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启示

2022-11-24李小燕郑军卫张蕾春王晓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不端论文学术

■李小燕 郑军卫 张蕾春 田 欣 王晓晨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天然气地球科学》编辑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8号 730000

近年来,学术不端现象频出,对全世界科技期刊、学术界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Springer Nature旗下的TumorBiology杂志撤销了2012—2016年发表的涉嫌造假论文,涉及中国125家医疗机构和高校医学部的524名作者[1]。据统计,因学术不端引起的撤稿数量持续上升,近几年中国SCI论文撤稿数量占所有SCI论文撤稿的比例达44%[2]。目前,科技期刊界防范学术不端主要依靠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其次借助学术伦理规范的引导、同行评议专家的学术判断,以及读者或同行监督等[3]。我国最早基于全文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Academic Misconduct Literature Check,AMLC)系统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2009年3月开始投入使用[4]。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启用有效遏制了抄袭、一稿多投、伪造、篡改、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但其检测结果不一定完全准确,加上相关机构过度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设置过低的“文字复制比”,新的导向性问题出现,进而影响学术继承性、创新性发展。2022年4月11日,设置“篇名=‘学术不端’并且‘检测系统’,数据库为文献跨库检索”检索条件,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71篇文献,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有关的文献499篇,绝大多数为编辑部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公告,专门研究相关问题的文献约80篇,与科技期刊有关的仅11篇,且发布时间集中在2009—2014年。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及实践,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特点、局限性及争议,针对科技期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科技期刊质量和加快学术生态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国内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1.1 国外主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在国际上,利用技术手段检测学术不端行为的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数字指纹等检测方法开始投入应用[5]。利用该技术研发的全球最权威的英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Turnitin可实现无人工干预自动检测,能侦测论文是否存在伪造、购买或剽窃问题[6],其反馈报告还能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技巧并正确引用文献,Elsevier、Springer Nature、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商旗下的绝大多数SCI期刊都使用该系统。2004年前后,国际上采用Glatt、SPlaT等软件辅助判断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2008年3月4日,Elsevier发布Publishing Ethics Resource Kit(PERK)以核查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PERK与Elsevier发布的各种与出版道德相关的政策和程序性文件相关联,能为期刊编辑提供及时与广泛的在线支持[6]。2008年6月19日CrossCheck正式发布,能自动检测论文原创性——当论文相似度超过50%时系统自动显示黄色提醒[6-7],是国际通用的英文论文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并支持英文、中文(简体、繁体)、日文和韩文等30多个语种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已被Elsevier、Wiley、Springer Nature、Taylor & Francis等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所使用。SafeAssign检测系统可为学生反馈包含论文匹配度与分析报告的检测结果,指导老师可参考检测结果对论文打分[6]。加拿大Sciworth公司开发的MyDropbox使用微软搜索技术,提供论文抄袭检测服务[5]。除了上述几家国际著名的检测系统外,还有Article Checker、PlagiarismSearch、Plagiarism Detector、Plagiarism Checker、The Plagiarism等公司的检测平台和马里兰大学的The Plagiarism Checke检测平台等[6]。张旻浩等[6]对国外部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特征进行了报道。

1.2 国内主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我国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研发比国外稍晚。汤兴华等[8]于2005年探讨了建立学术期刊论文学术不端检测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08年12月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历时2年研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问世,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4]。2010年3月,国内第二大数据集成商万方数据推出了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2010年9月,维普推出通达论文引用检测系统。2008年4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科学系沈阳教授团队推出文档相似性检测工具——ROST反剽窃系统[6](早期版本名称为“网盗克星”)。此外,还有大雅相似性分析系统、PaperPass、Gocheck等[9],这些检测系统主要针对中文论文。研究认为,国内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目前主要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查重报告为主,同一数据库检测不同格式的论文或不同数据库检测同一个格式的论文,检测结果会出现不一致现象[3,9],这与其对比数据库和应用的技术有关。目前,国内机构使用较多的AMLC允许机构用户自建数据库,扩展对比数据库范围,2022年6月12日中国知网宣布向个人用户提供学术不端检测服务。针对学术不端检测的难点与短板,AMLC采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检测能力[10]:针对大面积改写以降低文字重复比例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并对观点类内容进行“意思抄袭检测”,而对其他内容仍保留原来的检测方式;针对将文字内容转成图片以规避检测的问题,用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技术对论文中的图片进行自动文字识别;针对使用“Google翻译方法”规避检测的问题,支持中英双语对照检测和语义检测,预防“翻译抄袭”;针对论文代写及买卖的问题,尝试从词、句和段落等维度分析同一作者的不同论文,或同一论文不同部分的写作风格,以判断代写的可能性。张旻浩等[6]、吴凌等[9]对国内主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2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争议与局限性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有着强大的文字查重功能,使用简单、便捷,能有效节约检测成本,可有效检测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和一般抄袭行为[11],但在其使用过程中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虽然不断改造升级自身的检测功能,但受技术条件等限制,难免存在缺陷、局限性和检测盲区。

2.1 有关检测系统的争议

(1) 文字复制比高低不能作为判断学术不端的唯一依据。孔琪颖等[12]认为检测系统能帮助论文初审,但不能直接决定初审结果:①文字复制比低,但不一定没有抄袭;②文字复制比高,不一定没有创新,例如同一作者撰写的有延续性的研究成果、与学位论文相似度高的论文及综述类论文等会产生文字复制比高的情况。赵秋民[13]提出:文字复制比为0的论文学术价值不一定高,有可能为作者有意拼凑而成;文字复制比超过40%的论文学术价值不一定低,有可能与相关的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前期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或认识等重复,或属于格式性语言、实验方法或操作步骤、部分标准或权威性定义等的重复。刘畅等[14]认为文字复制比为0的医学论文可能存在隐性学术不端行为,且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可能交织存在,需被谨慎对待:客观因素集中在对比源的局限性和参考文献著录的不规范;主观因素表现在作者采用增减字数、变换语法句式、更改关键词、原意复述、图片造假及翻译等多种方式,刻意降低论文的文字复制比。

(2) 检测系统查准度不高,结果不一定准确。丁明刚[15]认为文字复制比检测存在随意设置文字复制的时间节点、混淆文字重复性与学术继承性、无视检测制度的先天性缺失、夸大检测系统对比源的万能性、对检测系统工具的盲从5个误区,应将检测中的工具理性与科学理性紧密结合,从而对文字复制及其实质做出科学判断。颜峻等[16]指出学术不端情况较为复杂,不能仅以文字复制比作为定性抄袭的唯一依据,需要查看文字重合来源或结合其他手段综合认定。在利用AMLC检测的过程中,不能仅以机器检测结果作为唯一判定标准,应辅以人工研判[17]。人工研判的关键是对检测结果(文字复制比)进行科学修正。有学者建议可以综合参考多个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规避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18-19]。

(3) 过度依赖检测系统引起新的学术不端行为。朱荣华等[20]研究发现,高校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术期刊对作者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都存在依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现象,依据文字复制比直接给出评阅结果,其根源在于我国过度量化科研评价体系。除了恶意的抄袭,为使论文符合相关的文字复制比要求,科研人员也只能通过改变表述方式等降低文字复制比,这会造成变相的学术不端行为。为规避检测风险,社会上衍生出相关副产品,如协助作者降低论文文字复制比的公司或个人、高价提供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服务的个人或机构,部分论文由此被泄露或被盗。

2.2 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2.2.1 同一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综合前人研究[11,17,21-22],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可梳理为7类:(1)对比源数据滞后性。从投稿到出版存在时间“盲区”,对比源数据存在滞后性,论文检测时间不同,检测结果也可能不同。若对比数据库尚未收录相关论文,则检测系统无法检测出论文的学术不端问题。(2)检测有盲区和漏洞。只能检测“善意”的文字重复(不变动原文字的重复),无法检测隐性的抄袭剽窃(对文字等重组排列,改变表述方式;将文字等改为图表形式;将外文翻译为中文)、思想性抄袭等。(3)可定量但不能定性。文字复制比与抄袭度一般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如部分进行合理引用、引证的论文文字复制比偏高。(4)极易将常用名言警句、专有名词、固定词组等误判为抄袭。(5)对同一论文的不同电子保存格式检测结果不同,如PDF文档与Word文档格式的论文在同一检测系统中的检测结果有差异。(6)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不规范,会使检测系统无法正确比对相应文字而出现漏检现象,产生不正确的检测结果[23]。(7)检测方式机械,不能智能判断学术水平。文字复制比为0的论文可能存在刻意规避检测的隐性学术不端问题,文字复制比超过40%的论文也有可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2.2 不同检测系统的局限性

不同检测系统产生差异较大的检测结果,往往与对比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有关,对比源数据不同,检测结果也不同。吴凌等[9]从检测技术、服务项目、所参考的数据库范围、检测结果等方面对比和分析了国内5个检测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aperPass、大雅),并用这5个检测系统检测了同一篇论文,检测所得文字复制比分别为:20%(中国知网)、 32.6%(万方)、 38%(PaperPass)、54.4%(大雅)、57.79%(维普)。毕丽萍等[24]对比了上述5个检测系统的特点,发现不同检测系统的对比数据库范围有所不同,检测的文字复制比差异可能较大。不同开发商使用的检测技术不同、对比数据库不同,提供的服务项目类型也不尽相同。中国知网检测系统提供的学术不端检测服务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如针对学位论文、科技/社科期刊、大学生论文与中学生作业、职称论文、图书专著、科研成果等的学术不端检测服务。

2.3 文字复制比阈值

论文查重是检测论文文字复制比和相似度的主要方法,也是检验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往往以文字复制比(也称“重复率”)显示检测结果,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文字复制比标准。据文献[25]的调研结果,de Maria等于2003年提到,许多期刊能够接受的文字复制比为25%。2004年前后,《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MedicalJournal,BMJ)将文字复制比标准定为10%,若文字复制比超过10%,作者需附加说明性文件。200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要求论文文字复制比低于75%,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系列期刊之一——IEEETransactionsonMicrowaveTheoryandTechniques(T-MTT)的主编则认为这个比例应该是60%[26]。

我国期刊采用的AMLC论文文字复制比标准[27]为:轻度句子抄袭(文字复制比<10%,且各连续重合文字数量<200字)、句子抄袭(文字复制比≥10%,且各连续重合文字数量<200字)、轻度段落抄袭(文字复制比为10%~30%,且连续重复文字数量≥200字)、整体抄袭(文字复制比≥50%,重复文字数量占比大于总字符数的1/2)。王丽[28]指出不能完全按照文字复制比指标来鉴别剽窃和抄袭,需人工辅助评判:文字复制比>30%的论文可作退稿处理;文字复制比为20%~30%的论文原则上需退修,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文字复制比<20%的论文可过初审。颜峻等[16]认为,文字复制比<10%时论文一般较少存在问题,在10%~40%范围时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文字复制比>40%时多存在自我抄袭(包括项目团队内部抄袭)或一稿多投。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文字复制比>30%的论文基本不体现创新性[29]。但对不同学科或性质的论文需要区别对待,如对综述性论文文字复制比的要求可适当放宽至40%左右[15]。国内不同的期刊出版单位采用的文字复制比标准也不一致。《安徽医学》2010年启用AMLC,对文字复制比超过30%的稿件直接退稿,2014年底同时启用AMLC和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服务后将此标准修正为不超过20%[29]。《山西果树》对文字复制比>80%的论文作者标红,对其以后来稿重点检测;对文字复制比为50%~80%的论文,依据创新性大小决定是否发表;文字复制比<40%的论文不判为剽窃或抄袭[30]。《福建农业学报》采用的阈值为20%,对不同的稿件会做不同的处理[31]。《内蒙古电力技术》将文字复制比低于10%的稿件直接进入审稿流程,对文字复制比超过10%的稿件给出退改后酌情处理的决定,超过50%的直接退稿[32]。由于AMLC系统每年会给编辑部用户寄发疑似抄袭论文,编辑部为避免学术不端问题、管理及社会压力,总体采用较为“安全”的10%的文字复制比阈值。检测系统在帮助期刊编辑部甄别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过度追求低文字复制比也影响了期刊的学术继承性、创造性发展。

2.4 实例分析

近期笔者以石油天然气类期刊论文为例,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查准度进行验证。根据既定检测方案,用同一系统采取2次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第一次检测原文的结果显示,容易重复的内容主要有:前人研究现状、区域地质概况、相关概念与定义、研究方法、固定词语与说法、常识性说法、图表名称等。针对检测出的重复内容,主要使用以下方法降重:对重复内容进行审核,查漏补缺;对重复内容标明出处;对引用的前人定义添加引号;对重复句子进行精炼、句式改变或重组。随后,将修改后的内容进行第二次检测,显示重复的内容有:修改后(有引用)的部分句子与其他作者(未引用)的表述重复,即引用A作者的思想观点,但与B作者的表述重复;添加了引号的部分内容依然显示重复;有引用的内容依然显示重复。若还要降低文字复制比,只能将精练的句子复杂化,即由“简”变“繁”;对前人下的定义换方式表达;无法再改的内容,只能删除,或标注“详见参考文献”。修改时发现,将引用内容由“简”变“繁”,画蛇添足;改变原句表达可能歪曲原作者的思想观点,或产生对同一个定义的多种表述,造成混乱;对前人研究结论点到为止、改头换面或直接删除,往往会曲解原意或影响论文完整性。只为降重而采取“技术手段”,背离学术本真,长此以往,不利于学术继承性发展和科技创新。

3 启示与建议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总体利大于弊,是预防学术不端的有力工具,但期刊要正确、合理应用检测系统,并探索可持续的能规避学术不端的方法,建立起良性的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导向。

3.1 合理应用检测系统,建立正确的科研导向

我国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功能日渐增强,但机械性强、智能化程度低的缺陷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文字复制比对论文质量的反映也不尽科学、全面、准确。若忽略这一问题,设置过低的文字复制比阈值,可能会阻碍学术沟通与交流,甚至扼杀学术创新的可能性,也可能会引起“重揉”造句等变相的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继承性、创新性极为不利。近几年过度依赖文字复制比评判、追溯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给科研人员、出版单位均造成较大的压力,期刊编辑部和主管单位应根据论文发表时间、学科方向、论文类型、内容侧重点等设置合理的文字复制比阈值。鉴于检测系统自身缺陷,在认定学术不端时应引入更多的同行评议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特别是我国从2009年才开始推广使用检测系统,对2009年以前发表的论文,基于文字复制比的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和追责应慎之又慎,避免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丁明刚[15]认为不同时期的论文应区别对待,2008年及以前发表的论文除存在明显抄袭(一般文字复制比高于30%)可被判定为学术不端外,其余论文的文字复制比一般可允许在30%以内;2009年及以后发表论文的文字复制比应严格控制在20%以下,对于综述论文等需要大量引证的论文,可以允许文字复制比略高于其他类型的论文(40%左右)。同时,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项目评审等过程中,应合理设置相关量化指标,避免“唯论文”不良导向诱发急功近利的行为乃至变相学术不端。从学术继承性、创新性出发,应正确应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不设置太低的文字复制比阈值,以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促进学术研究良性发展。

3.2 制定统一引用规范,“人机”结合合理界定学术不端

期刊编辑部可联合相关检测机构制定统一的引用规范,准确界定引证、临摹、延续与重复,指导作者合理、规范引证。参考文献的继承性引用、指示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均属于合理引用。美国《芝加哥手册》规定,“凡使用他人原话在3个连续词以上,都要使用直接引号,否则即使注明出处,仍视为抄袭”。AMLC等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会自动识别直接用引号标出的引文,并以绿色标注,将其列入合理引用。但笔者发现,使用引号并增加参考文献标注的句子,在AMLC检测时也可能被标为红色,故需辅以人工判别抄袭。无论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有多完善,其本质都是程序智能,不可能精准判断思想的抄袭与重复。编辑部应正确认识程序智能的局限性,制定合理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弥补系统误判、漏检等缺陷,介入更多专业学术判断,科学、准确评判论文质量与学术道德;可适当增加检测次数,在审稿、编辑加工、校对[23]或初审、录用、编辑加工前、发稿前、发稿后等阶段对稿件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依不同阶段检测结果综合分析研判。针对系统文献收录不全、漏检等问题,可借鉴多个检测系统结果。界定学术不端时,最好“人机”结合,既重视AMLC检测结果,又做到系统检测与人工甄别相互印证、相互弥补,如:对判别“换汤不换药”式的隐性抄袭、界定学术水平等介入较多人力,力求判断准确;对“文改图”式的抄袭现象,可借鉴JournalofCellBiology原主编Rossner的经验,设置图片分析师岗位,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图片完整性分析;应用Droplets工具包等检测可疑图片[33]。编辑部还需加强与各行业的合作交流,不断丰富对比数据库,推动数据、资源和信息互通共享,加强论文创作全过程管理,建立学术论文写作全程监控和定期检查机制,多方位、多途径发现和预防学术不端。平台方可开放检测系统供个人使用,引导科研人员正确、合理标引,增强学术道德自觉。

3.3 推进学术不端审核流程再造,完善审核审查机制

建立学术不端审核机制,规范流程,形成编辑为主、多方联合的多元防治体系,首先应建立合理的审查处理制度,让编辑在初审时做到有据可依,如刘畅[21]提议相关部门建立的审查处理制度为:对文字复制比大于50%的论文直接退回;对文字复制比为30%~49%的论文进行再检测,甄别其观点是否为新观点,并再次检测返修后的论文,若符合要求则考虑录用;对于文字复制比为10%~29%的论文,由编辑初审后提出退修意见;文字复制比小于10%的论文直接进入审稿流程。编辑是界定期刊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主力,因此要特别注重编辑自身素养、业务水平与学术鉴别能力的提升,使编辑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对学术前沿的掌握度与审稿需求相适应,从而在初审时能准确判断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创新程度。其次,可借助专家学术力量进行审核。对编辑不能评判的稿件,在同行评议时可附学术不端检测报告供专家合理判断,编辑最终结合专家意见对重复内容作出理性的综合判断;还可在终审时建立编委“共享”审查制度[31],让编委参与定稿并研判学术不端。此外,还可以尝试细分领域内的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同行编辑部间的“防范”联结机制[31]等。

3.4 考虑学科差异,优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开发商应不断探索语义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开发针对不同学科自动调整检测策略的智能化学术不端检测平台,提高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减少对常用名言警句、专有名词、固定词组的误判,提高查准率;吸收借鉴iPlagiarism图片检测系统等的先进技术并优化改良,提高对图表等的智能辨别能力,预防图片造假;适当扩大对比源数据,推动建立各大数据源联盟,实现一站式检索功能,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率;建立各检测系统能够接受的统一规范,并给作者提供相应规范的培训教育,增强检测系统的规范化程度与权威性;拓展知识服务功能,并将反馈报告的落脚点放在提升写作技巧、引导正确引用和提高学术道德等方面,最终提升论文学术质量。另外,中国科技期刊陆续推进的新型出版模式,如增强出版[34]、数据出版[35]、媒体融合[36-38],以及科技期刊论文碎片化、富媒体化、富链接化、科普化等也是大势所趋,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系统检测功能以及查准度,以满足新型出版过程中对学术不端检测的多样化需求。

3.5 建立学术不端法治体系,促进诚信教育终身制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毕竟只是工具,从根本上治理学术不端行为,要依靠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我国学术不端防治体系与监督体系的建设,最终形成我国学术不端法治体系。美国作为学术不端治理的先行者,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预防教育为核心、法律约束为手段,建立了具有完善法律法规、荣誉准则制度支撑的学术不端防治体系,形成了完整的“评估、质询、调查、裁决和上诉”等工作程序。英国的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通过举办讨论个别案例的论坛及研讨会、每年资助2项出版伦理方向的研究基金、举办“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实施在线培训项目等,加强编辑出版伦理教育,建立学术不端案例及解决方案数据库,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指导研究行为的指南及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具有详细处理流程的处理规范,且该流程图已被国际上多数著名出版机构采用。德国基于《基本法》形成“学术团体自治”,在国家层面设置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专门机构,主要由学术机构或基金会管理[39],并出台了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3个重要法规,建立了以内部治理机制为基础的学术不端治理体系,具有精细化的调查处理程序。目前,我国的学术不端处理流程和调查程序大多由出版单位内部规定,学术不端处理结果争议较多,难以令人信服[10],应尽快基于我国法律制定国家层面的学术不端法治体系。

检测系统属于事后控制学术不端的工具,学术不端的防治还要注重源头防控。美国的学术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各个阶段学生入校就开始接受学术诚信教育与指导。康奈尔大学在学生学术规范条例中对如何使用互联网信息作出明文规定,杜克大学要求大一新生在注册前完成关于网络剽窃和抄袭界定的线上辅导课程,普林斯顿大学专门设立网页对此进行详细举例说明[39]。英国将学术不端纳入信用机制,如:学术不端行为可能会对购房、银行开户等一系列行为产生影响。我国应深入推进科研诚信教育常态化,让从事科研工作的人群熟知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熟悉学术出版规范、了解失信行为需承担的责任和要付出的代价,引导和倒逼科研工作者恪守诚信原则。编辑部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各种手段、采用各种形式、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与宣传,并与相关机构联合建立终身制个人诚信数据库。对发表后的论文可进行再检测,若有学术不端嫌疑,可将该作者列入编辑部的诚信可疑人员名单或个人诚信数据库,并对其以后的来稿进行重点检测;也可与同行编辑部形成“联盟”,共享学术不端黑名单,共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相关单位也可将学术道德纳入人才评价体系,促进学术生态良性发展。

4 结语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局限性及争议,基于期刊论文检测结果,结合国外相关防治体系,就我国科技期刊应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提出5点建议。限于篇幅,未能对国内外不同学术不端防治体系、检测系统展开深入讨论,未能对不同学科论文、论文不同部分的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对比。检测系统也仅能检测出具有诚信之人的学术不端问题,对恶意的学术不端行为只能介入更多人工界定,而启用多个检测系统又会增加编辑工作量。治理学术不端,要从根本上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实行终身学术诚信教育机制,建立终身的诚信档案数据库;长远来讲,要建立我国学术不端法治体系。编辑部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面向不同群体,广泛开展学术诚信教育与宣传。

猜你喜欢

不端论文学术
端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可撤销学位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