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

2022-11-22雷志佳夏小华

关键词:科学政治世界

雷志佳,任 静,夏小华

(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生活世界”理论在哲学范畴被学界长期关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科学世界的学科化教育也迅速侵占了生活世界诸多魅力教育的生存空间,引发教育对象的物化、教育效果的功利化等诸多教育问题。于是,生活世界理论开始冲破学科藩篱,普遍浸润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并对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完成凝聚人心、汇聚人力、培育人才的使命和责任。

一、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之所构

哲学意义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大致经历了“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制度世界”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如此一般经历三层进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演进,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矛盾慢慢凸现,毋庸讳言,两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都十分重要,但在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冲突也是客观事实,迫切需要达成和解。当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要回归生活世界”关注较多并充满争议。若追踪他们争议的根源,不难发现其焦点并非是要不要回归“生活世界”,而是要回归到怎样的“生活世界”。持反对回归观点的学者认为,“生活世界是前科学的、未被课题化的、具有‘原初自明性’的和奠基性的世界;生活世界是直观感性和主体能够经验到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先验主体的构造。”[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这种前科学时代的、形而上的生活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缺少实践价值的。而持赞成回归观点的学者则主张要从日常经验的现实生活出发,将生活世界立足于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经验剖析论证,认为“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承载。”[2]特别是在科学世界过度膨胀致使生活世界被无限压缩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对科学世界的一种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1.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之态

“生活世界”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胡塞尔提出,当时主要聚焦于哲学层面的现象学。在他看来,生活世界可分为客观生活世界和主观生活世界,前者以经验实在为主要特征,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前提,也是造成科学和人类发展危机的根源;而后者则以纯粹先验现象为主要特征,是克服前者危机的重要途径选择。按照他的观点,不难推导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产生的基本前提,科学世界的发展归宿必是生活世界,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科学危机以及生存危机的根源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随后生活世界开始转向社会畛域,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系统中政治与经济的运作逻辑宰制了生活世界的沟通理性,使现代社会发展发生病变,导致生活世界的日渐萎缩与人的异化。哲学视域下的生活世界带有鲜明的乌托邦和经验主义色彩,广泛立足于前科学时代的生活状态,对于生活世界的回归,更强调通过还原先验生活达到理想大同社会的目的。这是哲学层面关于回归生活世界首要坚持的立场。

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活视域中,首先肯定“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生活世界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而产生。在人类交往活动中非理论性的日常生活观念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雏形,日常性是其产生的最初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尚未正式提出前,生活世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之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承载,从古迄今发挥着重要的魅力教育功能。“前文字时代”通过经验、情感的交流实现“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达到教育目的;文字出现后,初始之态集中于“一对一”或者“一对少”的交流互动,以施教者的自身魅力和深藏于事物本性之中的教育力量赢取信任,人格的吸引力和话语表达的说服力成为当时传递教育的主要手段,譬如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对三千弟子的培育主要通过“生活世界”对教育对象开展魅力教育,进而培养人格,实现儒家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双重感化;再如过去乡村治理中所熟知的“乡贤文化”,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他们或许没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专业管理知识的积累,甚至“一字不识”,但凭借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处事风格获得民众信任,在乡村自治中发挥着重要的德治功能,充分体现了“生活世界”在教育管理中的独特价值意蕴。

审视现代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其完整的表达既包括人们对教育内容直观体验的感性认识,也包括对事物本性抽象思考的理性认识,表现为非学科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世界在哲学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的理解不同,前者侧重于理想化的应然状态,后者则更强调客观化的实然存在,客观性和具体性是其存在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生活世界”侧重于对后者的剖析和阐释。

2.科学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之状

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基础之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相比生活世界的日常生活化,科学世界更侧重于专业化的艺术手段表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的发展进步,从器物科学到文化科学,从生活科学到学术科学,科学生产、科学教育等愈来愈作为现代化的新名词,占据当今社会的主流。将科学投射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科学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被技术化、规模化的教育形态,以学校统一化施教为主要表现,有规范的管理组织机构,在运作模式上遵循着各种逻辑规律,在教学体系设计中追求各项指标的量化和可操作性,在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一对一”或“一对少”的互动式传导教育无法满足规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受教需求,顺势而出的集体化教学,规模化课堂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首选。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如年级划分可以有效解决过去教学对象年龄差距过大的问题,数据化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精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但过分偏重于理论传授的教条化、机械化,热衷于科学手段的规范化、固化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逐渐游离于日常生活现实之外。科学世界本应是生活世界的延伸,发展路向理当归属于生活世界,服务于生活世界的人类需求。大范围、高强度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使科学世界的强势和张力不断侵蚀着生活世界,出现理论与实践的断层、物质与精神的错位、日常与非日常的隔离等。未能认识到,计算机衡量的只能是物质,而人是精神的产物,生活世界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旨归。

3.制度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之势

当前,“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尚未在学术界正式提出,但“制度教育学”已在学界引发讨论,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康永久教授多次提到“制度教育学”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中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也就是把制度视作教育问题的核心;另一方面则涉及对教育制度的理解,尤其是如何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制度本身。”[4]此外,制度世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意味着制度化了的思想政治教育,它的出现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制度支持,是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体。在制度世界中,既需要生活世界中道德感化式的实践体验,也需要科学世界中艺术手段化了的理论灌输。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要抛弃科学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由于人们越来越追求“科学世界”的程式化教育,导致科学世界悬浮于生活世界,让学习和生活脱节,引发学生思维紊乱,对培养健全人格造成严重威胁。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些问题才使学界对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构建制度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期盼,期望生活世界回归到它本应有的位置。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世界的学科教育又是生活世界的魅力教育,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互补关系绝非替代关系,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价值旨归,即制度世界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未来之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由之所起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强调的回归生活世界,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施教与受教过程中话语表达、呈现方式等方面向日常生活领域的转化。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世界泛化和生活世界边缘化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忽视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转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逻辑起点。“以教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诉求产生矛盾,突出表现在重可视化的智育成绩轻难以量化的德育效果。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从学生个体到家庭群体再到学校集体以至社会整体都将外在的客观成绩、荣誉奖项等作为评价个人价值是否实现的首要准则。不可否认,科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教师懒得备课,学生懒得记笔记”的病态教学状态,冷漠的多媒体文字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规模化的课堂教学也不允许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挫伤了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究其原因,学生从启蒙教育阶段就被加以学术化的灌输,将孩子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以至到大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想要重新构建显得异常困难。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人才培养数量逐年上升,高校工作基本“见物不见人”,忽视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和主人翁的参与意识,对学生的人格缺乏必要的尊重和关切。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在不少高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未摆脱科学世界中典型的“教为主导”的窠臼。

2.怠慢教学内容的情感性

伴随着学科化和专业化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快速驰骋,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空间被无限挤压。就教学内容本身而言,在设计上始终遵循着“立足生活,高于生活”的规律,在感性和理性的取舍中更侧重于理性的表达,这在学界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度”把握不好就易走偏,突出表现为话语体系的学术化和生活语言的通俗化出现偏差,理论内容的逻辑化与实践内容的琐碎化产生分离,这在大中小学的教材设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本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阶段,但教材内容的设计仍存在高于学生认知规律的现象,对于抽象性、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小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另外,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解读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获得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升学率的教学压力下,对教学内容的解读更侧重于考试要求,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大学阶段,教师自身水平的高度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存在错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理想化估计,在政策解读、理论阐释、史实表述等方面过度追求论点论据的逻辑严谨性,忽视情感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依赖教学载体的技术性

技术化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显著标志,集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载体的多样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阶段,技术性教学载体日趋多样,从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到人工智能的逐渐问世,从电子书本的广为熟知到在线教育、网络课堂的逐步普及,技术化的教学载体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科学世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广泛且深远,甚至掌控了思想政治教育,于是其弊端也逐渐暴露。比如,越来越多的师生对其产生依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面对问题,习惯性地通过手机浏览器获取答案,惰于潜心思考。对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大脑这一问题的回答,大部分人是否定的,原因在于人类是赋有感情的动物,除必要的科学素养之外,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便承担了这一功能,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由之所起。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是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如何让技术性手段赋予艺术性、人文性色彩是当前学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4.追求教学评价的数据化

教学评价数据化是当前高校自我评估和对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以投入产出比计算课堂教学回报率,用大班额授课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大班额面前,生活世界的魅力教育因为低效率和难量化而失去了本应有的空间,而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高效率和可评估获得越来越多管理者的青睐。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但在科学化、数据化占据主流的今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占据生活世界本应有的空间。数据化背后是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褒奖,而人文关怀下的精神生活追求则略逊一筹。当前,学生评价愈来愈数据化,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评定优等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奖助学金的重要参考,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做事的初衷首先考虑功利、得失问题,这与学生在课本中所接受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发生冲突,当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时,便会引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用、无趣、无感,获得感自然不强,回归生活世界变成无稽之谈。

三、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趋之所向

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再回归生活世界,最终迈入制度世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科学世界的顶峰并伴随着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态势,如“大班上课、小班讨论”教育模式的推广,本科生生活导师制的实行,学科逻辑到生活逻辑的转变,社会大课堂与学校小课堂的有机结合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可喜变化。

1.发挥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首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5]这就需要学生、教师共同发挥主体性,画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圆。

其一,学生由听变说。学生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客体,但“客体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首要标志。科学世界中,学生如同“知识容器”,任凭教师机械化的灌输,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辅之以理论化的学科指导,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实现从“听话”到“对话”的转变。教材知识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但学习方式可以发生变化,遵循学生自身成长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论证,或者从自身生活实际体验出发,用思政课教材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导生活更好的艺术,从而帮助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分析生活问题。

其二,教师由教变导。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出发是成功教学的基本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转型的现代化诉求,教师要从教学生转向引导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而非主导者,这与大学阶段倡导的参与性学习、研究生阶段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具有一致性。但是在中小学阶段,灌输式授课仍然是教师施教、学生受教的主要方式,而初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后期自身人格化的培养具有延续性,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和需求出发,转变教育者固有的教的身份,做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生活困境的答疑者,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

2.加添教学内容的情感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驱动力,贯穿于物与情的双向互动中。

第一,教材内容的设置要增强情感取向。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布排上多侧重于文字形式的表达和过度抽象的知识化叙事。在教学内容上过多渲染理论性知识,容易造成受众群体的被渗透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好的教学内容不仅需要理性化的知识阐述,也需要情感性的分析表达,这样才能实现理论高度和情感温度的有机统一。教学文本中理论知识必不可少,但可适当增加一些案例、文学作品等情感文字、图片,或者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理性化知识加以阐释剖析,实现教材内容在设置上的知情合一。

第二,教学内容的讲授要加添情感支撑。科学世界中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极易出现两种可能:一是教师自身理论水平过高,对问题研究颇有深度,学术话语浓厚,容易混淆科研与授课的区别,二是过分迎合学生需要,授课方式备受学生青睐,但忽视了引领与融入的关系,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塑造功能。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从学生过去的生活背景中理解学生,从学生当下的生活场景中关照学生,从学生未来的生活愿景中激发学生,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话题,在话题中加添情感,在情感中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散发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做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6]的思政课教师。

3.融入教学过程的人文性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维度和价值坐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支撑和逻辑遵循。[7]它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与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契合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在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注重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和载体的人文性影响。

一方面,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教育和魅力教育的统一体,即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双向融合。环境是实施魅力教育的重要场所,创设合适的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经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在感知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一时的体验或许不能带来长久性的思想蜕变,但量变终究发生质变,在循序渐进的真实体验中完善人格。譬如当前鼓励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做志愿服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选择,艰苦的生活条件会暂时性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理,在感恩自己生活幸福的同时萌生奔赴艰苦地区奉献终生的念头,或许过后的现实追求使大多学生决定返城,但仍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留下为教育奉其一生。这也启发环境育人作用要遵循长期性和渐进性原则。

另一方面,注重载体的人文性影响。教学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嫁接起主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教学载体的合理化应用。当前,技术化手段作为教学载体的核心组成,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帮助学生快速化、精准化的解决学习困惑。但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智能工具的普及,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出现异化,谁第一时间找到答案成为学生之间最密切的关注点,极易让学生萌生粗而不细、浮而不深、华而不实的焦躁感。技术性手段作为一把双刃剑,需对其进行软化,譬如对网络内容加以取舍,增添其艺术性色彩,赋予技术以情感的温度,将器物人格化处理,注重发挥其人文精神的力量,将现代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

4.丰富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过程性评价是相对于结果性评价而言的,强调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全过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文本成绩,更关注学生在受教过程中解决现实生活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表现。

首先,加大教学主体的个人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的个人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学理知识的传递。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方式在于增强教学主体的个人影响力,如严谨的学术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刚正不阿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借鉴价值、豁达开朗的处事风格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哲学智慧等。个人影响力可以是师生之间直接沟通交流的结果,也可以是生生传递间接沟通后的连锁反应,教师以自身的实际生活体验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趋向。

其次,关注学生群体受教后的整体风貌。一堂合格的课在于理论性知识是否传达准确,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一堂优秀的课更关注学生的知识、情感需要是否满足,学生是否有获得感等。如何检测魅力教育的有效性,突出表现在于学生群体受教后呈现的整体风貌。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健全人格,当学生在接受教育后得到心灵的满足,将受教内容内化于心,必然会通过实际表现外化于行,如准时上课、积极互动、提出问题、懂得思考、学风向上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从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的重要表现,由此带来的健康向上风貌可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这将有利于生活世界的回归和制度世界的构建。

猜你喜欢

科学政治世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点击科学
“政治攀附”
科学大爆炸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