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理论下梧州龟苓膏传统配制技艺英译研究

2022-11-19路仕晗孟繁旭

现代英语 2022年2期
关键词:土茯苓梧州英译

路仕晗 孟繁旭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一、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外译研究的重要性

在广西的梧州,有一个流传至今的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途中,许多将士纷纷染上了一种不知名的热症,上吐下泻,诸葛亮赶紧找人问个究竟,当地人便给他一个秘方。将士们服用了这个秘方熬制的食物之后,果然迅速康复。而这种食物,就是梧州出产的龟苓膏。

梧州龟苓膏在历史上曾是宫里专用的药膳,以名贵的土茯苓和鹰嘴龟为原料,加以生地等药物配制而成。其传统配制往往由家庭作坊来完成,因其耗时耗力,所以往往需要两个以上技艺熟练的人才能完成。

而如今,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在2021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传承的概念,以人传人的技艺,体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作为新时代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对外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不可待的。梧州龟苓膏的非遗翻译研究,有助于对外传播广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发挥其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梧州龟苓膏传统配制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当今学者对于广西非遗技艺的翻译研究较少,例如广西大学黄丽丽从深度翻译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广西非遗传统技艺类的英译内容进行了研究;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左慧芬则从文化功能对等的理论视角出发,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米粉传统配制技艺的英译内容。然而,对于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的英译研究目前尚未涉及,于是,文章从该研究对象出发,以顺应理论下的翻译模式为理论框架,对梧州龟苓膏的配制技艺双语介绍文本进行英译探讨。

二、顺应理论下的翻译模式

对于翻译原则的选择,一直以来都是无数学者的争论点,即根据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翻译目的去选择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但是顺应理论从文化顺应的角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就是不间断进行语言选择,而语言选择有三个关键概念:语言的可变性指“语言选择得以进行的可能范围”;语言的协同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出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即语言的使用者在选择和理解语言时,是有意识地顺应不同的语境做出的选择。而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其实是为了顺应不同文化的文化语境。

根据文化的不同层次,对文化语境进行划分和选择的。而语言的翻译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翻译,译者从顺应文化语境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文化个性,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从而达到文化交际的翻译目的。

任何翻译行为在不同翻译阶段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翻译目的,而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有阶段的选择都服从于(即顺应于)其自身的目的。所以,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有意识地选择翻译策略,顺应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从而完成翻译。宋志平将顺应性翻译活动的过程及模式描述为:“解读源语文本,选择意义—对所选择意义用目的语表述时,面临多种表达策略和技巧的选择—明确翻译目的,选择顺应的对象或层面—选择相应的策略技巧,实现相应的顺应。”

所以,翻译是一个不断调整顺应,做出适当选择的过程,不存在特定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非遗文化的外译,可以在顺应论翻译模式的指导下,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从而达到文化交际的翻译目的。

于是,在该模式下,文章将根据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节目《走遍中国——药膳龟苓膏》中对于梧州龟苓膏的传统配制技艺的中英文双语介绍,进行英译探讨。

三、顺应论翻译模式下梧州龟苓膏外译策略应用

(一)解读源语文本

在这一阶段,对所选择的文本进行解读,判断文本类型。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将文本分为三个类型:表达型(expressive)、信息型(informative)和诱导型(vocative)。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翻译意义。

从信息型文本的功能上看,该文本主要介绍了梧州龟苓膏的传统配制技艺和食用功效。在英译信息性文本时,一般需要保证语言简明且富含逻辑的文体风格,以客观性和描述性为主要表达方式。

从诱导型文本功能上看,梧州龟苓膏传统配制技艺的外译,存在大量的介绍类文本翻译和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在其翻译过程中,主要集中在相关文本的类别不同和内容不同的问题上。梧州龟苓膏配制技艺隶属于非遗技艺类介绍文本,偏向与诱导型文本,由于存在文化和社会背景差异,外国读者可能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在诱导型文本的翻译中,要顺应目的语者的文化语境,注重宣传和劝诱的功能,有意识地在表达方式和格式等方面尽可能符合该文体在目的语中的习惯,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二)多种表达策略和技巧的选择

顺应论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由于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源语和目的语很难完全对应,若目的语顺应了读者对象、具体的交际场合,也就达到了翻译的目的,即这种译法就是可接受的。所以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选择直译的翻译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源语的文化,以保留源语的民族特色。例如文本中大量出现的“龟苓膏”可以采取直译的策略,翻译成“tortoise jelly”,该翻译结果,充分体现了梧州龟苓膏的主要特点,即是以龟甲为主要原料之一。

选择意译的翻译策略,要顺应源语的文化语境,去理解源语的意义。当面对源语中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词语时,可以在保留源语文化内涵的同时,让读者理解和接受。例如中文文本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熬煮好的龟苓膏放在笼屉上用大火蒸上3个小时”,其对照英译内容为“The last process is to put stewed tortoise jelly on a food steamer for three hours with big fire”。“笼屉”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是炊具的一种,主要用来蒸制食物。根据这一特点,文本将其英译为“food steamer”。

选择意义补全的翻译策略。当面对文化差异造成的双方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时,可以通过增添解释性的词语或语句来补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例如文本中大量出现的龟苓膏的主要原料之一的“土茯苓”,文本将其英译为“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意指“光洁无毛的百合科植物根茎”。

(三)明确翻译目的和顺应层面

首先,文本作为梧州龟苓膏的传统配制技艺的介绍,其翻译目的之一是传达龟苓膏的传统配制技艺的方法和使用原料的信息,属于应用型文本。应用型文本是一种适用性强、以逻辑性表达为重点的文本,不允许过多的主观性,应更加突出文本内容的客观信息,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翻译目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交际翻译的原则,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可以让目的语的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相同的效果,所以要有意识地顺应简单和逻辑性的表达。

其次,梧州龟苓膏的配制技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外译研究较少,且梧州地方文化的宣传英译探讨研究匮乏,为了宣传地方文化,其另一个翻译目的是做到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传播活动,而外译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其传播特性之一就是做到搭建跨文化传播的舞台,使译文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韵味,实现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所以在这一顺应层面上,译者不仅采用交际翻译的原则,实现跨文化交际,还应采用语义翻译的原则,保留源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

(四)实现相应的顺应

文本在介绍梧州龟苓膏的传统配制技艺中,有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和顺应层面,再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实现相应的顺应。

文本中,在介绍磨制土茯苓时,其英译部分没有抓住合适的顺应层面。例如,“要把新鲜的土茯苓磨成细泥,确实需要很长时间”的英译对应部分是“Grinding fresh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into a fine silt really takes a long time”。中文部分的“细泥”是特指:将土茯苓磨制得十分细小,像细泥一样的粉末状。但在其英译部分中,却直译为“fine silt”,这翻译策略虽然将“细泥”的中文概念表达了出来,但是没有抓住应用型的顺应层面,没有采用交际翻译的原则。牛津词典对于“silt”的定义是“fine sand,clay,or other material carried by running water and deposited as a sediment,especially in a channel or harbor”,从中可以看到,“silt”指的是一种泥土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所以,在这里,可该使用意译的翻译策略,顺应该部分属于介绍具体操作技艺的层面且强调磨制土茯苓很耗时的事实,达到交际翻译的目的。所以,在这里,可将其译为“Grinding fresh Glabrous Greenbrier Rhizome into a fine powder really takes a long time”。根据牛津词典解释:“powder”是指“fine,dry particles produced by the grinding,crushing,or disintegration of a solid substance”,对比“silt”,“powder”能更好地强调和说明研磨土茯苓耗时耗力的基本信息和研磨土茯苓的动作,从而实现应用文本的逻辑性和客观性的顺应层面。

除此之外,中文介绍文本在介绍龟胶时,出现了理解性错误,即没有正确理解“龟胶”的具体含义,从而没有顺应文化传播的交际意图。文本在翻译“经过15个小时的熬煮,龟甲当中的龟胶慢慢挥发了出来”这一句时,将其翻译为“After fifteen hours of boiling,glue in the tortoise plastron slowly volatilizes”。通过查询资料,可以得知龟胶是一种龟甲里面的内含物质,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煎煮和熬炼,才能最后得到一种胶状的物质,即龟胶。但文本中的英译部分,却用“glue”作为龟胶的指代词,而“glue”更多指的是“胶黏物”,强调粘连的物理作用。龟胶实际上是一种黏稠的胶状物质,其具体的物理状态为胶状,并没有粘连的物理作用。所以,在这里可将其翻译为“a gelatinous substance”,即“After fifteen hours of boiling,a gelatinous substance in the tortoise plastron slowly volatilizes”,从而实现交际翻译层面的顺应。

四、结语

文章在顺应论的翻译模式下,对梧州龟苓膏的外译文本进行了探讨。无论是采用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原则,还是意译或者直译等翻译策略,译者应该首先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明确主要的翻译目的,顺应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语境。其次,再根据不同的顺应层面,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或翻译原则。

译者在进行外译时,设法化解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国家非遗文化的外译质量,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让世界人民可以从非遗文化的角度,更好地了解广西,了解梧州。

猜你喜欢

土茯苓梧州英译
中共梧州城工委
土茯苓的故事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土茯苓治急性尿路感染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
日军侵占和败退梧州时间考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