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30赵劲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科胜任定向

赵劲民

(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为加快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我国自2010年起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以下简称“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每年为中西部基层培养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1-2]。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定向回到基层从事全科医生工作,是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决定了其与其它毕业后从事专科的临床医学生相比,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具有独特性,目前我国尚无统一、标准、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需国内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广西医科大学经过10 余载的探索创新,构建并实践了“一核四驱”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体系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1 背 景

自2010 年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启动以来,我国中西部共有20余个省区市高等医学院校承担了相关培养工作,每年为基层培养约6 000 名全科医疗人才。10余年来,国内各高校就关于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校培养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培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效果等相关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研究[3-6],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师培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 年以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7-10]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新医科”概念的推出和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的严峻挑战等,对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人才培养重点从治疗扩展到预防、治疗和康养,体现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卫生、大健康新理念”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如何为基层培养胜任基层全科医生岗位的、“用得上、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四得”基层全科医学人才是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聚焦和迫切探索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我校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1 一核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培养核心,精准定位培养目标

学校参考国内外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核心指标[11-12],在广西14个地市共5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能力需求,形成了切合本地实际的基层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基于此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版)》中本科毕业生在“科学和学术”、“临床能力”、“健康与社会”及“职业素养”4 个领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精准制定体现基层医疗卫生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锚定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关键核心。

2.2 教学组织驱动: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专职化管理

我校于2011 年5 月成立了全国首家独立设置的全科医学院,设置专职化的组织管理架构,组建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队伍负责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实现专职化管理。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管理运行更精细化和专业化,为创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升级课程体系、夯实育人工作、实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过程等等一系列关键教育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2.3 教学质量驱动: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系统改革教学体系

2.3.1 构建“2+1.5+1.5”人才培养模式,多措并举强化临床能力培养

“2+1.5+1.5”人才培养模式由2年通识和基础医学课程、1.5 年临床医学课程及1.5 年毕业实习组成。与传统临床医学专业“2.5+1.5+1”培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鲜明特点,临床能力培养贯穿5 年医学本科教育始终。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多层级医院实习和引入多种教学新方法,有效增强临床服务能力、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基层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多种核心胜任力。

具体措施包括:(1)增加实习时间。到三甲医院、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层级医疗机构实习,强化培养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2)从大学第一学期起即开设《临床技能学》课程,实行5 年不断线临床技能培养;(3)增加临床医学课程中见习的比例和强度。订单定向医学生的临床医学课程见习与理论教学比例为1.10∶1,高于传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1.06∶1,并开展含床旁教学、病例讨论、情景模拟、PBL、CBL 等多种形式的见习教学;(4)在三甲医院、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习中均增设门诊科室轮转,培养首诊能力和未分化症状的诊疗能力;(5)开展临床专题讲座,着重介绍地中海贫血、原发性肝癌及鼻咽癌等广西高发疾病的基层诊断、治疗和转诊。

2.3.2 优化课程体系,增设全科医学和基层卫生课程

构建契合基层卫生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在临床医学核心课程标准不降、课程不减的基础上,增设《社区医学》《全科医学概论》和《全科医学技能》等全科医学特色课程。整合全科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康养等多个基层医疗卫生中核心学科的理论知识,打造呈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特点及要求的完整知识链,让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即接受全科医学和农村基层卫生教育。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生命历程的10个分期,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为基础,融入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开设基于“全周期健康照顾”的全科医学技能实践课。课程体系有效启蒙学生全周期健康照顾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各生命周期中健康危险因素的累积、延续和处理,突出医防融合能力培养,针对性训练综合运用基层医疗卫生干预措施的思维和能力。

2.3.3 完善学业评价考核体系,持续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建立多方位、全过程的学业评定体系,突出学业的过程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出台课程过程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过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成绩30%~60%,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包括课程考试、三阶段综合考试、毕业实习考核及综合素质测评等四大环节,多方位、全过程的考核体系,综合、全面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尤其是包含基础课综合考试、专业课综合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的三阶段综合考试,强化学生融会贯通和整合性学习,加强在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的衔接。建立网络试题库和考试系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改进。

2.3.4 规范建立多层级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强化管理,推进教学质量同质化

规范建立涵盖三甲医院、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多层级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强化各级教学实践基地实施统一的管理制度、实习内容、实习安排、学生评价的实践教学标准;统一教学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门诊教学等重要教学活动标准;开展全程教学和毕业实习教学巡查,教学基地师资培训及远程示范教学等活动,推进各级基地教学质量同质化。

2.4 “三全育人”驱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强化基层服务意识培养

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充分发挥“第一课堂”育人功能,强化基层服务意识培养。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构建“德医交融”教学模式,深入挖掘基层卫生行业思政元素,汇集优秀全科毕业生感人事迹,作为专业课重要思政内容,全面深化以“以德育德”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改革;深耕“第二课堂”,打造彰显全科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以“核心团队+生源地实践小队”形式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进行全科爱心医疗和基层健康调研,强化“履约服务基层”信念,树立“感恩诚信,回报社会”的思想。

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导航学长”四位一体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落实教职工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多角度强化服务“健康中国”育人导向,培养基层服务思想坚定、专业过硬的全科医学人才。开展入学第一课、实习前一课、毕业前一课、院长/书记有约、卫健委—学校—毕业生三方座谈会等活动,在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教育各环节的衔接点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创立“三课两会”制度。实施卓越医生课外成长计划,邀请优秀基层医生和全科毕业生宣讲基层医疗工作事迹,开展“追梦精彩全科 服务壮美广西”先锋论坛活动,激励在校生逐梦基层,实现自我价值。

2.5 医教协同驱动:搭建多利益方合作平台,形成医教多方协同互动机制

学校每年定期召开由区市卫生健康委、学校、订单定向医学生参加的专题培养研讨会。各级卫健委传达有关农村基层卫生和全科医生的最新政策,学校汇报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近况,订单定向医学生反馈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和建议。学校定期到订单毕业生基层工作单位现场回访,深入了解其工作动态、困惑和需求,向相关部门反映,同时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活动,形成了多方协同促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学校成立相关智库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研究订单定向医学生教育、培训、使用、激励、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等,有效促进医教协同发展,为地方政府出台相关全科医生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3 改革成效

3.1 培养了一大批“用得上、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具备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学人才

3.1.1 订单定向医学生“低进高出”,培养效果显著

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提前录取,招生录取分数线较低。我校订单定向医学生录取平均分比同届临床专业5年制本科生低,且入学分数相差较大。经过实施“一核四驱”培养体系的5年培养后,我校2015~2020届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国家执业医生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超过国家平均水平15%~23%,达到国家“双一流”院校的水平。

3.1.2 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校培养能力提升明显

学校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校成长评价调查,全面了解订单定向医学生在能力、素养、知识等方面的提升情况。84%~98%订单定向医学生在包括病史采集、临床诊断、临床决策等11项医学基本能力提升明显;88%~97%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在包括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批判性思维等15 项医学职业素养提升显著;84%~98%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在包括病理知识、医学知识应用、科学素养等6 项医学核心知识提升突出;2017~2019年国家医师资格分阶段实证研究考试成绩高于全国水平15~17 个百分点;2021 年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医学基本知识考试平均分高于全国平均分19.42分。

3.1.3 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服务能力强

我校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服务意识强、履约率高,成为农村基层一支专业素质高、带教能力突出、综合管理能力强的卫生骨干队伍。截止2021 年8 月底,我校已培养7 届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生共689人,毕业率97.82%,履约率99.27%。目前共4届毕业生389人完成3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回到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为广西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获得各级卫健委(局)及当地居民一致好评。订单毕业生不仅医学业务技术扎实全面,而且临床带教能力突出,综合管理能力强,超30%毕业生成为乡镇卫生院的科室主任,25名毕业生已经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或副院长职务。

3.2 “一核四驱”培养体系影响广泛

学校在201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主办的“医学教育改革大会”和2015年国家卫计委与教育部联合主办的“推广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和就业电视电话会议”做典型发言。2018年,我校全科医学院成为广西唯一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教学成果获得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并先后有15 家医学院校前来交流学习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近年来,各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我校首届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返回基层、服务基层,受到基层百姓好评的优秀事迹。光明日报、广西日报等报道了我校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相关工作以及部分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生在基层服务的先进事迹。

4 小结与展望

广西医科大学在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教育工作中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以广西农村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核心,通过建立“2+1.5+1.5”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全科医学特色课程、规范建立多层级实践教学基地网络、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成立全国首家全科医学院、搭建医教协同多利益方合作平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构建并实践“一核四驱”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本省农村地区培养了一批“用得上、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具备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学人才,为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为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及流失严重,促进城乡健康公平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当前仍存在学科建设薄弱,专业吸引力不足,教育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足的问题[13]。如何进一步落实国家政策对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的要求,深度契合基层卫生行业岗位胜任力要求,探索实现全过程全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如何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实现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如何进一步改善基层全科医生执业环境和优化职业发展路径,提升基层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等[14]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猜你喜欢

全科胜任定向
定向运动的迁移价值研究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