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效导向的高校业审融合审计模式构建研究

2022-11-24韩正民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部门防控

韩正民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事后”审计模式下,一方面,经济业务结束后进行监督评价,内部审计成为事后诸葛亮,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业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审计监督的时效性不够;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和经济业务相分离,审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规律和风险把握不够,审计监督的针对性不强。为克服传统审计模式的缺陷,提升内部审计质效,近年来审计理论界对业审融合审计模式进行了探究。

一、业审融合审计模式概述

(一)业审融合的概念

业审融合的“业”是指单位经济业务,业审融合的“审”是指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业审融合是相对于传统内部审计“事后”审计缺陷提出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近年来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业审融合是指单位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与经济业务有机融合,以提高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效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

(二)业审融合的维度

业审融合主要体现在理念融合、部门融合、人员融合和业务融合四个方面。

一是理念融合。业审融合模式,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在理念上要相互融合,树立共同目标。传统审计模式下,人们对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定位根深蒂固。由于“监督”职能定位,往往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相互对立,严重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和成效。而在单位内部,无论是内部审计部门还是业务部门,根本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防控经济业务风险,促进经济业务规范高效运行。业审融合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在“监督”职能的基础上,拓展了“服务”职能,寓“监督”于“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监督”。

二是部门融合。业审融合审计模式,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在坚持“独立性”的前提下,与业务部门实现相互融合。传统模式审计下,由于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定位,一方面,容易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将自身定位于监督部门,将业务部门定位于被监督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相互隔阂和对立,审计工作不被理解和受到抵触,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成效也会受到影响。业审融合审计模式可以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服务意识,实现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

三是人员融合。业审融合审计模式,内部审计人员和业务人员理念相同、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开展业务风险防控。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主动融入经济业务,给业务人员传授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与业务人员协同开展风险防控,可以成长为业务型审计人才。另一方面,业务人员主动接受和学习审计知识,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开展风险防控,可以成长为审计型业务人才。内部审计人员和业务人才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业务风险防控,可以增强审计监督的合力,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四是业务融合。业审融合审计模式,在实现理念融合、机构融合和人员融合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审计工作和经济业务的有机融合。一是内部审计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全面融入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增强审计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经济业务活动在审计指导下,主动运用审计方法和审计成果,通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业务风险防控的成效。

二、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特征

(一)业审融合的全局性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是对传统审计模式的变革,是对经济业务运行模式的重构,是对单位审计资源和业务资源的整合,对单位管理机制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构建,单位领导层应予以重视和支持,要从单位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动审计与业务的全面融合,保障业审融合审计模式顺利实施,以取得预期成效。

(二)业审融合的双向性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是内部审计与经济业务的双向融合。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向业务部门共享审计理念和方法,在审计监督基础上协助业务部门自我监督,形成审计监督合力,有效防控经济业务风险。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向内部审计部门共享经济业务运行数据,学习审计理念和方法,咨询业务风险防控措施,接受审计结果及审计建议,主动开展业务风险自我监控。

(三)业审融合的主动性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协同开展业务风险防控,强调“业”“审”双方的主动性。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主动融合到业务部门,积极帮助业务部门增强审计理念,对业务运行、风险防控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价。另一方面,业务部门不再是被审计的角色,而是作为审计监督的另一主体,主动寻求审计帮助,主动学习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在业务运行中开展自我监督,共同参与经济业务风险防控。

(四)业审融合的协同性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下,注重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合作。传统审计模式下,经济业务风险防控主要由审计部门来实施,经济业务部门主要是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工作。相比于传统的内部审计,业审融合审计模式中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构成风险防控的双主体,协同开展审计监督。

三、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意义

(一)提升内部审计地位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可以促进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向业务部门宣讲审计理念和方法,相互协同开展业务风险防控,可以增强业务部门的审计意识。业务部门接受审计理念后,会在经济业务运行中积极运用审计方法,主动加强业务风险的排查和预防,促进单位形成风险联防联控的审计文化。内部审计从查错纠弊、规范管理、增加绩效向风险防控和审计文化建设转变,推动内部审计地位不断提升。

(二)实现内部审计转型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可实现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和审计手段的转型。一是审计目标由查错纠弊向风险防控转变,通过事前排查风险,事中跟踪监督,事后完善措施,从源头上防控业务风险。二是审计职能由监督评价向监督服务并重转变,注重在主动服务中做好监督,实现内部审计与经济业务的良性互动。三是审计内容由财务收支向经济业务拓展,突出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工程管理、采购管理和经济合同管理等重要经济业务的风险防控。四是审计手段由手工作业向信息化手段转变,主要运用数据采集、筛选和分析技术,进行风险排查和防控。

(三)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可以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审计人员融入经济业务运行的全过程,可以全面把握经济业务的运行规律和潜在风险,更加精准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业务人员充分利用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主动开展经济业务风险排查和防控,与审计人员形成风险防控的合力,提高风险防控的效果,提升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成效。

(四)提升内部审计效率

业审融合审计模式,可以促进内部审计效率的提升。一方面,审计人员融入经济业务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实时数据研判,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审计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监控,综合运用业审融合信息平台开展审计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审计效率的提升。

四、高校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构建

高校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构建具有全局性,离不开学校的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学校领导层应从战略高度充分支持,统筹设计业审融合框架体系。

(一)构建业审融合框架体系

高校应以业务风险防控为目的,综合运用风险防控手段,设计好审计对经济业务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防控的内容和方法,构建业务风险防控体系。

1.事前协同谋划

经济业务发生前,学校审计部门梳理经济业务流程,基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对业务部门进行风险防控培训指导、提供风险防控咨询建议。学校业务部门向审计部门提供经济业务规章,介绍经济业务流程,描述经济业务风险防控需求。学校审计部门协同业务部门,根据经济业务运行规律,结合经济业务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共同研究分析经济业务重点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建立涵盖制度、流程、职责、风险点、防控措施“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清单》。

2.事中协同监控

经济业务运行中,学校审计部门参与经济业务运行过程,运用业审融合信息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全程跟踪,实时获取和加工业务运行数据,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向业务部门反馈。学校业务部门向内部审计部门学习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在业务运行中开展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审计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业务运行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学校审计部门协同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风险防控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监督和控制,形成业务风险监控合力。

3.事后协同预防

经济业务结束后,学校审计部门开展经济业务专项审计,对经济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梳理业务运行中发现的制度性问题,向领导层和业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形成《问题清单》,建立问题整改和销号机制。学校业务部门根据《审计报告》《问题清单》和审计意见和建议,落实问题整改任务。学校审计部门协同业务部门,分析问题成因,明确问题责任,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健全内控机制,构建防控体系。

(二)构建业审融合信息系统

建设业审融合信息系统,是高校实现审计模式转型的必由之路。由于高校资金规模大,经济业务复杂多样,内部审计资源相对不足。如果利用传统手段进行跟踪监督,审计人员无法实现对每个业务进行过程监督。业审融合审计模式下,高校业审融合信息系统应与各业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可以实时采集和加工业务运行数据,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内部审计与经济业务的全面融合。

高校业审融合信息系统主要由两大功能模块构成,一是业务监控模块,二是智能审计模块。业务监控模块主要实现审计信息系统与学校财务、资产、工程、采购、经济合同等业务管理系统相对接,具备实时数据采集、信息查询、过程监控功能。智能审计模块除了实现审计作业的信息化和规范化,还可以对经济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加工,结合典型问题、审计经验和业务风险模型,提前发出风险预警。

(三)构建业审融合工作机制

为保证业审融合体系正常运行,高校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结果报告机制。

1.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审计部门向业务总计共享审计信息,二是业务部门向审计部门共享业务信息。学校审计部门共享信息主要包括审计制度、审计方法、审计经验和审计案例等,共享信息通过业审融合信息系统进行发布。学校业务部门共享信息主要包括业务管理制度、活动流程、基本信息和运行数据等,共享信息通过业审融合信息系统进行发布。信息查询应根据管理要求设定相应的权限。

2.沟通协调机制

沟通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业务发生前学校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分析业务风险点,形成《风险防控清单》;二是经济业务运行中学校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监督和发现问题,共同分析问题成因,明确问题责任,及时解决一般性问题;三是经济业务结束后学校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针对典型性问题,共同研究风险防控措施,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沟通协调会由学校审计部门发起,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

3.结果报告机制

结果报告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审计部门将发现的问题向业务部门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解决一般性问题;二是学校审计部门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学校领导进行汇报告,根据领导意见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三是学校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向分管领导进行通报,分条线落实问题整改任务。

(四)构建业审融合保障机制

为保障业审融合取得成效,高校应建立问题整改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总结提升机制。

1.问题整改机制

高校应建立审计结果共享共用机制,审计、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联合落实问题整改,提高问题整改成效。注重审计结果的运用,将发现的问题列入校内巡察内容,督促和检查问题落实整改情况。应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相关决策、预算安排、干部考核、人事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应完善制度流程,健全内控措施,构建长效机制。

2.责任追究机制

为提升审计质量和成效,高校应建立问题责任追究机制。对因主观故意或履职不力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不按要求配合整改等情况,高校审计部门视情况提请学校约谈相关责任人。对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的,须及时移交纪检部门,由纪检部门追究责任,提升审计监督权威和成效。

3.总结提升机制

在审计项目结束后,高校审计部门要对审计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对审计中好的做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审计经验库;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评价,避免以后再次出现。通过总结评价,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有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和成效。

本文在对业审融合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学习吸收的基础上,对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特点、意义进行了分析,对高校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框架体系及构建路径进行了探索,对于丰富业审融合理论体系以及业审融合审计模式的构建,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理念和方法体系。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部门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