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华合唱创作概述

2022-11-26马旻媛上海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2年9期
关键词:织体声部旋律

马旻媛(上海师范大学)

林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资深教授。他的创作涉猎广泛,其中,合唱创作近年来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从其合唱作品的创作概貌以及创作特征对其合唱创作进行概述。

林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资深教授。他的创作涉及合唱、钢琴独奏、艺术歌曲及室内乐作品。近年来,他的合唱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二泉映月》《梅花三弄》《鸿雁》等在国际比赛中演唱均荣获金奖。目前已出版的已有106 首之多,还有未出版百余首。

林华的主要合唱创作与他几次与合唱团合作有着密切关联。1998 年他受邀担任黄浦区春天合唱团的艺术顾问,因此,他最早的一些创作也与该团的一些录音制品的需要有关,多为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儿童歌曲与学堂乐歌的改编有关。而后也为该合唱团量身定制了大量的曲谱,以供他们的基础训练以及演出所用。此后,又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女声合唱团顾问,也为她们编写了一些曲谱,其中,大部分都是耳熟能详的古典交响乐或是钢琴作品片段的填词、编曲版,对提高学员的艺术修养有着很大的意义。2019 年林华又与中福会小伙伴合唱团合作谱写了大量乐谱。

这些作品的写作善于通过多种技法的综合全面应用而实现音乐表现的主旨,其中的和声都极富特点,他认为多声为基础的作品构成之本,因此,无论旋律或是织体无不由和声而起,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其中的和声。几次合作让林华在合唱创作上不断探索,开始涉猎更广泛的题材,并且在创作中运用更为丰富的创作技法,在寻求突破的同时也兼顾到群众性。合唱团不负众望,带着他的作品在国际乐坛上崭露头角获得桂冠。

一、合唱创作概貌

据不完全统计,林华的合唱作品有200 余首,已发表的分别出版于《春天的歌》《上海音乐学院女声合唱团合唱曲集1》《古谱新咏》三本合唱曲集上,混声合唱曲集《因为有了春风》尚未发表,另有《同声合唱练习曲集》初级篇与进阶篇共四册,收录各个难度合唱练习曲共20 首。这些作品题材、风格十分多样,因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和声风格,又因其作品的题材内容与和声有着密切关系,固将它们分为以下四类:

(一)“新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指的是清末民初时期,为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所编创的歌曲,这些歌曲大多选用外国的歌曲旋律,重新填词而成。常以具有思想性与时代性的内容作为歌词,来宣扬民族精神。为中国近代贡献了一批优秀的声乐作品,并且这种集体歌唱的形式,也为后期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林华的合唱创作中,有许多借用外国民歌小曲或者是一些经典的古典交响片段以及钢琴作品的片段填词编曲而成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受经典音乐的美的同时,借用歌词启发学生领悟各种各样的爱,对祖国、对自然、对人的爱。这种通过合唱来进行美与爱的教育,让林华觉得自己也在做着如前辈一般的工作,因此,他也称自己的这部分创作为“新学堂乐歌”。

林华的合唱作品中有近三十首该类型歌曲。取材来源于外国通俗民歌或者西方的器乐名曲。这些作品基本的和声语汇相对比较朴素,有些改编自交响乐与钢琴作品的创作的和声,相较于原曲没有过多的变化,基本将原来的器乐的和声进行人声化,作者运用了不同的织体保留的曲子原本的风貌。

如《迎春》根据鲁宾斯坦的钢琴曲《F大调旋律》填词编曲而成。全曲基本借用原曲的旋律与和声,将原本高声部的旋律用二声部人声呈现。歌词描述了春天美好的景物,抒发着对春天的爱。

又如《重逢有日》根据电影《日瓦戈医生》的插曲填词改编而成。作品为三声部无伴奏合唱,整体为主调织体旋律在高声部下方二声部为和声填充声部。歌词描述了在历经艰难坎坷的人生后,依然心存希望,畅想着美好的未来。这样一种虽然历经磨难挫折,但只要希望长存,光明终会到来的信念,是对历经人生风雨的人们的一种精神抚慰,更是对年轻一辈的激励。

(二)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与古典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经典瑰宝。林华将这些经典之作重新编曲填词以合唱的形式再度呈现出来,不仅是形式上的再加工,更是注入了作曲家的思想情感,同时,在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这部分作品主要取材于两类,第一类是根据传统器乐作品改编,如《二泉映月》《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都改编自同名器乐作品。作曲家常常将和声织体与复调织体进行结合,用和声织体来突出主旋律线条,运用复调织体的模仿写作手法来突出某一段落的主题,通过各个声部的交织、连续的发展将音乐贯穿为一个整体。这类作品中,作曲家大多使用五声调式与许多民族性的和声语汇来彰显民族特色。

第二类取材于古典诗词,这类作品大多为作曲家自行谱曲,或是根据古谱记载的曲调,并配以巧妙的和声改编而作,其中,林华主要运用的是五声性的和声来编配这些作品,通过对不同音乐元素以及织体组合的运用,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古典诗词的韵味的同时,也加入了个人风格,将这些古诗词更生动地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为秦观的词《行香子·树绕村庄》谱曲的合唱作品,原词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春光灿烂、万物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林华在该作品的开头加入了“的笃的笃”的拟声手法,配以装饰音描写了马蹄声声。借用了京剧中的行腔、装饰以及念白,表现了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作品运用了五声调式,和声建立在bE 大调的主、属功能上没有过多的变化,充满了中国音乐的特色。

另一首《花非花》则是根据钱仁康先生的《清·碎金词谱》译本,将白居易的词,在古谱音调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原词表达了一种对生活中存在过却又随即消逝的美好的人与物惋惜之情,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营造了一种朦胧之感。

林华将之创作为一首无伴奏纯人声的混声合唱,在保留古谱音调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在歌词上加入了许多衬词,加以具有戏曲韵味的旋律,唱词也模仿戏曲的唱腔、咬词归韵等。

(三)民歌创编

在不同的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会产生本民族独特的音乐母语,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紧密的联系,它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民歌为题材的作品有着任何歌曲都无法替代的亲切感。林华将这些民歌进行重新编配,在从民族文化中吸取养分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很强的个人风格。如《槐花几时开》原曲是四川民歌,因其是一首山歌,因此在歌词中,加入了很多衬词,也使用了四川的方言来演唱。从丁善德的编曲版本可以看出,整体旋律比较单调,多以三度、四度跳进,每句结尾都有长长的拖腔。林华将这短短四句的山歌改变成一首86 小节的五声部的合唱作品,作品分成了四个段落,将歌词完整的重复了四遍,并在每一次的重复在和声与织体上进行变化。第一乐段作者将五声部分为两组,歌词错位演唱形成一种对话的感觉,第二乐段整体调性比较模糊,各声部采用旋律模仿进行,在交汇处的纵向上的和声充满张力,也极具色彩,第三乐段转为三拍子,作者将下方二声部以圆舞曲伴奏织体化,使音乐充满活力。第四乐段回归二拍子后,整体节奏比较自由,经过多次转调后完结。因此,整首乐曲虽然短短四句歌词,但通过调性、织体、节拍的不断变化,配以充满张力与色彩的和声,使原本朴素的山歌极具艺术性。

(四)经典歌曲改编

林华还有一部分作品就是针对一些经典歌曲进行改编,这些歌曲的题材也很广泛,有儿歌如《卖报歌》;有爱国歌曲《五星红旗畅想》改编自《歌唱祖国》;还有抒发对家乡情感的《外婆的澎湖湾》;也有反映现代社会现实以及人民生活的歌曲如《我们的田野》等等。林华将这些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旋律多声部化,通过对和声的巧妙构思、曲式结构的重新编排,将它们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我们的摇篮》是林华改编词、作曲的作品,歌词回忆着快乐的童年,有白鸽、绿色的花园、七彩的音符。全曲的速度根据旋律不断变换,开头欢快的节奏畅想着美丽的童年,第二段主题速度减缓,伴奏由分解和弦转为波音的柱式和弦,仿佛置身摇篮中摇摇晃晃地回忆着童年,第三段主题再次回归快速,歌词中“巴巴拉蓬”等拟声词充满了童心,也诉说着孩子们奇妙的幻想、对未来的期许以及许多崇高的向往。作品和声朴素,偶尔在使用副属和弦临时离调。调式方面也有着巧妙的构思,速度稍快的主题配合D 大调明快的音调,舒缓的主题配以bB 大调。因此,整首乐曲既考虑到了给孩子演唱的能力,同时,也兼顾了艺术性,在简单的和声中运用巧妙的构思增强作品的可听性。例如:《我们的田野》原作由张文刚作曲、管桦填词,这首歌陪伴了无数人的成长,歌词描绘了辽阔的田野,又细致刻画了自然景物,以及赞美了各行各业的人民忙碌的身影,歌曲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赞美与美好未来的憧憬。林华在保留原曲旋律的基础上,用复调的写作手法重新创编。作品的第一乐句高声部负责旋律的进行,低声部也有自己的旋律,但整体节奏相较于高声部更为平缓,两声部以复调写作手法构成。低声部相同的歌词往往比高声部晚两个小节进入,将四声部互相交织,使音乐充满流动感。从第28 小节起,旋律又来到了低声部。第二乐段作者出其不意地在56 小节加入了器乐化的节奏造型性音形,以快速的16 分音符配以“啦”的歌词穿插在各个声部,为作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使整个作品动静结合,使人耳目一新。

二、合唱创作特征

(一)立足审美

林华的创作都将美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认为作品中不论和声或是织体都要具有美感,并且作品的形式也要有意味,才能让听众感受到美。近年来,林华的研究方向转向音乐审美心理学,他的许多审美理论,也在他的合唱创作中极大的反映出来。首先是结构思维,“他认为一部作品的各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的各要素也必须是互相契合,且能够起到共同推进音乐发展作用的。”尤其是合唱作品面向的是更为广泛地听众,因此,他的大部分合唱作品在结构上并没有太多的花样,结构通常清晰明了,但各部分的音乐元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贯穿全曲而形成整体的统一性。林华在合唱创作中,将钢琴伴奏提升至与合唱同等地位,合唱人声部分的相关动机与材料都会在伴奏中出现于人声声部形成对比与呼应。其次,林华的合唱创作中体现出了和谐观,他注重“和而不同”与作品中的对立因素,只有将整理中的对立因素进行解决后形成的统一便可以获得和谐感。因此,他十分强调作品的张力,因此常使用七和弦、九和弦与变和弦等,并且加入大量和弦外音或一些对位中的节奏对抗来构成不协和的和声音响。“但无论这些因素以何种姿态,在何出现,其始终都保持着以协和为中心的宗旨进行活动。”此外,他的合唱创作也体现出外延语法的使用,“外延,是指意象的含义向外部所做的扩展;外延语法,就是指借用意象之外的附加手段,通过不同类别的词性,加以逻辑关系安排,从而使意象获得明确意义”他的作品中十分重视综合各种技巧的运用。大型的作品,他通过曲式、织体、体裁来规范自己的情感,“《梅花三弄》原曲是古曲,节拍散漫,审美趣味在于单个音的本身,欣赏的是塔音色的本身,延续本身,谛听它的渐渐消失的过程,但是要将其改编,成为符合现代审美方式的作品。”因此,他的创作是希望把最美好的事物传达给听众,让他们在审美中得到愉悦。为了表达音乐的美,他常常绞尽脑汁使用哪个和弦、何种织体,仅仅是想将最美好的作品呈现给听众。

(二)个性鲜明

他的合唱作品和声丰满且层次清晰有序。通过前两章的分析可以得出,林华合唱创作的和声语汇丰富,并且和声风格独特,他通过使用丰富且极具色彩的和声语汇,改编创作了风格各异的合唱作品。演唱过林华合唱作品的团员曾表示,他们都感受到了丰满且富于变化的和声感。对于这些年龄较小,且并不是音乐专业的团员来说,他们显然不具备分析作品和声的能力,但从最直观的听觉出发,他们在演唱与聆听过程中,都感受到了由不同和声所引起的不同音响效果所带来的无穷变化的色彩感。同时,林华注重将主调与复调织体结合丰富作品的音响效果,因此,团员们在他们的演唱中体会到了强烈的声部感与秩序感,各个声部在不同层次上形成对比衬托使音乐旋律清晰可闻,但又交织在一起,循序渐进地展开,使音乐张弛有度。他的作品能将伴奏部分与合唱部分有机地融为一体,钢琴部分织体的变化、音区的变化能很好地衬托出人声,而声乐演唱的元素时,常在钢琴伴奏部分出现,合唱队有时候也作为器乐声部的伴奏,使人声部分和钢琴伴奏部分紧密地结合。此外,他的作品中除了钢琴,也会根据不同乐曲的风格使用别的乐器,如《阳关三叠》中使用的箫与古琴,《乘着歌声的翅膀》中,使用了小提琴等,这都使伴奏部分不仅仅是伴奏,它们也成为架构起作品的重要一部分,使整个作品获得更立体的表现力。这对提高合唱队员的音乐鉴赏力与音乐接受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多层次秩序感都十分有意义。

(三)多元碰撞

林华的合唱作品中,很大一部分作品都来自于对古曲、古诗词的改编。该类创作在中国并不少见,但林华对于这些作品的写作既包括西方的写作技法,又有中国民族化的语言与中国古典的音律与美感。他在作品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如中国的五声调式以及民族化的和声语汇,以及用于刻画意象并具有趣味性的造型性音型,乐器上加入了许多民族乐器如古琴、箫等等。

与此同时,写作技法上林华却不局限于中国元素,大量的使用了复调的技法,和声语汇也十分有特色,充满了新颖的音响效果。如此多元化的结合,既理性地使用了西方音乐结构与逻辑,又感性地表达了中国音乐音律与风格的美感,使之成为不可多得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优秀创作。

猜你喜欢

织体声部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给你的信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