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码在内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2-02李秀梅卢清乾林典超邓金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内镜二维码科室

李秀梅 卢清乾 林典超 邓金川

内镜中心的运营活动中,使用高效、精细化的内镜管理方法能够把内镜资源利用最大化[1],是内镜生产经营的最佳物质基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和内镜技术的进步,内镜门诊量不断增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内镜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每一条电子胃镜或者肠镜的价格都十分昂贵,这就给内镜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本中心内镜维修成本占科室设备维修总成本支出的82.8%。高效精细化的内镜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软式内镜的维修成本[2],满足科室使用需求,保证日常诊疗的的顺利进行[3],还能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4]。基于内镜管理有效性和成本效益出发本中心探索出了二维码登记管理模式。二维条码/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备援性大、成本便宜等特性[5]。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维码技术在内镜精细化管理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内镜使用管理二维码登记方案。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内镜中心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名(55%),女9名(45%);大专学历6名(30%),本科学历13名(65%),研究生学历1名(5%);20名护士在内镜中心工作时间均>3年。实施二维码登记方案前后,人员无变动。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向20名护士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后,于实行二维码登记方案前及实施该方案3个月后,向该20名护士分别发放自行设计的内镜使用与管理认知评价问卷,问卷回收率100%,均为有效问卷。实施二维码登记方案前3年,2016年1月—2018年12月科室共报修内镜124条,其中胃镜68条,肠镜56条;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后3年内,2019年1月—2021年12月科室共报修内镜131条,其中胃镜70条,肠镜61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实施二维码登记方案前(2019年1月1日前),内镜中心使用纸质单据形式对内镜使用报修状态进行登记管理。具体如下:使用纸质版内镜报修状态登记表对故障内镜进行管理,该表格包括内镜编号、内镜钢码号、内镜故障部位/问题、送修时间、送修人员、送修地点等信息;当发现内镜故障时,当班护士立即通过电话联系内镜维修工程师,由工程师来科室填写内镜故障报修登记表,并取走故障内镜进行维修;同时本科室使用纸质版内镜库存及状态点交表对科室所有内镜进行管理,该表格包括正常使用胃镜数量、正常使用肠镜数量、送修胃镜数量及编号、送修肠镜数量及编号、故障未送修内镜数量及编号、科室内镜总数;当日值班护士每日工作结束后,清点科室全部内镜数量、使用状态、维修状态,并填写于该纸质表单上,于第2日与次日值班护士进行交班。实行二维码登记方案后(2019年1月1日后),本科室用电子表单替换纸质表单,对科室内镜状态进行管理,发现内镜损坏时,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填写内镜故障报修登记表,并微信通知工程师前来检修。每日值班护士对科室内镜进行清点后,直接扫描二维码填写科室内镜库存数量及状态,并将清点结果直接发送到科室工作微信群内,供科室人员查看。二维码登记方案设计与实施过程如下:(1)将内镜中心原所有纸质表单拆分并转换成EXCEL电子表单,并增加追溯表单,EXCEL电子表格具有信息化、电子化的优势,能够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6],减少纸质表格后期数据再处理的环节,减少差错,从源头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内镜管理效率。制作好的EXCEL电子表单包括:①内镜故障报修登记表,表格内容记录内镜编号、内镜出厂钢码、故障原因、故障部位、故障日期及登记人;②内镜故障送修表,内容包括送修日期、内镜出厂钢码、内镜编号、故障部位、送修厂家、送修人、接收人、回库日期;③内镜每日巡检表,包含当日正常使用胃肠镜数量、送修内镜、故障库存内镜;④内镜信息追溯表,记录追溯磁卡与内镜编码及内镜出厂钢码。制作好表单后,使用EXCEL工具生成数据链接,实现数据共享功能。(2)将EXCEL表格生成的数据链接使用二维码编辑器合成相应表格的二维码,生成的内镜二维码截图通过标签机打印出防水防潮的标签并将截图发送到科室微信群方便科室人员扫描识别。将内镜磁卡悬挂于对应内镜上及参数二维码粘贴于相应内镜手柄上,故障登记、故障送修二维码及巡检二维码粘贴在储镜库门口,并使用不同颜色标签纸方便区别。(3)值班护士通过手机扫描或识别截图二维码,自动进入微信小程序,可以根据需求对内镜进行实时故障登记、送修登记、故障查询以及内镜每日巡检结果登记和查询,并将登记结果发送至科室工作微信群内供所有人员查看。月末护士长可通过识别二维码对当月汇总数据进行统计查看,并分析以制定相应对策。

1.3 观察指标

1.3.1 护士内镜使用与管理认知水平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内镜使用与管理认知评价问卷,于2018年12月(实施二维码登记方案前)与2019年3月(实施3个月后)分别向该20名护士发放该问卷,该问卷内容包括:内镜参数、内镜故障状态、内镜故障送修状态、正常使用内镜数量、库存内镜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5分为非常了解,1分为完全不知道),总分为5~25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的内镜使用与管理认知水平越高。

1.3.2 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及维修成本评价 内镜的维修周期内的诊疗业务收入损伤等隐性成本与维修周期成正比[7],内镜及时送修能够减少内镜的故障率降低内镜的维修成本[8],所以内镜的故障管理要讲究时效性,因此内镜送修送从2个方面进行评价,(1)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选择实施二维码登记方案前3年(2016年1月—2018年12月)科室124条损坏内镜的送修时间和实施二维码登记方案后3年内(2019年1月—2021年12月)科室131条损坏内镜的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进行对比,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为护士发现内镜故障至通知内镜维修工程师到科室填写内镜故障登记表并取走故障内镜的时间;(2)内镜维修费用:内镜维修费用以次均维修费用进行评价,次均维修费用=年度总维修费/年度总诊疗次数[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使用()进行描述,采用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对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后内镜护士内镜使用与管理认识水平得分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后内镜护士内镜使用与管理认知水平比较

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后,20名内镜护士的内镜使用与管理认知总分较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显著提升,内镜使用管理与认知评价问卷各条目得分及总分也均较实施前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内镜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后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比较

内镜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后,科室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内镜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后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比较(min, )

表2 内镜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后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比较(min, )

时间 报修镜子条数 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 t值 P值实施前 124 632.62±96.97 65.882 0.000实施后 131 55.11±11.62

2.3 内镜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后内镜维修成本比较

内镜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前,内镜次均维修费用为25.58元/次,内镜二维码登记方案实施后,内镜次均维修费用为19.84元/次,内镜次均维修成本下降22.4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的发展,软式内镜为临床医生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在消化疾病的治疗中也是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软式内镜因其精细复杂的构造、频繁的使用、特殊的材料等特点给内镜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9],软式内镜作为内镜中心常用检查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也是导致维修率和内镜故障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在临床工作中,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的清点、记录、报修是一项很繁琐的事情,占用内镜护士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传统的内镜管理为手工登记、单人管理,即科室内镜负责人一人独自登记软式内镜信息,软式的内镜故障报修,传统的管理无法让每个内镜护士熟悉每条内镜参数、内镜故障状态、内镜报修状态、正常内镜数,无法及时了解软式内镜的正常情况,不同患者、不同治疗需使用不同的内镜,若护士不了解内镜使用及故障情况,容易造成临床工作中的失误,耽误日常诊疗工作[10-11]。而二维码技术的便利性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数据显示,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内镜管理后,护士对内镜的使用管理认知水平得分由原来的19(18.0,20.0)分上升为20(20.0,23.0)分,说明二维码技术能有效改善护士对内镜的使用与管理认知水平。

随着二维码技术日益成熟,二维码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已被广泛应用[12],其体积小、识别方便、储存信息量大、成本低,还具有加密功能,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准确性,方便仪器管理信息的读取和录入。茅丹等[13]的研究将二维码技术应用在消化内镜中心仪器管理中,结果发现,在消化内镜管理中方便护士更好地对内镜信息的比对、记录、跟踪、管理。本研究使用了最新的动态活码,实现了软式内镜的档案的实时更新,方便护士在日常内镜管理中对内镜相关情况的掌握,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及记录习惯,及时发现内镜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后进行解决,提高了内镜管理质量,尤其发现内镜故障后能实现第一时间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故障登记和报修。数据结果表明,使用二维码登记管理内镜后,护士对内镜的使用与管理了解程度高于传统手工记录方式(P<0.05),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从平均(632.62±96.97)min降低到(55.11±11.62)min。内镜故障的及时上报避免了内镜的二次故障[2],说明使用二维码技术管理内镜有效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内镜维护及时率,同时提高护士对内镜信息的知晓率及提高诊疗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内镜精细化管理质量[14]。同时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效,快速的保障。

医疗设备在对患者就诊过程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应用风险,如果管理、使用不当,会危及患者的诊疗安全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15]。因此可将二维码管理范围扩大到全科室的设备管理,让电子化信息化的二维码管理模式从内镜管理逐渐辐射到所有设备管理上。

综上所述,使用二维码技术对内镜进行管理,可提高内镜护士的内镜使用与管理认知水平,缩短内镜故障报修登记时间,降低维修成本,且二维码登记管理让内镜管理变得更灵活和主动,以电子化数据为基础,基于二维码低成本、高储存、好识别的特点实现内镜管理的精细化高效管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内镜二维码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眼内镜的噱头
二维码
小康二维码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