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德育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2022-11-26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

天津教育 2022年29期
关键词:长方体趣味性德育

■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 杨 朔

“课程德育”是基础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而实施的教学策略,在课程德育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落实课程德育方面承担着特殊的责任,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而提问是调动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结合课程德育的理念有必要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进一步的研讨。

一、基于课程德育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思路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

课程德育强调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同样强调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两者在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上存在一致性,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提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的学习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做好提问的设置。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基本原则,在拓展过程中帮助学生以问题为先导,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实际,利用不同层次的提问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知识学习中,以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提问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提问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欲望的方式极大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实现知识的有效拓展,为学生学习指明具体方向;最后,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问不是学习的重点而是学习的开始,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二)坚持以德育优先

课程德育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要突出德育属性,在指导过程中通过问题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课程提问渗透德育要传递给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一方面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学情。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实施提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同时考虑学生学习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包括挫折心理等,及时通过问题转变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强正面影响,以德育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不断实践探索,培养学生成就感。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德育优先的理念,在提问过程中渗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努力探索的知识,努力通过德育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场景和习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体现德育的价值。

二、基于课程德育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一)提问艺术之趣味性

趣味性是课程德育得以实施的有效保障也是调动学生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提问艺术的设置,以趣味性的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趣味提问的艺术要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考虑小学生的基本学情,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做好问题分析,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趣味思考,体现趣味艺术的价值。

以“小数点的加减法”为例,在课程提问是教师可以先提出:“12+23 是多少?”通过引入整数加减的方式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很快得出12+23=35 的结论。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12+23=35的计算式中也可以用小数来进行计算,会发生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因为1.2+2.3=3.5也是成立的,通过引入学生之前学习的小数以及计算公式快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1.2+2.3=3.5 的式子,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我们学习过小数的知识,那么验证一下其他的整数的算式是否也可以用以上的方式得到同样的结果呢?”基于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思路,学生很快找到了更多的式子如1.3+2.5=38与13+25=38类似,只是多了一个小数点,通过提问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起整式加减法迁移到小数加减法当中又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体现了提问趣味性的特点。除了从知识迁移角度注重提问趣味性以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还可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构建实现趣味性的提问,如在小数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整数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那么生活中我们是否接触过小数呢?是否接触过小数的计算呢?”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展开趣味性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小数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等进行引导,如提供教师去超市的购物清单,在清单中可以看到每一个商品的价格都不是整数而是有小数点,如可乐4.8元、薯条3.2元等,通过购物清单的方式快速实现知识的联想让学生找到生活中更多小数点的知识,从而实现趣味性的提问教学目标。总之提问艺术中趣味性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抓住趣味性的培养优势,通过趣味性的指导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提问艺术之针对性

数学课堂提问针对性是指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德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课程讨论和优化,在指导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充分的讨论,以针对性的问题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思考的方向和定位。提问的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快速融入数学课堂学习中并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以“组合图形面积”为例,教师给出组合图形让学生计算面积时通常会设置提问“同学们看这个组合图形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求出它的面积呢?”这一提问看似有指向性和针对性,但对于学生来讲,教师根据学生这一提问方式通常会找到某种组合图形的解题方式,并不关注提问的可行性,并且缺乏针对性。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提问应该突出针对性,如“老师提供的组合图形面积求解中老师找到了两种思路并成功求到了面积,你能找到几种方式呢?”这一提问具有很明显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求解面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提问明确提出了有至少两种思路,通过提问信息的提取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搜集和整理过程中也会找到两种以上的解题思路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有效拓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在提问中明确了两种思路且得到了面积,强调了每一种思路都要能够成功求到面积,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组合图形的面积求解过程中寻找多种解法并有意识地去掉一些无法得到面积的思路,提升学生的思路针对性。总之提问的针对性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特点,在提问的过程中注重提问的针对性和实质性,以针对性促进学生知识的拓展、以针对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提问针对性的价值。

(三)提问艺术之层次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层次性是指在提问过程中不同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都会存在一些具体的疑惑,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实际的影响,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置可以发挥问题在学生指导方面的优势,以问题促进学生成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有效提问的教育目标。提问的层次性反映出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指导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不同提问内容的设置。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习”为例,在学习初期教师提问:“基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以往学习的长方形面积知识,如何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呢?”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利用电子课件的优势展示一个长5 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充分的讨论。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还可以继续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步完成分析任务,如教师可以设问:“白板中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是否可以将其制作并形成实物,如何展开这个长方体呢?展开以后是一个什么形状、展开后的面积与表面积是什么关系呢?”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根据教师的提示展开内容的学习,在内容分解的过程中完成内容的学习,并提升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有效指导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解决长5 厘米、宽4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过程和逻辑。层次性的提问除了体现在内容层层递进以外还表现为提问的层次性,依然“以长5厘米、宽4 厘米、高3 厘米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为例,有的学生经过教师的提问可以很快得出表面积结果为94平方厘米,并根据计算结果完成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概括总结,但有的学生无法得到结果进而也不知道表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学生的学习不同教师要做好提问的有效性设置,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提问的策略,继续围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学习。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提问层次性的设置,以问题层次性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通过层次性的布局完成知识的有效拓展并发展学生能力,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体现提问在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学习需求方面的价值。

(四)提问艺术之灵活性

提问艺术的灵活性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基于德育提问的设置教师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但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有时候并不理想。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刨根问底”,而是需要做好灵活性,根据学生表现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突出提问的有效性。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例,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提问“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推导逻辑是否可以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很多学生表示可以并尝试将长方体或正方体拆分后的图形体积计算得出最终的面积结论,但很快学生发现这种方式行不通。此时,教师的问题设置要考虑到学生遇到问题而产生的挫败感,采用灵活性的提问方式,如“在之前学习中是否遇到过体积的呢?体积是立体概念还是平面概念,如何从体积角度去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公式应该如何推导呢?”通过灵活性的提问方式既可以减少学生在初期的挫败感,又为学生公式推导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提问的艺术。提问灵活性还体现在问题难易程度的设计上,常规教学的思路中提问的设计强调由浅入深的学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提问的难度。例如,比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接触比的知识时很容易就会将比的知识与分数的知识进行类比并自发地形成知识迁移,如果教师的提问依然强调简单,设置“比和分数的关系”相关提问只会让学生失去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而不会对内容深度探究。因此,要适当增加难度,将比与分数、比与小数、比与整数除法等知识进行联系并进行问题的设计,以问题适当难度的增加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有效学习的目标,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总之基于课程德育的思想,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提问应保持灵活性,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要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问题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拓展,以知识拓展的方式完成内容的学习并灵活性的实现课程德育发展目标,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五)提问艺术之延展性

基于学生课程德育的要求,数学课程提问要注重延展性,以学生刚刚学习过程的知识为出发点,通过合理问题设置的方式激发学生寻找并发散与所学知识关联的知识点,实现思维的拓展、深化,体现提问的延伸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并实现知识的有效串联。

提问艺术的延展性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强调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成长,在问题设置中注重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用比的知识测量旗杆高度,这种问题是常见的比知识应用的具体体现,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供测量的逻辑“在旗杆旁竖立一根已知高度的木棒然后测量木棒的影长,得出木棒影长和高度的比例之后再测量旗杆的影长,根据同比例可计算出旗杆的高度”,根据这一原理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到旗杆的高度,也对学生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旗杆高度测量完成以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直接测量旗杆阴影的长度而是还需要测量木棒影长和高度的比例然后再测旗杆的影长,为什么要增加一个木棍呢?”这一问题提出以后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思想的延展,讨论“为什么要增加木棒,如果没有木棒做参照是否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明显的发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初期普遍存在不理解的情况,不知道木棒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但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认识到木棒的价值并分析了旗杆和旗杆阴影存在的比例关系,通过拓展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总之,提问艺术的延展性重点是突出以学生为主的理念,通过问题的延展让学生围绕内容展开丰富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困惑。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本身对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兴趣有明显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程德育的有效实施,通过课程德育的方式将数学课堂提问与德育融合在一起,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德育优先的发展原则,在提问过程中突出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和延展性,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目标。

猜你喜欢

长方体趣味性德育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