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的困境与纾解研究

2022-11-23沈维维

教育界·A 2022年27期
关键词:美术教师学科教学义务教育

【摘要】为推动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有关方面必须正视美术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重艺术技能、轻学科教学的观念。教师在学科教学上的错位现象,反映出教师缺乏对美术学科教学价值的理解,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岗位职责上认知不足。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美术教师需要从关注学科走向关注育人,从关注标准走向关注学生,从关注单一技能走向关注一专多能。为保障目标的实现,教师有必要改进美术学科教学的能力端、内容端和评价端。

【关键词】义务教育;美术教师;学科教学;困境;纾解

作者简介:沈维维(1980—),男,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在当前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背景下,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有助于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1]。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领域,有些美术教师在专业能力尤其是在学科教学能力上依然存在不足[2]。面对困难和挑战,国家围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建设等相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而且,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理念、思维、方法的全面改变,倒逼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改革[3]。纾解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的困境,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因为当前各地区、各学校在因地制宜探索纾解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学科教学困境的时候,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文献和资讯的搜集和分析,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上存在一些相似的困境。

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的困境

美术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受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受入职前教师培训阶段、入职岗位适应阶段和在职专业发展阶段等不同阶段的影响;第二,受教育关系、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因素的影响;第三,受教师自身对学科教学价值的理解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方面是教师自身对学科教学价值的理解。如若教师对学科教学价值缺乏理解,那么教师便容易陷入教学困境中。例如,教师在培养目标上对学科性和师范性定位的失焦,在教学内容上对标准性和地方性取舍的偏颇,以及在岗位职责上对专门化和综合化选择的迷茫,都会导致教师自身难以对教师身份和教学工作形成认同。

(一)培养目标上的学科性和师范性之争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三轨多级教师教育体系的形成,对教师教育产生重大影响[4]。而学术界也掀起了对教师教育学科性与师范性的讨论[5]。但是,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美术学科性,而忽视师范院校的师范性[6]。这就导致不少美术专业的师范生偏重艺术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如造型表现训练、艺术作品创作等,而对于美术学科教学的教材、教学技能、教学实践性等知识有所欠缺。当这样一批美术专业的师范生步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为美术教师后,他们将延续专业美术院校的偏重艺术技能训练方面的教学模式。加之,长期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不列入考试科目、不计入升学评价,即便是中学招生的水平测试、高校招生的美术联考,也以学生的艺术作品为评判标准。因此,对于部分美术教师而言,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倾听和练习,并在反复练习中习得艺术技能和创作技巧,是美术教学的主要方面。而对于美术教学过程、美术教学互动、审美教育、以美育人等方面,美术教师往往不注重。

(二)教学内容上的标准性和地方性之争

美术相关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对地方自然资源、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等要素的挖掘和整合,这样美术课程才能让学生体验美术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在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但是,对于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而言,在探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容易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与教学资源的匮乏而难以有效落实课程开发的目标。因此,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收紧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部分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中容易完全地照本宣科。他们较少意识到地方美术资源的重要作用,更较少地尝试开发利用地方的美术资源。即便有部分美术教师尝试开发利用地方的美术资源,他们也只是更多地将地方美术资源应用在学校的空间布局和环境装饰中,以彰显学校的特色和文化,而非将地方美术资源应用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中。

(三)岗位职责上的專门化与综合化之争

教师在分工上属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但当前的教学强调协作能力与跨界创新,如果教师仅仅一门心思钻研教学,或者闭门造车式教学,就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在当前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善于主动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提高专业化的能力。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教师提升综合素质存在一些困难。

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美术教师尚处于入职适应阶段,却面临着教授多个班级、跨越多个年级、负责学校文艺活动、承担走教支教以及联合教研的任务等多项工作,甚至有的美术教师还负责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行政文书工作。美术教师一边以综合化的工作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者多劳聊以自慰,一边却因负担过重而试图以专门化、回归本职工作来实现减负。

教师的非教学任务重,导致教师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精力被分散。教师无法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以及教学研究上,也就无法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无法发挥教育的正向作用。

二、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学科教学的困境纾解

经济全球化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转变了培养人才的新思路。当前的时代不再是依靠标准化的线性课程培养人才以及简单分工的时代,而是需要培养能够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的人才的时代。

基于上述认识,美术教师需要从关注学科走向科学育人,从关注标准走向关注学生,从关注单一技能走向关注一专多能。为了保障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教学的内容端发挥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应用的价值,在教学的评价端纠正过多关注智育而忽视美育的取向。

(一)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在美术教学的内容端,有的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美术技能、创作方法的教授,而忽视对学生价值观念、情感体验、审美水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且,部分美术教师依然采取单一的知识灌输与技能演示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的评价端,部分美术教师过分注重评价学生的美术技能或者创作的方法,而忽视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品表现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审美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而且,部分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美术教师要从两个方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策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习多样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等方法评价学生的作品,注重过程性评价,以促使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美术教学的内容端发展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素描、版画、油画、水彩画、中国画等绘画课程,还开设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课程。美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丰富学生的美术实践机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美术学习需求。而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开展,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搜集优质的美术教学资源、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并为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及评价。

但是,部分美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为纾解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的学科教学困境,一方面,学校应该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培训,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美术教师自身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学以致用,让美术课堂不仅是传授美术知识的场所,还是发挥以美育人作用的重要阵地。

(三)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省级教育部门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并建立审议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校本课程监管,构建学校间共建共享机制。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

因此,学校和教师对地方性美术资源进行探索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学校在美术校本课程的探索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围绕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具体的诉求,避免陷入内容层面的同质化和实施层面的功利性。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以美术校本课程的探索开发来进一步解决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另一方面,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实际开发者,应该充分挖掘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术价值,将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的资源,为美术课程提供支持。

(四)纠正过度关注智育而忽视美育的取向

升学率和考试成绩长期作为学校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亦是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重点关注对象。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为了获取资源和建设品牌,把办学目标和主要精力投入语数外等升学考试科目中。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文化课占据优先地位,而美术课程仅仅是“开设开齐”,还会出现美术课被文化课占用,甚至是美术课形同虚设的情况。

此外,受文化成绩为主要指标的教师评价规则影响,美术教师在教师晋升、职称评定以及专业发展上亦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学校的晋职交流、学习培训等机会往往优先考虑文化课教师以及班主任,而美术教师由于不适用成绩评定规则,所受到的重视不够。过度关注智育而忽视美育的取向,造成学校缺乏建设美术教师人才队伍的有效措施,无法推进美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学校应该纠正过度关注智育而忽视美育的取向,将美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追求学生包含美育方面的全面发展。如此,才能让美术教师不至于被邊缘化。在重视美育的环境下,美术教师才能深入贯彻落实以美育人的理念,积极投入美术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美育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学科教学困境的纾解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通力合作。而美术教师自身是纾解困境的重要力量,更应该肩负重任,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教学技能,不断完善开发美术校本课程,注重美育等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保证美术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EB/OL].(2018-02-11)[2022-08-30].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034.htm.

[2]高钰涵,高明伟.艺考背景下美术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评鉴,2021(20):176-178.

[3]马预其,黄玲.平衡与突破:对高师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4):82-85,110.

[4]朱旭东.论当前我国三轨多级教师教育体系[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6):1-7.

[5]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

(02):11-17.

[6]吴世宁.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J].美术观察,2009(04):108.

猜你喜欢

美术教师学科教学义务教育
小学美术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发展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