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级一流课程《农业昆虫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成效

2022-11-24李怡萍江淑平杜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课程

李怡萍,江淑平,杜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线上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1-2],其优点是可以将先进、优质的教学资源分享给普通学习者,特别是高校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可以为没条件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或没机会进入大学深造的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全民教育水平[3]。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促使各高校开展线上教学,以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给线上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4-7]。

《农业昆虫学》是我校植物保护专业“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属必修课。本课程是研究危害农作物的有害昆虫及螨类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8]。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课程建设在国内兄弟院校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课程目前拥有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省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程、校级优质资源课、省级精品课、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中国慕课精品在线课(2 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校级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校级思政示范课等多项荣誉及教学成果奖。本课程团队紧跟教育教学技术前沿发展,2002年开始应用多媒体教学,2005年开始创建线上课程与教学,直到现阶段的视频公开课和慕课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和资源。现课程组负责人李怡萍教授和主讲教师们把如何发挥我校《农业昆虫学》一流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优势资源,如何提升线上课程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主要任务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举措、成效和体会与同行分享交流。

1 精心组织和设计在线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平台

根据每门课的教学日历、课程质量标准和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条件,确定哪些内容适合线上教学,哪些内容适合线下教学,线上又用哪个平台(国家慕课平台、智慧树、雨课堂、钉钉、QQ 直播、腾讯极速课堂、微信直播)等,精心组织和设计课程内容及方式[9-10]。针对我校2020年春季教学计划,具体为植物保护专业2017 级3 班的《农业昆虫学(下)》线上教学共36 学时,其中18 学时的理论课在笔者主讲的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课程《农业昆虫学》学习平台完成,8 学时的理论课和10 学时的实验课在腾讯极速课堂植物保护完成。制药工程专业2018 级1 班、2 班的《农业昆虫学》线上理论课共24 学时,分别在笔者主讲的中国大学MOOC 国家精品课程在线课程《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上)》和扬州大学刘芳教授主讲的《园艺昆虫学》学习平台及腾讯极速课堂直播植物保护完成。

2 从学生主体出发,开设并上好第一节线上直播课

正常线下教学期间,开学第一节课都是师生面对面互动,上课内容和进度随时可以告知学生,而且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和教师当面讨论。而线上直播课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学生在家或宿舍,面对课程,不知道从哪开始,也不知道教师是谁,用怎么样的方式去听教师的课,本学期学习内容是什么?所以从学生主体出发,考虑存在的问题,主讲教师应开设和上好新学期第一节线上直播课,以便后续课程有序顺利进行。

课程负责人李怡萍2020年在第一节线上直播课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反复推敲和打磨,多次制作并修改PPT。最后决定以学生对线上课的困惑和问题为课程切入点,采取提问的形式讲授,主要内容包括:(1)为什么要学习《农业昆虫学》?(2)跟谁学这门课?(3)从这门课中我能学到什么?(4)我该怎么样学习这门课?(5)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6)该门课学习成绩怎么评定?从这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怎么学好这门课。

3 加强各个环节监督,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不能见面的情况下,为了让学生适应线上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质量,课程组负责人通过QQ 群、腾讯会议提前发通知、告诉学生如何下载和调试课程软件。开课前在我校教务处线上教学综合平台的本科生优质资源课程系统发布教学日历、课程质量标准和开课通知等,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在中国大学MOOC 国家精品课程在线课程《农业昆虫学(上)》和《农业昆虫学》平台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公告、简介、大纲、视频、PPT、课堂讨论、章节测试及答案、考试、慕课堂管理、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及证书要求等各个环节,便于学生反复学习。为了保证MOOC 学习效果,每次通过慕课堂点名和签到等形式,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和学情分析,布置相应的讨论题、作业及下次课程预告等,督促学生学习。对部分作业,要求学生写在本上,开学后带来检查,以免学生在网上完成作业错过时间而耽误,或者网上学习不认真而影响效果。在腾讯极速课堂进行的直播课理论课内容,每次通过该平台和农业昆虫学大课堂QQ 群提前预告和提醒预习内容及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作业,作业同样要求手写,部分扫描发给教师检查。实验课实验报告作业要求学生认真笔写和附上自己在田间认识害虫的图片,带回学校,交给教师检查。以上所有课程的答疑解惑和辅导都在QQ 群完成,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全程保证线上学习的质量。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考核评价方式,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在线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积极研究和探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除了常用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外,还采用了提问式、案例式和师生共同讲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课程负责人李怡萍教授在第一节线上直播课中就以学生对线上课的困惑和问题为课程切入点,采取提问的形式讲授。案例式教学以身边发生的蝗虫(沙漠蝗)、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危害来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师生互动式教学主要在实验课上,教师讲授主要内容,学生讲出害虫特征,而且保证每名学生都加入互动讨论中。为了监督学生在线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照片发给教师,或者把自己的作业拍照发给教师。同时告知学生,在线学习的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都会在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占有一定比例,引起学生的重视,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

5 充分发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 教学平台的优势,提升社会影响力

该门课2018年就获校级首批慕课项目建设资助,建成了《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上)》两门MOOC 课程,并且已在中国大学MOOC 平台运行3年多。该MOOC 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李怡萍教授和陕西省教学名师仵均祥教授共同讲授,课程讲授内容与本学期教学内容完全一致,几乎包括了这门课理论教学的所有内容,共12 章,111 讲。两位主讲教师从事教学二三十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课程PPT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按照中国大学MOOC 标准要求,包括课程公告、简介和大纲等,是紧跟现代化教育、适应线上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先进教学平台,也是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和省级一流线上线下课的依托平台。选用课程组自己的MOOC 课程作为线上教学主要平台,能充分发挥高校优质资源的作用。另外,在疫情期间,国内兄弟院校也都指定学生注册学习或者通过SPOC 课程引用到本校开展线上教学。2020年至今,选课学生近2 万人(还有部分科研和基层农技人员)。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十多所院校的植物保护、园艺及农学专业学生选课学习,社会影响力大大提高。

6 充分发挥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和学校线上教学综合平台优势

该课程2005年就已经建成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又升级和更新获评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随后又获评校级本科优质资源课程,近些年又建成“丰收的灾星——农业害虫”校级视频公开课及“飞来的横祸——迁飞性害虫的发生与防治”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以及上面提到的《农业昆虫学》两门中国大学MOOC 在线课程[11]。这些线上教学资源全都在《农业昆虫学》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和学校线上教学综合平台或优慕课V8 里。内容包括课程通知和公告、课程质量标准(大纲)、教学日历、电子版教材(两本国家级规划教材,我校均是主编单位,课程组教师为主编和参编)、中英文两套PPT、讲义、章节测试题、模拟试卷和答案、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区等。学生只要用自己的学校账号和密码登录,就可以免费获得上述资源,便于随时自主学习,更适合疫情期间学生在家线上学习,同时也可扩展学生知识面。

7 MOOC 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独特,穿插思政元素,直播课互动性强

本课程采用的MOOC 教学平台,两位主讲教师授课内容全面,讲课精神饱满,重点突出,PPT 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授课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将农业害虫的危害、发生及防治,结合教师从事该方面科研实践经验的实例展现给学生,穿插农业科学家从事害虫防治工作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将专业和思政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从事害虫防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2-13]。例如在讲授小麦吸浆虫时就提到我校植物保护学院、世界著名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教授带领植物保护学院的师生下决心摸清其发生规律,成功控制了小麦吸浆虫危害的发生,增强学生对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佩之情,使学生更加热爱本专业。讲授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通过“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策略,从根本上消除了东亚飞蝗灾害,成为世界治虫史上的奇迹,融入爱国情怀。直播课中李怡萍教授还联系害虫发生动态,让学生疫情期间在自己家或家附近的农田观察和识别害虫,把论文写在农田里,发挥植物保护人的专业特长。

8 线上课程教学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师生好评

该门课程以学生线上学习为出发点,以主讲教师的两门国家在线MOOC 平台为主,结合QQ 群、线上直播及慕课堂管理、答疑、引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利用线上教学综合平台(优慕课)、省级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将各种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重视专业与思政紧密结合,师生课堂互动性强,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教学优势,将这门优秀的传统的具有新农科特色的专业课传授给学生,确保线上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及社会影响力。经过3年多的实践,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教务处、学院和学校微信官网都多次报道和宣传课程负责人兼主讲教师李怡萍教授的线上课经验及获“网红主播”和2020年获校级优秀在线主讲教师荣誉的事迹。

9 结语

线上教学已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育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非常重要[14]。线上学习具有随时回放和自由反复学习的优势,可以弥补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或者网络中断的影响。总之,线上课程应结合教学需要和网络环境实际情况,不断实践、总结,不断提升国家一流课程《农业昆虫学》线上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农业课程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
不以山海为远 护守一方草原——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