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爱满天下 汇聚一片星光

2022-11-25

新作文·教育故事 2022年3期
关键词:巴蜀志愿成果

2022年6月,石柱縣桥头小学的报告厅,“中国好老师 巴蜀公益行”教育互助活动正在隆重举行。

调研讨论环节,其中一位老师的发言让我深受触动,她讲道:“教育不是灌输,而是要去点燃!”一位乡镇学校的老师,对教育有如此质朴的理解,让我颇为震撼!

作为此次活动的团队牵头人,我带领着专家团和巴蜀志愿者团队对石柱县进行了持续3天的考察。三天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众多这样的“点燃”老师、“点燃”干部、“点燃”校长,看到了众多被点燃的、天真烂漫的孩子,更看到了众多热气腾腾的教育现场。

在祖国大地、尤其是亟待乡村振兴的偏远地区,教育人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让人热泪盈眶。

对于巴蜀人来说,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是用自身脚步丈量出的巴蜀文化中的标志性事业!

早在2001年,随着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启动,巴蜀小学成为了第一批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并于2002年踏上了“阳光区县行”城乡统筹发展之路。2009年学校正式启动了“1+1+N城乡学校文化互助”项目,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旨归,以文化互助为纽带,以课程教学研究为依托,秉承“教育是做的哲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体现了巴蜀小学对教育形势的研判,对学校自身发展的深度理解和前瞻把握。

2018年,收获了学校发展至今的“顶峰”荣誉——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站在荣誉面前,巴蜀人在倍感荣耀之时,也深刻理解责任重大,在内部不断地追问自己两个问题,成果最值得发扬的关键、本质在哪里?这个成果如何更深远地服务于师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志愿爱满天下,汇聚一片星光。巴蜀人始终认为成果推广应用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更不是在“学科+”成果研究之外的另起炉灶,更多是基于新背景下的学校战略定位,是从问题的核质出发,在基于巴蜀已有成功实践经验基础上,志愿服务真行动,“赋能增效”找到新的发展、迸发新的活力,站在离孩子最近的地方,更进一步“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好“基础教育的基础”,竭尽全力帮助、依靠老师,让更多孩子“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

一、时代追问 全面共享

在国奖后,众多学校来到了巴蜀进行现场观摩。我们围绕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结合区域教育发展需求,基于访学团真实要求,制定涵盖文化体验、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丰富内容的课程安排。从课程开发、课堂实施、特色建设等方面,从单一的面授交流走向互动参与的体验学习,以巴蜀生动的教育管理现场为案例,以价值观、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为重点内容,以工作坊的研训方式,帮助各地同行全面了解和转化“学科+”成果。

这一切,源于201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调研巴蜀时传达的国家意志:以巴蜀小学为代表的优质学校,有责任、有使命,光荣地进一步促进成果的推广应用。巴蜀人始终以读懂国家意志作为顶层设计的风向标,在多年积淀下的文化互助基础上,用推荐、自选与定制相结合“火锅自助餐式”方式,供牵手学校们选用,做到“全面共享”。

二、实践支撑 个性共建

近二十年来,巴蜀以其独特的“1+1+N”特色模式为重庆教育的城乡统筹尽责任、做贡献,在实践研究下,凝练出了“文化桥”经验模式。

“文化桥”来源于历史、创新于实践,贯通于未来,紧扣桥梁“连接”和“沟通”的特征,以文化为内涵,将教学成果推广辐射的“方法与路径”“特色与发展”融为一体而打造出的学校间融通互助式发展之桥。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在成果奖后的具体推广中,通过“文化桥”的双向交流,我们在尊重不同的发展目标与愿景的前提下,利用实验性推广、研究性推广等方式,让志愿者团队深入学校走访,倾心沟通,了解需求,把脉学校真实情况,制订个性化发展方案,力争一区一案、一校一案,满足各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需求,实现了成果的落地应用和本土化改造,把协同发展活动开展到了老师们心坎上去,达成了“个性共建”。

三、携手共创 共赴美好

新时代,面向“双减”“双新”“强师计划”等现实转型,在推广过程中我们发现受众老师最真实、最普遍的三方面的痛点与难点:没有方向、没有支架、没有动能。如何从本质上破解这些“根本性”问题,巴蜀始终将所有的事落根于“人”,基于人的持续、长期发展,始终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对“人”的成长的尊重和关怀,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我们坚信,成果的辐射推广,不是立足于巴蜀去做的宣传,而是站在每一个对方学校、对方教师的角度,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无限趋近于理想的教师模样,把牢底线、站稳本岗。因此,我们通过云教研、云教学、云班级等多种方式的联合教研、联合教学、磨课赛课、专题讲座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打破空间限制,可持续性地深入牵手,建立长久的互助关系,真正实现教室无边界、课程无边界、教育无边界,帮助牵手学校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共同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携手共创”。

《论语》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用优秀成果以及成果背后的方法论找到自己永续生长的力量,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再发展,是责任担当,是初心使命,更是巴蜀小学“真心做、做到真、做至美”的大爱情怀汇聚的一片星光。

志愿服务二十载,公益大爱永不歇。

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无悔征程岁月,20年情怀与专业提升,20年始终初心未改。回望与致敬那些志愿爱满天下的温暖的岁月和同行的伙伴。在“成渝双城、乡村振兴、教育优质均衡”等国家战略所构筑的新时代背景下,在“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的深度融合下,期待和更多教育同仁们一起携手,秉持教育是“做”的哲学,以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共同描绘出“教育优质均衡、师生共同出彩”的美好画卷!

二〇二二年六月

于重庆·巴蜀

猜你喜欢

巴蜀志愿成果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工大成果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