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022-11-20方立恒

读与写 2022年4期
关键词:交流评价数学

方立恒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大青咀镇中心小学 吉林 德惠 130300)

在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从以往知识的学习开始转化为素养、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有新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效性、科学性、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等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1.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其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而言,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多是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学习或者是基于问题导向式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汇报,开展组间的交流与评价,形成意见的进一步交换与思路的总结,继而形成“规律性”的结论。以《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往往就是以具体的“道路两边安装路灯”、“道路上植树”、“分割木头”、“花坛四周种花”等为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针对“分割木头”、“花坛四周种花”等问题展开小组内部的交流与讨论,小组内部通过交流与讨论会得到:植树数量=(道路长度÷间隔数)+1、分断数=(木头总长度÷每段长度)-1等结论。在后面的分组展示与交流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间的交流进一步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究植树、分割、队列等各类情况的规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仅仅是引导者的角色,问题的分析、发现、探究等均由学生来完成。

2.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是时代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需要。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使学生在简单的合作中愉快地学习,全面掌握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学习任务中相互合作、独立探索,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参与课堂学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优秀的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吸取其他学生的经验,从而在小组合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迎难而上,缩短与他人的差距,形成一种科学性的竞争方式。

3.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分组的科学性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学习的成果为评价标准。它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与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相比,课堂合作学习具有许多优势。它在协调师生关系、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团队利益,在明确职责的同时,学生们会互相帮助,紧密联系,推动学生与团队组员的互相配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积极与团队成员交流,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从而提高合作小组的学习效率。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在学生未来的学业和工作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进行系统的培养,只有相互沟通、协调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研究,通过持续的信息交流和与团队成员的接触,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机会,提高每个学生的沟通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能有效地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科学的分组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为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了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地填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思维认知能力与个性化特征的差异,有利于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科学的分组应该确保团队成员的有效分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和谐的团队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每个小组应有一名组长,他的任务是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分配团队成员时,教师应注意有效配对,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性別对学生进行分组,协调男女生在小组中的比例,同一小组的组员按照自身的特点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团队成员应该了解其在小组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小组探讨。

4.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

4.1 构建科学有效的合作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构建科学有效的合作情境,这些情境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统计分析》的教学內容为例子,构建一个合作情景,明确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统计分析问题。在明确提出实际问题后,老师首先播放与课程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直接统计分析,随后收集每一个学生的统计分析数据。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统计分析数据不一致。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析研究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4.2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置讨论阶段,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着较大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小学生心里,教师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使学生了解到教师重视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生一旦重视合作学习,便会重视数学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设置讨论阶段,课堂讨论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学生学习中具备合作价值的内容,有效组织学生的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般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老师留给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小组合作时间应该合理,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要随时关注小组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谨记不要为了讨论而讨论,耽搁正常的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学生能够按照目前的圆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师明确提出问题、小组探讨和研究后,学生讨论了优化算法之间的差异。教师应该让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每组讨论的具体内容和结果,以便于小组之间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学习和交流,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应指出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评出“最佳小组”,培养小组之间的竞争观念,促进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步。

4.3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遇到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正确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找到多种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多种解决方案来表达问题,这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和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例如,当小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动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交流想法,并获得种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合作获得的知识也会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印象,感受小学数学学习的乐趣。一方面,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以自身的能力学习知识,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4.4 改善沟通和具体指导。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参与学生的合作过程。教师应观察小组,在公平的情况下与学生沟通,注意小组之间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具体指导。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低、不擅长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的学生,教师要激励他们参与小组探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战胜困难,快速融入集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作为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者,应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合理地处理数学问题,推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氛围更为积极、主动、向上。

4.5 构建和完善知识巩固体系,让数学基础更加扎实。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各自独立,有机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逻辑思维素养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下,我们要充分地融合知识的关联,让在学生心中建立知识体系,成为一道牢固的基础。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融入不同知识点的结合,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这一知识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还要学会混合计算,融入换算等,例如:

一个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是5cm,一个长方形的长边是6cm,短边是3cm,

问题1,哪个的周长更长?请计算

解:5+5+5+5=20cm 6+6+3+3=18cm 正方形的周长长。

问题2,请把两个周长相加并换算出毫米数

解:20+18=38cm 38cm=380mm 那么总周长是38厘米,380毫米。

通过这样的方式多次利用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在增加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去进一步展开更多问题的分析。

5.小学数学课堂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组建科学的合作小组。合作小组是指为了有效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集体责任感和分工的一种互助性小组。如何组建科学的合作小组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实现小组学生自主合作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将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进行科学化的分组。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每组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综合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每组的学生人数一般建议在4人左右。

5.2 组内科学分工、定时轮换岗位。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必须各自承担一定的学习或实践任务,先由小组内的学生或教师推荐一位具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强、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小组成员担任小组长,其他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学习记录员、汇报员等,定期组织进行学习任务,进行人员轮换,给每个小组的成员提供一个自主展示和自我锻炼的机会,以便每个新的小组成员都能在不同的学习位置上及时得到学习体验、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

5.3 培养广大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学习的意识。

5.3.1 独立进行思考。在一个新的问题被提出来之后,不要太急于开始课堂合作学习,先留给学生独立进行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带着自己的不同想法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交流、才能够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拓展更多的空间。

5.3.2 大胆语言表达。要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

5.3.3 互相评价与自我评价。在合作小组成员交流评价过程中除了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外,更多的是组内成员交流时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组内全体成员或各个小组之间整体的合作交流能力。

5.4 课外充分发掘合作能力。

设计合作与交流相关作业。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有效培养并不局限于课堂之内,也可以在课堂之外。将合作与交流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合作与交流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合作与交流的魅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加对数学的喜爱。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合作与交流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合作与交流的小故事,然后将小故事贴在班级的板报上,分享给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图形知识制作一个数学手工模型来更加直观形象的体现出图形的特征和特点,也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到菜市场买菜,记录自己在菜市场买菜的全过程,加深自身对于人民币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去完成实践作业,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素养。

6.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在合作学习中,评价是关键环节,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评价多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但是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过程性评价则要更多一些。

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并重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其操作相对简单,一般就是依靠学生合作学习后具体的汇报结果、习题等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评价即可。真正难以把握的是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因为过程性评价往往是学生课堂的表现、小组中学生的扮演的角色、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等等难以有效量化的因素,即使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阶段性的口头评价,但是却很难和结果性评价充分的综合在一起进行量化。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是通过制定评价量规与评价表等形式对相关的小组成员发挥的作用、表现等学习过程的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记录其小组及个人的整体学习结果,通过综合量化评分等形式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实际上更加的客观,在实施的方式上也比较灵活,涵盖了师生、生生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实施起来的难度也并不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方式不但能够减轻学生和老师的压力,还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思索和深入分析的习惯。此外,还可以使学生学会与团队合作,借鉴他人经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猜你喜欢

交流评价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交流平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