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研究

2022-11-18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9期
关键词:恶性乳腺血流

宋 政,张 涛(通信作者)

(临沂市肿瘤医院超声科 山东 临沂 276000)

乳腺肿瘤有高发性,主要群体为女性,初期乳腺不会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伴随乳腺肿块,可在洗澡或体检过程中检出。后期乳腺肿瘤体积会扩散,会加重乳腺病变程度,有乳头溢液等表现。根据病变性质,该类肿瘤有良恶性之分,前者经对应保守或手术治疗后,可减轻乳腺病变程度,能逆转乳腺损伤[1-2]。而后者预后差,早期可切除乳腺病变组织,但到晚期有肿瘤扩散情况,伴随淋巴结转移,很难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危害性大。为改善各类乳腺肿瘤者预后,需行早期乳腺检查。超声可对乳腺位置进行重复扫查,不同于其他影像检查造成的辐射,该检查安全性高,可提高乳腺肿瘤者接受度。但以往所使用的超声多存在清晰度欠佳的情况,较低的分辨率会降低超声图像质量,且黑白的图片会增加乳腺结节辨别难度,容易造成乳腺肿瘤病变的误诊。超声在不断优化,高频技术得到重视,可在原本超声基础上增加软组织分辨率,能观察到各乳腺病灶,即使乳腺肿瘤体积较小,也能提高肿瘤清晰度,利于辨别肿瘤性质[3-4]。对此,研究筛选78例知情同意的乳腺肿瘤者,旨在调查高频彩超的鉴别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n=39)和普通组(n=39)。高频组:病程4~22周,平均(13.61±1.44)周;28例已婚,11例未婚;肿瘤直径0.5~ 6.8 cm,平均(3.69±0.84)cm;年龄24~53 岁,均龄(38.40±1.75)岁;24例良性,15例恶性。普通组:病程5~21周,平均(14.30±1.85) 周;29例已婚,10例未婚;肿瘤直径0.7~7.0 cm,平 均(3.97±0.79) cm; 年 龄 25~ 54岁, 均 龄(39.12±1.83) 岁;26例良性,13例恶性。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乳腺肿瘤鉴别标准;②既往无乳腺肿瘤史;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未行乳腺肿瘤治疗者;⑤未合并其他肿瘤。排除标准:①先天乳房畸形者;②对各类彩超检查均不配合者;③哺乳妊娠者;④为继发性乳腺肿瘤者。

1.2 方法

检查前患者保持15 min的静息,体征、情绪稳定后平卧,超声仪器采用PHILIPS公司EPIQ5彩色超声诊断仪,在探头上涂抹耦合剂,高频组探头频率控制在(7.5~12.5)MHz,普通组探头频率控制在(5.0~7.0) MHz,准备完成后,暴露乳房,在乳头位置放置探头,保持放射状方式逐渐探查其他乳腺组织,乳房检查完成后,需经探头扫描腋窝淋巴结,观察各肿瘤组织的形态、数量等,调查肿瘤附近血流情况。

1.3 观察指标

(1)乳腺肿瘤检出情况需在相关病理检查后统计数据,根据病理结果,判断各超声的乳腺肿瘤检出情况。

(2)图像特征全部在高频超声检查后确定,主要有钙化、纵横比、边缘等,同时要观察各患者的血流特征,评估标准如下:在肿瘤位置未扫描到血流信号,为0级;在肿瘤位置可观察到点状血管,数量仅有1~2个,可观察到些微血流信号,为Ⅰ级;在肿瘤位置可观察到点状血管,数量为3~4个,能观察到中等的血流信号,为Ⅱ级;在肿瘤位置可观察到多条血管,且能观察到血管网,呈现的信号极为丰富,为Ⅲ级。

(3)图像质量的评估如下:无伪影,能观察到清晰的乳腺结节,边缘、结构等图像特征明显,为优;存在轻微伪影,可观察到乳腺结节,边缘、结构等图像清晰度欠佳,为良;存在严重伪影,无法观察到乳腺结节,为差。

(4)满意度评估需参考诊断速度、诊断可靠性、诊断安全性等内容,共100分。>90分为对乳腺肿瘤诊断很满意;60~90分为对乳腺肿瘤诊断较满意;<60分为对乳腺肿瘤诊断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乳腺肿瘤检出情况比较

针对乳腺肿瘤进行相关检查,高频组良性检出率(64.10%)和普通组(51.28%)无显著差异(P>0.05);高频组检查符合率(97.44%)高于普通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乳腺肿瘤检出情况比较[n(%)]

2.2 良恶性乳腺肿瘤图像特征比较

高频彩超检查可观察到恶性乳腺肿瘤特征明显,存在边缘比规则、微钙化的情况,附近血流信号较明显,且纵横比多≥1,和各良性肿瘤特征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良恶性乳腺肿瘤图像特征比较[n(%)]

2.3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高频组乳腺肿瘤诊断中图像质量优良率(100.00%)高于普通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n(%)]

2.4 两组诊断满意度比较

高频组患者诊断满意度(94.87%)高于普通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诊断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乳腺肿瘤现已成为对女性危害性极大的病变,其中乳腺纤维腺瘤有较高发生率,此类病变仅会对乳腺组织造成轻微损伤,并不会造成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而乳腺癌等病变有较大不同,伴随肿瘤体积的扩大,会不断压迫乳腺组织,肿瘤还会向腋下、胸腔器官等位置转移,进展到此阶段后,仅能行放化疗治疗,不仅无法维持长期疗效,还会增加放化疗不适感,带给乳腺肿瘤患者较多痛苦[5-8]。针对乳腺病变临床有诸多鉴别方式。超声检查中涂抹耦合剂后,能根据软组织变化情况,观察到乳腺位置的肿瘤性质。操作简单,可对各乳腺肿瘤者进行重复检查,仅涂抹耦合剂即能完成检查,并不会对机体造成额外损伤。常规超声在检查期间能初步判断乳腺肿瘤情况,但部分肿瘤体积较小,在其较低组织分辨率下,很难提高肿瘤组织检出率,也会增加肿瘤性质鉴别难度[9-11]。高频超声应运而生,检查期间能提升探头频率,可大幅提高软组织分辨率,即使是微小乳腺病灶也能准确检出。高频超声的使用和常规超声有相同的便捷性,均能通过探头移动观察到乳腺位置的肿瘤组织,通过探头频率的调整,能更为清晰地观察到乳腺病灶,可提高乳腺肿瘤病灶的检出率。且在高频超声使用过程中,可提高图像质量,减少伪影,能清楚地观察到病灶的边界、钙化、纵横比等情况,在此机制下,能更为准确地鉴别出肿瘤性质,为乳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治疗,减少病理检查造成的乳腺创伤。

在乳腺肿瘤检查期间,高频超声展现出诸多优势,其空间复合处理能力较好,能观察到各肿瘤组织的形态及边界,可观察到毫米级病灶。高频彩超检查中,可观察到恶性乳腺肿瘤特征明显,存在边缘比规则、微钙化的情况,附近血流信号较明显,且纵横比多≥1。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恶性乳腺肿瘤生长有一定特殊性,多为浸润性生长,和附近组织有粘连情况,且内部排列紧密[12-13]。而良性肿瘤与此不同,肿瘤成长过程中多表现为膨胀性,和附近组织并无粘连情况,边界清晰。恶性肿瘤生长期间,会刺激细胞活性,增加促血管生长因子,让乳腺位置出现较多不成熟毛细血管。该类肿瘤生长不规则,存在较多纤维蛋白,有排列紊乱的情况,在图像中呈为针状[14-15]。经高频超声的使用,不同性质的肿瘤图像有较大差异,图像质量优异,能对乳腺肿瘤性质做出准确鉴别。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有诸多优势,可检出微小乳腺病灶,提高乳房病变检查符合率,能为乳腺肿瘤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恶性乳腺血流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