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科背景下“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实践

2022-11-26薄海美刘志勇王志军李东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科诊断学立体化

薄海美,刘志勇,王志军,李东琦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新医科”概念。同年10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对新医科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高校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教学条件的快速发展,传统单一的纸质教材已无法满足当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新医科背景下,通过教材建设推动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科技手段,拓宽教学资源,建设医学专业的立体化教材[1],是加快医学创新教育,提高医学教育水平的需要。“检体诊断学”主要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重点讲授如何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检查工具来了解患者的体征,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而立体化教材能够很好地满足教与学双方的需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华北理工大学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效尝试。

1 “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外名校使用的教材大多采用了数字化、立体化的模式。我国自2002年提出立体化教材建设以来,各校均在立体化教材建设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启动了“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计划”,该计划包括立体化教学包建设、重点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学科网站建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形成立体化教材,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工作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构建新医科背景下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际能力训练为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经统一规划、合理组织而形成综合性的具有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的教学知识资源与服务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网络传播为媒介的微课、私播课等新型在线课程蓬勃发展,正在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医学电子化、立体化教材建设提供了更多素材和多样化的呈现方式[2]。

面对健康中国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新要求,我们要用更高的标准、更开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进行改革创新,这就要求以“检体诊断学”为代表的桥梁课程要与时俱进,使教材信息化、多元化,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针对传统的课上理论化的呈现方式教学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平台和教学视频等线上资源构建立体化教材,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更能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另一方面,借助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同时,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很好的条件,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 新医科背景下“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目标

新医科背景下“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目标是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助推下,实现“检体诊断学”课程的教、学立体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一是实现教、学方式“立体化”,形成立体化网络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实现教学资源立体化,构建教师、学生及学习资源的立体结构,把不同位置、不同网点的资源立体化,方便学习者学习与利用。“立体化”是相对传统教育中的“平面化”“纸质化”及“教师主体化”而言,不再是教师灌输式教学,而是更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使教学资源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与呈现,形成自主化、个性化、开放性、交互性及共享性的多元化学习模式。

3 新医科背景下“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内容

3.1 “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教学包和课程群建设

新医科背景下“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教学包和课程群建设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辅导资料、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检体诊断学学习指导》《检体诊断学研究型、创新性实训指导》和《检体诊断学题库》等纸质教材,以及电子教案、PPT课件等教学课件。对接学科前沿和市场需求、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理念,不断更新完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增强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关联度。在降低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内容教学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临床实践操作和病例讨论课程的内容,大幅提升研究性、交互式、讨论式教学内容的比例;精选临床病例,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知识,使基础医学知识具象化,同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素材,将人文、职业素养教育自然融入到课程的讲解中去。

3.2 “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教学素材库建设

新医科背景下“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教学素材库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多媒体素材库资源(诊断技术的音像资料和课程的教学讲座、报告等)。一方面可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相关疾病的图片、视频等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另一方面,可借助学堂在线、爱课程、超星学习通等开放式课程与国家精品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视频和拓展资源,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深化课外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能够看到学科前沿和发展前景。

3.3 “检体诊断学”网络资源建设

新医科背景下“检体诊断学”网络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立体化教学资源网站、BB平台、电子图书及信息资源等。织建立教学云平台,为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空间,利用网络条件融合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利用“学习通”、钉钉等软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创建更有针对性地立体化教材;充分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在线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方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的方向转变。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提升教学效果。

4 “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创新点

(1)“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能够适合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既可便于教师教学,又能够方便广大学生自学。通过学生学习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及学生成绩评价;通过教学服务平台,为广大学生进行综合辅导、答疑及交流,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检体诊断学”立体化教材是一个整体的策划设计,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是有机的结合,并充分发挥不同信息技术、网络媒体资源等优势互补作用,如素材库能够方便学生浏览及下载,教学包和课程群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等。把作为核心教育载体的纸质教材、同步前沿医学发展的音像教材和网络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化、整体的教学模式[3]。在教与学的效果上体现“博与专”的结合,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随着“新医科”概念的不断深入,中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提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同时,随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全面实施,开创了医学教育新业态,引领了卓越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及实践中,华北理工大学将进一步加大对医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围绕“理念新、背景新、专业新”的“三新”理念,构建高质量的立体化教材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推动医学创新教育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医科诊断学立体化
宿迁市打造立体化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医者难自医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者难自医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