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座谈会主旨发言摘编

2022-12-02罗必良

南方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高质量现代化

罗必良

刘少波*

易行健*

孙坚强*

向晓梅*

王 珺*

陈鸿宇*

赵 祥*

罗明忠*

董志强*

邹新月*

王春超*

李胜兰*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罗必良*

*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广东经济学会会长。

文章DOI:10.19592/j.cnki.scje.402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基本国情,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无可比拟的。人口规模巨大既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巨大优势,也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大难题。中国已经取得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基本实现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中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而且在人类发展史上也将是空前的,必然会产生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遵循这一发展原则,实现了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构想。我们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历史阶段。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们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的成果。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特征。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继承了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的文化基因。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追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的“绿色现代化”道路,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内涵,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坚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全人类作出积极贡献,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与世界文明共同进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始终把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而且也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立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千年来和平发展的文化记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新的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的道路,在政治上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经济上体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在文化上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上体现为坚持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际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路径

刘少波*

*刘少波,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发展问题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一条主线。经过几十年发展,自2010年起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长期的历史经验教训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我们党对以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谁以及如何发展为逻辑结构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十九大则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刚刚召开的二十大对高质量发展在新历史方位中的定位作了进一步界定,使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定位又具有了时代的高度。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专门用一个部分阐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个逻辑表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进而完成我党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有机联系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方面,从强国的世界性看,是否强国必须在全球范围的比较中去判断,且必须具备强国的基本特质。当今世界强国的一个普遍特质就是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只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成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强国。另一方面,从强国的时代性看,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演进过程,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表明,现代化的一个内在规定就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当今时代以及时代的未来更是如此。中国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只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再一方面,从强国的制度性看,任一国家都有其基本社会制度,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就逻辑规定了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强国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归根到底就是发展质量还不高的问题。随着主要矛盾的转化,解决矛盾的方式和路径必须随之转变,这个转变的根本指向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易行健*

*易行健,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对中央这一最新提法的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解。

一、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重要理论价值

199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扩大内需”,200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到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到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第一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11月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这两次的提法开始将需求和供给统一进行考虑。到本次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这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和突破。从经济学发展历史而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学还是在西方经济学均是宏观经济运行中最核心的问题,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但是分配、交换和消费互相影响同时反过来作用于生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生产。西方经济学认为短期内需求决定供给,长期内供给决定需求,需求管理更多的是熨平经济波动,而长期增长的理论则极少为需求管理留下空间。中国自从1998年以来坚持扩大内需,尤其在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方面出台了众多的政策,但是从整体而言收效不大,居民消费率依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左右。加上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因素,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阶梯式下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逐步意识到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供给侧,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而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需要内需扩大的配合,并且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二十大提出“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后续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从动态角度将需求因素引入增长框架,将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结合从事理论、实证和政策研究。

二、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现实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理解,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就是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广义的角度而言,需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纠正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有效降低收入不平等与财富不平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而促进有效需求的提升和扩大内需战略的更好实施。而扩大内需战略不但需要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普惠金融的进一步推进、消费环境的改善从而提升居民消费率,而且需要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在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实施更为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最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孙坚强*

*孙坚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教授、跨境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应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截至2022年7月,已与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目前我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202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05万亿美元,相对2012年增长156.45%。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高水平金融开放将是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领域。十年来,在持续推进的金融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已经形成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产品体系,高质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稳慎有序的坚定推进下,金融开放取得开创性局面,有力支持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设。基本形成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竞争有序的外汇市场,2021年外汇市场交易量36.9万亿美元,相对2012年增长401.09%,可交易货币40多钟,涵盖我国跨境收支的主要结算货币。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十七年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以来始终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稳定市场信心。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阐述,为金融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坚持稳慎有序推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上看,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稳定物价、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良好货币金融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因此,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实施、跨周期和逆周期的调控调节、重点领域的资源引导配置等的宏观调控科学性,进一步完善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微观上看,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融资的安全便利,跨境资金流动的安全便利是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在目前经常项目基本全面开放的基础上,稳慎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从业务、机构、市场、科技和监管等层面等推进跨境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制度型金融开放。另一方面,坚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推进金融开放进程必须坚守的底线。世界历史经验显示,金融开放过程往往伴随着跨境资本大进大出的激烈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影响经济稳定。因此,应当深入把握开放背景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和金融运行规律,健全和完善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向晓梅*

*向晓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确立了行动指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了产业现代化根基。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群为主体,以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为支撑,具有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协同发展等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战略重点之一。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综合实力的迫切要求,也是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仍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建设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在以下两个方面切实发力。

一、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其中,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核心,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但与主要工业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要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一是要强化创新驱动,让创新成为制造业提质培优增效“新引擎”,加强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应用,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二是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自主开发程度。三是要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快培育一批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

二、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

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情况下,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对于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稳定性、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一是要“锻长板”,拓宽延长优势产业链。巩固我国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互联网等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抢占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充分发挥产业链配套网络优势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势,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补短板”,在关系国家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重点解决产业链关键领域“卡脖子”的难题,加快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国产替代步伐,逐渐补齐“缺核少芯”短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加强战略性资源供应链保障能力建设,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运转平稳可持续。

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是实现制造强国的路径保障

王 珺*

*王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广东经济学会顾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深入理解这个论断,对于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发展中大国走向强国的根基。历史事实表明,没有一个大国可以绕过工业化走上强国之路。一些学者把近40年中国与印度都作为发展成功的案例,但是,进一步对比发现两国增长业绩的差距十分明显。按照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印度人均GDP是266美元,中国是195美元,中国不到印度的四分之三。2021年,印度人均GDP是2277美元,中国是12556美元,中国是印度的5.5倍以上。一个重要原因是,40年来两国产业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与印度以服务主导的产业路径相比,中国走一条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的道路。中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初不到1.5%提升到2021年的29.7%。当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而制造业是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的主战场,也是工业发达国家抢占科技与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点领域。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如果制造业不强,高质量增长就缺乏动力,来自制造业的创新需求就会减弱,创新机会相应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教训印证了这一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他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

面对技术与市场环境变化,实体经济企业要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必须不断地提高生产经营中的知识与技术含量。一方面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高技术含量的新产业成长,促进其从国民经济的新生引导力量变为主导力量。事实表明,凡是新产业成长较快、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的地区,其产业韧性与抗风险能力都较强。基于此,全国及诸多省市在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时都把壮大新产业作为主攻方向。2022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率10.4%,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了23.8%。同期,广东制造业投资增长了20.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了38.8%。另一方面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鼓励传统产业以数字化改造为取向,加大技改投入,在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形态中发现更广阔的市场机会。目前,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中尝到了甜头的广东企业比比皆是,这带动了当地更多企业从观望转向积极行动。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中,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集中体现在解决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难点上。当前,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需求已从“有没有”的数量要求转向“好不好”的质量要求。如果现有的实体经济不能通过创新来优化供给,生产出来的产品实现不了“惊险的一跳“,那么,收益率就会下降,进而导致资源流出,实体经济萎缩。解决结构性供需失衡的问题,只能靠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然而,创新也是一条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艰难之路。面对这种两难,在以制度建设确保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通过公共性基金、政府采购、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等手段,引导和带动民间资本以各种方式更多进入实体经济创新活动,从而分散创新成本,降低创新不确定性,促使实体经济企业更愿意将资源用于创新活动。

立足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观

陈鸿宇*

*陈鸿宇,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经济学会顾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区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畸形的生产力布局,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对创立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20世纪50-70年代,国家按照“区域均衡发展”的思路,向东北和内地重点配置重化工业项目,推进地方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设,力图在较短时间内构筑更为均衡的工业布局,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对资源空间配置的经济原则(市场原则、开放原则和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国防原则相互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从兴办经济特区、“三沿”开放到普遍设立国家级新区、保税区、高新区等,以“非均衡发展战略”来解决发展不平衡状态,逐渐成为共识。进入新世纪前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优先发展”成为“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6大区域重大战略相继推出,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落实,成为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观不断发展完善的实践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阐述,为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观指明了方向。中国式的区域发展观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既遵循和体现各国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基于自己的国情和特色。首先,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观要立足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国土辽阔、区域城乡发展还很不充分不协调的状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实现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化,进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区域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观要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打通要素空间配置和流动的障碍,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提高区域内外开放的质量和稳定性。最后,中国特色区域发展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赵 祥*

*赵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部主任、教授、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本文是赵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20BJL107)”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用改革创新的思维,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在十年来区域发展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作出了新的部署,明确提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为了将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未来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深化改革,推进新一轮更具实质性的区域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

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世界范围看,中心城市通常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源头,而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群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21年的64.72%。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成渝等一批城市群快速发展壮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国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已经形成,未来我国要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城市群的发展优势,更好地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要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基础,而区域比较优势发挥的途径则在于推进不同区域间实现高效的产业分工协作。这一方面要求不同地区要着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的差异化错位竞争;另一方面要求各地区之间要形成基于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企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三要进一步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还要求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完善空间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对完善我国空间治理,促进国土空间有序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因此,我国要不断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与政策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努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四要进一步提升民生底线保障水平。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在实现区域经济效率改进的同时会伴随着一种基于市场选择的发展差距。我们要在承认地区间客观条件差异的同时,将地区发展差距“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区域之间的公平。而实现区域公平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提高民生底线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户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剥离户籍与公共服务之间的联系,提高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与可得性。同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界限,逐步实现对接共享并最终达到大致相同的标准,做到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制度对接、流转顺畅和差距缩小。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平等就业

罗明忠*

*罗明忠,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广东经济学会秘书长。

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就业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年来更是明确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768万人。“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继续抓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推动广大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

一要激发和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持续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业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派生需求,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坚持就业优先,首要地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让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夯实就业之基,创造出足够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为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强基。

二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新时代,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就业形态随之应运而生,要求劳动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岗位变化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失业风险。为此,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营造“学习是制度,培训是责任”的良好氛围,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匹配度,在促进劳动者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同时,有效提升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破解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矛盾,为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赋能。

三要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就要突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劳动者创业热情和激情,既要充分发挥新就业形态作为稳就业和促就业的新引擎的积极作用,又要将新就业形态纳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增容。

四要继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就业群体兜底帮扶。“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坚持就业优先,必须通过良好的就业服务,最大限度挖掘和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努力让每一个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其中,就业公共服务是促进市场供需匹配、实施就业失业管理、落实就业政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面对困难群体,更加需要兜底帮扶,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助力。

五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因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持就业优先,既要推进就业制度平等,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营造城乡一体化公平就业环境;又要推进就业服务平等,稳步推动实行异地务工劳动者和本地居民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构建机会平等、待遇平等、服务平等和保障平等的就业促进工作机制,为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清障。

六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法者,治之端也。”面对新时期劳动关系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惟有坚持“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必须根据新时期各类不同就业形态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形,不断健全劳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劳动保障制度,为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护航。

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董志强*

*董志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决定了不能也不应在中国出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全体人民都应该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和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好做蛋糕和分蛋糕的关系。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而是一个涉及先富后富、先富带动后富的问题。经济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习总书记曾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动后富,目的是通过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十年,我国解决了近1亿人口的贫困问题,这是扎扎实实推进共同富裕。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方面要努力做大做好蛋糕,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要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即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到2035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包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发展中的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群体不平衡问题。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靠高质量发展来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高质量发展举措将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比如,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些举措正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共同富裕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习总书记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我们一定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

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邹新月*

*邹新月,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社会世代追求的美好愿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作出顶层设计、全面擘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要完成的一项长期任务,实现共同富裕则是在我国动态发展中循序渐进的过程,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构建“一揽子”机制,做到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统筹兼顾。

(一) 共同富裕财富创造机制

一是坚持走改革、开放、创新路。鼓励发展,做大蛋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引导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保护合法致富;鼓励创新、争做蛋糕,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改革、开放、创新三者一起发力,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二是坚持走效率、公平、协调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是坚持走绿色、环保、低碳路。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系统阐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要求,“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二)共同富裕公共福利机制

共同富裕实现,回归以人为本原则,实质上是对贫困阶层的能力再造,社会有责任为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群体的能力再造提供公共产品。实现这一群体的能力全面提升,无疑完善公共福利机制是必经之路,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税收制度等方面的公共福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基础设施现实问题仍然突出,党的二十大指引我们要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契机,补足乡村地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补齐城市在“隐形”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为高质量城镇化赋能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既是理论逻辑上的起点,也是实践逻辑中的出发点。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三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加快建立现代化财税体制能够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为了提高我国税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应当健全含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在内的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整体税制中直接税的比重,提高税制的累进性。

(三) 共同富裕财富分配机制

追求财富创造,做大“蛋糕”,构建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即构建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分好“蛋糕”,让富裕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特别是要处理好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的关系,保护好劳动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合法权益。二是再次分配通过救济、补助、转移支付、专业培训以及高质量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对贫困阶层能力再造,让社会所有成员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三次分配主要是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及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低收入群体帮扶,鼓励、引导和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从财富分配机制格局来看,初次分配讲效率兼顾公平,二次分配讲公平兼顾效率,三次分配讲自愿、讲道德,三者优势互补,协调发力,促进共同富裕。

逐步完善分配制度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王春超*

*王春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共同富裕的内涵包括“富裕”和“共同”。前者强调发展和效率,后者强调共享和公平,二者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要求既发挥基础性制度定盘心作用,又保障机会公平,也关注结果导向。三方面有机统一,逐步协同推进共同富裕。

一是把握基础性制度安排。“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性分配制度。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首要的活动,只有劳动才能为人类其他活动提供源泉与动力。同时,自然界也参与使用价值创造。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则体现了包括劳动力在内多要素的贡献,两方面的制度安排要统筹协调、科学合理。

笔者建议改革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突破口在要素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新时代新征程,劳动力是最能动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本要素只有通过劳动力才能激活与运转,技术、数据等要素则是复杂劳动的派生产物。因此,提高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既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又关乎个体参与劳动的机会公平和能力发挥。

二是强调促进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改善分配的重要内容。当前,各市场主体在平等获取生产要素、要素定价、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方面的不公平现象亟待消除。实现机会公平,要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市场化配置和公平竞争的限制与障碍,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笔者建议改革关注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市场竞争和分配的机会公平以及培育人的共同发展能力两方面。一方面,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体制机制,打造统一的要素市场,有效衔接国际市场开放体系,促进商品、服务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另一方面,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加强制度统筹,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制度,推动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是对分配制度新的拓展和完善。财富积累过程既涉及流量层面,又包括存量层面,还包括代际层面。当前,既要规范财富流量积累机制,又要通过制度保障和拓展全体人民财富的存量积累渠道,还要规范财富代际传承的方式和合理差异。

笔者建议政策着力点在三个层面协同发力:规范和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在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基础上探索新的税收调节手段和改革举措,推动对财产相关新税种的研究;拓展第三次分配和制度激励措施,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好保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优化环境治理,建设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李胜兰*

*李胜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的重大论断。这一论断,清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思想智慧。这必将对我国优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产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影响,并为优化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首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刻地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为子孙后代留下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国家。

其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展低碳绿色生产和消费,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通过构建包括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在内的绿色生产和消费制度体系,加快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生产方式,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促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在全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空间发展格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2035年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第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0年9月,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的情况下,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为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做出的庄严承诺。

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写入执政纲领,勇担千秋生态大计的时代责任。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如此务实地践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成为全球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举旗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将以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奠基,更会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探索,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新方案,为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高质量现代化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