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的现实思考

2022-11-18王静

中国商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室绩效考核考核

◎文/王静

绩效考核数据采集于医院年度统计信息报表及财务报表,其能有效反映运营各个环节的效益及医疗工作的质量。

医院在参与绩效考核数据持续提升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医疗关键环节与重点部门管理,积极应用核算新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对不具备发展价值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精简。

随着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医院需要重点做好合理控制成本、科学核算成本项目等工作。在绩效考核时,对各科室直接成本进行指标监控,从而控制全院西成药品占比、卫生材料占比,减少各项科室开支,从根本上解决医院的资金运营效率不高的问题,达到减少医院资产负债率,增加医院收支结余的运营管理目标。

本文分析了三级公立中医院在参与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立足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对绩效考核缺乏认知绩效考核是对全院工作的一个整体部署与优化。很多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并填报了相关指标数据,但是医院领导对绩效考核缺乏通观全局的重视,缺少严格的规范与指导。

大部分医院对考核过程的日常监管不到位,没有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医院没有为绩效考核工作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对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缺少实际的参考价值。

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存在片面性三级中医院绩效考核通常都采用总分制。医院的最终得分不是采集于医院各项指标数据的完成质量,而是由通过全部参与考核医院的中位值来评判指标得分。日常的考核仅针对医院指标的提升效果进行分析,对全国医院中位置的确认缺乏全面了解,无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这种现状造成大部分医院自我监管检验结果,与国家反馈出入较大。考核方法的片面性造成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盲目性 。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存在滞后性2019 年,三级医院绩效考核数据在2020 年5 月修改填报完成,其结果反馈却是在2021 年4 月;2020 年,三级医院绩效考核数据2022 年6 月刚刚公布,考核结果的反馈严重滞后。各项指标的中位值分析无法及时公开,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分析滞后,对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缺乏指导意义。

同时,医院领导无法及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加强内部管理的参考依据,导致大部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带有较强的形式主义色彩,无法顺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公立医院加强绩效考核的对策

建立健全三级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各级医疗单位要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对考核办法、考核内涵、考核结果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积极进行宣传;建立绩效考核组织体系,各临床科室、管理职能科室能及时查询反馈绩效考核完成情况,确保医院领导适时对医疗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分管职能科室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围绕考核目标设置工作目标,确保全院工作围绕绩效考核开展,促进工作成效的切实提升。

构建匹配绩效考核的财务运营指标体系公立医院应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注重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各方面的审核,从而确保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为建立公平、客观、科学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公立医院财务核算结果的日常优化,是推动绩效考核运营指标有效性的关键。建立全流程、多维度的财务KPI 指标考核体系,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运营风险的必要手段。

建议将三级医院绩效考核运营指标作为参考依据,设计符合医院经济管理导向的KPI 指标,并结合医院战略发展目标扩大考核范围,将医院西成药占比、耗材占比纳入考核指标之中。

尤其是中医院,更是应当按照核心指标的重要程度设立指标的考核权重,将中医药科室发展建设状况纳入考核范围,确保中医药核心指标完成数量与质量,以推动医院中医内涵建设,促进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数据统计的日常监管均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全方位支持。

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可以有效加强对绩效考核数据的实时分析、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合理布局,可以将临床建设各环节数据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发挥绩效的正向引导作用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医院科研教学能力提升在三级中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科研教学以160 的高分拉大了知名三级医院与县级三级医院的差距。县级三级医院如若想要在绩效考核中取得高分,就必须改变人才结构,通过内培外引,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鼓励高级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新技术、新项目研究。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大对科研资金的投入,积极探索与第三方的科研成果转换,在提升医院绩效考核分数的同时,促进高、精、尖医疗技术的推广,使医院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将绩效考核纳入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充分重视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利用。培养专业的绩效考核人才,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与医院管理层建立高效沟通,发挥、拓宽绩效考核功能。合理制定下一季度或年度工作发展短期目标,运用绩效考核机制,监管医院短期目标的可达成性和合理性。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考核方案及时兑现奖惩,体现绩效考核对医院带来的积极影响,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有效实施绩效考核的具体案例

山东省某三甲中医院从2021 年8月开始,加强绩效考核日常监督后,2022 年第一季度考核数据得分有了较大提升。分析这一案例,旨在探讨财务管理人员在优化运营指标方面应该关注的重点。

通过建章立制监管核心指标医院围绕战略发展目标、医疗服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立质控办专门负责全院的绩效考核工作,对医院绩效考核进行全面、全程的指导与监督。

质控办首先对医院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了全面优化与规范,将考核指标进行分解、分工,适时开展绩效考核宣传工作,引导全员对考核监管的认同性和服从性;按照数据统计属性进行分工并做出全院的统一控制目标,设立每月绩效考核反馈会和奖惩办法。

医务科、财务部、药剂科、中医管理科、信息科各工作小组每月在绩效分析会议上逐条分析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尤其是对门诊医师中药处方占比、中药饮片收入占比等核心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月底,由质控办牵头对完成效果不好的科室进行质控扣罚,从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各临床科室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与配合,使医院绩效考核数据得到PDCA 全流程的闭环管理。

可持续发展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医院的财务部融合近三年临床科室业务工作量完成情况,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整合后,提取关键KPI指标作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纳入临床科室质控。同时,为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财务部加快推进运营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财务部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完善运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针对医院发展中的运营质量、效率、安全指标和绩效考核数据,及时监控,加强全员成本精细管控理念引导,及时开展病种成本、项目成本核算 ,提高医院整体的资金运营效率。

二是推进以学科发展水平、服务能力提升等要素为导向的人事薪酬改革制度建设。构建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尤其是向绩效考核涉及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倾斜;大幅度调动职工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持续调整收入结构,提升门诊工作量RBRVS 点值,鼓励门诊医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力拓展门诊业务的占比。

三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与医院财务系统之间的联系,确保绩效考核数据能直接提取财务数据信息,从考核角度对部门工作进行考察与提升;改善管理服务流程,推动人、财、物综合运营管理;继续完善大数据平台,增加系统智能审核模式,辅助医院精准决策;让财务数据深入临床科室建设,用财务的管理为临床科室的业务进行指标控制,实现业务以及财务的融合发展,保障绩效考核的效率。

四是加强高值耗材管理。财务年报中万元收入耗材费用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点监测项目。医院财务部参与制定高值耗材使用管理办法,从入库、使用、追踪、分析等方面对在院病人高值耗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反馈,杜绝违规乱用现象,鼓励科室推广使用医保局采购的药品、耗材,减少医院材料成本支出,增加医院收支盈余,从而降低医院资产负债率。

推进科研力量转化医院成立科教科部门,并建立了科研项目评价管理制度。对临床型、科研型、学科型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院内制剂研发纳入科研经费重点投入范畴。

2021 年,医院科研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22 年,与某制药厂签订了中药精方、膏方的试剂代加工协议,实现科研技能向产品的转化,提升了医院科研教学能力,体现了公立医院对全民健康事业的使命与担当。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提升医院管理内涵医院将考核结果纳入日常管理中,通过对工作业绩的定期、定性考核,有利于增强科室经济运营效益,使医院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邀请多位绩效考核领域的专家,来院开展指标解读、填报指导,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提升数据内涵,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电子病历顺利通过四级评审;通过绩效考核的日常监管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和持续改进医院医疗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医院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督促临床科室落实质量控制,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猜你喜欢

科室绩效考核考核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内部考核
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