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

2022-11-24周家伦

黑龙江粮食 2022年7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者互联网+农业经营者

□ 周家伦

(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民生保障服务中心,山东 荣成 264300)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整个社会的广泛应用,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形态,“互联网+”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与发展潜力,还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也搭上了互联网科技的快车,基于“互联网+农业”这一新型的经济形态,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与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有效推手。本文主要以“互联网+农业”为出发点,阐述农村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互联网+农业”对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意义

如今,我国移动网络信号已经基本达到了全面覆盖。对于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而言,需要有效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寻求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形式与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促使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领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同时,为能够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既要注重对农业生产加工流程进行不断优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拓展农产品销售模式,这样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强化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高效交流,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2]。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支撑,不论是小规模的电子商务零售个体,还是大规模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均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物流体系,尤其是我国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地区,若缺少物流运输渠道,必然会阻碍到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让互联网平台、农村产业与物流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与物流行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网络,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增强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实力[3]。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应用问题

(一)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比就达到40%,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影响下,很多农民都转变成了网民,且农村地区的网民数量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可见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能。同时,网络购物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喜爱,随着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增,这就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4]。

其次,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过去由于交通运输不通畅、销售渠道不稳定,导致很多地域性农产品无法销售出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让农业生产拥有更多的运输和销售渠道,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增强了农村地区和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有效衔接起农村产业和市场需求。另外,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小规模产业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高自身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再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稳健提高,国民的生活物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不断缩小了城镇和乡村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促使农村居民对外界的认知更加全面和丰富,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也大幅度提升,并增大了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依赖程度和需求,从而有效聚合了农村地区的各种资源,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当前农村网民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更多的农村居民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商机,涌现出大批农村网络零售个体户,也吸引很多的劳动力进入到农村地区发展,这就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5]。

(二)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来看,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较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户文化程度较低

为确保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就要求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知识与互联网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农产品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户受教育程度低,无法有效应用互联网平台,且有些农村地区的计算机、移动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普及率较低,导致农户缺乏互联网技术应用意识;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优秀人才的稀缺,这些因素共同造成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农产品困难重重,从而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

2.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市场仅有一些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经营者能够生产出质量相对稳定的农产品,很多农户的种植规模较小,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加上我国地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等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农产品品质也不同。同时,由于受到农户种植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互联网平台上售卖的农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对食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难以建立起对这些产品安全健康的信任[6]。

3.受众群体数量相对较少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互联网平台上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然而对于农产品而言,人们更愿意从超市或是农贸市场等线下购买渠道。造成电子商务平台中农产品受众群体数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1)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相较于一般商品,农产品更具备即时性和必需性,很多人都已经形成了就近购买的习惯[7];(2)关于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宣传较少,人们生活中几乎很少见到品牌化的农产品,那么也不会想到从互联网平台上购买农产品。如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受众为大中城市的白领阶层和中青年群体等,这些群体更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对于很多普通群众而言,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农业经营者往往也忽视这类群体,这就严重影响到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的价值发挥。

4.缺乏完善的物流体系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现已从周边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但要实现远距离运输,就必须配备一套完善的物流体系。当前,顺丰、中通等多家物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增,推动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一般商品物流体系。然而对于农产品运输而言,依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难题,如:如何保质保量、迅速高效地完成运输。就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在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够均衡充分,尽管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然而广大农村地区并不具备完善的运输体系。另外,基于农产品的特殊性,相较于一般物流体系,质量检测在整个农产品物流运输中的作用更为显著,这就需要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来确保农产品从采购验收、发货运输及收货等环节中的品质。

三、“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的有效应用

(一)强化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互联网+农业”意识

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为确保电子商务顺利且有效的应用农业经济发展中,首先必须转变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传统思想理念,注重提升其农业生产和经营能力、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促使其对“互联网+农业”这一新型业态模式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知,从而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提供稳定的思想保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农村地区相关部门和组织需要积极开展“互联网+农业”教育,借助知识讲座、宣传手册、电视、抖音等途径来开展一些科普性宣传活动,来转变农村居民的思想理念,或是邀请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或是个体经营户到当地进行宣讲,为居民们讲解自己的发展历程、发展经营,并提供专业性的建议,以便其更好地理解“互联网+农业”管理框架和电子商务应用的相关要点,通过成功案例来有效激发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其逐渐成长成思想先进、知识牢固、技能熟练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

2.农村地区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通过从社会中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优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组建一支专门负责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基层干部队伍,由该队伍负责开展培训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确保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能够及时掌握最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知识、电子商务应用要点、计算机操作技能等,从而为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健全农产品行业标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的现象,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持续优化和改进农产业行业标准,从农产品生产质量、包装、运输等方面出发,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体系,从而确保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需要从品种选育、种植、收获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方法出发,制定严格、可行的标准,让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等整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从而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规范性。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做好农业经济发展的“牵头羊”,积极引进先进的人工智能、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病虫害数据库等,并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切实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农业发展资源

基于“互联网+农业”新模式,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搭建相应的资源整合平台,从而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资源,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其中农业资源的整合主要涉及到基础设施、数据层面、服务层面及管理层面的信息资源整合,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为切入点,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相应的资源整合平台,来将优势资源更加迅速、有效引入到农业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之中,做到资源开发、资源信息共享及互通有无;还需依托于资源信息整合平台,将有价值的农业资源和信息及时发布到互联网平台上,以便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结合平台上的有效信息来筛选最适宜自己的资源,从而将“互联网+资源+技术”科学运用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及运输之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另外,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有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一套完善可行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测与监管,从而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尤其是在农产品价格的把控上,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分析,以供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最终确保农业经济在稳定中实现长远发展。

(四)加强相关品牌的建设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需要积极打造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特色品牌,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向群众展示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农产品的“软实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潜在顾客,确保电子商务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推动农业经济良好发展。针对农产品特色品牌的建设,通常可从平台品牌建设与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两方面出发,前者主要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品牌效应来更好地进行销售,但平台只能提供物流体系、质量检测、操作体验及售后服务等,要想获得理想的销售量,既要求农产品具备较高的品质,还要求结合农产品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营销宣传模式,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后者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来建设农产品品牌,由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帮扶,从质量入手,通过发挥区域内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并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来加强品牌传播,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熟知该农产品,刺激消费。

(五)优化冷链在内的物流体系

“运输”作为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优化和完善。目前我国现有的交通体系已能够满足一些较为容易保存的农产品运输需求,且不会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而针对大部分农产品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腐烂变质等问题,必须采用冷链物流完成运输。基于此,有关部门需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尽快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修通道路、打造冷链物流线路等,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在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其新鲜程度,从而有效确保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应用价值的发挥。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应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者互联网+农业经营者
音乐版权费谁说了算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经营者集中申报若干问题探析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逻辑及其影响因素
计算营业额
论股票期权激励下的风险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