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环境归属感重塑的传统村落活化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王楼村为例

2022-11-22刚,乔

中国名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归属感重塑场所

姚 刚,乔 楠

引言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传统村落的改造实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传统村落进行活化与更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承传统文化遗产、延续地域文脉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多数传统村落存在着人口及文化流失的问题,导致传统村落难以激活,环境归属感的缺失便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从村民的角度出发,应对当今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和发展问题,保留村落的纯真本性、重塑村民对传统村落的环境归属感、留住村民对村落的本质情感——“乡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环境归属感重塑研究原因及现状

1.1 传统村落环境归属感缺失原因分析

归属感是指群体中的个人对群体的情感依赖,表现出个人对群体的需要、认同和渴望,而环境归属感则侧重于居民对本地环境的感知,也就是对居住环境的认同[1]。但我国传统村落的活化与更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村落更新会对物质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导致人口流失、村落文化日益落寞的不良后果。笔者将首先从精神、社会和空间3个层面解读当前村落环境归属感缺失的原因。

(1)精神层面

目前有大量村落盲目套用国内一些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导致更新模式千篇一律,新旧建筑、景观等的风格差异过大,由于没有因势利导地方文化的延续,很多物质、非物质文化都没有得到传承,这种更新的方式逐渐远离了传统村落的本原,村民就算住在那里,也缺少归属感、认同感。

(2)社会层面

村落的传统空间是当地民俗风情、民间信仰和价值观的有机载体,是人们对环境产生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2]。近年来,由于村落更新改造过程中传统空间遭到大规模破坏,祠堂、庙宇等传统文化活动所依赖的空间也相应地减少,造成传统文化缺乏承载的空间,其保护与传承变得困难,地方文化逐渐消失。

(3)空间层面

在传统村落改造中,由于村落的现状难以满足村民的需要,房屋破损坍塌、景观节点废弃、服务设施不足等现象层出不穷使得村民大量逃离[3]。因此,传统村落的物质环境和地域文化等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土地、房屋被遗弃,村民对故乡的回忆也随之被带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村落在村民精神、社会联系、空间需求等各方面都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这些问题可以从重塑环境归属感的角度去解决,其中对村落环境的重新定位、激活传统资源、保留地方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对传统村庄环境归属感的关键因素进行梳理,并对其特征及内涵进行阐释,将有助于实践操作。

1.2 环境归属感重塑的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环境归属感重塑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村民对村落情感视角来研究传统村落环境归属感问题,国外学者普遍得出以下结论:(1)熟悉的住房形式和较高的村落社会性参与可以提升村民的环境归属感。(2)对农村的环境归属感进行分析,发现日常场所景观可以更好地帮助当地年轻人提升环境归属感。(3)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高度的社会活动是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的一种重要途径。其次,从村落建设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环境归属感进行探讨,例如利用“扎根”理论来探讨村落的空间分布对村落环境的影响,得出村落的整体环境品质得到改善使村民对环境的归属感得到提升。另外,葡萄牙建筑师阿尔多·西扎积极发掘传统建筑的形态特点与价值,重视地域文化的差异并将其与现代建筑文化融合,以此重塑村落环境归属感。

我国学者对传统村落的环境归属感研究多以文化重塑视角进行研究,学者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出发,对村落环境归属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村落生活和文化环境对村落归属感有重要影响,但关于村落环境归属感如何重塑的研究仍然缺乏。除了通过文化重塑视角进行研究外,国内学者也通过景观重塑来进行研究,孟凡琦提出可以通过延续地域特色、合理搭配景观元素,重建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来提高村民的环境归属感。

尽管国内外已从多视角研究传统村落环境归属感,但仍缺少综合、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方法,且缺乏对村落深层文化与社会意义的解读,并未为传统村落的环境归属感如何重塑提供系统思路。

2 传统村落活化更新中建筑现象学理论的引入

2.1 建筑现象学与场所精神内涵

(1)建筑现象学

建筑现象学是由现象学和建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当需要将人类情感赋予建筑时,建筑现象学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建筑现象学的研究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以马丁·海德格尔为代表着重于理论研究;另一类以梅洛·庞蒂为代表着重于建筑规划与设计。本论文着眼于传统村落的活化与更新,因此着重探讨村落规划与设计,斯蒂文·霍尔是此类建筑现象学的代表,他强调了“场所”对建筑的影响,他相信,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会与场所融合,凝聚成具体的意蕴,并产生超越物质与功能的精神需求[4]。

(2)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是挪威著名建筑师诺伯格·舒尔茨撰写的,场所的概念就来源于此。他着重论述了“场所”中人的情感与建筑的关系,提出对建筑的探讨应当回归“场所”,从中获得最根本的体验[5]。舒尔茨认为人们会定居在某一处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所处场所中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即场所精神。

2.2 建筑现象学理论与环境归属感重塑的内在联系

目前,传统村落的更新改造大多注重形式的变化,忽略了村民的精神需求,导致村民环境归属感的缺失。在传统村落活化更新设计中应保留村落本质——“乡愁”,从精神寄托、社会羁绊、空间功能上建立村民对于村落场所的环境归属感,彰显传统村落的更新价值。因此传统村落的活化更新不能忽视传承村落精神和保持村落特色。引入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精神旨在通过促进村落公共活动以期形成良好的村落氛围,维持血脉产生的宗族关系,产生对村落的归属感。

2.3 基于建筑现象学的传统村落活化更新设计切入

笔者从精神、社会和空间3个层面分析了当前村落环境归属感缺失的原因。在建筑现象学的基础上,从场地的用途出发,从以下3个方面阐述传统村落的活化更新设计。

(1)村民与村民的联系——场所吸引

场所为村民间交流提供了特定场地,成为村落生活的行为载体。要重塑环境归属感就需要村民间产生社会互动,即村民间的交流联系,因此需要研究分析传统村落中哪些场所容易产生互动。

首先该场所需要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即村民到达该场所要便捷可让村民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其次该场所须聚合度高,场所的空间、功能与村民行为要合拍。场所内的功能设施要迎合村民行为需求[6]。

(2)村民与场所的联系——情感发生

传统村落的场所往往是经过时间、地域、文化沉淀的具体化体现,人们之所以产生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些场所给人们以独特记忆,唤起心中的情感联系。在场所中设置某种可以唤起村民记忆的设施可以加强村民与场所相互联系。要真正实现村民与场所的相互交流,需要仔细了解当地村民生活、风俗民情、历史文化等。

(3)场所与场所的联系——文脉延续

场所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通过某种媒介使它们产生联系,传统村落的“文脉”就是媒介之一。传统村落的“文脉”众多,街巷是一条文脉,它将各类户外小场地、公共活动空间连接起来。建筑肌理的延续或有联系的景观小品,也是一种文脉,是场所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总体而言,场所之间的联系,是建立在不同文脉基础上情感记忆的延续,让村庄保留了原来的特征,并加强了对环境的归属感。

3 面向环境归属感重塑的王楼村活化更新设计策略

3.1 王楼村概况

王楼村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西部,绕城高速、两条国道紧邻村庄,交通便利,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西部紧靠楚王山,山上树林茂密,周围农田众多,乡土气息浓厚,村落内部有千年唐槐枝繁叶茂,自然资源丰富(图1)。从王楼村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来看,王楼村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图1 王楼村人文历史景观要素

(1)村落人口老龄化严重

王楼村的青年多数选择了外出务工,村中留下的多为老人,其中50岁以上的人口多达60%。村落的功能结构也较单一,缺少居住、农业等后续的服务功能。

(2)村落基础设施不完善

因为王楼村之前没有经过任何规划,所以村子里的公共服务设施很差,比如缺少垃圾回收点、道路缺少路灯、村内无公共厕所等。村内交通条件尚可,但没有道路硬化,有些路段仍是泥土路面,有些路段路面较窄,无法满足车辆往来的需要。村落内缺少公共空间,导致村民交流的机会减少。

(3)村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力度弱

王楼村现有土地庙、千年唐槐、清代民居等亟待保护的历史遗迹,其周围场地的规划不合理造成了杂草丛生,环境面貌不良,急需进行环境整治。

因此王楼村村落布局、交通流线、景观节点、功能空间、文化场所等方面都有所欠缺,由于王楼村人口流失、文化传承断裂继而造成村民的环境归属感日益消退,亟待村落活化更新,重塑环境归属感。

3.2 王楼村活化更新设计策略

用建筑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研究传统村落的活化更新,应着眼于场所记忆的重现、文化的呈现以及文脉的延续。重塑环境归属感的传统村落活化更新设计过程,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场所营造-元素植入-文脉联系。其中,第一个阶段是营造村民间联系的场所。第二个阶段是唤起情感记忆的元素再现,使村民与场所之间形成情感连接,第三个阶段是延续传统村落文脉的过程,使场所之间形成联系,结合当代改造手法营造传统村落的新形象。

3.2.1 营造良好“可达性”的舒适场所

(1)村落道路规划

场所可达性良好的前提是基于村落道路系统的完善,从使用人群的视角进行研究与设计,可以更好地体现使用对象的要求,并加深对场所的认识。如果单纯从建筑的层面、空间的层面去探寻更新方式,则难以体现出人性化的原则。通过前期对村庄的现状和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的调研,对居民进行Mapping,根据大的环道脉络和Mapping结果进行人群漫步流线划分。

王楼村活化更新设计开始时,笔者及团队成员就对村落内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多人多次全天跟踪Mapping,结果发现老年人多喜欢在外环道亲近田园和小孩以及热闹的地方,避开陡峭山体淡出山脚。中年人常漫步在第二环道,喜爱在村中闲逛、交谈,喜爱集中在热闹处,远离农田和学校。青少年常宅在家中或在家附近聚集,尤其喜爱繁华现代之地。儿童常在家长容易照看的安全场所,位于村落中心或内部,以点状分布,根据漫步流线重新整合村庄的道路、层级关系,增设支路、扩大节点(图2)。因此,在之后的村落道路规划整改时,就可以借鉴人群漫步流线,保证村民日常习惯性出行路线不被更改,“记忆”不被丢失。

图2 王楼村道路规划

(2)针灸式设计激活村落

在王楼村数十年的更新过程中,原始村落的肌理和文化脉络等部分均遭到了破坏。所以在当前王楼村这种新旧空间共存的村落,应该改变千篇一律的活化更新策略,从现有的村落环境中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在公共空间内进行针灸式的修补和改造。首先要对王楼村进行全面且详细的评估,确定村落内需要活化更新的部分,哪里是容易更新改造的部分。而针灸式设计激活王楼村的方法还能引发后续一系列的更新变革。针灸激活王楼村的公共空间可以利用原来村民的生活空间与村落中原来的公共场所之间的空地设计小型的公共建筑或休闲景观场所,具体的功能空间定位取决于村落的生活需要和文化需求,这个空间兼具一定的区域感和开放性,它可以联系村落的原始生活空间和未来的可变公共空间,材质上也可选用本地的特色建筑材料将王楼村的形象重新塑造出来。

(3)营造聚合度高的舒适空间

除了良好可达性前提外,聚合度高的空间更要满足安全、舒适、娱乐、放松的基本要求,在村落中按照使用人群可以分为公共区域和私人区域。

王楼村的公共空间改造要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对症下药”。对于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和区域特征的公共建筑,如王楼村内的清代民居、祠堂等可以通过维修改造的静态更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化的设施,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而王楼村的基础设施,如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可以采用动态改造,在原先的场地内进行气氛营造,并结合周围环境,对建筑空间进行改造,突出场所的开放性,强调地形融合。因此将王楼村内满足娱乐舒适的可改造公共空间,如唐槐区、清代民居,将其改造为唐槐公园和民居博物馆。另外村落内部增设活动中心,改造山间民宿满足高龄人群休闲、低龄人群娱乐和中青年人群收入问题的需求(图3)。王楼村村民活动中心改造打破原建筑的肌理,通过重新组团布局和空间划分形成多样的局部漫步系统(图4)。此外,改造增设场所较为集中,也便于村民沟通交流。

图3 王楼村公共活动区域鸟瞰

图4 王楼村村民活动中心生成建造分析

村民私人住宅改造也是王楼村更新重点,农村居住建筑能耗由2000年的102 783 KJ/m2上升到2016年的259 447 KJ/m2,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5.96%。因此,农村建筑低能耗改造及设计迫在眉睫。在保证住宅美观性与舒适性的基础上,增加建筑产能,降低建筑耗能。增加产能方面安装光伏电池板节省电量的使用;增设阳光房便于冬季保温蓄热,夏季打开百叶遮挡阳光,开窗通风不影响散热。通过这种增加产能的小设计不仅可以节能减排也能减少一部分经济支出,满足王楼村人群居住的舒适性、经济性与节能性统一的要求(图5)。

图5 王楼村民居改造分析

3.2.2 继承传统,唤起情感联系

(1)继承传统形制

村落的布局和建筑形式都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实现了人文、自然、地域文化的交融。因此,在对传统村庄进行活化和更新时,必须确保其具有鲜明的历史和地域特色,并在继承和创新中充分体现其文化特色。传统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的继承和发展,不能简单照搬,要从建筑的内部汲取要素和运用现代的形式,在满足功能需求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图6左)。

王楼村建筑多是土木混合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并存。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王楼村建筑在更新设计时既要注意继承传统特色,又要满足当代村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在满足现代美学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保留传统的农村建筑形态和特色。比如体现砖瓦、石材等建筑材质的质感,保存台基、晒坪、组合式等建筑形态。过去村落中常见的晒坪就是一处“精神场所”,它能让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让村民们可以尽情地堆砌、晾晒庄稼、举行宴会、聊天、玩耍。在这里,人与环境、建筑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好体现,人们可以在交流活动过程中获得归属感[7]。

(2)唤醒村落记忆

在村落文化式微的当代社会,村落的民间文化原始属性必 须得到保护。村民的生活是由多种美好的“民俗活动”所构成。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发生改变,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需要通过相对应的民俗活动形式表现出来,实现村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此可以在村内设立相应的文化活动广场,以促进空间的激活,定期举办如庙会、地方戏等活动唤醒村民的村落回忆,以此重塑村落的环境归属感。同时,还可以将此类民俗活动积极宣传出去,增加村落的吸引力,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部分村民收入低的问题。在举行民俗活动过程中更要鼓励村民的参与,保证村民在文化传承中的主体地位。

(3)再现地域文化

再现地域文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激活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由于村落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它既要维护,又要解决目前的问题,也要考虑到今后村落的发展。要从本地人的适应性与舒适性需要出发,尽量保持本地人的生活习惯。对于祭祀等具有特定文化载体的建筑,要继续进行适应性的更新,以达到对当地居民情感关怀的要求。在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空间营造中,必须保留和传承地域原始特性,并将其改造与创新。

其次就是在空间激活的基础上利用材料来实现地域文化的再现。我国幅员辽阔,建筑类型多样,因此我国的传统村落的建设大多是就地取材。建筑的材质是建筑呈现给人们最直观的形式,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往往体现在材料的运用上。材料既是一种地域精神的反映,也是一种唤起回忆和共鸣的重要因素。同样的物质材料,在不同的时期承载着不同的意义,也是对时代精神的继承,形成村民独有的、特定的精神体验场所。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可以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肌理要素,唤醒人们的时代、地域记忆。

王楼村地处苏北,该地区多平原,因此传统民居高低较为统一,通常被农田所包围。较早之前,院落围墙往往都是由石头垒成,或附着泥土夯实,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主要是石材、夯土、瓦砾。纵观王楼村民居的整体基调,在传统村落活化更新设计之中,传承与发展为更新原则,需要在传承当地特色材料的同时又融入现代工艺与技术,构建传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呼唤传统村落建设中的场所精神,进而形成归属感。因此在王楼村的活化更新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当地的材料,使之融入建筑的表达,不仅可以让当地人对自己的生活场所有一种归属感,而且可以让他们和周围的环境更好融合[8]。

3.2.3 延续村落文脉,联系村落场所

(1)营造巷道空间

巷道是传统村庄的一大特色,小巷是数千年来文化积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村落形态,村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亲密的巷道生活方式,巷道中的生活使村民产生亲切感和家园的归属感。因此,在活化的更新设计中,我们应当在符合规范的条件下,适当地增加这样种适宜的空间,使人们离开生活区域的时候,通过空间上的改变,得到一个转换的空间,不至于直接进入街道[9]。

王楼村布局是典型的苏北传统村落布局形式,建筑之间关系紧密,巷道分布在住宅的两旁。密集的建筑反映出村民的聚集、生活和互相照顾的精神,而紧凑的村落布局又节省了土地。根据村落原来的布局形式,在继承街巷形态、界面和尺度肌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街巷景观。王楼村街巷本身已经形成规则的结构,主次路分明,但街巷铺设以水泥地面和泥石地面,影响美观也不能给村民们带来一种历史传承的感觉,宅前巷道依然是土路,对村庄的街巷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王楼村活化更新设计时,提取楚王山石材符号,运用于村落更新中,将石材用于主次干道和宅前巷道的铺设,并在街道两旁的民宅前做绿化,栽植当地的花草树木,增加乡村的氛围[10]。除此之外在街道两侧设置路灯、垃圾桶等基础设施,美化村庄的街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宽,使其与日常交通相适应,并适当地加密以改善场地的联系(图6)。

图6 王楼村街道、巷道及基础设施更新意向效果

(2)重塑日常活动景观

有层级的村落景观不仅成为村落的过渡空间,而且能使村民在心理上更接受村落生活。为了重塑归属感,王楼村活化更新增加小型公共空间,提供村民活动场地。由于王楼村原始肌理比较完整,可增加的场地空间较小,因此宅前、街巷交叉口等范围小且易到达的场地是设计重点。宅前广场可以设计为村民补充健身、休憩、交谈的场所;街口空间可设计成为具有休闲交谈功能的景观场所,可利用村落内乡土植物与废旧瓦罐、石磨、等农耕用具构建景观节点,增添石桌石凳等基础设施用于休息,为村民提供熟悉且放松的景观视野,达到乡情共鸣、情感回忆的景观效果。

除公共空间的景观重塑,民居院内院外的景观关系村民生活的舒适性也是更新重点。针对王楼村宅院前绿化状况不佳、村落植被杂乱生长等问题,首先以木篱笆、石条等本地材料为场地边界,再进行强调季节变化的景观塑造。针对民居院落内的景观设计,可以在庭院中选择有高度的蔬菜,或者设置廊架、结合院墙等种植多种农产品,如葫芦、丝瓜、葡萄、南瓜或者铁线莲、藤本月季等花卉植物。经过景观重塑的王楼村民居兼具美观性与生活性,村民舒适度大大提高,归属感也愈发增强。

(3)重塑生产景观

首先是保持传统村落耕地的原始肌理及斑块。由于农田斑块是由村落传统农业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尽可能地保持原有的形态,并结合当地产业对农田景观进行优化。农田是传统村落长期以来的经济来源,它对重塑环境归属感有着重要作用。在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产业,打造具有特色的农田景观,提高村落其可辨识性,从色彩、形态及层次方面丰富村庄农田景观,放大产业景观价值,如利用现有的耕地,发展休闲采摘园,种植葡萄、油菜花等经济作物,提高村民的生产效益,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可增设与生产资源有关的造景小品,如稻草人、水车等,以提高农田景观的美学价值。

4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不断趋同的形势下,我们进行传统村落活化更新设计时,要不断考虑到为远离家乡的人们打造情感羁绊的场所,让人的心理回归传统村落的“根”。本文以传统村落王楼村为活化更新案例,以环境归属感重塑为导向,以建筑现象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优化原有村落空间形态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在场所营造、情感唤起、文脉延续中找到适宜的更新路径,营造出和谐良好的农村空间环境,助力解决传统村落环境归宿感缺失的问题。基于理论梳理和更新实践,提出了传统村落活化更新的设计策略,探寻了面向环境归属感的更新设计思路与方法,旨在为传统村落活化更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猜你喜欢

归属感重塑场所
价值感与归属感
重塑未来
听的场所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远离不良场所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李沧:再造与重塑
恋爱场所的变化
重塑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