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出“新课标”把握“新课标”
——由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引发的思考

2022-11-23翁乾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趣味新课标育人

翁乾明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108)

202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与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于深化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跳出“新课标”,就是根据“新课标”又不拘泥于“新课标”,暂时撇开“新课标”中的具体内容,对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更有利于把握“新课标”的关键,增强执行“新方案”“新课标”的自觉性。

一、关于修订立意

“新课标”的修订,在立意上有了质的提升,这就是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育人,然而在市场机制的介入下,在应试倾向的驱使下,我们的教育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动机变得越来越功利,目光变得越来越短浅,教育逐渐地成为应对升学考试的工具,商业属性代替了公益属性,选择功能代替了育人功能,并日益被消费链条驱动,被市场机制操纵!这导致教育的生态被破坏,教育的本质被扭曲,学生的身心被摧残,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被阻滞,从而严重干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这无论是对学生的成长、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是非常不利的。

早在1922 年梁启超先生就注意到教育空心化的问题。他认为:教育本来是通过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忧、不惧,养足根本智慧,保护自由意志。事实上,教育基本上停留在“知育”阶段,育人的功能被严重弱化。遗憾的是,在100 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义务教育也常被降格为“知育”(知识本位),应试倾向日益严重,体魄、意志、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灵的力量被忽略了。从生命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命的价值。何谓“生命的质量”?就是活得更健康、更坚强、更快乐、更幸福、更有尊严!我们的学生做到了吗?做得很不够!何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活得更加高尚、更有意义、更有理想、更有本事、更有担当、对社会进步有更大的贡献!我们的学生做到了吗?也做得很不够!“新方案”和“新课标”,都有了更高的站位,直接指向核心素养。重新锁定“核心素养”,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丧魂落魄的问题。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就是要力求把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满堂灌的教学,变为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和情景化的教学,培养独立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要能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关注课堂中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全面提高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这一切都将有力矫治教育异化现象。

二、关于教学陷阱

教学的一大陷阱,就是在不断地堆砌“惰性知识”而不自知。于是,教学就变成往学生大脑中填塞“惰性知识”的过程,以满足应试的需要,并不在乎所学的知识在复杂多变生活情境中,能否灵活地迁移与运用。这就导致了如此庞大、如此聪明、如此勤奋的中国学生群体,在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并未产生井喷效应。所谓“惰性知识”,指的是在实际情境中无法正确提取、无法恰当运用,因而无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也是孤立、僵化、碎片化、无法增值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有的在学生考试答题时用了一次以后,一辈子再也用不上了,永远“酣睡”在人的大脑中。直接告诉、简单记忆、碎问闪存、一知半解、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不深入思考和理解、不与已有的知识产生关联、不对知识进行管理与组织、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强化的教学,最容易产生“惰性知识”。与“惰性知识”相对应的是“活性知识”,也就是联系、活跃、整合、易迁移、可以增值的那部分知识。

“新课标”就是要对“惰性知识”说不!从教学内容上看,都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主轴,构建大任务、大概念或大主题,以问题解决为目标,进行结构化设计,建立学习内容的聚合机制和学习动机的激发机制,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从教学方式上看,要求以理解记忆为主的教学,走向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先学后用”的能力培养模式,要被“做中学、用中学”为导向的模式取代;零存整取、碎片积累式的学习,要走向应用驱动、且做且学的整体性学习;要从更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走向更关注领悟的深刻性、迁移性;要从更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教学过程将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个体特点和课堂参与。总之,从内容设计到教学方式,都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为的是变“惰性知识”为“活性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的意义、社会的价值和创造的力量,促进终身受用的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三、关于教育趣味

梁启超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格外关注“趣味”的价值。他毫不掩饰地说:“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他认定“趣味是活动的源泉”“厌倦是人生的第一罪恶”,要“以趣味作为人生的根柢”“以趣味始,以趣味终”。并告诫学生“趁年轻培养终身受用的趣味”。在他看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于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摧残趣味。”[1]此话振聋发聩!我们教育恰恰就输在“趣味”上,当今的基础教育最大的失误之一,莫过于摧残学生的趣味!当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苦苦挣扎时,就少有趣味可言;当某教师摧毁了某个学生的趣味时,这个学生不仅讨厌这个教师,还会痛恨这个学科,从此远离这个学科!“新课标”再新,也不能丢了趣味!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趣味?如何不至于摧毁学生的趣味?这都很值得我们深思。学习至少是苦乐参半的,如果多数时间痛苦难耐,那么教育一定出了问题。如果学生经常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都会学得上瘾,这就是学会学习的秘密所在。

叶圣陶先生有句精彩的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因为,农业区别于工业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具有生命力。这句话至少有三层含义:1.教育在速度上应当是慢的,不能像工业生产那样快速出产品。作物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人也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必将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2.教育在方式上要区别对待。每一种作物都有各自的栽培方式,不能像工业那样用同一标准进行批量生长。因而,要因材施教,因性而教,因龄而教,因势利导。3.教育在体验上是充满趣味的,要给足时间,让学生细心品味知识的内在魅力。一定要认识到,过去曾经被认定是立竿见影、纪律严明的好经验,也许正是摧毁学生趣味的坏做法!在“新方案”“新课标”的背景下,一定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学习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成长的内驱力。

四、关于学科实践

“学科实践”是学生围绕真实情境中的学科问题,通过操作性与思维性相结合的实践参与,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整体建构、迁移应用,最终提升实践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进而优化思维品质。传统的教育太注重人类间接经验的传递,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直接经验的作用,让学生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育人方式大体上是“坐而论道”,以听讲、笔记、理解、记忆、练习、考试为主,这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上确实高效,但弱化了实践,削弱了灵性,严重束缚了创造想象,妨碍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严重的偏差。核心素养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做”出来、“悟”出来的。没有亲身的体验,外在的知识难以转化为内在的素质。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谓“躬行”就是用心实践!靠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是“假知”,通过实践内化形成的知识才是“真知”。当实践活动在学科背景下开展时,就成了“学科实践”。没有学科的实践,容易导致实践的泛化、浅化;没有实践的学科,容易导致学科的固化、僵化。毛主席说得好:“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语文要是没有阅读、数学要是没有思维、科学要是没有实验、体育要是没有锻炼,是很难形成高素养的。这里的“阅读”“思维”“实验”“锻炼”就是实践。

为什么各学科的“新课标”,都把“学科实践”作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关键词和中心词?就是针对以往的教学严重脱离实际而做的调整,就是要点燃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因此,在“新课标”里各学科都在教学建议和教学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例如,数学学科就强调“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这里的“观察”“分析”“描述”都是实践。学科的实践性活动,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花边点缀,而是作为撬动传统育人体系,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的杠杆。从宏观上讲,不仅是学科教学,德智体美劳各育,离开了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都很难收到好效果。过去我们在德育方面花了那么多嘴上功夫,学生的思想品德并未大幅度提升,原因之一就是严重忽视了德育的实践与体验。

五、关于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具有诊断、反馈、矫正、导向、监督、促进等功能,它应该服务于课程目标,一旦偏离课程目标就将产生许多负面效应。例如,“繁难偏旧”的评价内容,使评价的诊断促进的功能弱化;评价结果被当作奖惩的参照,使反馈矫正的功能变质;过于强调竞争和筛选,使评价的导向功能被误用……对此,国家非常重视,下决心纠正考试次数偏多、难度较大、质量不高、结果使用不当等问题,提出大幅度减少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等矫治措施。如果不改变在学业评价方面的错误观念与做法,教师就难以放开手脚执行“新方案”和“新课标”,新生事物就将胎死腹中。因此,国家对考试评价的规范很具体:不得组织周考月考,以免打乱学习节奏;除九年级外不得组织区域性或校际考试,以免弱化学校的教改活力;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不得组织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以免扰乱教学与招生秩序。在考试结果的应用方面,要求不排名、不公布、不用来分班排座位、不与升学挂钩,其核心在于淡化横向比较。总之,“新方案”“新课标”背景下的学业评价,一定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而非“知识导向”,保持“教—学—考”三者的一致性。

学业评价改革是必须的。在考试命题方面,要注意命题导向、难度控制、题型创新、进度配合,做到基于课标、能力立意,易而不死、活而不难。既然教学坚持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考试命题就要减少裸考知识,让测评发生在知识的生成或应用的情境中,考点要“生长”在产生知识或应用知识的“土壤”之中。既然教学重心要从重结果回到重过程,那么,命题就要强化对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和做事过程测量和评价。既然教学坚持从真实生活出发,那么命题要有适度的开放度和综合性。既然教学将通过主题、活动、项目、任务来承载大观念,那么命题就要从碎片化、点状式测试走向整体性、结构化测试。为了更好地让学业评价服务于课程目标,还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推进表现性评价,以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带动新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六、关于教师素养

“新课标”的推出,就是要让义务教育加快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转变,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素养是在复杂、不可预测的情境中,妥善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交流、自主发展、信息素养等,是国际上公认的基本素养。课程蓝图再美好,要能最终落实在课堂上,取决于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这除了上述公共的素养外,还需要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育通识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的支撑,还应具备:通识类知识、学科类知识、教学类知识、学生类知识、课程类知识、背景类知识、价值类知识。这七类知识如果具备且被活化,教师就有了较充分的“活性知识”。遗憾的是,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第一二类的知识掌握得较好,而第三、四、五、六、七类知识则明显不足。“新课标”特别要求教师能够组织大单元、大主题、项目式、跨学科的教学,借助生动情境,把静态的抽象知识转化为能力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充分的“活性知识”。

尽管我们进行的是分科教学,但在真实问题(任务)中,跨学科知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要求小学生团队“把大床的被胎装进被套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真实任务,也都需要几何、力学、运筹、分工等方面的知识!可见,在解决真实问题(任务)过程中,因相关学知识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得到活化,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都会得到强化。所以,设计基于真实的、任务驱动型的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开启学生想象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让学生真正学到“活性知识”,是课程方案落地生根的关键所在。

因此,教师要勇于尝试、勇于创新,但又要避免假作为——“穿新鞋,走老路”,防止乱作为——“穿错鞋,走新路”。为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必要强调“学习力”的概念。学习力基于学习能力又高于学习能力,其本质是快速地把外在的资源转化为内在资本,其基本构成是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转化力。学习力强的人,不仅会学,还想学、爱学、勤学、乐学,并能学得会、学得快、学得好。“新课标”时时考验着教师的“学习力”。例如,如何开发“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如何组织大单元、项目化、主题式的综合性学习?如何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如何设计难度梯度,实现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如此等等。对于学习力强的教师,严峻的挑战反而成了难得的机遇!

七、关于教育目标

“新方案”“新课标”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该培养什么人?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门课程都要强化育人功能。怎样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2]为此,必须努力实现由“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的转变。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北大钱理群教授提出的概念,就是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只追求个人高品位的生活,至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他们统统不关心!由于市场机制的卷入和教育异化的加剧,从我们学校依然大量地走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社会格外冷漠,更没有为之奋斗的决心。正因为如此,“新方案”的培养目标,强调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三个关键词!那么,怎样的人算是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的人?有家国情怀,有敬业精神,有志气骨气,有真才实学,能为社会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人都是。例如,“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的座右铭是“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他怀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一个乡镇小企业做成世界最大的玻璃大公司。他发家不忘报国,个人出资创办福建师大附属福清德旺中学、捐建福州市图书馆之后,又个人出资100 亿元创办福建福耀科技大学,立志把它打造成中国制造业高级人才的摇篮,为的是解决中国制造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断档的问题。曹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的人。

八、关于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观”大致有“九说”:一是成人说。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既强调了社会教化的意义,也关照了自我建构的价值。我们做“方案”,定“课标”,最终的目的就要让学生变得更像一个人!二是生命说。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成全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与价值,使人在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好地奉献社会。因而,要警惕被工具理性钳制。三是学习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而,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四是基础说。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诸如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品格、习惯的基础,获得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能力。五是解放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身体、大脑和心灵的解放,使人拥有强健的身体、灵活的大脑和美好的心灵,使人敢想、敢干、敢尝试、敢创新、敢拼搏,而又“从心所欲不逾矩”!六是文化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递,就是通过“人化”而“化人”,使人摆脱蒙昧的状态,化出一个有作为有担当的人。七是激活说。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内在活力,使人更有精气神、正能量,更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八是素质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优化人的素质。高素质的人,善于开发自身潜能,激发内在活力,促进知识内化,强化思维创新,承当家国使命。九是影响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受到积极的影响而获得一颗向往真善美的心,使之如同树木一样一生向往太阳,一生向往美好!

上述观点各异,但都有一个根本点就是育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做“新方案”、立“新课标”,无非是希望借助“新方案”“新课程”,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开慧的育人目的!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历经十余年才修订完成的“新课标”,尽管在理念与思维、内容与结构、策略与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核心素养,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猜你喜欢

趣味新课标育人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