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2-11-16田学良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田学良

摘 要:新课改要求背景下,现代教育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小学是学生形成基本素养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本文首先从小学班主任未能积极地转变传统的观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和未能突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意义,最后从五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2-0206-03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TIAN Xueliang(Huaian Foreign Language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ments, modern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to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Primary school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students to form basic literacy and study habits. This article first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management from three aspects: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fail to actively change traditional concepts,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failure to highlights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the management work, then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management work,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he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from five aspec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Management work; Strategy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在新课改要求背景下,各个学校也在积极地优化与完善管理工作体系,努力提升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班级管理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新时代小学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思维,努力加强对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目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1)小学班主任传统教学观念的固化

受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的影响,小学班主任不能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依旧运用传统的思维和单一的方法,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小学班主任的经验与个人能力有待提升,严重影响了小學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并因此造成了班级管理工作的低效、不能有效地发挥小学班级管理对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所拥有的重要作用。同时,部分班主任未能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未能有效地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与目标,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注意到班级管理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作用。此外,班主任也往往不敢过于严厉地批评和教育学生,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制度的约束,过分释放天性,使班级管理无法有效地开展,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严重下降。

(2)学生配合效率低下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教小,并不能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与目标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往往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监督与管理。教师虽有意识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但是对于部分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班级管理制度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久而久之,会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失去制度的约束,过分释放自身的天性,导致班级管理的效率相对比较低下。另外,由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班主任未能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发挥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无法有效地约束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行为规范。

(3)未能突出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要求的背景下,班主任未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思维,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提出管理工作的要求,未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部分,班主任在班级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审视学生的基本行为特征,从而制定合理的工作内容。但是许多班主任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对学生进行要求与制度约束,未能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也没有利用考虑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否真正符合学生。还有一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将管理班级的大部分权利交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下降。同时,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往往十分严格,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常常会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极大地阻碍了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管理工作彻底丢失了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意义。

2.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积极鼓励学校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意识,注重在过程中积极地开展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有效地提高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时代中,国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因此,在小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民的基本素质,使我国能以更好的姿态走向国际、走向世界,对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3.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分析

(1)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模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往往采用单一的管理方式,使班级管理工作枯燥乏味,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严重降低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课程标准背景下,班主任应该采用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例如,在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极为重要。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讲座活动,并且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通过讲座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座中合理地渗透教育,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多元化的管理方式,既能有效地避免因单一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带来的疲倦感,还能通过不同的管理特征,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引导与教育。学生既不会感受到乏味,又能得到相应的约束与管理,它不但能够有效地增强对学生的约束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深化管理内涵,与此同时,它对提高小学教师的管理工作的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要求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思维,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突出學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小学的班级管理。在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知识,积极合理的处理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并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导和教育,进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发展筑牢地基。在这一过程中,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本身来说,也可以极大的提升管理效率。比如,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不能主观臆断地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应该在班级中采用公开、公正的评判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基本情况,对教师提出的制度要求进行意见的发表,或者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发言及意见,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总结,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造,将学生的观点和态度合理地融入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体系中去,不断地优化与完善管理工作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开展。

(3)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过程,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经验与能力,努力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管理工作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制度进行深入的优化与改革,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能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参加专门的管理培训或教学训练,或参与各类教学科研活动,从他人身上吸收优秀的班主任的丰富管理经验,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管理工作的参照,进而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4)成立班干部组织

小学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是工作开展的重要领导者,但小学班主任毕竟不能全方面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组建一支优质的班干部队伍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班干部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成立班干部组织,可以有效地保护部分内向学生的心理,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敢直接向教师提出相应的意见,未能及时发表自己的想法,所以班干部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班级每一名同学的想法与意见,并及时向班主任进行反馈。班主任也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意见,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优化。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效能,小学班主任应该全面地评判整体学生,运用公开、公正的选拔制度进行班干部的评选,从而有效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本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定期更换班干部的成员,防止出现职不对位的现象,这样既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又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的提升。

(5)因材施教,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因此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合理地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并对其进行因材施教、针对性培养,并做出相应的正确引导和单独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不能以偏概全,进行工作管理时要具有相对的针对性,不能守旧,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一贯地进行统一管理,通常会影响到某些学生的个人成长,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业进步。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阶段发展特点以及生活规律,制定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合理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不断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小学班主任开展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6)强化家校协作,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关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许多人往往会认为学生只有在家里学习的时候,才会进行家庭教育。然而,这忽视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辩证统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是缺一不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堂管理,必须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协作。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由班主任来进行学生管理,将无法适应学生将来发展要求。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更要与学生的父母共同努力,指导学生的班级管理。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是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充分利用家校合作的力量,让孩子父母也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进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可让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的录像上传到的微信里,从而实现家长对班级的管理进行监督,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深入,素质教育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传播。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思维,采用多元化的管理工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导与教育,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乐杰.关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交流),2018(03).

[2]张建英.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

[3]姜立晔.关于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班级管理工作(教育版),2012(19).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Passage Four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