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长视角的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报告

2022-11-23许静杨秀君

关键词:家校协同子女

许静,杨秀君

(1.上海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上海 200444;2.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44)

1 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心理健康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虚拟网络与信息社会相互交融,各种思想文化、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冲击增大,需要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家校协同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家庭资源融入有助于心理育人新目标的实现。父母的认知风格、情感模式、意志品质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参与心理教育实践、家庭取向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家长配合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等,都将对提升和拓展心理育人格局大有益处[2-3]。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云培养”模式的出现,使得家校协同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家校协同的必要性进一步从隐性走向显性[4]。

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为高校家校协同提供新的机遇,“互联网+”改变着心理育人的时空性,增加着各方之间的互动性。微信、QQ、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为家庭资源融入高校心理育人提供了新的媒介,为高校、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新的互动模式。

尽管我国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家庭资源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越来越被研究者采纳,卢勤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明确指出:“家庭因素可以有效地预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薛枫也提出构建家校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6]。但是已有研究普遍认为,近年来家校合作略有不足,仍是高校育人中的“短板”,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此外,研究者的目光更多聚焦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救火式”家校合作,例如谌誉、邱欣红等都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协同现状,较少关注学生正常心理成长中的“浇灌式”家校合作。[7-8]

本研究尝试从家长的视角探讨目前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现状,并提出推进高校家校协同促进心理育人的可能路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上海高校学生家长,共250名,涉及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6所高校,其中男性96人,女性154人;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有211人,50岁以上的有3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65人,初中及以下学历85人。学生涵盖了大一到大四整个本科阶段,其中大一学生86人,大二学生94人,大三学生35人,大四学生35人。

2.2 研究工具

研究者在梳理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已有文献、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相关调研问题,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及高校一线心理辅导员的修改意见后,形成《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问卷(家长卷)》。

问卷包含两个部分,共计27道题目。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问卷,均为选择题,主要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社会学资料,涵盖性别、年龄、学历、居住地、子女性别、子女年级、子女学科类别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相关问卷,8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1道主观题,用于了解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态度与意愿、亲子沟通及家校沟通情况等。

2.3 研究程序

研究者经由问卷星平台制作问卷,配好指导语,说明研究目的,生成问卷链接及二维码,于2020年9—10月期间,通过新生家长会、家长交流群等渠道向大学生家长发出调研邀请,大学生家长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电脑终端或手机终端完成调研问卷。

2.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统计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结果

3.1 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工作的态度

在家长问卷调查中,220人(88.0%)认同大学阶段学校与家庭对学生成长都负有教育责任,237人(94.8%)认为有必要在高校阶段开展家校协同心理育人,227人(90.8%)认为家校协同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197人(78.8%)认为有必要定期与校方沟通子女成长问题。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态度在不同学历(χ2=2.672,P=0.295)、不同地域(χ2=1.127,P=0.499)、不同子女年级(χ2=6.547,P=0.265)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χ2=5.629,P=0.042)、不同子女性别(χ2=7.043,P=0.028)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下家长比50岁以上家长更加认为有必要在高校阶段开展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女大学生的家长比男大学生的家长更加认为有必要在高校阶段开展家校协同心理育人。

对“大学生心理成长教育责任在谁”的看法在不同年龄(χ2=2.358,P=0.301)、不同学历(χ2=0.665,P=0.926)、不同地域(χ2=1.205,P=0.572)、不同子女性别(χ2=1.916,P=0.427)、不同子女年级(χ2=1.930,P=0.965)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χ2=5.402,P=0.042)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家长中持“大学阶段,学校与家庭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同等重要的责任”观点的比例(90.0%)要高于男性家长中持此观点的比例(82.3%),男性家长中持“大学阶段教育学生的主要责任应是学校”观点的比例(15.6%)要高于女性家长中持此观点的比例(9.1%)。

3.2 家长与大学生及学校的沟通情况

大部分家长通过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一定频率的亲子沟通,47.2%的家长每天与子女联系,42.8%的家长每周与子女联系,沟通的主要方式是微信、QQ等社交软件(76.8%)和电话(64.8%)。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亲子沟通频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286,P=0.039),女性家长与子女的沟通频率更高。

家长最关心的是子女在校的学业状况(74.4%)、身体状况(73.6%)和心理状况(58.0%),对于能力培养(31.2%)、人际状况(18.0%)、职业规划(17.2%)也有一定关注。

大多数家长能够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方式与学校保持沟通,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目前家长与学校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微信、QQ等社交软件(67.2%),给老师打电话(41.2%),关注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号(38.8%),参加家长会(27.6%),与班主任/辅导员面谈(17.2%),手机短信沟通(11.6%),给老师发电子邮件(2.4%)等。

家长最可能在需要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和表现(75.2%)及向老师征求孩子成长建议(52.4%)的情况下与校方联系,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内容还包括:向老师反映孩子情况(24.0%)、孩子在学校违纪(18.4%)、与老师联络感情(15.2%)、向学校提一些建议或意见(12.4%)等。

3.3 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顾虑

尽管有高达94.8%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在高校阶段开展家校协同心理育人,但是实际情况下,多数家长对于主动与班主任/辅导员联系有自己的顾虑。调查发现,67.6%的家长出于对老师工作量的考虑(“怕给老师添麻烦”),超四成的家长出于对子女意愿的考虑(32.4%的家长觉得“孩子大了,希望给其自由空间让其自由发展”,8.4% 的家长表示“孩子不愿意自己与老师沟通”),20.8%的家长认为“学校缺乏好的沟通机制”,还有一些自身原因(10.8%的家长“自己太忙”,10.0%的家长觉得“没什么需要与老师沟通”,8.8%的家长反映“当面沟通花费太高”,8.4% 的家长“不太会使用新媒体网络技术”)。

3.4 家长参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意愿

家长问卷调查显示,82.4%的家长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和社会服务,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参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意愿在不同性别(χ2=0.277,P=0.958)、不同年龄(χ2=0.594,P=0.849)、不同学历(χ2=2.204,P=0.301)、不同地域(χ2=2.290,P=0.301)、不同子女性别(χ2=3.675,P=0.164)、不同子女年级(χ2=6.018,P=0.375)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65.6%的家长表示愿意主动配合学校处理学生心理危机,60.0%的家长愿意参与心理健康教学活动,57.2%的家长愿意积极参与高校心理相关活动,54.4%的家长愿意组织参与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49.2%的家长愿意关注高校心理中心资讯并告知学生,但是只有37.6%的家长愿意主动告知学生过往心理状况。

3.5 家长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主要期待

在家长眼中,最受欢迎的沟通方式是微信、QQ等社交软件(70.8%),其次是给老师打电话(37.2%)和与班主任/辅导员面谈(34.8%),还有部分家长选择关注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号(30.8%)和参加家长会(27.2%)。

获取心理育人相关常识及技能的方式,67.6%的家长希望通过微信群获取心理健康知识,64.4%的家长选择参加心理健康专家讲座,36.4%的家长希望听优秀家长分享经验,29.6%的家长期待通过网上家长学校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家长最期待了解的心理育人指导内容前三名分别是:压力与情绪管理(54.8%)、生涯发展规划指导(52.8%)和常见心理健康问题(46.8%)。38.8%的家长对家庭沟通技巧有兴趣,34.0%的家长希望了解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面的知识。

在开放性问题上,家长也表达了对家校协同的期待,比如“学校和家庭应该要营造良好的氛围,给予足够的空间”“家长和学校能有更多互动平台”“要有好的流程机制”“希望建立一个平台(微信群),增加沟通机会,了解学校与学生的状况,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多组织家长交流”“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孩子在校情况”等。

4 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思考

4.1 家长认同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理念,可将其转变为实际行动

从态度上看,大部分家长认同学校与家庭对大学生心理成长都负有责任,认为有必要开展大学生的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而且家校协同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很有帮助。徐蕾等研究也发现,高校教师普遍认为:开展大学生家校合作意义重大,必要性日益增强,家庭和学校作为大学生成长中两个重要的环境系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

但是,在另一项针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研究中发现,实际上除了大一入学时或学生出现问题之外,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家长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情况并不多见[10]。从此次调研中了解到,家长将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理念落实到行动上的困难,既有担心对老师工作的打扰,也有担心对子女校园生活的干涉,更有自身精力分配及技术水平的困难。

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协同理念的宣传普及工作,一方面可以在入学时增加“温馨提示”环节,告知家长及时与校方沟通有关学生真实情况的益处,让家长明白与老师的合理交流并不会打扰到老师,只有及时向学校告知学生的心理动态才能让学校更加精准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另一方面,帮助家长树立大学阶段仍需要家庭助力子女心理成长的理念,指导家长掌握如何帮助大学阶段子女心理成长的方法。同时当学校发现学生有学业、生活、人际、心理等方面异常时及时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一起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危机。

4.2 家长有意愿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应引导其科学应对子女心理困扰

本次调研中,大部分家长表示愿意参与学校心理教育管理,内容包括心理危机处理、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心理信息关注与传播等。魏翠妮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如今的高校学生家长具备较强的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与意愿,期待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11]。卫慧芳等认为,虽然绝大部分家长表示只要有机会非常愿意参加高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但超过60%的家长不知该如何参与[12]。

调研中也发现,仅有37.6%的家长表示愿意主动向校方告知学生过往心理状况。许静等人访谈的高校学生工作者也认为,部分家长能接受子女的心理困扰,并积极与校方配合;而另一部分家长则对自己子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避之犹恐不及,表现出否认和排斥的态度,甚至隐瞒学生的发病史及服药史等[10]。

因此,未来可以考虑先让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让家长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资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对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团队的信任,接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防的知识,逐渐从心理健康的宣传者转变为心理安全的守卫者。

4.3 家长对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有期待,要用好新媒体、搭好新平台

参与调研的多数高校家长希望获取心理育人指导,内容包括压力管理、生涯规划、家庭沟通、危机预防等,并且愿意通过微信群、心理讲座、经验分享、网上自学等方式获取心理育人相关知识与技能。但是鉴于家长身处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采取“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既利用好新生入学等有利时机,邀请学校所在城市周边的家长参与“面对面”的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又利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以“线上公开课”、推文推送等方式,宣传好心理健康常识。

在以往的家校互动中,往往只有学生出现问题时,校方才会跟家长联系;对于外地的家长,常常是在学生出现严重危机时校方才与其初次接触。这样可能造成的结果则是,校方和家长之间由于陌生导致人际信任基础较弱,更可能因为彼此立场的“错位”,导致沟通上的“对立”。本调研发现,家长愿意与学校保持联系,接纳微信、QQ等新媒体沟通方式,期待搭建家校沟通平台,认为新媒体更有优势,他们希望从辅导员处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征求成长建议等。

因此,可以考虑使用类似于“晓黑板”“班级优化大师”之类的APP,在不过于打扰辅导员生活的情况下,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心理育人相关信息、学生心理成长动态和各阶段家长配合进行心理育人的重点。学校也可以借助热心家长自发设立家长交流群,增强家长彼此之间的人际支持,同时成立家委会,建立一套家长献计献策的顺畅机制,以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校还可整合家长群体中的心理育人相关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子女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Tomb-sweeping Day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