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2022-11-23申一君梁海军唐振华

山西青年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协同院校

申一君 戎 钰 梁海军 唐振华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帮助学生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工作社会责任。“双高计划”建设舞起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在这个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如何推进,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关键因素在教师、教师团队。学者指出,协同创新是优化我国大学发展总体设计、深入推进我国大学职能集成开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的精神指南[1]。如何以协同创新为理念指导,破解教师团队在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师团队实施创业教育的能力水平,培养更多创新、创造、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值得关注。

一、加强认识,把握协同创新与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的内涵

一方面,理解协同创新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更多是单打独斗式开展,协同机制无从谈起。新的历史背景下,信息的传递与分享,以及多部门、多人员间的合作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从“双高计划”建设趋势看,协同创新无疑是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更深入进行内涵式建设的新助推剂。“高校开展和实施的创业教育……,涉及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等多个主体,需要各个主体协同合作、联合攻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离不开协同创新理念,协同创新理念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创业教育提供良好氛围、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为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资源汇聚方式的转变为创业教育提供有效保障、通过高校创新政策的支持为创业教育实践解决后顾之忧等[3]。

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协同创新与教师团队的内在关联。就内涵而言,协同创新与团队有相似相通之处,只有组成一个团队才能为了共同的价值、利益协同发力,才能彼此相互协调配合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也只有成员间彼此为了共同目标进行协同、多方位协作、多方位交流才能称得上是合格高效的团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从创业知识、素养及能力需求分布看,考虑到单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精力、经验有限,要实现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的知识、素养及能力,还有教师团队介入。教师团队中,团队成员专业、知识、技能互补,在某种共同价值观指引下,为了实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开展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局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会涉及多个不同团队,以及团队内部成员协同合作的关系问题。教师团队内部成员来源多样性是为了满足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不同专业知识、实践知识、实践操作等,符合协同创新与团队成员技能互补,为共同的愿景共同承担责任的共性。教师团队建设与协同创新理念也有着内涵上的关联,协同创新要综合与团队建设有关的资源要素,为高职院校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共同发力。

二、加强文化营造,促进教师创业意识培养

首先,转变认识。认为创业教育是本科高校的事,以及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创业有困难,对于这些存在误区,需转变认识。创新创造是有层次的,既有“高、大、上”(高科技、大规模、上水平)的创新创造,也有应用于一线的局部技术改良与技术创新,对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而言,地位都无可替代。另外,高职学生虽然理论基础较差,但却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若在此基础上培养综合创新素质,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令人刮目相看。转变认识还包括转变教师团队的发展理念,“从原来‘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师生协同创业的多元实践模式;从以学校为主、产业为辅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以产业资源为主、校园服务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3]”。

其次,营造文化。文化,宏观看是一种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实质是营造一种适应开展创新、创造、创业的环境。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创业能力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国家给予科学的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4]。我们期望在全社会营造像20世纪60年代风靡全国的全民创新活动那样,形成一个全民性的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潮。我们的高职院校也应承担起发扬这一伟大的历史遗产的责任,坚持协同合作发展理念,邀请政府、行业、企业、兄弟高校、社区以及家庭等利益相关方共同为营造创新、创造、创业文化提供支撑与保障。

最后,培养意识。培养意识,要端正创新、创造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倡导创新,将创新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抓。在倡导创新的氛围中强调创造,有一定的创造成果项目支撑之后,创业自然不是“空中楼阁”。创新比创业容易,但我们不能忽视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开展创业教育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创造、创业等概念深入一线教师的意识中。创业教育教师团队要暂时抛开专业本位与角色本位的羁绊,相互协作、多方交流;吸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能手充实教师团队,通过跟班学习、观摩交流、下厂参观实践等方式,逐渐培养教师团队的创新、创造、创业意识。

三、加强研修,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

第一,设置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教师研修的平台。高职院校的学生更侧重于一线的局部技术改造等的创新创造,教师团队对此种情况应有所了解,并具备相应素质。以前依靠本科院校专门组织的创业教育培训,不符合高职院校实际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征、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创业教育特征,依托高职院校针对高职特色教师提升设置的教师发展中心,作为教师团队创业教育研修的载体。

第二,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研修。以教师发展中心为载体,结合教师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职业教育发展大环境,将专业知识与创业教育基础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包括创业教育是什么、由哪些部分构成、创业教育课程有哪些、学生创业会涉及校内哪些机构、涉及校外哪些组织的人员,成本核算、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策略等基本内容,教师团队研修都应有所涉及。协同机制的介入可以弥补教师团队成员在精力和能力方面的局限,基础理论知识的研修与掌握应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年龄、职称结构等进行划分,不能将创业教育教师团队所有成员按统一要求培养,应有所侧重,再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创业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授课与指导,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第三,加强教师团队成员基本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设计能力,教学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国内高职院校亟需建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有:战略与商业机会识别、创业者类型及管理、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融资等,这需要加强对教师团队在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上的培养。还要加强对教师团队教学能力的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呈现方式,针对不同创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改变过分倚重“翻译”现有成果的现状,还需要加强教师团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的特征,研究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创业教育与本校、本地经济社会特征的契合,研究创业的风险等等内容,开展更多原创性研究。

四、加强实践,提升教师团队的创业实操素质

首先,转变实践培训培养方式。以往对教师创业教育实践的培训培养基本在校内进行,如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行业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学,面对面交流,这虽有一定指引作用,但对形成比较系统的创业实践素养效果不佳。提升教师团队创业实操素质,高职院校应采取让教师“走出去”的方式,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多方资源,协同培养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可尝试建立体验式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平台,与企业共建师资培养协同创新联盟,在不影响教师正常教学、生活前提下,允许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在一定时期内,亲临创业企业,通过与创业者接触的方式获得创业知识、积累创业案例、总结创业经验[5]”。建立师资培训平台或师资培养联盟,需要政府、企业、学校、教师等多方主体协同配合。

其次,鼓励教师创业。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无论创业实践培养培训方式多么先进,与真实的创业经历都会存在距离,所以提升教师创业实操素质最好的办法还是鼓励教师创业。鼓励教师创业,应鼓励高职院校教师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平台,建立小微企业,在政策上鼓励,在制度上支持。这既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又能大大增加专业教师的创业实践经历。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创业,可尝试像建立科研基地一样,建立教师创业孵化中心,从“偷偷摸摸”走向“光明正大”,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在高职院校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建设良好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针对此,高职院校、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宣讲、解读,加强项目、资金支持。

最后,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无论是通过多元实践的培养培训,还是通过亲自创业,都需要有科学考核评价机制的支持,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允许教师在岗或离岗创业,要加强督导和科学考核。加强督导是指高职院校督促指导教师创业过程的开展,设置一定的人员选择标准与指标,不因教师创业而耽误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科学考核,一方面是要考核下厂实践教师,或者创业教师从事科技创业、兼职活动所取得的业绩(技术服务企业的工作业绩),研究出一个折算标准,作为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的一个补充;另一方面是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教师到企业培训,或者创业,在人事制度上,保留原职级不变,拥有职务、职称晋升等同等机会。同时将到企业实践或创业期间的考核结果,作为评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合作,发挥团队的协同作用

一方面,发挥高职院校内部教师的协同。从国际经验来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都不是单个教师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团队的协作,例如,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需要建立一个大型课程开发网,由相关大学共同合作研究,合作实施。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课程由几位教师共同主讲,其中有正式教授,也有具备丰富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的兼职教授,为学生带来综合的、接近市场运行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团队适应协同创新的过程,首先要克服创业教育教师团队成员知识本位和角色本位问题,坚持统一的价值取向,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为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努力。与此同时,内部教师的协同合作还包括创业教育教师团队与专业课教师团队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需树立起全员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推进创业教育教师与专业教师在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沟通与融合。创业教育教师与专业教师相互合作,专业教师以专业背景参与创业理论教授、创业实践指导;创业教育教师以创新创业素养参与专业课教学,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指导学生专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等。

另一方面,发挥专兼职教师之间的协同。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内教师协同的基础上,可以从校外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实业家、技术专家,作为“导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同时与他们进行创业、就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交流教育经验,着力培养学校“本土化”师资队伍[6]。根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需要,加强校内专门教师团队与兼职教师之间交流,吸纳兼职教师一起制定创业教育课程标准,实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选派专职教师辅助兼职教师教授创业教育课程,弥补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为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协同作用,高职院校要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形成一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态度,根据创业教育实践的需要吸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员参与,建立一种校内创业教育教师团队直接面向兼职创业教育团队的机制,在资源配给上给予保障。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协同院校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