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融入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2022-11-21福建省霞浦县沙江中心小学曾清娇

学苑教育 2022年29期
关键词:手工口语交际

福建省霞浦县沙江中心小学 曾清娇

当今社会是广泛联结、包容交互的社会,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使人更轻松地融入群体,并且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口语交际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小学阶段,教师就要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与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和与人沟通的技巧,让学生顺利成长为善于沟通、人际交往良好的人。

一、互动式教学融入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合理性

1.口语交际活动的自身特性。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它本身就是学生适应交流沟通所需要的一种实用能力。互动式教学能够很好地适应口语交际的训练需要,同口语交际相结合,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表达,在沟通中实现互动。

2.提升对口语交际训练的兴趣。

互动性教学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享受探索和学习的乐趣,丰富多样的互动场景也能让枯燥的能力训练散发生机,这对刚开始学习语文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能够充分培养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学习,享受学习,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学习,从而更容易接受口语交际的训练。

3.为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提供标准。

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是要在真实的互动沟通中完成试炼的。在真实的互动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自身交际能力的水平高低,只有学生开口与人交流,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这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其中就是互动教学对口语交际提出标准的过程,学生明确了标准,才能更好地提升能力,让能力提升至标准之上,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做。

二、互动式教学融入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对策

1.口语交际话题与情境生活化,让学生轻松参与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一方面是为了锻炼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之后的写作教学作铺垫,让学生养成表达和挖掘素材的习惯。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语文,识字量不多,掌握的表达技巧和经验也比较浅,对于这时期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挖掘可以表达的内容,还是将想说的内容完整表达出来,都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位于小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还没有完成转换,进入到一个成熟的阶段。这些因素都为口语交际的实际教学带来了困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教学活动同学生接触最多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并完成训练,这样一来,学生配合教学活动的可能性就更大,而且熟悉的场景能够刺激学生内心的生活记忆,学生更容易“开口说话”,从熟悉的场景里也能寻找出更多学生自身希望和愿意表达的东西。实际上,如果要求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阐述一些深刻的道理或者理论性的东西,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深度都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但如果是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来描绘一些亲切可知的生活情景、日常小故事,这样就符合学生实际,利于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来完成可行的任务,促使学生真正有能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主题“请你帮个忙”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板书,将“请你帮个忙”这一主题展示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生活中有没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如果有,那是在什么情景下呢?”除了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一问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同桌、前后桌的学生一起讨论,或者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分享,讨论是为了让学生发散思维,在一个讨论小组中,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有可能引起其他学生的相关思考,这是小组间的交互影响作用。讨论过后,学生对于这一主题已经挖掘出一些相关的生活场景了,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位学生上到讲台上来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将小组的交互作用扩大到整个班级,让学生在正式的口语交际训练开始前能够唤醒记忆中的一些相关生活片段,为之后的口语交际训练作铺垫。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对本堂课的口语交际主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提出在请求他人帮助时,哪些表达是必要的,哪些表达是可以使用的,如礼貌用语、打招呼、介绍当前情况、阐明自己需要获得什么帮助等等。经过之前的铺垫,在后续的分析中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更快地得出答案,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口语交际的训练中来。

2.口语交际训练与评价相结合,形成良性的反馈机制。

互动教学的目的是产生教学共振,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那么,适当、准确的教学评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互动教学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评价也是一样的,可以分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间的评价反馈。由于低学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还不成熟,学习经验也比较有限,相应的,其评价素养也就不够成熟,因此,在低学段的教学评价中,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师生互评,尤其以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反馈为主,其他评价形式为辅。其中,教师要起到更加突出的引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质量,让学生在评价中真正获得帮助,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修正,不断优化自己的口语交际素养。另外,评价除了能让学生发现现有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外,还能刺激学生勇攀高峰。低学段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非常在意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因此会根据教师的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调整,争取在下一次表现中更加出色。也正是如此,教师更要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公正地评价学生,同时要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发挥评价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打电话”时,教师先针对“打电话”这一主题进行情境分析,总结“打电话”所包括的各步骤,如“打招呼——自我介绍——阐述主题或事件——总结语——说再见”。总结了步骤之后,教师就可以设置几个简单的情境,让学生依照这些步骤进行尝试,两个学生各选一方角色,共同完成一场完整的“打电话”。完成后,教师先让两位学生互相谈谈对方的表现如何,作为对话的另一方,是否觉得对方的表达合理、得体,是否能从对方的表达中明白对方想表达的内容,接着再让其他学生评价两位学生说得好不好,谁说得更好。最后,教师可以对两位学生进行公正、中肯的评价,同时注意鼓励学生,肯定学生上台表达的勇气,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评价完之后,教师还可以再邀请一到两组学生再次进行口语表达的尝试,重复以上步骤,等这一轮的练习和评价结束后,教师再对大家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带着学生一起总结,除了之前介绍的基本步骤外,在打电话时还要注意什么,如果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没听清对方所说的内容时,应当如何处理,等等,让学生不仅能够知其不足,还能知道如何改进,在之后的训练中规避类似的问题。再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并为学生们准备几个简单的手工教学影像资料。学生则需要准备好彩纸、彩笔、双面胶以及一些手工用具。每个小组需要依照教师的指令,跟随视频教学完成相应的手工作品,每个成品都要标记上小组的序号。所有影像资料播放完毕,教师可邀请各组展示本组的手工成品。通常教师会为学生们准备手工立体青蛙、千纸鹤、五角星、小船等。由于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彩笔等手工用具,小组完成基本的手工折叠后会根据作品的类型涂上好看的图案。或为小船写上船号;或在小星星上画上各种颜色的小星星;或给绿色的小青蛙穿上花衣服……经过学生们的加工改造让各组的作品变得丰富多样,同时小组在介绍自己本组作品的时候要做基本的讲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而在讲解的时候又充分发挥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其他小组的学生作为作品的评论员可从作品的后期创作以及讲解员的讲解情况两个角度进行评价。而评价者也在组织评价语言和表达的过程中,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通过此过程的互动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反馈机制,被评价小组也能够从评价者的评价中总结自己作品以及作品表述中的不足,有助于下一组讲解员在讲解中改进表述方式,突出本组的作品创意,从而让评论员们发现作品的创意用意,更加接纳作品的创作改造,进而使小组获得较高的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注重语言表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鼓励学生大胆评价,给小组讲解员打气。同时,教师也要多多关注评价者所评价内容有效性,要让学生们感受到,相比于手工作品,教师更关注的是大家的口头语言表述能力,明确本堂课的学习重点,促使学生们在评价和讲解的过程中,注意表述方式、表述顺序等内容,总结自己表述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完善自我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们经过此次手工活动后,不仅学会了几种简单的手工折纸,更是让学生们学习到如何才能够实现有效表达,怎样才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质量。

3.口语交际内容与主题相适应,有中心才能广泛发散。

口语交际是非常灵活的教学内容,它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因此,绝不能将口语交际简单等同于背稿、演讲。甚至有些学生由于害怕即兴发言或过度紧张,就在表达前先写好底稿,待发言时再逐字朗读或背诵,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虽然,在口语交际的练习中,学生可以利用纸和笔记录一些要点,以免遗漏,但这种记录绝不是逐字写稿。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更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学习甚至背记范文,自主思考和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才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先经过思考才能出口成章,如果轻视甚至跳过这些部分的训练,那么口语交际的教学就是生硬的、无意义的,对学生的帮助也就十分有限。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把握主题的前提下,充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灵活思考,挣脱范文、模板的束缚,思考自己所思考,表达自己所欲表达,这样才能让口语交际的训练更具灵活性,真正为学生带来帮助。这时,互动教学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凸显教学的灵活性,互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当学生在某一个场景进行表达时,教师既可以作为对话的一方同学生进行互动表达,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可以通过调整、完善情境来为学生的表达增加一些“变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训练中保持思维的活性,在思考中表达,在表达中思考。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主题“图书借阅公约”时,当学生完成了“图书借阅公约”的整理和设计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情境,让学生向教师提出“图书借阅公约”的实施申请,从而使学生需要同教师进行一场一对一的口语交流。教师先向学生说明交流的流程,带着学生分析在交流过程中需要阐述哪些内容,需要事先做好哪些准备,如开场白的设计、介绍“图书借阅公约”中的各条例内容和实施原因,并要求学生对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作出即兴的回答。教师先给予学生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整理思绪,并且可以记录一些基本要点,即打草稿,但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过度依赖草稿,草稿无法回答教师在对话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准备完毕后,教师就可以邀请学生开始口语交流的训练,在对话中教师要注意聆听学生的表达内容,并针对学生表达不够清晰的地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在回答中发现自己表达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完成一场有理有据的完整阐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开口去表达,养成表达的习惯,培养表达的兴趣,形成辩证、发散思考的灵活思维,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手工口语交际
两块磁的交际
酒中的口语诗
手工剪纸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