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劝学论中的“学习”思想研究

2022-11-17唐崇杰

新阅读 2022年10期
关键词:荀子学习君子

文/唐崇杰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西汉时因避讳汉宣帝刘询之名,改“荀”为“孙”(“荀”与“孙”古音相同),故又称孙卿。荀子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精通《诗》《礼》《易》《春秋》,其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被称为“后圣”。荀子提出性恶论,重视学习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在《荀子》一书。《荀子》共三十二篇,最著名的当属《劝学》篇。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荀子到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稷下学宫”去求学。稷下学宫是齐国一座古老的学校,田氏代齐的第三个君王齐桓公设立,在齐威王、齐宣王时达到鼎盛,历时长达130多年时间。后来齐国为了招揽各国学者前来齐国讲学,在稷门旁开辟了大道,并给来稷下的学者以“列大夫”的头衔,让他们就国家治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供国君参考。在齐宣王和湣王之世时,先秦各大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如法家的慎到(赵人)、道家的环渊(楚人)、阴阳家的邹衍(齐人),都到过稷下。儒家的孟子(邹人)还见过齐宣王,向其宣传过他的“王道”。不同派别的思想家在稷下学宫各抒己见,相互辩论,以宣扬自己的主张。

● 荀子劝学论的思想光辉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逐渐形成了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梁启超说,读《荀子》应该先读《劝学》,以观其大概。可见《劝学》在《荀子》一书中的重要地位。人类知识的增长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荀子在《劝学》开篇提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表面上看只是继承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着眼点明显不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他通过形象的比喻,告诫人们学习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只有真正了解前人丰厚的知识成果,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则认为礼仪道德和知识智慧,只有靠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这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让他站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在他看来,学习实践是进步的动力,存善与自省是完善自我的方法。通过学习和修身,人们可以成为德行完善的君子。荀子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他认为人性本恶,就要像木材一样“受绳”而变得通直,像刀剑一样“就砺”而变得锋利。性恶之人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方可成为“智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学习对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远非“生而知之者”的“悦乎其中”可以比拟的。

《劝学》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更是一篇文学作品。“古今劝学,此为第一”,实为经典之论。

影宋台州本《荀子》

● 荀子劝学论中的“学习”思想剖析

《劝学》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一是阐明学习的重要性。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反复教导我们,要树立向所有人学习的观念。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所以学习的必要性更加凸显。有限的生命,无尽的学习,该从哪里开始,哪里终止?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程序从诵读经典开始,而“至乎《礼》而止矣”,即读到礼法结束。而学习的原则是从学习做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开始,直到成为圣人结束。可见,当时荀子对知识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经典上。在他看来,《礼》规定了敬重礼节仪式的准则,《乐》教人培养和谐一致的感情,《诗》《书》记载了广博的知识,《春秋》包含着微妙的道理,而这些经典涵盖了天地间所有的事情。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还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和谨慎的学习态度,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二是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所云,“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基于人性本恶的前提,荀子十分看重学习中的“功”。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因此,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向有一技之长者学习。首先,要讲究方法,苦练内功。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凭借后天的学习才能跻身圣人之列。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积土成山可兴风雨,积水成渊可生蛟龙,积跬步可致千里,积小流可成江海,这些功夫要先积累内功。积末技可成大艺,积散识可成大智,积小善可成大德。练好积累的内功,才能“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其次,要持之以恒,练好刚韧内功。不学骐骥一跃而止步,要学驽马十驾而不舍。凭着韧功,就不会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九十,就不会遇坚而折,遇挫而馁。最后,要咬住不放,练好专一内功。不学六跪二螯、“用心躁也”的螃蟹,乃至落得个“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的可悲下场;要学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用心一也”的蚯蚓,充分享受“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愉悦。学成圣人之身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要远离急于世故的浮躁,练就专心致志的定力。如此内功外功兼具,练就金刚之身的功夫,就“涂(通途)之人可以为禹”。

三是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是学习总的途径;“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是学习总的要求。“其义不可须臾舍也”,强调所学内容的必要性,而且指出舍与不舍是人与禽兽之分。“真积力久则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引起的巨大作用。接着指出《礼》讲究“敬”,《乐》讲究声律和谐,《诗经》《尚书》讲究博闻强记,《春秋》讲究微言大义,能够学完这些,天地之间的一切就全学完了。接着荀子继续分析“君子”“小人”两种迥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并且指出要选择学生进行教育。教育的方法是不好为人师,也不是强加于人,而是言行恰当。作者特别强调“君子学习为的修身溢美,小人学习为的取悦于人”,一破一立,一贬一褒,旨在阐述“劝学”的最终目的是“至乎礼而止”。接着荀子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和“隆礼”两个学习的根本措施,认为只有以实际的典型作为学习对象,才是快速有效的学习办法,才能够使君子之大道“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四是指出学习的最终归宿。学习的过程是诵读《诗》《书》《礼》《乐》《春秋》,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身体力行,而且能去掉干扰,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乃至达到好学乐道,心利天下成为一种本能,而且这种本能就像“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一样。荀子认为,学习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没有学习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外,荀子还洞察到了“学习—思考—行动”的学习步骤,无论是学习还是思考,最终都要用于实践,这比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进了一大步。学习者也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培养“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劝学》还讲到了明心见性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惫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谓之性德。然而仅有性德是不行的,要积善才能使性德的光明显示出来。

清邓石如篆书《荀子·宥坐篇》

● 荀子劝学论中“学习”思想的当代价值

《劝学》中对学习的理解,启示我们学习要坚持久久为功,博学笃行。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行动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这样说:“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推进中非合作,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更大成果。”这与荀子在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思想具有一致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治学之道。此道可分为博学与笃行两个方面,学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学习就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需相结合,而思虑则需审慎,只有审慎地思虑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当经历博学、审问、慎思之后,会形成一套思想理论和评判体系,而在将其付诸实践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明晰的分辨,以及可行性的论证。“明辨”乃是治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笃行”的开端。笃行之义包含两层:一是对常规之事能切实去做,持之以恒;二是对困难之事能不畏艰难,勇于承担。中国古人历来重视践行,如《论语》中的“力行近乎仁”,《墨子》中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中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等,都将践行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践行之难在于如何在困境中持之以恒。

在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时代,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尤其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的劝学、修身等思想,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

猜你喜欢

荀子学习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君子无所争
和谐
有君子之道四焉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