、能力差异、速度差异等。这些方面都可能是儿童形成独特学习品质的根源。

(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客观因素

1.父母陪伴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有影响

测评结果都表明,由父母亲陪伴学习,学生的学习品质达到水平三和水平四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父母和祖父母共同陪伴学习。由其他人或者保姆陪伴学习的学生学习品质最差(见图6、图7、图8)。

图6 学习陪伴者不同的学生学习品质水平分布情况(2017 年)

图7 学习陪伴者不同的学生学习品质水平分布情况(2018 年)

图8 学习陪伴者不同的学生学习品质水平分布情况(2019 年)

2.父母的支持对学生学习品质有影响

如图9 所示,父母支持程度越强,学生学习品质达到水平三及以上的比例越高;父母支持程度越弱,学生学习品质达到水平三及以上的比例越低。

图9 父母支持情况不同的学生学习品质状况(2019 年)

3.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很大。不同学校,学生学习品质达到水平一到水平四的差别较大。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品质达到的水平存在差异。比如,某所学校七年级学生学习品质水平一到水平四的比例分别为0%、2.7%、49.1%、48.2%;而另一所学校相应的比例为5.2%、34.5%、50%、10.3%。

在学习品质的不同维度上,学生也存在很大差异。以2019 年为例,个体品质区均值为3.85 分,有些学校学生得分高于均值,也有些学校低于均值。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坚毅、负担感受、应对方式等维度得分都存在差异。

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学校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其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产生影响。从2018 年起,北京市海淀区开展了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群体课题“海淀区中小学生学习品质提升研究”,有约20 所中小学作为课题校参与了课题研究,从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开展子课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教师通过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比如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创新作业布置方式,都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终都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的效果。

三、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品质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随时关注每个学生学习品质现状

了解学生学习品质现状是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前提。学生的身体、认知、社会、情感和语言的不断发展变化有助于学习品质的培养。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其学习品质的情况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七年级刚入学时,男女生的学习品质存在差异,男生略低于女性。这与男女生发展的差异有关。一学期或者一年以后,情况会发生变化。学习品质测评中处在同一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品质的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品质状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现状,及时采取一些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学习品质情况。比如,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是因为性别的原因吗?是因为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还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策略?需要教师仔细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品质现状。例如,运用学习动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等测评量表或自编的调查问卷、观察量表、访谈提纲、测试试卷,通过调查、观察、访谈、测试等方法来评价学生某一阶段学习品质某个要素方面的现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二)从学习品质核心要素入手,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品质

中小学生学习品质“4 力”模型把学习品质中个体品质的核心要素分解为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意志力,进一步再细分为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坚毅。对学业成绩、学习坚毅、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学业成绩与学习坚毅、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关系,学习坚毅与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关系,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关系,具体结果见表6。

表6 学习坚毅、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

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如下模型(见图10),图中数据为各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

图10 学习成绩影响因素路径分析参数估计结果(标准化参数)

从表7 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坚毅可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学生学习效能感的提升又促进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表7 变量间间接效应结果

这也告诉我们,学习品质的各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完全脱节的关系,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可以从某一个核心要素着手,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品质。北京市海淀区很多学校开展了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具体做法正是聚焦在学习品质的某一个要素,比如,针对学习品质测评结果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开展了《基于初中生学习动机提升的校园虚拟货币体系开发与实践》研究,通过虚拟货币激发学生动机,逐步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最终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品质。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针对学习品质测评结果中学生学习意志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坚毅品质的行动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高质量的课程,改进学校教育教学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一个能动的主体,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被尊重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学生会更乐于学习、更愿意探究,遇到困难能及时向老师求助,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意志力。

实施高质量的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上都指向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来说,在课堂里如果获得的都是失败的体验,学习动机就会很弱。成功经验能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开展“学程”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程”转化成“学程”。教程侧重教师的“教”,而“学程”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来构建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差异化,研发教学中的“资源包、工具箱和脚手架”,通过“嵌入”学习工具,把知识转化为一项探究性的学习任务,通过“独学、对学和群学”等方式,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实现自我和共同建构。把教师“灌输”“填鸭”式的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和同伴的“学”,亦即学生自我建构,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达到促进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采用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在学生的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自我效能感的强度影响学生学习的坚持性,或者称为学习意志力,或者学习中的坚毅品质。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自我效能感越强越能坚持下去。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容易对其能力感到怀疑,会放松努力,或完全放弃。反之,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教师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形成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外,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中关村中学知春分校针对学生基础较弱、学生自我效能感不足的问题,开展了导学案助学的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效果较好。

学生参与活动、作业完成时间、睡眠时间,都会对学习品质有影响。因此,教师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活动,激励学生参与。在作业布置方面要适量,并注重作业布置的质量和针对性,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四)重视家庭教育并注重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

家庭对中小学生积极学习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个体的终身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且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职责,对个体终身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需要重视家庭教育。

由父母陪伴学习的学生,父母的支持越多的学生,其学习品质的发展就越好。受到父母鼓励,为了自身的快乐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这样的学生才会有更为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这就提醒我们,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支持。

在信息化社会里,家长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家长要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需要以身作则,需要不断提高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家长必须不断地学习。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海淀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庭教育大讲堂,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学校也通过家长学校、教育讲座等形式,给家长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家庭与学校加强协作,建立和保持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并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发挥了二者合力作用。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品质的重要价值,将学习品质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高质量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把握中小学学习品质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学习品质提升的教育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升核心素养,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学习动机效能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