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PKP并发症防治的进展

2022-11-18王明远高云张帅朱瑜琪

颈腰痛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肺动脉肺栓塞椎体

王明远,高云,张帅,朱瑜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北京 10004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因微创、安全、见效快,已成为治疗OVCF的重要手段[1,2],但同时也存在骨水泥渗漏、术后相邻椎体骨折、术后椎体塌陷高度再丢失以及医源性辐射等并发症的可能。本文针对PVP、PKP的并发症及防治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作如下综述。

1 PVP、PKP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1.1 穿刺损伤

在建立骨水泥通路过程中,穿刺针可能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根等组织:若损伤血管,轻者出现局部血肿,重者可能导致休克等[3]。术后有效按压局部,可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术中穿刺针可能损伤穿刺部位的神经组织,患者出现剧烈疼痛、肢体感觉麻木等症状,一般予营养神经保守治疗。反复多次的穿刺,可能损伤椎弓根骨皮质[4]。对于胸椎或上腰椎椎体骨折的患者,椎弓根外侧入路穿刺如果进针点偏外或者进针角度过大,有可能损伤肋骨和胸膜,造成肋骨骨折和气胸,其发生概率很小[5]。

1.2 骨水泥渗漏

骨水泥渗漏是PVP或PKP最常见的并发症[6]。根据骨水泥渗漏位置的不同,分为以下六型:穿刺针道渗漏、椎间孔渗漏、椎间隙渗漏、椎管内渗漏、椎旁软组织渗漏、椎旁静脉渗漏[7]。责任椎体皮质骨是否完整、术者的穿刺技术,注射骨水泥的时机、压力、剂量等,都影响骨水泥的渗漏。主要原因如下:①患者伤椎骨折导致椎体周壁出现裂隙,骨水泥可能经过骨皮质缺损部位向周围渗漏。②术者穿刺技术差,操作不当,或者反复的纠正穿刺针位置会使工作通道异常,如果损伤到穿刺椎弓根的皮质或终板,手术过程中骨水泥外漏的风险升高。③术前伤椎的压缩比值越大,需要的注射压力越大,发生渗漏机率就越高。④骨水泥固化分为四期:湿砂期、拉丝期、面团期、硬化期[4]。注射骨水泥最好在拉丝期,注射过早,骨水泥性状较稀,注入压力大,速度过快,量过大,都会增加骨水泥渗漏的可能。同时,胸椎椎体后壁形态与腰椎不同,腰椎椎体后缘为弧形,单纯看胸椎正侧位很难分辨胸椎椎体后缘的位置。

骨水泥椎间盘渗漏:一般不会引起症状,由于脊髓、神经根在椎管和椎间孔中存在缓冲的空间,渗漏骨水泥的量少时,不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当骨水泥渗出过多、压迫神经根时,患者会出现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甚至足下垂,当椎管内渗出过多时,患者甚至会截瘫。骨水泥对脊髓、神经根的损伤不只是单纯机械性压迫,骨水泥固化过程中发烫会导致脊髓、神经根的变性,有可能是永久性损害[8]。椎旁软组织渗漏有报道:腰大肌周围出现骨水泥渗漏,导致股神经损伤,给予营养神经脱水、激素冲击后症状消失[9]。

1.3 肺栓塞

肺栓塞是椎体成形术并发症中最凶险的一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在0.6%~6.8%[10]。可能原因是:①骨水泥进入血管造成机械梗阻。骨水泥渗漏进入椎体内静脉丛,随静脉扩散,静脉网无瓣膜,骨水泥微粒随血流经过上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和右心室,移行至肺动脉发生肺栓塞。②注射骨水泥时,局部压力造成空气、脂肪、骨髓等组织进入椎体静脉丛,可能导致肺栓塞。③骨水泥微粒进入血管后激活机体凝血系统,肺毛细血管凝血酶导致血液高凝,引起DIC,发生肺栓塞。④骨水泥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热,造成血管内皮受损,补体系统被激活,活化凝血因子,继发血栓形成,造成迟发型肺栓塞[11]。肺栓塞患者可分为4型:无症状性外周肺栓塞,症状性外周栓塞,无症状中央栓塞和症状性中央栓塞。中央栓塞被定义为累及主肺动脉干和(或)右或左主肺动脉,其他栓塞均被定义为是外周肺栓塞。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无症状,一旦引起临床症状则病情凶猛,患者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胸部束带感、胸闷、心律失常、低血压,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若怀疑肺栓塞,临床处理应“宁左勿右”,积极检查心电图、胸片、胸部CT、肺动脉造影、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测,及早作出诊断。 其部分症状是肺动脉高压导致的,急性肺动脉高压和继发性右心功能衰竭是可逆的,骨水泥微栓子栓塞不仅是机械性梗阻肺动脉,骨水泥会导致大量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对肺动脉高压起到放大作用。一旦发现骨水泥椎旁静脉渗漏,应警惕发生 肺栓塞 的可能[12],对于无症状性外周栓塞患者,建议先予以观察、随访即可;对于出现典型症状的患者,积极给予抗凝、扩血管等治疗, 及时行胸片、CT肺动脉造影检查,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

1.4 骨水泥毒性反应

患者在注入骨水泥后出现意识障碍、一过性血压低、低氧血症、胸闷气促、心悸、心律失常等不适,可能是骨水泥的毒性反应,严重者出现心搏骤停、甚至死亡[13]。主要原因可能是:①骨水泥进入人体,应激反应使机体释放前列腺素,致周围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②骨水泥固化过程产热效应,刺激神经引起神经反射使血压下降、心率加快。③骨水泥的游离单体可能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心脏输出率下降,心率反射性增快。同时,骨水泥产品中含有抗生素成分,可能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骨水泥注射时须监测患者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绝不能忽视。

1.5 术后强化椎体再次塌陷

对术后骨水泥强化椎体再次塌陷的诊断包括:术后复查术椎的高度下降,后凸角度增大(均与术后第1天比较)伴随持续的腰背痛症状,可能原因包括: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骨质疏松进行性加重,骨质进展性吸收。②注射骨水泥形成团块状填充,过度追求恢复伤椎高度导致椎体内裂隙样变,创伤性椎骨坏死导致椎体再次塌陷。③胸腰椎交界部位的椎体发生术后再塌陷是其他部位椎体的2.45倍[14],主要因为此部位椎体的活动度较大,承受的载荷更大,易出现椎体的再次塌陷。④伤椎后凸角度的大小可以反映伤椎的压缩损伤程度,后凸角度越大,血运损伤越大,伤椎愈合越困难,发生术后再塌陷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1.6 术后邻近椎体骨折

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多为综合因素导致。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概率高于非相邻椎体。可能的原因包括:术后未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邻近椎体骨质疏松未改善;骨水泥弥散不佳[15]。术后伤椎附近节段脊柱生理曲度改变,使该区域压力负荷增加,伤椎经骨水泥加固后硬度弹性模量增加,邻近椎体因骨质疏松、骨密度差,容易继发椎体压缩骨折。

1.7 术后腰部疼痛不能改善

骨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可以有效止痛,原因在于:骨水泥粘合固定了骨折块,恢复了椎体的强度及椎间稳定,骨水泥固化过程中产热可毁损周围痛觉神经末梢;建立的骨水泥通路可有效降低伤椎的内在压力[16]。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腰部疼痛加重,主要原因可能是:①骨水泥渗漏对周围神经的压迫或局部压力过高。②骨水泥导致局部炎症反应,骨水泥固化过程中产热刺激周围神经。③有可能和患者对疼痛敏感性有关。术后疼痛加重一般呈自限性,数小时后即可自行消退,术后可给予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口服。

1.8 感染

PVP、PKP为微创手术,损伤小,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很低,但椎管附近的感染是灾难性的,OVCF以老年人居多,既往病史较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17]。对于术前存在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或在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身体素质差者,应该在调节患者身体指标正常、感染控制后择期手术。

1.9 医源性辐射

在骨科手术中,医生和患者均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放射线下。研究表明,没有铅屏保护的情况下,术者平均做30次椎体成形术所接受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人体允许的年总量[18]。放射线的损害与射线的类型、暴露时间、与放射源的距离、受辐射部位、个人敏感性有关。通过提高手术技术缩短暴露时间,使用铅屏,放射线球管置于手术台下铅帘后,术者及患者除手术部位暴露外均用铅衣保护,曝光时尽量远离球管等措施,均可减少放射线暴露量。

2 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形术有利于OVCF患者伤椎的恢复,微创、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术者必须经严格的训练,掌握熟练的技术和具备高质量的影像设备,严格掌握骨水泥的注射时机、注射方法及剂量,同时要有即刻处理并发症的准备,应做到如下方面:①明确PVP、PKP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制订合理的手术计划和应急处理预案。OVCF患者多为老年人,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术前应加强健康宣教,介绍手术相关知识,重视心、肺、肝肾功能的检查,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19]。术前应督促患者进行俯卧体位锻炼,以适应手术的需要[20]。②医生要掌握扎实的脊柱解剖学知识,熟悉解剖结构,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采用"锤击进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21]。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③提高影像学监视质量。具备良好的影像学设备是手术顺利的必要条件,双平面 X 线透视可实时正侧位监测骨水泥的灌注[22]。④掌握好灌注骨水泥的时机、方法和灌注量。术者最好采用自己熟悉的骨水泥品种,拉丝期注入骨水泥,使骨水泥在椎体均匀分布,注射速度维持缓慢一致,注射时旋转穿刺针、控制骨水泥流向。大多学者建议胸椎骨水泥灌注量3~4 mL为宜,腰椎骨水泥灌注量4~6 mL[23]。最佳的骨水泥注射剂量为占椎体体积百分比的24%左右[24]。一般一次操作不超过3个椎体[25]。⑤为了防止骨水泥进入静脉系统,建议穿刺完成后行椎体静脉造影[26],以了解椎体内静脉位置,如造影剂渗入静脉,应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及方向[27]。⑥优先选用PKP技术, PKP不但恢复了椎体的高度、改善了 Cobb角,同时在椎体内撑出了空间,减轻了注射压力,骨水泥分布的可控性更强[28]。

猜你喜欢

肺动脉肺栓塞椎体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老年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CT肺动脉造影及CT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及意义
1例单纯性肺动脉异常起源胎儿孕中期心脏超声漏诊分析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急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栓塞,癌症最易致死的并发症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动脉高压可怕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