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探索

2022-11-20黄云琦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医疗机构居民

黄云琦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家庭医生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可以为一个家庭当中的所有成员提供连续综合性的照顾服务。随着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自身健康安全的重视,使得现如今家庭医生成为了社会热门职业,当下国家也正在大力提倡开展民生服务,家庭医生成为了人们的热议话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家庭医生在相关的规章制度上还不够完善,因此要出台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以此来扩大家庭医生队伍,这样才能够满足国内那些需要被服务的家庭[1]。

1 当下国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论述

当下国内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人们的健康问题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此,在医疗体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家庭医生的重视,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模式[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医疗问题成为了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这关乎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完善与扩大,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曾经在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全方位完善的健康服务,加快公共医疗改革,给人们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保障和让人们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培养更加专业的医疗团队,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医疗卫生系统发展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要数卫生医疗资源相对有限,通过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家庭医生签约的服务模式能够缓解现如今这种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国内医疗改革的进程,有利于加快国内医疗事业的发展。

2 当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

2.1 三甲医院带头签约

当下三甲医院要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当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利用自身的优势深入到基层医疗机构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转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利用三甲医院的功能性来提高区域内部人们的身体健康。三甲医院带头开展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模式,能够利用自身的口碑以及品牌效应开展诚信医疗服务,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三甲医院由于自身就拥有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当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当中当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时能够进行及时的医治,并且三家医院的医务人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因此在签约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三甲医院还有着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完善的临床和医疗队伍,这样能去确保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可以运用三甲医院的管理理念,能够给该区域内部的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有效地缓解在以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过程当中的医患关系,进而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顺利进展。

2.2 民区的自主签约

采用这种签约方式能够有效地保障居民的签约权,居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签署相关的家庭医生服务。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的很多居民对于家庭医生这项服务认知不足,有相当多的居民甚至没有听说过这项服务。很多家庭医生会主动对城市内的居民进行家庭医生相关知识的普及,然后居民可以根据所介绍的内容再结合身体状况来选择是否进行签约,但是有一些家庭医生在进行走访的过程当中也没有针对签约服务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除此之外,一些居民区中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有着详细的要求,仅限本城区的户口,对于那些流动性的人口以及贫困人口来说由于自身的经济状况等一些因素,使得没有与社区内部的家庭医生开展相关的签约服务。在国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模式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重视,扩充家庭医生的人数,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推广工作的力度不够,使得这项签约服务模式的发展相对缓慢;其次,现如今国内医疗资源相对不平衡,再加上居民对于家庭医生的认知不足,社会的认可度不高,使得很少从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家庭医生这项职业。

3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践的相关探索

现如今从国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模式来看,在签约数量上相对较少、居民的认知相对较低、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还不够完善。随着相关部门“健康中国”相关政策的提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医生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国内各个省份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医疗资源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开始呈现出“高开低走”的特征。对此,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实践探索,为国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制定相关的政策。

3.1 网格化管理

当下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内在城镇当中主要是以街道作为划分的相关依据,并且在每个街道都设置了基层医疗机构,由基层医疗机构派出儿科、心脑血管科、妇科等医生来会诊,参与到所管辖的社区医疗中心来帮助医务人员开展全日制的医疗服务,这样能够有效解决医务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成都市成华区在2021年随着基层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参与到家庭医生队伍当中使得这一年家庭医生人数相较于前几年出现明显的提升,让家庭医生中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在人数上增长到113人与47人,这样不但能够弥补家庭医生的业务水平,提升签约率,也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家庭医生还要对自己所负责区域内部的居民的整体身体素质、身体状况进行走访和登记,对长期需要进行医疗治疗并且身体行动不便的居民开展定期的上门服务,这样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居民当自身的身体出现问题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会诊又能够为那些身体不便的患者提供面对面的专业医疗服务[4]。根据数据显示,该区域内部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年内辖区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者在人数上都提升万人以上,通过开展慢病签约服务,能够提升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各项内容。

3.2 提升家庭医生的薪资待遇

当下在国内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模式中所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家庭医生的人数相对较低,造成这样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医生的人数相对较少。首先,应当注重居民的健康管理,对于患有慢病的居民要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时刻关注签约居民的身体状况;其次,由于家庭医生属于新型的医疗服务形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家庭医生的没有足够的认知,从实际来看家庭医生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薪资待遇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国内的很少有医务人员愿意向家庭医生进行转型。在基层的家庭医生相对数量较少,因此不能够有效地解决人们的生活中的看病问题。现如今国内正在强调加大医改,扩大家庭医生的人数。因此可以通过走访,提高家庭医生在人们心中的认知,提升家庭医生在社会中的地位,完善相关的薪资待遇,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专业的医务人员以及相关医疗医学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家庭医生的队伍当中。

3.3 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

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国内绝大多数家庭医生都是当地医院的医生在基层进行轮流坐诊,由于相关的体系不够完善使得医务人员在业务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开展医疗服务的过程当中,公信力也相对较低。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对现有的家庭医生队伍进行定期的培训,这样能够提高家庭医生自身的医疗水平。与此同时,还要高薪聘请在医学院毕业的优秀高材生,然后成立专门的家庭医生团队,这样才能够让居民在进行就诊的过程中享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国内各大医学院校开展相关的全科医学专业,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医学教育的开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全科医学人才。要求医学院的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基层的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实习工作。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的实习能够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鼓励医务人员到周边的乡镇进行轮岗支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得到有效的保障。

3.4 建立相关的信息平台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当中,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提升城镇与乡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在进行签约的过程当中相关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与此同时,还要在城镇内部设立相关的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和远程的服务网络,这样能够确保在进行资源共享的过程当中增强其稳定性,也便于后期当发生一些突发性的事故时家庭医生便于开展远程医疗。通过创建相关的家庭医生服务系统,能够让家庭医生和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问诊,能够让家庭医生及时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并且跟进行及时的救助。通过运用信息平台,家庭医生还能够了解更多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督促和走访进而提升居民对于健康与防范意识。

3.5 加强资金层面的投入

当下国内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这是由于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有限,使得很多居民当身体出现状况时在社区的医疗服务机构优质的医疗服务。对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在基层医疗机构上的资金投入,对于基层内部的医疗机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应该购入高科技的医疗设备,这样才能够在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过程当中给居民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加强相关的医疗设施,给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在进行设备革新的过程当中将淘汰下来的设备通过租赁的方式租借给其它省市的基层医疗机构,这样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还能够通过租赁获取一部分资金用来家庭医生队伍的建设。当家庭医生为居民开展医疗服务时可以适当收取相应的服务费,这些服务费用要由养老机构、公共卫生事业以及居民共同承担。要对家庭医生的服务进行合理的收费,相关部门也要给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提供一定资金上的补助,这样才能够提高家庭医生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工作热情,也能够吸引更多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加入到家庭医生的队伍当中。

3.6 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

要想有效地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推广,要注重宣传和推广活动的开展。首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要针对居民现如今“就医难、开销大”的问题进行解决,然后要注重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的宣传工作,给居民贯彻“小病找家庭医生,大病进中心医院”这样的医疗救治理念。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现如今公共卫生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的现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居民就医费用贵的问题,增强家庭医生的业务水平以及在工作过程当中的工作态度,这样能够让居民转变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认知,提高对家庭医生医疗服务的认可,从而在日后的生活过程中方出现患病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和家庭医生进行沟通。

3.7 完善相应的医疗配套措施

要想使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开展,需要完善相应的医疗配套措施以及出台相关的政策。首先,要在财政机制上进行调整,要对当地的基础医疗机构给予相应的医疗补助,将收支差额归纳到当地的财政,确保落实到位。要让基层的医疗机构与当地的三甲医院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业务上的往来。家庭医生业务水平的相关要求、相关医疗人员的聘用、日常工作中的考核、奖罚体系、职称评定等要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出台相关的监管机制。要根据本地居民以及当地的实际医疗情况制定相关的签约服务流程以及具体需要服务的内容。注重监管工作的开展,这样才能够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有序进行。在药物上也要出台相关的制度让受到治疗的居民能够规范合理的用药。相关的医疗机构也要加大药物种类的采购,居民要在家庭医生允许的范围之内合理用药,避免当出现身体状况时乱投医,盲目购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减少居民在投医购药上所花费的资金,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5]。

4 2019-2021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情况分析

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据统计2019年在这个常住人口为946500人的区域内注册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大约在101个,从实际情况来看已经有357649人已经完成了签约,从总体的签约率来看在37.79%左右,这其中包含了儿童、孕妇、一些患有慢病的人群以及一些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根据详细的数据显示,在本区域内不满6周岁的儿童大约在73628人,签约率相对较高在76.77%约56525人;相反对于一些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尽管人数很多在109226人左右,但是从实际的签约率来看相比于儿童大约降低23%;从产妇来看本区域内部在13周以前就进行建册然后进行过以此产前检查的人数在大约在11318人,签约率在儿童和老年人之间;从慢病来看高血压患者人数57226人是糖尿病人数的近两倍,但是从签约率来看几乎相同,对于肺结核的患者来讲尽管总人数相对较少,仅有314人,但是从签约率来看达到了近90%;对于该区域内部的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数尽管是残疾人数的一半,但是从签约率来看基本持平;而该区域内部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人数与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夫妻人数以及城乡低保五保人口数大约都在千人以上但是签约率达到了100%。

相较于2019年,2020年成都市成华区在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数量上相较于上一年相比开始有所下滑,而该区域的人口却呈现上升的趋势,在签约率上也有所增加,从6岁以下儿童以及65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签约率来看基本维持原状;辖区内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照去年来看有所下降,但是从签约率上来看明显提升;在2020年该区域内高血压患者人数、糖尿病患者人数、肺结核患者人数相较于去年来看变化不大,在签约率上也与去年基本持平;区域内部登记在册、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和辖区内残疾人数相比去年没有明显的变化,签约率都有所提升;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的夫妻人数、城乡低保五保人口数还依旧100%签约。

从2021年以来成都市成华区家庭医生人数开始出现明显的提升,这其中包 括了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与2020年相比有所增长,该区域内部的常住人口较前两年依旧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签约率上也基本维持去年的标准。2021年该区域内的6岁以下的儿童相较于前两年有所提升,在签约率上也比之前上涨大约10%;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人数上有所提升,但是签约率却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该区域内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相较于前两年也开始减少,但是签约率却比之前有明显的提升;年内辖区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者在人数和签约率上这三年来看提升不显著;该区域内登记在册、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人数上还不足残疾人数的一半,但是签约率却都达到了90%以上;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的夫妻人数还保持着100%的签约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在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探索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国内的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得到普及,因此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加强日常生活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这样才能够促进国内民生事业的发展,贯彻落实相关部门所提出的“健康中国”这一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家庭医生一定会随着国内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一步的完善,促进国内医疗事业的发展,加快医疗事业的改革,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医疗机构居民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石器时代的居民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家庭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新加坡逾六成基层医疗医生 成功注册为家庭医生
高台居民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