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及外周血管超声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2-11-30梁春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1期
关键词:肺栓塞预测值外周血

吴 枭,梁春春

(单县中心医院超声科 山东 菏泽 274300)

肺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栓性病变,主要是由于静脉栓子向肺动脉游离后堵塞肺动脉,致使肺循环出现障碍,引发各种临床病症,在肺栓塞发生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胸痛、呼吸困难、虚脱、咳嗽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脑缺氧症状,表现为抽搐、昏迷,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对于肺栓塞,临床主张对该疾病需开展尽早诊断,以便于开展及时治疗。影像学方法是对肺栓塞诊断的主要方法,以超声为主,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超声技术以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较为常用,为探讨心脏超声和外周血管超声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对患者开展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单一及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包括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6.47±7.58)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因突发不明原因的晕厥、面色苍白、冷汗、胸痛、呼吸困难、虚脱、咳嗽等症状就诊,经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初步判断可能为肺栓塞,需进一步检查对病变进行明确;②患者年龄已满18周岁;③对检查方法及目的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意识始终保持清醒。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病者;②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者;③在认知、精神方面存在障碍者。

1.2 方法

11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具体检查步骤如下。

心脏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EPIQ 7C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频率(2.5~3.5)MHz的探头。患者将上衣脱下,以左侧卧位的体位接受检查,在患者胸骨旁、心尖部位放置超声探头,嘱咐患者屏住呼吸,采用超声探头对心脏部位进行左室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两腔心切面的扫描,再对患者胸骨旁肺动脉长轴、胸骨上窝肺动脉长轴两个切面开展扫描,观察是否出现血栓样回声,对肺主动脉内径进行测量,判断右心室是否出现扩大情况,对肺主动脉的血流情况进行判断,由2名具有丰富心脏超声诊断经验的超声科医师负责阅片和诊断。

外周血管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EPIQ 7C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频率(7.5~12.0)MHz的探头。患者将上衣脱下,以左侧卧位的体位接受检查,将超声探头贴于患者胸骨旁、心尖部位,对患者肺主动脉及分支、下腔静脉进行水平方向、纵向扫描,获取外周血管超声图像,由2名具有丰富外周血管超声诊断经验的超声科医师负责阅片和诊断。

1.3 观察指标

(1)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临床表现、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测等)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测方式对于肺栓塞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2)在肺栓塞诊断中,分析应用不同检测方式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3)对比不同检测方式对不同程度肺栓塞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种方法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分析选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Kappa值在0.4~<0.75时表示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检测方式对于肺栓塞诊断的结果及诊断效能对比

在11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中,经临床综合诊断,有68例患者确诊肺栓塞,其余42例患者排除肺栓塞;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检查(P<0.05),而心脏超声检查与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不同检测方式诊断肺栓塞结果 单位:例

表2 不同检测方式对于肺栓塞诊断效能对比[%(n/m)]

2.2 与肺栓塞诊断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在肺栓塞诊断一致性分析时,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均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74、0.681,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65。

2.3 不同检测方式对于不同程度肺栓塞诊断符合率对比

经临床综合诊断,在68例确诊肺栓塞患者中,栓塞程度为轻微28例、中危30例、高危10例。对于高危、中危肺栓塞诊断,心脏超声检查、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低危肺栓塞,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心脏超声检查、外周血管超声检查(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测方式对于不同程度肺栓塞诊断符合率对比[%(n/m)]

3 讨论

肺栓塞是指因栓子进入肺动脉后导致肺动脉堵塞引发肺循环障碍后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主要发生于手术后、外伤后[3]。肺栓塞起病突然,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晕厥、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且患者脑缺氧严重,出现昏迷、抽搐症状,其病情凶险,致死风险高[4]。随着肺栓塞病情加重,患者右心血供受到严重影响,其右心功能出现衰竭,可能会发生急性心源性猝死,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肺栓塞发生后,需尽早对其开展诊断工作,以明确其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避免其发生心源性猝死[5-6]。

影像学检查是肺栓塞在临床诊断时采用的主要手段,其临床诊断时往往依靠临床表现观察、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由于其诊断标准未能统一,检查耗时较长,还需寻找更加快速的检查方法对肺栓塞进行诊断。超声具有无创性、检查方便等优点,是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是超声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心脏超声通过对患者多个心脏切面进行扫描,对患者胸骨旁肺动脉及胸骨上窝肺动脉的长轴切面进行扫描,可对患者肺主动脉内径进行测量,再配合测量右心室的血供情况,可对肺栓塞进行辅助诊断,判断肺主动脉是否存在栓塞情况[7-8]。而外周血管超声是对于疑似肺栓塞患者采取的常见超声技术,主要是通过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心脏部位表面进行扫描,可获取患者肺主动脉及分支、下腔静脉的超声图像,其图像清晰度高,分辨率高,便于医师对患者肺主动脉及分支是否发生狭窄或闭塞进行判断,且超声图像可显示患者肺主动脉及右心室的血流信号,医师可通过观察血流信号来判断患者肺主动脉是否发生栓塞[9-10]。

本研究中为明确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用于肺栓塞的作用,对11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开展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肺栓塞诊断中,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心脏超声检查、外周血管超声检查(P<0.05);心脏超声检查与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栓塞诊断一致性分析时,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均具有中度一致性,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说明心脏超声、外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准确性提高,可减少漏诊误诊发生,究其原因为心脏超声与外周血管超声的检测范围不同,两者合用,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从而更加准确地检出肺栓塞。本研究还发现,对于高危、中危肺栓塞,心脏超声检查、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低危肺栓塞,心脏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心脏超声检查、外周血管超声检查(P<0.05),说明心脏超声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对肺栓塞患者进行诊断,可通过对肺栓塞严重程度进行区分,为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尤其是对于低危肺栓塞患者而言,联合检查可在肺栓塞发病早期对其开展诊断,以尽早明确其病情,尽早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心脏超声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不仅可灵敏、准确地诊断肺栓塞,还可对肺栓塞的栓塞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猜你喜欢

肺栓塞预测值外周血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致死性肺栓塞的防治需要从源头抓起——精准预防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