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宋名相赵鼎仕宦略论

2022-11-21梁亚琼

西部学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议和高宗秦桧

梁亚琼

赵鼎(公元1085—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宋代解州闻喜(今属山西闻喜)人。作为南宋名相之一,赵鼎是一个从底层成长起来的官员,在宋金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仕途起起落落,受高宗器重,在政治上取得了一番成就;两次拜相,为南宋的政局发展奠定了稳定基础,但也因遭同僚嫉妒而被罢相贬官;晚年的赵鼎生活十分凄苦,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家人和门生、同僚,他避居乡下,不敢与他们有一丝往来,最后竟绝食而亡。

一、赵鼎的仕宦之路

赵鼎出生在贫寒之家,四岁之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樊氏抚养长大。他年少时勤奋读书,跟随邵伯温学习,通晓经史百家之书。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他因才学出众受到乡里推荐,第二年登进士第,走上了仕途。他的为官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入仕途;第二阶段是受到朝廷重用;第三阶段则是官场失意。赵鼎在宦海浮沉中,为南宋政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无奈遭到同僚构陷,最终连遭贬官而命丧他乡。赵鼎的仕宦之路随着政局变化跌宕起伏,这也是南宋朝廷的一个缩影。

赵鼎初入官场,心怀天下却壮志难酬。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赵鼎登科,在殿试中“对策斥章惇误国”[1]10854。随后他被任命为凤州(今陕西凤县)两当尉,从此便离开家乡任职。随后他被调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户曹,后调任河东县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母亲樊氏去世,他丁忧在家。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他被调往河南洛阳,为洛阳令。赵鼎在任上一直兢兢业业,很受上司的看重。宰相吴敏知人善任,便令赵鼎为开封士曹,前去陕西募兵。赵鼎与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张浚在京师相遇,相谈甚欢便成了挚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东京失守,徽钦二帝与大批皇亲贵胄被掳往北地,北宋灭亡。金人立时任太宰的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建立“大楚”政权。是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宗泽等一众大臣的拥护之下,登上皇位,为宋高宗,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年号为建炎,国号仍称“宋”,南宋王朝建立。

为躲避战乱,赵鼎携家人南下,著《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2]这首词是他在南逃途中路过仪真(今江苏仪征)江口所作,此时宋高宗不想与金作战,只得一面求和割地,一面准备南下逃跑。虽是写景,但借景抒情情更浓,对故国的眷恋,对家乡的情怀以及逃亡的无奈,都通过渡口景色的描写表达得淋漓尽致。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为了躲避金人的追击,赵鼎随高宗漂泊海上,一路艰辛,受尽苦楚,成为高宗的亲信之一。赵鼎受到了高宗的重视,除尚书司勋员外郎。金人追至扬州,高宗面对金兵的突袭,令大臣出谋划策,赵鼎言“宜以六宫所止为行宫,车驾所止为行在,择精兵以备仪卫,其余兵将分布江、淮,使敌莫测巡幸之定所”[3]8,提出以江、淮为防线,建立稳固的防御基地,阻断金人南下的道路,先稳根固本,然后再徐徐图之。十一月,金人南下,赵鼎上《乞下湖北帅司防托武昌等处状》:“如今路兴国军、大冶、通山等处,见候岳飞到摆布防托外。有武昌县尤为上流要害之地,与大冶县相去不远,欲乞朝廷指挥湖北路帅臣速行措置,选发将兵,于武昌县等处分布屯守。”[3]26提出以战、守、避策略对付金军,使南宋将兵有喘息之时,赵鼎的军事才能得到认可。高宗听从汪藻的建议要前往越州,吕颐浩提出继续航海,但赵鼎与其他官员则劝导高宗暂时避祸,等局势稳定后再返回越州,因受皇帝赏识,赵鼎后升为御史中丞。

随着政治才略的显现,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至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赵鼎开始了他仕宦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为南宋的历史添上了浓墨的一笔。建炎四年,金军追赶宋高宗未遂,便开始在临安城(今浙江杭州)内烧杀抢掠。随后兀术带领金兵行至镇江欲渡江,受到浙西制置使韩世忠的阻拦,双方激烈交战,最后韩率领八千部下将金兵堵在了黄天荡,金军多次突围无果,宋军取得了首战胜利。宰相吕颐浩请高宗从越州沿海到浙西,高宗下诏亲征,以振奋军心。赵鼎就当前形势做出分析,认为此时不便乘胜追击,乃建言:“臣在温台,屡言当俟浙西宁静,及建康之众尽渡江,然后回跸。今遽有此举,必以韩世忠之报敌骑穷蹙,可以剪除尔。万一所报不实,及建康之众未退,或回戈冲突,何以待之?兼饶信魔贼未除,王燮溃军方炽,陛下遽舍而去,兹乃社稷存亡至厄之道也。”[4]赵鼎与宰相吕颐浩因政见不合而生龌龊,吕颐浩两次将赵鼎调任,赵鼎皆不受。赵鼎向高宗弹劾丞相仗势阻碍言官,吕颐浩被罢职,赵鼎开始进入朝廷中枢,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因不满辛企宗无军功而为节度使,他触怒圣意被贬。

赵鼎罢免后又重新任要职。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十月,“除知平江。时吕颐浩再相,两辞不获。道改知建康,充江东安抚大使。”[5]赵鼎到洪州视察民情,看到百姓因战火而民不聊生,乃上报皇帝,免除徭役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对于守住襄阳,赵鼎言:“欲候虔贼既平,令岳飞以全军往岳、鄂屯驻,不惟江西藉其声援,可保无虞,而湖南、二广亦获安妥。”[6]1140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三月,赵鼎除参知政事,入中枢,随后推荐岳飞守襄阳,岳飞不负所托,收复襄阳。同年九月,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赵鼎推荐张浚,两人一个负责政务,一个负责军务。在伪齐刘豫政权与金兵狼狈为奸一同南侵时,赵鼎支持高宗赵构御驾亲征。赵鼎与张浚两人协同作战,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赵鼎为左相,张浚为右相,但是在抗金立场上,两个人政见不合。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张浚因淮西兵变,出师不利,引咎辞职,高宗重新起用赵鼎,“观文殿大学士、左正奉大夫、万寿观使兼侍读赵鼎为左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鼎再相,进四官,异礼也。”[7]赵鼎再次位极人臣,他的仕途达到顶峰。赵鼎重新拜相,也遭到其他人的嫉妒,在他的力荐之下,高宗将国都定于临安,南宋偏安一隅。

赵鼎的仕途在达到顶峰以后,便开始走向衰落。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金人来南宋议和,皇帝赵构派大臣王伦到金朝商讨和议之事,赵鼎将所有事宜都与其进行商定,尽量维护本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高宗与秦桧单方面商讨议和之事,且一直在排挤赵鼎。宋金议和最后能够确定,在于高宗和秦桧形成排他联合关系。作为一个宰相却不能干预皇帝的政治决定,已然失去存在的政治价值,赵鼎当然不得不辞职[8]。秦桧害怕赵鼎再次复出,便指示言官弹劾赵鼎,他被贬谪到兴化军,后又被安置到潮州。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金议和成功,朝廷大赦天下,但是赵鼎却被排除在外。秦桧同党诬陷他受贿且交结叛将,后被流放至吉阳军。秦桧时刻派人监视赵鼎,赵鼎知道以后对儿子赵汾说“桧必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诛及一家”[1]11294。乃不食,于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八月二十日卒于贬所,年六十三。

赵鼎仕宦之路跌宕起伏,少年进士及第,本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无奈远走他乡任职。他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曾出现差错,但生活拮据,过得穷困潦倒。幸得贵人赏识,仕途渐有起色。得高宗赏识入主中枢,两度拜相,权力达到顶峰。在政治上建言献策,奠定南宋基础;军事上知人善任,建立两淮防线,稳固朝廷。赵鼎一生光明磊落反对朝廷与金议和,身上展现的气节,是一个民族的骨气。小人当道,皇帝听信谗言,赵鼎遭到奸臣构陷,一贬再贬,最终客死他乡。赵鼎作为士大夫一族,反映了我国古代士大夫群体的仕宦常态,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士大夫阶层所展现的民族节操值得赞扬。

二、赵鼎的对金政策

对于宋金战争的策略,赵鼎主张建立全面的防御体系。高宗南渡以后,南宋朝廷耗费大量的兵力物资抵抗北方金人的攻势。为了保证有稳定的财政来源,赵鼎提出江淮屯田的方法,稳定军费开支。成为宰相以后,赵鼎改变了以往的抗金策略,把巩固两淮边防变成巩固两江,虽然防御的范围变小了,但是军队的防御能力增强了。赵鼎对高宗说:“荆襄,乃川陕后门。”[1]11287把守荆襄之地,可保南宋朝廷平安。他开始重用韩世忠、张浚、岳飞等帅才,稳控荆襄之地,这样便稳定了朝廷的大后方。富平之战南宋以失败告终,金军占领了关陕大部分地区。赵鼎提出了对关陕地区剩余的小部分领土进行有效治理,以防止金人的再次突袭。赵鼎的军事战略布局将两淮作为战线,守好川陕的大门,控制长江沿岸的地区,防备金人的干扰,建立相对完善的防御体系,保全南宋在南方的主权,在实力允许的基础上,北上收复领土。

定都临安是为了南宋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南宋于国家危亡时建立,政局动荡不安,金人对高宗的追击从未停止,对于定都一事,朝臣争论不停。赵鼎认为定都是为了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在南宋建立初期,宰相李纲希望定都南阳,这有利于收复中原。吕颐浩任职宰相期间,关于定都之事再起争论,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人疯狂追击,长江将要失守。航海避敌之后,高宗一直在越州驻跸[9]。越州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皇帝便移至临安府。但此举遭到吕相反对,他认为临安府军事防御不够全面,易遭到金人袭击,更倾向于武昌。赵鼎认为临安适合定都,他从临安的地理位置和南宋的军事实力角度进行分析,建康位于长江前线,如果金人突袭,必然顾此失彼。宋军的防务缺失、军备人数不足以抵挡,且各将领驻扎之地与之较远,不可及时救驾。如若设在临安,便无后顾之忧。再者,临安经济繁荣、物资丰富、文化鼎盛,虽不能比拟北宋的汴京,但也为皇帝和皇亲贵胄们提供了安定之处。定都临安不仅能够安定人心,同时临安作为南宋王朝的根据地,可以大力发展经济及文化,给予百姓安定的生活。

三、赵鼎罢相的原因

赵鼎两次罢相原因不尽相同。赵鼎与张浚在抗金战略上的分歧,给他们的友好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10]。两人因政见不同,赵鼎被罢相。第二次罢相则因插手高宗立储之事,此乃导火索,朋党之忌是主要原因;反对与金人议和是本质原因;加之秦桧的排挤,种种原因纵横交错,致使赵鼎罢相。

赵鼎在立储一事上惹高宗不快。高宗赵构自上位以来,一直无子嗣,但又不想将皇位落于他人之手。赵鼎等一众大臣上疏奏议,请求皇帝早立太子。太祖的后人被过继给高宗,一人是伯琮,另一人是伯玖,即赵瑗、赵璩。赵鼎上疏皇帝,提议立赵瑗为太子,又提出建立资善堂为皇子讲学。赵鼎言立储之事,惹高宗不快。高宗要封赵璩为建国公,赵鼎再次阻挠,高宗已对他起疑,然赵鼎一心拥护赵瑗,乃言:“以前后恩数并同皇子,又昨幸平江及谒太庙,两令建国扈跸,国人见者咨嗟太息。”[6]2039此事使皇帝对赵鼎有了猜忌,遂冷落他,加之秦桧与赵鼎意见相左,对皇帝阿谀奉承,深得赵构之心。赵鼎插手立储之事,在政事上皇帝对其逐渐冷淡,成为后期罢相的导火索。

结党营私是封建王朝中皇帝最忌惮的事情,高宗也不例外。赵鼎汲引洛学士人,恢复元祐政治,给南宋立国后思想动荡不安的士大夫们确立了一个导向,明确了朝廷褒奖和摒弃的思想和政治方向。但是,这样做很快显现出了朋党之迹[9]。赵鼎被罢相,陈公辅上疏乞禁洛学,他认为赵鼎推崇洛学是为了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尊崇洛学可能引起政局上的动荡,加之赵鼎身为宰辅,重视伊川程颐之学,对元祐党籍子孙,大多都重用。赵鼎被罢相时,洛学派旧党之人为赵鼎求情,这更加触怒高宗,此迹象表明了赵鼎有结党营私之疑。南宋朝廷为了维持政治平衡,打破赵鼎等党派的专权,高宗便偏向秦桧这股势力,使之维持政治力量的均衡性。结党营私乃之大忌,赵鼎罢相也是必然。

赵鼎被罢相的本质原因是反对与金议和,忤逆高宗旨意。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金人前来与宋议和,赵鼎反对。秦桧对高宗说:“讲和之议,臣僚之说皆不同,各持两端,畏首畏尾,此不足与断大事。若陛下决欲讲和,乞陛下英断,独与臣议其事,不许群臣干预,其事乃可成,不然,无益也。”[11]金人主动与南宋议和,高宗迫不及待地放下姿态想要与金朝达成和议。金人使者六乌陵思谋来态度傲慢,并且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条件,赵鼎反对此次议和,认为这会使国家的领土受到威胁,这样不对等的议和条件有损国家尊严。赵鼎为了家国利益而反对议和,但是高宗为了暂时的安定,放弃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他的态度触怒了高宗,最终被罢相。

四、结语

赵鼎年少及第,胸怀远大抱负走向仕途,奈何年轻时期穷困潦倒,仕途之中郁郁不得志;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际,得高宗赏识;中年时期入主中枢,为南宋的政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面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入侵,他始终坚持抗金立场,他一面建立军事防御系统,一面挑选优秀的将领抵御外敌,使南宋的政治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在宋金议和一事上,他坚持维护国家尊严与国土完整,但因受到朝廷奸佞秦桧等人的陷害,加之在政治上他推崇洛学,重用元祐后裔,又插手高宗立储之事,逐渐被高宗怀疑,最后被抛弃。他晚年被贬流放于荒凉之地,受尽各种折磨,为不连累家人而绝食身亡。在国家危难之时,赵鼎作为士大夫为南宋的发展出谋划策,维持了南宋的政治与军事稳定。

猜你喜欢

议和高宗秦桧
秦桧是坚定的议和派,无可指责?
秦桧是坚定的议和派,无可指责?
铁铸的秦桧跪像
浅析明与后金(清)的三次议和及其失败原因
油炸“秦桧”
ON GROWTH OF MEROMORPH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WO CONJECTURES OF C.C.YANG∗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一字之师
纪昀妙对乾隆
韩世忠为何没有被秦桧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