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起点 农机装备再出发

2022-11-16陈立志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机装备

陈立志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1)

0 引言

2020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十三五”的顺利收官,农业和农机装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农机装备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也必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1 从“十五”到“十三五”农机装备的发展成就

1.1 “十五”农机装备的发展成就

“十五”是我国农机装备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装备水平稳步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整体达到39%以上,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加快,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十五”期间主要农业机械装备总量稳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2亿kW左右,比2000年增长18%左右;新技术、新机具研发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健全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衔接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1.2 “十一五”农机装备的发展成就

“十一五”是我国农机装备取得重大进展和发展速度最快的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整体达到5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40%以下[1],按照2007年农业部发布实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农机装备整体发展进入中级阶段。农机装备发展数量、速度、质量提升显著,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代表的主要农机装备呈现快速增长,农机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突破1 000亿元达到2009年2 265亿元,增幅位列我国机械行业13个子行业中第一位。

“十一五”期间,重大装备开发初见成效,围绕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研制,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现代草原畜牧业装备与设施研制,大型农用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新型施药技术与农用药械研制,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发出一批大型、经济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功能农机装备,并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

1.3 “十二五”农机装备的发展成就

“十二五”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30%以下,按照40%~70%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级阶段的标准,农机装备整体发展进入了中级阶段后期[2]。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突破4 000亿元大关,成为全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大国。

“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布局向功能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围绕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农业与食品行业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现代化农业农机装备研究与示范,大田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个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展实施。

1.4 “十三五”农机装备的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80%以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茶桑、设施农业机械化有显著进展,农机作业质量效率全面提高[3]。

“十三五”期间,坚持创新驱动,围绕智能农机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投入经费19亿元,国拨经费9.8亿元,部署了49个项目。同时,在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加大科技攻关。

2 农机装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机装备从“十五”到“十三五”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驱动不断加强,农机装备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我国作为农机制造和使用第一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研发能力、制造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特别是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的高端技术领域差距较为明显。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耕作制度和生产习惯差异较大,对农机装备的要求会存在差异性,对农业机械化基础研究要求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基础研究存在数据积累不足问题严重。另外,在耕作方面,还没有针对耕作方式进行不同农机装备的优化组合,不同程度造成土壤耕层“浅实少”;在种植方面,针对不同地区宜采用何种机械,采取何种种植方式,缺乏科学论证;在收获方面,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的机械收获技术路线还不十分明确。以上这些都成为了制约我国农机装备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短板”。

3 农机装备持续发展的分析和展望

农机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多方面的,需要中长期的发展过程进行不断提升和完善。面对不足,面对未来,农机装备想要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要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还要把握农机装备总体发展趋势,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任务方向,才能够使我国的农机装备产业整体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1 总体趋势

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重要物质基础,在经历了从机械替代人畜力的机械化,到以电控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目前,正在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阶段,融合生物、农艺、工程等技术,集成机电液、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逐渐融入,整体化解决方案逐步被接受,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新理念是世界农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农机装备应紧跟发展趋势,顺势而为,不断创新进取,力争逐步发展成为趋势的引领者[4]。

3.2 发展思路

农机装备的发展既要着眼全球布局,又要充分考虑国内需求,必须以政策为导向,充分结合我国实际需要出发,发展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装备[5]。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耕作制度和生产习惯,加大基础研究力度,采取科学论证,在自主创新和“卡脖子”问题上下大力气,为我国农业转型和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制造”。

目前,我国农机装备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有到全”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强弱项、补短板,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全程机械化,以及“作物”、“产业”和“区域”的全面机械化。以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为重点,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推进;积极开展粮食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示范引领,通过制定发布发展规划、技术装备需求目录、主推技术等形式,引导各地和企事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果菜茶、牧草、热带作物、中草药、现代种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创新发展。通过政府支持,加快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特别是注重发展适应小农生产、丘陵山区作业以及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农机装备。

站在新起点,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机装备的中长期发展要向着实现“从全到好”和“从好到强”的方向迈进[6]。第一阶段“从全到好”,在全面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加强人性化设计,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第二阶段“从好到强”,在保证提升农业机械性能、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研发能力、制造水平,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业机械化达到更高水平,与发达国家“并肩”,部分领域达到“领先”。

3.3 任务方向

3.3.1 重点任务

第一是补齐农机装备科技创新短板,包括农业机械基础研究、重大装备、传感器与智能化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促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机械化发展,提升物质装备能力和水平;第二是发展高端智能农机,智能农机装备具有信息数据处理与智能作业能力,是全球农机巨头技术布局的重点,也是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重点,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等重要指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保障“三大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7]。

3.3.2 攻关方向

围绕粮食、经济作物智能高效生产作业装备,秸秆离田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草原畜牧业智能装备,薄弱环节机械装备开展技术攻关。

粮食、经济作物智能高效生产作业装备以规模化农业、适度规模生产、家庭农场等多种规模高效生产需求为切入点,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种、管、收高效智能生产为重点开展;秸秆离田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针对秸秆产量大,湿度高,收储运难度大,秸秆收集夹带土壤,耕层土壤流失严重,秸秆“五化”利用缺乏先进成熟技术支撑,效率低、效益差等难题,以秸秆清洁收集出地、降低储运成本为重点,以肥料化、饲料化和燃料化为主攻方向;草原畜牧业智能装备完善苜蓿、燕麦等饲草料的种植、收获、加工生产大中型装备,创新解决牧草仿形收割、高密度成型、牧草及牧草种子高品质加工等技术及装备;薄弱环节机械装备重点研究中草药、亚麻、汉麻、药用汉麻及苜蓿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精量播种和高效收获技术及装备,开展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小区精细种床整备、精量播种、洁净收获、作物长势与病虫害分析等种子繁育机械与仪器设备的研发[8]。

4 结语

新起点、新征程、新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农机装备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将向着高效化、智能化、网联化和绿色化方向加速发展,并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机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沃得农机
港警新装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防晒装备折起来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