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分析

2022-11-22

山西青年 2022年3期
关键词:钢琴教材改革

牛 嘉

湛江科技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高校钢琴教学不但在大学专业课程中处于主要的地位,其教学的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发展是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培养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面,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是目前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原则与教学的本质,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地增加,因此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秉承社会职业需求的观念,根据社会上不断变化的就业方向实现对钢琴教学的改革,明确最终的教育方向,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钢琴这项就业技能,对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钢琴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一)高校钢琴教学背景

钢琴基础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高校学习的时间一般为两年左右。根据高校钢琴课程教学大纲中所涉及到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主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实现对钢琴乐器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有基本的了解,明确钢琴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钢琴演奏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进而培养学生能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与演奏技巧,具备初步伴奏技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导向使学生在学习过后,具备给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钢琴作品弹奏的音乐表达能力,了解不同时期钢琴演奏家、作曲家的风格特点,能够准确且完整地表现钢琴音乐作品[1]。

根据当前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目前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百分之八、九十的并不能胜任社会就业的需求。因为近二三十年我国社会业余钢琴的教学水平逐年大幅提高,而高校中音乐专业学习的大部分都是钢琴“零基础”入学的学生,若按传统的教学进度要求实施教学,仅仅依靠两年的基础性学习,学生毕业后实在是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胜任未来学校的教育要求。为此,作为奋战在高校教育一线的教师,早已通过调查、考察掌握了时下的教学现状,于是在基本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在钢琴的课堂教学中开展“以技巧内容的学习为教学主线,配以相应的不同类别、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教材曲目,并把同节课中的学生分成小组,大家合作完成本周曲目”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利用了小组课形式的优势,让每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学的更多、更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际演奏水平。尤其是通过近年来毕业学生的意见反馈,证实了高校基于社会需求导向对音乐学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的正确性。于是便形成了本文的可行性实践报告[2]。

(二)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基础课程的改革一直是国内外的热门话题。但从中国知网上可查找到的相关文献只有四篇期刊论文,发表时间最近的也是2017年。其中不乏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即使有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也是针对近几年学生的就业现状,提出需提高培养目标、扩充学习内容的要求而已,思路与本文大相径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示范性讲解,对某一作品存在的技术难点与重点进行分析与讲述,向学生布置对应的练习。这就导致学生对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表现的情感内涵没有深刻地了解与领悟,导致学习的效率没有明显的上升,达不到对专业技能的掌握[3]。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钢琴教学目标的转变

(一)课程教学的设计

以社会需求作为导向,对高校钢琴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需要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入门的知识点作为起点,按照钢琴技术的先后次序安排教学,每学一种技术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巩固曲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曲目可在不同级别的教材中同时选择,让学生在较短时间的学习中接触到不同类别、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不同作曲家的教材与作品,而不是传统的“以个别几类教材为教学蓝本,结课时教材没有太多的变化和更新,学生对作品的涉猎面太窄”。以钢琴技术为主线的教学,最主要的是可以让同时上课的一小组人各尽其能,选择符合自己程度的练习曲目,而不是传统的“同一小组的人统一布置相同曲目”,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极大发挥。就拿练习曲来说,如果入门选择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也许两年结课时学生最多只能学到《车尔尼599》第30条左右;若入门选择《车尔尼599》,两年结课时学生最多能学到《车尔尼849》的前15条左右[4]。如此推算,大家便一目了然。而当学生们四年本科毕业后,所面对的小学低年段学生都是至少有两年以上琴龄的琴童。随着社会的进步,时间的推移,这种教与学的不匹配、不适应现象会越加明显。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高效率教学已成必然,所以高校钢琴教学内容的设计、改革与创新已成趋势[5]。

(二)具体的改革目标

在以社会需求作为导向的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习技术为主线来安排相应的教学曲目。具体来讲,就是把学习钢琴应掌握的常用主要技术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别分布在四个学期中,每学一个技术便有针对性地配以不同类别(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大型乐曲、中外小型乐曲)、不同时期、不同教程、不同程度范围的曲目来巩固练习,且曲目数量按同节课中的分组情况,平衡匹配,也即是同节课中的每位学生分别完成部分,大家合作完成本周全部曲目。[6]。

(三)具体的改革内容

教师在进行钢琴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当重点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传授,同时教师帮助学生需要寻找与之对应的练习曲目,实现对钢琴知识技能的巩固。教师可按一节课中小组上课的人数来分组,每组分别练习部分曲目,大家共同完成本周所有曲目。照此思路,使得教师既抓基础,又能保证上课效率、上课质量,还不失《钢琴基础》小组课的优势,最主要的是在有限的两年时间里,通过对钢琴主要技术的学习,让学生们的钢琴演奏达到一定的水准。照此思路来安排的教学,学生虽因学时有限,但基本可窥见钢琴学习中、高级程度的全貌。学习效果一目了然。

例如在学习了小连线(落滚)包括:二个音、三个音、四个音、五个音和多个音,对应的技术练习曲目包括:《拜厄》三手练习中的变奏,右手第1、2、4、5、7、8、9、10、11,左手第 1、2、3、4、5、8,第7、8条;《哈农》第45条;《车尔尼599》第23、29条;《高师教材》中的《布谷鸟》《划船曲》;《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中的《知更鸟》;《布格缪勒》中的《娇嫩的花》等等[7]。

三、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高校音乐专业学习中,教师钢琴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以后学生在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结合当前国家要求的培养“双高”人才的战略重点要求,为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创造机会。所以,现在教师做的工作就是加强提高钢琴课程教学的研究,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是跟上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音乐专业相关的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探索,找到一条有利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之路,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创新

以社会的需求作为导向,使高校的钢琴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个别几类教材为教学主线”的钢琴教学模式。传统的钢琴教学都是由教师本人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定几类不同的教材,依次选择曲目进行教学。钢琴基础课程的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又是小组课形式,两年时间,只能学个最初级水平。而在教学改革之后,教师的思路是“以技巧学习为主线,配以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有针对性的曲目来巩固练习,且曲目范围广、数量多,同节课的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所有曲目”。这样教学的结果直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与程度,让学生们的钢琴演奏达到一定的水准,为学生们日后的继续学习或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

(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中的内容,缺少对学生技能的传授。为了使学生能够满足当前对人才的标准,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受某一册或某一系列教材的束缚,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同一技术类别的多种教材中给学生提供营养。“钢琴曲目浩如烟海”,倘使学生们仅仅接触到几类入门教材,那样实在是太局限了。因此基于社会需求导向,课程改革的思路就是让学生们在有限的两年时间里接触到更多、更广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作品,以期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

(三)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钢琴课程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演奏技巧,所以教学的内容应当涵盖钢琴演奏的所有常用技术。钢琴演奏,技术是基础、是手段,只有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技术,才有可能接触到更多的作品,最终才能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准确诠释,实现扩充自己的曲目量、丰富自己的演奏阅历的终极目标。因此,通过钢琴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们今后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9]。

(四)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革

根据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改革,教师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也应当进行不断的完善,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小组课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上课效率。钢琴基础课程的上课形式是小组课,并且人数控制在4到5人左右,若按“过教材”式的“统一进度”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们只能学到钢琴曲目的“冰山一角”,关键是培养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了。因此,本文的研究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实施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根源上解决本质问题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新思路。

(五)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

根据高校钢琴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规范了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形成了高规格的教学体系。传统的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受教学模式与教学课时的影响,制约了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只有高规格、严规范的教学内容的设计,才能形成高规格的、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认知与演奏水准,才能培养出适时的合格人才[10]。

根据上述文章的叙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致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过硬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当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对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使高效的钢琴教学与时俱进,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职业需求。作为专业的钢琴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学生技能传授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学习过技能后有对应的曲目进行练习,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钢琴教材改革
教材精读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改革之路
纸钢琴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改革创新(二)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