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骨质疏松症管理专家建议

2022-11-2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单抗骨质疏松症骨质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持续存在。2022 年COVID-19 主要流行株为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相比德尔塔(Delta)等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更强,潜伏期更短,防疫形势严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骨折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为进一步规范COVID-19 疫情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综合管理要求,现制订本专家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骨质疏松症一般管理

2017 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及早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和评估[2],包括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基于年龄和体重计算的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以及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风险预测FRAX 工具。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也要进行跌倒风险的预测。这些筛查手段都不受疫情影响,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获取信息,进行自我评估。疫情期间,如无法到医院进行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简单地通过身高的缩短也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药物及其与新冠肺炎的关系

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措施为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新冠肺炎流行的大环境中,一些观察性研究表明维生素D 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方面都能促进免疫活性[3]。50 岁及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推荐钙元素1 000~1 200 mg/d,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推荐维生素D 600 U/d,骨质疏松症防治推荐800~1 200 U/d。这2 种药物可以从非处方渠道获得。

骨质疏松患者在疫情期间要注意居家运动[4]。骨质疏松患者可以在家采取原地踏步或原地小跑步的方式活动;可以扶着椅背做简单的踢腿或下蹲活动;如身体状况许可,可适当进行一些负重或抗阻力活动,以增强肌力。建议每天活动半小时以上。此外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长于9 h,或入睡时间晚于22∶00,会增加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风险[5]。因此,建议疫情期间一定要纠正不良睡眠习惯。跌倒是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疫情期间要向患者做好防跌倒的宣教。

除基础措施外,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BMD,改善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口服或静脉双膦酸盐、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这两类为抗骨吸收药物。口服双膦酸盐适用于低、中度骨折风险患者,静脉双膦酸盐、地舒单抗适用于高骨折风险或口服不耐受/禁忌的患者。促骨形成的药物有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片段特立帕肽,适用于骨折风险高的绝经后妇女。此外雷洛昔芬适用于椎体骨折风险高的患者。新发骨折伴疼痛者,可考虑使用降钙素。

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抗骨质疏松治疗会增加患新冠肺炎的风险、严重程度或改变疾病进程。也没有证据表面抗骨质疏松药物会干扰新冠疫苗接种的疗效或不良反应。相反,在整个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增无减[2],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中断可能会对脆性骨折风险产生重大影响。与其他疾病治疗略有不同,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方案相对固定,多以每3~6 个月的骨生化指标和每1~2 年的BMD 检查作为疗效指标。因此,疫情期间无需频繁复查上述指标,但要按时用药。目前的口服或静脉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是每周或每年1 次,皮下注射剂是每半年1 次,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少,但地舒单抗的注射时间不应推迟到前一剂量后的7 个月以上。

抗骨质疏松药物与新冠疫苗的关系

没有证据表明接种新冠疫苗会导致双膦酸盐不耐受,或者双膦酸盐治疗会降低新冠疫苗的效力。考虑到口服二膦酸盐很少引起急性期反应[6],建议在接种新冠疫苗时或之后不应停止口服双膦酸盐。

静脉注射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是发生输液后的炎性反应,尤其是在从未接受过该药物治疗的患者中[7]。由于重组腺病毒载体[8]和mRNA[9]的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也是基于急性时相反应,因此需谨慎,错开静脉注射双膦酸盐给药和新冠疫苗的接种时间。目前没有数据表明同时使用这两种治疗可能会改变不良反应和(或)降低两者的疗效。然而,基于对双膦酸盐药理学的经验证据以及COVID-19疾病特异性生物学的理解,建议间隔1 周,以便区分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或接种COVID-19 疫苗引起的假定的急性期反应。此外,输注唑来膦酸后,中位急性期反应持续时间估计为3 d[10],如果患者接受了静脉注射双膦酸盐,超过3 d 持续出现与静脉注射双膦酸盐后的急性期反应一致的症状,应考虑评估新冠肺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地舒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早期数据显示使用地舒单抗与新冠肺炎发病率的增加无关[11]。地舒单抗治疗与皮肤、软组织感染、注射部位反应的风险增加有关,地舒单抗可引起包括皮炎和湿疹在内的皮肤病反应[12],因此建议在使用地舒单抗治疗和COVID-19 疫苗接种之间间隔4~7 d,在疫苗注射的对侧臂或替代部位(腹部或大腿上部)注射地舒单抗。

猜你喜欢

单抗骨质疏松症骨质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预防骨折, 从认清骨质疏松症开始
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