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皂荚合欢罗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022-11-30王利霞王淑枝韩瑞华张向月王小梅赵晓斌段爱菊刘顺通张自启

林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虫态嵩县皂荚

王利霞 王淑枝 韩瑞华 张向月 王小梅 赵晓斌 段爱菊 刘顺通 张自启*

(1.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2.伊川县植保植检站,河南 伊川 471300;3.嵩县林业局,河南 嵩县 471400)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属豆科(Legunminosae)苏木亚科(Caesalpinioideae)皂荚属(Gleditsia)植物,为我国特有乡土树种,分布区域比较广泛,适应性强[1]。皂荚是兼具用材、饲料、化工原料、医药保健、城镇绿化、水土保持、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经济树种,已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点选择的经济树种之一[1]。河南省嵩县是中国皂荚分布的中心产区之一,是国内有名的“皂荚之乡”,皂荚产业也是嵩县林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皂荚刺生产基地和最大的皂刺集散地[2]。

合欢罗蛾(Homadaula anisocentra)归属于鳞翅目罗蛾科[3],是近年来在洛阳市一带,特别是嵩县,发生在皂荚树上的主要食叶害虫,常将叶片啃食成灰白色网状斑,后吐丝缀枝叶,暴发成灾,且蔓延势头迅猛,其幼虫筑巢群集危害,使皂荚树呈现一片干枯现象,严重影响树木生长,使皂荚产量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对合欢罗蛾的研究多集中于发生为害和防治方面[1,4-6],但有关合欢罗蛾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还未见报道,在室内对合欢罗蛾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阐明田间发生规律和发育历期等,旨在为该虫的可持续治理和精准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2021年6月,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陆浑镇皂荚刺基地采集合欢罗蛾的大龄幼虫,室内用新鲜皂荚叶饲喂,饲养到成虫,配对产卵。饲养条件:人工气候箱(PQX-330B-30HM,宁波莱福科技有限公司)饲养,温度为(26±1)℃,湿度为(70±5)%,光照周期为14 h∶10 h(光:暗)。观察卵的孵化日期,初孵幼虫单头饲养,饲养器皿为一次性塑料培养皿(d=90 mm),每天观察幼虫的生长发育情况,2天更换一次新鲜叶片,化蛹后放入培养皿保湿,蛹羽化后,将雌雄成虫放入长30 cm、宽25 cm、高25 cm的养虫盒,内放含10%蜂蜜水脱脂棉补充营养,供其产卵。

1.2 各虫态生物学特性观察

1.2.1 卵

取初产卵100粒,放入养虫盒内保湿。每天观察卵孵化情况,直至卵孵化为止;观察记录卵孵化时间、孵化数量,重复3次。

1.2.2 幼虫

取当天6 h内孵化的幼虫40头,单头饲养,放入装有新鲜皂荚叶的培养皿(d=90 mm)中,每天观察幼虫蜕皮死亡情况,2天更换一次新鲜叶片,直至幼虫化蛹。记录幼虫龄期,存活数量,化蛹时间、化蛹数量,重复3次。另外,群体饲养300头,用于成虫的雌雄比例统计及配对后产卵量的统计。

1.2.3 蛹

幼虫化蛹后,取当天的蛹30头,放入培养皿保湿,每天观察蛹发育情况,直至羽化。记录蛹历期、羽化数量,重复3次。

1.2.4 成虫

成虫羽化当天,测量体长,雌雄按1∶1配对,放入直径8 cm、高10 cm玻璃瓶内,瓶口用棉纱布封口,饲喂10%蜂蜜水。每处理配10对,重复3次。每天观察记录产卵数量,并及时移除当天所产卵,直至成虫死亡,记录成虫寿命。

1.3 数据处理

试验所获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合欢罗蛾各龄幼虫发育历期及末龄占比

在本试验条件下,室内皂荚叶饲喂合欢罗蛾幼虫末龄有5龄、6龄2个龄期,其中以5龄为主,占比为82%,6龄占比为18%。合欢罗蛾各龄幼虫发育历期为:1龄幼虫历期4~7天,平均为5.43天;2龄幼虫历期3~6天,平均为3.46天;3龄幼虫历期2~6天,平均为3.92天;4龄幼虫历期3~9天,平均为5.69天;5龄幼虫历期4~13天,平均为7.45天;6龄幼虫历期7~8天,平均为7.25天(表1)。末龄幼虫发育历期最长,其次1龄、4龄幼虫发育历期较长,2龄、3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合欢罗蛾幼虫整个发育历期为28天左右。

表1 合欢罗蛾幼虫发育龄期及末龄占比

2.2 合欢罗蛾各虫态发育历期

合欢罗蛾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为4~6天,平均为4.81天;幼虫期为25~34天,平均为28.09天;预蛹期为2~4天,平均为2.50天;蛹期为7~15天,平均为10.92天;成虫期为3~13天,平均为7.86天;合欢罗蛾完成一个全世代需要46~58天,平均52.16天;最短为46天,最长为58天(表2)。

表2 合欢罗蛾各虫态发育历期

2.3 合欢罗蛾不同虫态存活率

室内饲养合欢罗蛾各虫态存活率差异显著,化蛹率、羽化率较高,分别为90.91%、98.60%。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较低,分别为65.73%、55.00%。合欢罗蛾全世代存活率仅为31.22%(图1)。

图1 合欢罗蛾不同虫态存活率

2.4 合欢罗蛾成虫生物学特性

室内皂荚叶饲喂合欢罗蛾成虫雌雄比例接近1∶1,性别比为1∶1.02,雌雄成虫体长分别为0.73 cm和0.71cm。雌虫寿命为3~11天,平均7.64天,雄虫寿命为4~13天,平均8.58天,产卵前期平均为3.55天,产卵期平均为4.30天,单雌最高产卵量为52粒(表3)。

表3 合欢罗蛾成虫生物学特性

3 结论与讨论

合欢罗蛾是皂荚树上的主要食叶害虫,了解合欢罗蛾的生物学特性,是合理进行害虫防治的前提和基础。温度为(26±1)℃,湿度为(70±5)%,光照周期为14 h∶10 h(光:暗)下,室内取食皂荚叶的合欢罗蛾末龄幼虫有5龄、6龄2个龄期,以5龄为主完成幼虫发育的占82%,6龄完成幼虫发育的仅占18%;合欢罗蛾幼虫各龄期、存活率存在差异;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分别为65.73%、55.00%、90.91%、98.60%,全世代成活率仅为31.22%;(26±1)℃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46~58天。幼虫存活率只有55%,且1龄幼虫死亡率较高,占所有幼虫死亡的70%。一般而言,鳞翅目高龄幼虫抵抗力、存活率高于低龄幼虫[7],本研究低龄幼虫死亡率高与其研究相一致。

本试验仅对合欢罗蛾在(26±1)℃下皂荚叶饲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合欢罗蛾单雌产卵量较低,可能与性比配对单一影响成虫交配率有关[8],也可能与产卵条件(光照、温度、湿度)不适宜有关[9]。而产卵量高低也直接影响后代卵孵化率的高低,有关不同寄主饲养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温湿度等不同环境条件以及成虫雌、雄性比不同对其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虫态嵩县皂荚
低氧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虫态的致死效果
松褐天牛不同虫态的营养成分评价
嵩县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嵩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剑毛帕厉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捕食作用
薇甘菊颈盲蝽基础生物学特性
嵩县
难忘皂荚
往事
嵩县槐树坪矿区探明一大型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