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育人研究*

2022-11-25

智库时代 2022年4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家庭

沈 莉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商学院)

一、研究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旨在搭建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学校、街道、社区、家庭协同育人的框架格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目的在于教育部缓解“内卷化”教育给学生及家庭带来的精神、经济双重压力,引导形成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成才评价和价值观。减负不减质,双减怎么减?很多教育专家及业内人士期待“双减”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尽快提出双减实施细则,给予有效落地的实践指导。目前,单纯依托学校改变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善教学课程体系、变革考核方式,不足以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培养需求,亟需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协同合力,完成未来身、心、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二)理论背景

人的成长成才除了基因遗传因素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发展期的三大影响源。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爱普斯坦提出交叠影响阈理论,以关怀为核心,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之间叠与离关系,可合作可分离。该理论给予我国协同育人工作很多启示。

(三)全球互联及大数据背景

全球互联信息交流催生的社交网络走进了移动终端,极大拓宽了知识、信息、服务互通的社交网络空间。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获取信息路径,数字化以及大数据背景已经全方位渗透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全球移动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的新名词。如何利用目前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优势特点,联结、支撑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在“双减政策”落实之下,减负不减质,指导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发挥家庭在孩子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作用;提供各种社会资源组织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效能,真正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完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身、心、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这是很多教育研究者、行业从业者需要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综述及现状分析

关怀青少年身心智健康,减轻过重学业负担,联合学校、家庭及社会各项优势资源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及教育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课题。对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协同机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项教育研究的重点。三教协同育人课题研究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三者之间如何发挥各自施教育人的功能外,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交叉协作、互补协同,围绕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这一契合点,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实施协同育人,完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身、心、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发达欧美国家,三教协同育人研究起步较早,有专门学术机构进行深入探究,并有法律法规保障理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美国的爱普斯坦(1987)提出以“关怀”为核心的交叠影响域理论,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育人的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实践建立六种家庭、学校与社区参与模式。目前,美国已有近2000所学校加入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管理联盟(NNPS),形成研究指导机构、州、学区和学校四个层面的立体网络。加拿大已构建完整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支撑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有效沟通协作。日本从中央到地方设立由首相和地方行政长官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与社会人士通过学校运营协议会参与到学校的治理中。英国立法引导家长履行配合学校、社区协同教育学生。国外研究从较多关注系统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效果研究,转换到协同教育资源设计、开发与利用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上。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文献观点回顾

自“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国内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均对“双减”政策进行实时深度解读,但其关注点集中于“双减”下,市场培训机构震动转型之路,鲜有深入探究“双减”后,如何解决家长面对考试选拔制度的戒断补课迷茫?如何有效指导学校根据自身情况提升教学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如何高效合理利用社会社区教育资源,补充学生学科知识的运用?这些问题都急待教育部门、教育业内人士深度探索并实证研究。我国的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停留在理论层面居多。从总体研究情况来看,尽管我国协同教育发展较快,三教协同育人的研究基本处在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宽泛,研究路径缺乏系统性、实证性。近年来,部分学者尝试使用现代通讯工具及网络平台在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中,但仅限于零散、无连续性的有限信息沟通,在使用方法和策略上没有相关理论指导,迫切需要大量实证研究课题,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服务平台,提供策略指导。胡晓雪(2020)梳理协同育人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发现协同育人已是世界共识,提出有效的“家—校—社会”协同共育模式仍未建立,需从宏观规划、机制构建、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强研究。韩荣寨(2019)以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华锐实验学校为实践案例,提出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家校共育体系。张磊(2015) 以重庆市几个区县案例提出教师、家长的观念重塑和能力提升,机制构建和资源保障,整合力量与社区联动,这些措施推动协同育人的“朋友圈”。贺永平(2021)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实施开放学校建设。唐汉卫(2019)深入分析爱普斯坦提出的以“关怀”为核心的交叠影响阈理论,在理论上构建了新型的家庭、学校、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在实践中提出了六种家校社合作参与机制。该理论对重新反思当下的协同育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平衡主体关系,厘清责任边界;建立平等协作的协同育人范式;倡导以关怀为核心的协同育人导向;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互动联结。检索到的文献多数研究以理论分析探讨为主,而且在研究中具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仅仅体现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方法上,机制如何建立还不够深入完整,更缺乏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育人实践活动中实施验证和推广。总之,目前,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存在合作不深入、不充分现象,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和实证性检验。因此,本项目将据此对“三教”协同育人机制的具体构建和实施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三、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三教协同育人实证研究

协同育人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家庭教育最基础、最持久,学校实施专业系统教学教育、社会教育作为重要平台,对塑造人格、培育人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重视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我国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育人势在必行。全国各级政府部门鼓励支持社会资源主动流入学校、家庭,合力打造多渠道多元化的教育网络。我国当前的 “三教协同”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亟需突破发展。各种教育力量还是分散,多数家庭教育观念落后,认为自己只是养育孩子,把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推给学校;学校认为自己主要承担学生学业课程教育,实施知识技能训练,提供升学路径,容易忽视学生社会道德意识、情感发展的培养。部分社区人员认为学生的教育由家长和学校负责,与社区无关。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育人的方式彼此割裂,协同育人工作主要由学校主持,家长只在学业督促方面简单配合学校;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社区配合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生态协同。三教协同育人急需即把原先分离、割裂的教育形态,通过一个个共同依赖、彼此需求的契合点而连接起来。

我们以无锡市新吴区春城社区对应的中小学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的技术路线,遵循“提出问题——实践调研——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开发平台——实施平台——研究结论”的研究思路。具体研究内容框架如下: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回顾定位研究理论框架,同时深入无锡市新吴区春城社区业主家庭、学生及入学学校,获得真实准确的一手调研资料数据,这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首要基础。其次,在实践调研的数据整理分析基础之上,结合青少年学生身、心、智发展需求,面向研究对象中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际需要设计基于微信平台的“联合教育服务中心”小程序,该程序中的模块设置、功能开发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实际问题、痛点给予解决路径和资源,并在所选择辖区内投放使用,实践检验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推广性。

(一)调研分析

前期,课题组对新吴区江溪街道下春城社区对应的1000名中小学生和其家庭做实地调研,了解到学校、家庭和社区在学生养、教、育协同合作情况如下:(1)家校合作。学校、老师和家庭的沟通交流内容较单一,主要沟通渠道为电话、家长QQ群、微信群或家长会,家校协同育人的焦点集中于作业反馈、考试成绩公布和简单的学校事务通报,忽略学生心理、心智、人格的合力教育。家长基本不参与学校的各项制度管理和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日常管理工作,家校合作处于较随意松散状态,缺乏正式平台的总体规划和指导。(2)家社合作。家庭与所在社区在信息沟通、活动组织方面处于游离状态,社区开展育人活动较少,未能利用其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联络深入家庭,形成社区教育网络。家庭缺乏积极主动性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3)校社合作。校社合作流于形式居多,缺乏社区户籍地学生的深度信息互通。社区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有待与学校育人活动结合,培养学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助人为乐品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我们通过查阅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平台,收集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育人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教育理论,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研新吴区江溪街道下春城社区对应的中小学及学生家庭和所在社区的互动情况,了解他们在协同教育学生方面的优秀做法,并进行深度调研和总结,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基于微信平台的三教协同育人研究建立依据。(3)个案访谈法。个案访谈法对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育人研究深入有重要作用。我们选取研究个案进行面对面交流,在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分析其在学习、心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以及这些学生家庭教育中的痛点、困境,在微信平台上的整体框架及功能模块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符合实际应用。(4)观察法。通过基于微信平台开发“联合教育服务中心”的网络资源库、网络联络通道、网络媒体平台投放使用后,尝试部分学生跟踪调查,观察其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协同教育一段时间后(比如半年)的实际改善情况,持续对研究对象深层次问题发现和探索。

(三)学生身、心、智发展需求分析

学生的身、心、智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从学龄初期(6、7-12、13岁)到青少年期(12、13-15、16岁),生理、认知和社会性有了质的飞跃。学龄初期儿童感知有了充分发展,以无意注意为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想象力丰富,自我意识明确。这时期的学生渴望人格尊重和他人肯定,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面对学业压力产生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简单社会实践活动转移注意力,培养积极心态。处于青春期学生主要是初中、小学生,他们的生理成熟程度、情感发展程度、认知思维能力处于迅速变化过程中,从较强依赖家长、师长的非独立个体逐渐转变为生理、心理、思维成熟的社会独立人,这一阶段是他们人格定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大多热衷户外活动,释放活力;渴望参与社会活动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及组织能力;了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事物新现象等。因此学校、家庭和社区可以顺势而为,多组织参与户外文体活动,发挥学生特长,并引导其积极投入到社会公益、手工劳作和企业实践中去,促进身、心、智的全面发展及创新意识。

(四)基于微信平台的“联合教育服务中心”开发

微信平台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廉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庞大的微信用户,简单、便捷的操作平台为人际沟通社交、信息咨询等提供无比便利条件。微信开放平台、微信公众号和辅助加载平台可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基于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合力,以微信这一即时社交网络平台为载体,依托整体框架设计、模块开发及资源库构建,利用众多模块和结点接入,搭建“联合教育服务中心”,整合学校专业教育资源,家庭亲子交流、社会实践资源,在实践中有效设计、开辟不同项目专栏,通过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指导服务模块,推动开展学校、家庭和社区融合交叠的协同育人活动,并连携、支援学校、家庭和社区各自场域内的教育活动。整体模块设计如图1。

“联合教育服务中心”线下工作室一般设置在社区居委会内,家长有需求时,搜索周边的“联合教育服务中心”,便可就近找到需要的平台。

(五)在线“联合教育服务中心”在家、校、社实践推广

对于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探讨上,而是在实践中,依托微信平台,建立“联合教育服务中心”,并结合微信开放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可加载的辅助平台几大运行界面完成“联合教育服务中心”的整体设计,服务模块的开发,信息资源库的构建,把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优势资源汇聚到“联合教育服务中心”。在线“联合教育服务中心”联结学校、家庭和社区,起到协调资源、支撑协同育人的桥梁作用。创建后将积极投放到试点社区(无锡新吴区春城社区),供社区相对应的学校及家庭使用,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心的联合资源和协调作用,满足学生及家长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从实践中检验三教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性及“联合教育服务中心”模块功能设置的合理性,并形成研究报告为下阶段的推广使用做好基础工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家庭“煮”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