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什么人:新时代的探索

2022-11-23

关键词:德智体美立德发展

郭 溦

(浙江工业大学 团委,浙江 杭州 310014)

培养什么人,是党和国家关注的根本问题,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育”作为一个重要素质纳入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

一、培养什么人:培养目标的探索

培养什么人,在国家层面是以教育方针甚至是以教育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确保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而在高校层面,就是遵循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的探索,贯穿于新中国70多年教育发展史中,而且都以党的报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等形式进行表述。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上世纪90年代江泽民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2018年习近平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表述上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认为教育方针只是文字的修饰,增加了一种“美”或“劳”的素质,而应透过表象看本质。这一动态变化反映了教育方针内涵一直处于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不断丰富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过程,推动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也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人才培养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教育方针的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期盼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要的紧密结合,没有偏离而是始终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本质核心。可以这样说,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教育方针,都是当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高境界的表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统一。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就是要把党和国家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期盼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随着全球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资源作为这一竞争的实质在后疫情时代更为突显。既然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那么对“培养什么人”就要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高度来审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2021年考察清华大学时,寄语广大青年肩负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专注论述,可谓是浓墨重彩,蕴含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期盼新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需要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同表述,说明两种表述虽文字不同,但内蕴思想是一脉相承、互为贯通的。前者是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梦视角来论述的,培养的人更强化理想信念信仰的坚定,对党的忠诚,爱党爱国家;而后者是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角度来论述的,更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全面发展”。

新时代高校的培养目标,从“德育”专业课程来看,不是“小德育”概念,而是“大德育”概念[1]。“小德育”是一种狭隘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的只是有道德品质的社会公民;而“大德育”专业课程教育,包含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心理等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想信仰、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道德品性、有法治意识、有健康心理的人才。当前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短板补齐的重视,正是进一步提升“全面发展教育”的最佳时期。要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观念、态度和精神,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掌握劳动技能,把美丽青春年华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成为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来说,就是从单纯的“思政课程”转变到“课程思政”,不仅要旗帜鲜明把思政课这门“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知识和深刻政治思想教好,而且还要深挖和传授好在专业课和其他课程中的潜在思政元素,确保“立德树人”这根红线贯穿于整个学校专业课程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落地落细落实,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情怀的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二、怎样培养人:培养过程的探索

“怎样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涉及教育理念、规律、体系、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途径,也涉及教育政策、社会环境等。

(一)以德智体美劳为核心为统领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

当前构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是基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培养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并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点。人才培养与现代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现代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核心思想。这就决定了构成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劳育”必须作为独立的素质“登场”“在场”,而不只是充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补齐”或“添加”的成分。当前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的高度来认识来提升“劳育”素质的价值和意义,增加“劳育”素质内涵的新元素、新思想、新要求。这就意味着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对各育素质内涵要从传统向新时代转变和提升,体现新时代气息和特色。

德智体美劳“五育”既相对独立、各具内涵,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在目标定位上,就是德定方向、智长才干、体健身躯、美塑心灵、劳助梦想[2]。在内容要求上,德育要加强政治素养、价值引领和品德修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于党和国家,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人;智育要注重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积累,教育引导学生发展智力、拓展思维、求知问学,追求真理、领悟道理、明辨事理、增长本领,运用所学投身国家建设、报效祖国;体育要树立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适应高校学生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热爱体育、强健体魄、锤炼意志、享受人生、健全人格,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美育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气质,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弘扬精神,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劳育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欣赏劳动的品质,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发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享受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构建,更彰显新时代特色。

(二)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中,为构建全面培养教育体系提供制度的保证。要建立学校“立德树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对高校学科体系规划和建设的领导。其中尤其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等学科方向的规划和建设,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创造条件扩招这些学科的博士硕士生,使之做大做强,以满足党和国家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需要。要加大对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力度。当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立德树人”起直接关键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政策措施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教授和教师投身到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上来,使他们真正觉得投入课程和教材建设大有作为、大有奔头,能充分获得与投入科研一样的成就感。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畅通有效的体制机制。前些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很多高校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以学科制改革为目标导向的体制改革,建立了学校—学院—学科的体制。这种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教学却被忽视被边缘化了。比如,新教师任职从原来先过教学关的要求变为了先过科研关;学生选课不以人才培养和学生需要决定,而是以教学成本核算选课人数是否达到规定人数来决定是否开课;研究生导师选拔标准,从原先教学科研学术造诣水平高变为仅仅以国家级课题等级和经费数额来决定。“立德树人”虽是通过科研育人和教学育人等路径来实现的,但教学或人才培养育人对“立德树人”的作用更为直接根本。因此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与教学育人畅通有效的体制,需要对原有学校建立的学科制为导向的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体制。要实行学科与学系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学科管科研学系管教学的体制。继续保留学科,下设研究所,同时增设学系,下设教研室。学校单独下拨教学编制、经费和用房,以保证教学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畅通运行。

最后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果“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3]或“课程思政”,那么“立德树人”的关键就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教师。这些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信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党爱国等知识,主要是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仰与能力素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信仰执着追求、对党对国忠诚的人。只有一个信“马”、信“党”、信“社”的教师,才能把这些课程中理想信念信仰、爱党爱国爱社的显性知识,各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立德树人”元素[4]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信仰的人,拥护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话语权,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信仰、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及社会问题等各种各样的提问。面对学生求知、人生迷惑的提问,教师不能回避,而是要有情怀能坦诚地与学生交心,用“彻底理论”(1)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提出了理论彻底性的问题。去分析解答学生提问,使学生内心信服折服,使冷冰冰的书本知识内化为温暖的充满激情的理想信念信仰。虽然,教师的学科专业话语权要达到“彻底理论”任重而道远,但必须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此外,政府部门和高校要积极出台与之相关的鼓励引导制度和政策措施,如出台教师分类管理、考核和奖励制度及政策,加大教师引进、考核、聘任及激励政策措施中的教学分量;建立新教师聘任、培训和考核制度。对教学中涉及到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和道德问题的教师,必须实行“一票否决制”。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5],要让“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站稳五尺讲台,守好“主渠道”和“主阵地”,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师围绕“立德树人”尽心教,学生围绕“立德树人”尽力学,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新人。

三、为谁培养人:培养目的的探索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三问中的目的之问、方向之问,既反映了教育的根本属性、价值取向,又指明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政治性、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战略远景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成败。因此,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思考。

(一)坚守为党为国培养人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使命所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灵魂和旗帜。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遭遇了无数次艰难危急,但从来没有怀疑过马克思主义、放弃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的三次伟大飞跃,开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信仰传递到年轻的一代,使他们成为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执着追求的有坚定理想信念信仰的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设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措施将使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次次走向成功走向辉煌,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选择、时代选择和人民选择。因此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就应当扎根中国办教育,按照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来培养人才,引导他们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成为对党对国家忠诚,爱党爱国,有家国情怀,有奋斗精神,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新人。与此同时,在这个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推动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方案,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应遵循的理念,因此时代新人还应具备国际视野、博爱包容、团结合作、自强自信的品质。尽管当前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但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期盼学校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续奋斗的时代新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竭诚为社会为人民培养人才

“为谁培养人”与“为谁服务”的内涵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强调了“四为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中的“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属于为社会为人民培养人才的范畴。教育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要求,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因为“教育办得好不好的评判标准,归根到底是人民是否满意,是否符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6]。可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为人民培养人才,就是要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出人民满意的人才。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7]。因此,要引导学生爱国爱人民,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理想来追求。在现阶段,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实体经济水平较低,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这些问题的破解必须着眼于人民的需要,而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质是教育和人才问题。高校理应担起服务人民、服务社会需要的使命,要贯通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平台,与政府、社会、家庭协同构筑现代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育人生态圈,促进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的流动融合,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学子参与国家实施的中西部经济振兴计划、东西部对口支援项目等,把毕业论文写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把美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人民。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立德发展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