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普法教育的路径分析

2022-11-22周景报马燕慧

法制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治校法律意识考试

周景报 马燕慧

广东理工学院建设学院,广东 肇庆 526070

一、高校普法教育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自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之时,我国便将依法治国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更加需要培育全民的法治观念,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理念。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尤为重要。依法治校是高校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1]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公民,也是学生。一名优秀的学生不仅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更是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一个不懂得遵纪守法的大学生自然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前沿阵地,需要将普法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中。

(一)依法治校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里发生的法律案件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深陷校园贷、电信诈骗、刷单案。因此,“法律进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宣示,一种实际行动。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国家政策,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2]依法治校有利于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乏,校园不稳定因素较多。例如,校园霸凌事件、电信诈骗、校园贷、校外兼职等案件频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及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法制进校园,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普法教育,提升法律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依然存在各类法律案件。例如:故意杀人案、故意伤害案、盗窃案、敲诈勒索案或者网络诈骗案等等。出现此类案件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法律认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加法律常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大学生犯罪率。目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形式单一,仅仅依靠学校的一些课程,例如: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修养这两门课程,其课时有限,内容较少,很难起到法制宣传的作用。因此,加强学校普法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三)推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加强高校普法教育,促进学校的稳定和谐。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校规模的壮大、师生人数的增加,更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提高人的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法制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观、道德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加强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法制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内涵,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法制宣传教育落实不到位[3],大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欠缺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虽然高校一直在倡导“法制进校园”,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前高校依法治校进程缓慢,学生法律意识明显欠缺,“法制进校园”未能取得明显成效,依法治校工作面临着现实障碍与诸多问题。学生普法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高校普法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高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律常识

虽然我国从小倡导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但是高校更多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法制宣传略微缺失,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接触到的仅仅是来自书本上现有的知识,这完全是杯水车薪。研究表明,有些大学生甚至连我国的根本大法都不知道,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常识的严重缺乏。法律知识是法制观念形成的基础,没有足够法律知识的积累,很难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也就很难拥有。

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建立法律信仰,形成良好的法律习惯。法律作为最低的道德底线,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当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作为大学生,首先不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是采用所谓的“关系”来解决问题,更有甚者是采用武力解决。此种现象说明大学生内心缺乏法律信仰,没有使用法律解决问题的习惯。有些同学甚至不相信法律可以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便开始采用一些比较极端的手段,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局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恋爱关系引发的法律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懵懂时期,刚刚经过高考的洗礼,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都想谈一场记忆深刻的恋爱。但是大学生心智不是很成熟,恋爱观也不是非常正确,由此会引发一些由于恋爱而产生的法律问题。近几年来,由于恋爱关系引起的大学生安全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些大学生甚至会发生自杀或者他杀等犯罪案件。大学生从小接触到的树立正确恋爱观的内容甚少,他们更加注重恋爱的过程,不怎么考虑后果。当前我国性教育依然是缺失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树立。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心理不够成熟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行为,这对于校园稳定、家庭和谐都是不利的。大学生恋爱动机都是十分端正的,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无法处理好学业和恋爱的关系,恋爱带给学生的会是更多不好的体验。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应该强调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树立正确恋爱观念,重视恋爱结果,明确大学生的恋爱责任意识,杜绝因为大学生恋爱而引发的法律稳定,维护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三)大学生作弊问题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不遵守考试纪律,违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应当认定为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轻则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重则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2015年10月30日已经将考试作弊罪正式入罪,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试作弊的犯罪率。考试作弊行为不仅仅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考试管理秩序,伤害了他人公平考试的机会。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大学生考试作弊需要加强规范管理,不仅仅需要强调遵守法律法规,更是需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对于大学生考试作弊,高校首先应该加强考风考纪,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注重学生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严肃考风考纪。

(四)法制不健全

由于高校系统内部法制不完善,大学生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高校坚持依法治校需要管理层以及其他教职工的共同协作。高校管理层具备法律思维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前提条件。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他们肩负着高校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责任,这就决定了管理层的重要地位。高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层的各个决定,但是目前高校的法制建设体系不完善,学生法律权利的行使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持,缺乏权力监督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和发展。从长远来看,这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治久安。高校推进法制工作建设、依法治校离不开管理层,因此需要从源头培养高校管理层的法治思维,加强法制建设,深入推进高校法制建设和发展。

三、实施路径

(一)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现如今,高校不应该仅仅从形式法治贯穿依法治校,而应注重实质法治。[4]高校应借助大众传播媒体的力量,发动学校社团组织、班干部的作用,积极倡导“法制进校园”活动,不断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法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足学时,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实践环节,以旁听庭审、参与“阳光司法”活动、社区司法所参与人民调解、参观监狱、强制戒毒所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手抄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举行宣传法律等系列活动或者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演讲等活动,积极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加大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5]

(二)健全法制教育机制

坚持推进法制教育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规范严谨、精练优质为目标,设置法理学、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分论等学科,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法学素质教育和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开设法律逻辑学、司法口才学、法律英语、外国刑法学、国际私法等综合类课程,不断增强大学生直面问题、应对挑战的综合素质。完善学校法制教育机制,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了解和咨询。高校完善法制机制,建设法治校园需要学校管理层和一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大力宣传法制教育工作是全校师生的共同工作,重视道德在法制宣传中的重要性,形成高校所需要的法制教育内容,健全法制教育机制。[6]

(三)加强校纪校风和班风建设,建设文明校园

学校应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和管理。[7]根据《学生手册》和本校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校纪校风的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宣传、树立先进榜样模范、班风学风建设等主题活动,提升学生逐步养成文明举止行为和良好的文明习惯。注重养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提升能力,更要提升学生的组织自我管理活动能力,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高校学生作为下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核心力量,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能力影响着整个社会,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加强校纪校风建设,提升学生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是一项重要内容。[8]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以及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高校应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建设,不断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大学生人格魅力,让他们进入社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总结

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工作,[9]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加强法律意识是稳定校园环境的前提条件,是一个家庭和谐友爱的保证,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发展法治教育刻不容缓。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更加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法律意识的加强与培养成为大学生的日常,提高大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增强法律意识培养的效果。总之,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构建尊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局面,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

高校普法教育是一项长期且动态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法治校园。依法治校是在教育领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直接要求,也是构建新时代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10]增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校的稳定和谐以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治校法律意识考试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刘伯承治校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