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热性惊厥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探讨

2022-11-23许祺祺潘学军叶少滨

医药前沿 2022年25期
关键词:热性支原体心肌

许祺祺,潘学军,叶少滨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儿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 FS)是儿童时期常见急症之一,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及遗传易感性相关的疾病。不同地区的FS 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资料显示,我国约有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1 次高热惊厥,高发年龄为6 个月~3 岁,多数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对生长及智力发育产生影响,但反复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进而提高癫痫发生风险[1]。也有研究发现,发生FS 的遗传因素占比70%,而环境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等占比30%[2]。FS 患儿经治疗后再发FS 的危险因素包括复杂型发作、发病年龄小及有FS 家族史等,提示个体易感性是FS 的一项重要病因。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是FS最为常见的诱因,资料显示,超过40%FS 患儿存在呼吸道病原体感染[3]。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MP)感染可导致多器官或多系统的肺外损伤,处于感染急性期时极易伴发惊厥,加重患儿病情[4]。本研究旨在分析FS 与MP 感染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FS 患儿,根据是否为MP 感染分为支原体感染组(57 例)与非支原体感染组(63 例)。120 例患者年龄9 个月~6 岁;平均(3.58±1.05)岁。支原体感染组男30 例,女27 例;年龄9 个月~6 岁,平均年龄(3.58±1.05)岁;非支原体感染组男37 例,女26 例;年龄10 个月~6 岁,平均年龄(3.55±1.0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FS 诊断标准;②年龄9 个月~6 岁;③患儿病历等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④非发热状态抽搐者;⑤急性电解质紊乱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采集2 mL 空腹静脉血,支原体检查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对支原体感染病例的治疗转归、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比支原体感染组与非支原体感染组相关指标。

1.3 观察指标

分析120 例患儿伴发FS 的疾病类型、支原体感染与非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及FS 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转归及随访情况。对比支原体感染组与非支原体感染组相关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120 例患儿疾病类型分析

引起FS 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胃肠炎、腹泻病、尿路感染等,以上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为39.17%,其次是支气管炎(13.33%)、支气管肺炎(10.00%);支原体感染(<3 岁)引起FS的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32.00%),其次是支气管肺炎(16.00%),支原体感染(≥3 岁)引起FS 的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40.62%),其次为支气管炎(21.87%),非支原体感染引起FS 的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41.27%),其次为腹泻病(14.29%),见表1。

表1 患儿的疾病类型与支原感染情况分析

2.2 FS 患儿的临床表现分析

120 例FS 患儿中支原体感染57 例,构成比为47.50%;120 例FS 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其中支原体感染组以高热占比最高为64.91%,其次是中热(22.81%),以低热占比最低为5.26%;非支原体感染组高热占比最高为74.60%,其次是中热(14.29%),以低热占比最低为1.59%;支原体感染组<3 岁患儿惊厥发生率为44.00%,3 ~6 岁患儿惊厥发生率为84.38%;非支原体感染组<3 岁患儿惊厥发生率为75.00%,3 ~6 岁患儿惊厥发生率为48.57%;支原体感染组年龄3 ~6 岁患儿惊厥发生率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热性惊厥患儿发热程度比较[n(%)]

表3 两组热性惊厥患儿惊厥发作的年龄分布比较[n(%)]

2.3 FS 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120 例FS 患儿入院后视病情检查血常规、二便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C 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血清支原体抗体、胸片、脑电图、头颅MRI、头部CT 及微生物培养等;支原体感染组白细胞升高41 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34 例;49 例患儿心肌酶、肝酶升高,其中合并肝酶升高16 例,单心肌酶升高27 例,合并肝酶、肌酶均升高6 例。

2.4 FS 患儿的治疗、转归及随访情况分析

120 例FS 患儿均给予苯巴比妥控制惊厥、抗感染、退热等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吸氧等,惊厥很快停止,但17 例患儿入院后48 h 内再发惊厥;心肌酶谱升高患儿考虑应激性升高,无需特殊处理,热退48 h 后复查,90%以上均恢复正常;明确支原体感染后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或考虑严重支原体感染或口服困难者给予静滴阿奇霉素治疗3 ~5 d(第1 疗程);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奇霉素完成余下的第2 ~4 疗程,均完成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3 ~18 个月,平均(5.77±1.25)个月。与非支原体感染组比较,支原体感染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惊厥次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热性惊厥患儿转归、随访情况比较( ± s)

表4 两组热性惊厥患儿转归、随访情况比较( ± s)

项目 支原体感染组(n = 57)非支原体感染组(n = 63) t P退热时间/d 6.66±1.28 2.99±1.07 17.095 <0.001惊厥次数/次 1.28±0.36 1.04±0.15 4.848 <0.001住院时间/d 9.77±1.59 5.02±1.03 19.601 <0.001

3.讨论

FS 是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发病机制复杂,长时间发作或反复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增加远期癫痫发生风险[5]。由此,需积极探索诱发FS 的危险因素,以预防疾病发生。既往研究发现,FS 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病年龄、脑损害及遗传易感性等,此外,呼吸道感染是FS 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6]。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流感病毒是亚洲地区儿童FS 的主要诱发因素[7]。当前,呼吸道感染所引起FS 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在FS 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旦炎性反应发生可对神经元兴奋性产生刺激。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等介导的炎性反应诱发发热,于感染状态下患者机体可出现非特异性宿主反应[8]。此外,上述炎性因子也可产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对星形角质细胞产生调节作用,并刺激神经元兴奋性,调节小角质细胞,对突触传导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引起FS[9]。有研究发现,于FS 病理过程中IL-6 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推测呼吸道感染诱发FS 可能与炎性介质有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研究发现,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是最常见伴发FS 的疾病,构成比为62.50%;120 例FS 患儿中支原体感染57 例,构成比为47.50%。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小病原体,常侵犯人体呼吸道,可引起肺外全身多个脏器损害,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关节及皮肤等,以神经系统并发症最为常见,多数呈单一系统受累,少数可见多系统损害[10]。资料显示,MP 感染时肺外系统损害率可达到25%~50%,其发病机制可能与MP 直接侵犯人体呼吸道产生毒素有关,此外可能涉及到免疫介入[11]。一方面,MP 与人体心、脑、肺等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MP 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促进免疫复合物形成,进而引起自身免疫性损害[12]。另一方面,MP 无细胞壁,可通过除菌滤器,对黏膜表面的完整性产生损坏,使得过度炎症反应发生,进而引起免疫病理损伤[13]。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延长发热持续时间,并提高发热热峰高发生风险,可能与过度炎症反应所产生的内生致热原如IL-1、IL-6 等密切相关。同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进入机体血液,增加其增殖于除呼吸系统外的其他部位的可能性。

本文结果显示,具有FS 家族史的患儿FS 的发病率占6.6%,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发生后可促使患儿体温迅速升高,并超过个体体温阈值,引起惊厥遗传易感者FS 发作。本文结果显示,支原体感染组心肌酶谱升高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前MP 感染后FS 发生心肌酶谱升高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MP 感染的免疫应答、多系统损害及感染所致炎症反应有关[14]。本研究还发现,与非支原体感染组比较,支原体感染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惊厥次数更多,且好发在年龄段偏大的热性惊厥患儿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120 例FS 患儿经积极治疗后惊厥很快停止,多数预后良好。分析原因,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FS 患儿,临床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既往多静脉滴注或口服红霉素制剂,但疗效欠佳,而阿奇霉素作为新一代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组织浓度高,且具有良好穿透力,相较于未感染组织,验证部位浓度更高,且用药方便,已成为首选治疗药物。此外,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需常规开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特别是既往存在FS 病史的患儿,一旦发现存在呼吸道感染需立即开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而检测结果为阳性患儿需及时、合理用药阿奇霉素,以预防FS 发生。

综上所述,MP 感染可诱发儿童FS,易引起心肌酶、肝酶异常,及时、合理给予MP 检测阳性患儿抗支原体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症状,缩短发热时间。

猜你喜欢

热性支原体心肌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关于儿童热性惊厥的20个疑问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