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2022-11-16高思怡

小学生 2022年28期
关键词:文章能力语文

☉高思怡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语文是我国的母语,是人们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教师应该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制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很重要。语文教师要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效做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改变,积极跟上大众的步伐,为变化随即作出相应改变。[1]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概念

预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这项科目很重要。首先,是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学习,并将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记录标注下来,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可以着重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语文科目比较繁琐,内容比较多,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会有些困难,所以预习会减轻学习过程中的负担。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预习方法,并学生制定正确的预习计划,这不仅可以在预习中缩短时间,也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解决不懂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和学习,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除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感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受益终身的,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更快跟上老师的步伐,并且更能保持精力,听课的效率也非常高。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良性循环,达到最终目的。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意义

(一)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前的教学手段是比较死板的,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影响老师的教学思维以及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对课堂的秩序和效率影响也很大,从而使学生成绩下降。预习主要是通读即将要学的内容,了解其大意,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在阅读的同时稍加思考,对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着重记录一下,加深记忆,以便于在今后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疑惑的地方更加专注,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不会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学习,并能提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使其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获得成就感。

(二)预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涵盖了很多内容,需要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逐步培养。俗话说“教书育人”,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考试内容的教学,还要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认知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的生存法则。

(三)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预习是一个学习的方法,是教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己领悟的能力。通过老师的训练和指导,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实际上,预习就是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下,有针对性地主动学习新的内容的过程。促进学生养成自己动脑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因此,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兴趣,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2]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于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导火索”,它引发着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有了预习意识的学生会通过很多方法来进行预习、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达到预习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引导一定要正确,否则会影响学生预习的兴趣。很多老师对于学生之间有差异的问题没有考虑进去,盲目布置预习任务,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不要过度布置预习的任务,让学生产生负担和压力。学生每天要学的科目很多,还要做作业,预习只占据作业的一小部分,所以老师应制定个性化的预习方案,根据语文作业量和要预习文章的难易程度布置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在预习中准备好自己的预习成果,在上课时让学生分析自己的预习成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积少成多,这样学生在预习中就把要学的知识掌握了一大半,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在课堂上,分组比赛,制定规则,看看谁在预习中掌握最多的内容,获胜即可加分,得分最高者获得奖励和称号。在学生预习过后,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预习学习过程中获得喜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过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经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听听别人的学习经验,这样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的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分组背诵古诗,进行比赛,再播放一些诗词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讲讲诗词的大概意思,使学生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印象。

(二)制定预习计划,布置预习任务

小学语文的学习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要避免学生敷衍预习,避免学生对预习产生厌倦的情绪。当前一些学生预习都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这样被动的预习毫无意义,学生在预习后没有收获。盲目的预习,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陌生,认为预习没有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应该耐心疏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慢慢对预习放下“戒备”,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感觉预习会让课程变得简单,从而更有成就感。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关注,当学生做出改善时应及时鼓励,让学生从厌烦预习到喜欢预习。想预习一篇文章时,要做到手、口、脑并用预习,运用的感官越多,记得越牢,预习效果越好。

1.读。首先肯定是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把字词读准,把文章读顺。要读出声,像晨读一样,反复朗读,可以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读,也可以自己读。

2.划。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得同时一定要做好标记。例如,第一遍哪个字读错了,或者不认识,可以用笔标注下来,之后再进行反复阅读,直到读顺。标一下文章一共几个段落,诗词一共有几句。难的字词可以在练习本上多写几遍。重要的句子可以划出来……

3.查。要查字的读音、词的意思、作者的背景、文章的人物、文章的背景、课外的延伸,等等,运用课外书、补习资料、电子产品去查询。

4.写。下笔如有神。在查询的过程中,在课本上做好记录,把查到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增强记忆,在课堂中更好地回答问题。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只是了解字词,通读文章大意,更要理解文章的含义,逐步加深对文章的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去找寻答案。查找的过程就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其实,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要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摘抄本,在预习查找的过程中,把有疑惑的地方抄下来,遇到好的词句也可以抄下来,以后可以当做作文素材。

(三)培养自主预习意识,养成自主预习习惯

好的学习氛围可以给学习提供很大帮助。所以,老师要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要有意义,要针对性地列出预习的问题,不能太死板,让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答案,这样学生预习时才能有所成就。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很少有家长重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他们对于学生自主预习的关注度不高,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有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专注力差,缺少耐心,不主动回答问题,不参与师生之间的讨论,从而更需要老师和家长耐心地引导和督促,多鼓励,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需要坚持不懈,有毅力,最后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预习习惯要精心设计,做到“默读——查询——朗读——摘抄——思考”,把预习的内容贯穿教学课堂中。

1.默读。读一篇文章,第一步肯定是了解文章大意。采用默读的方式,就可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事,对文中重难点词句、重要的句子、作者的介绍、文章的背景等都划下来,对文章进行初步渗透。

2.查询。对默读划下来的重难点进行查询,查字典、词典,也可以询问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

3.朗读。在查询完问题后,就可以通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将不认识的字词学会。第一遍主要注重生字词的读法;第二遍主要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了解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三遍主要注重文章的结构,有几段,采用了怎样的结构,用到哪些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等。

4.摘抄。通过上面几轮,学生应该把认为重要的、优美的字、词、句抄下来,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对以后写作也有帮助。

5.思考。通过以上步骤的学习,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知识点有了大概了解,下面,还需要最后一步——思考,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学生可以思考这篇文章在内容、词句、背景、思想上还有哪些难点,在原来的基础上延伸思考。例如,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这里的修辞手法为什么这样运用,和现实有没有关联,这段话的语境是什么,等等,一些想不明白的可以记下来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着重听一下。

读懂文章,自学生字,了解文章大意,摘抄好词好句,了解文章结构及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等,是预习的重点。[3]

(四)有针对性地展开预习任务

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可以把问题代入到语文的预习中,使学生充分思考分析,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提出问题预习时,可以用彩笔进行勾划答案,做好标记,以便于查看。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难题,也可以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提出他的问题,再让其他学生去思考回答这个学生的问题,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好习惯。最后,老师再进行纠正和补充。

(五)布置多种多样的预习作业

上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概讲了什么意思,之后,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搜索相关的视频、图片、歌曲;可以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文章的有趣,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可以和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可以把图片打印下来,把歌曲学会并唱出来,把实践的成果拿到班级里给同学和老师欣赏,让学生在预习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学习要求会增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育发展趋势,要详细分析透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和教师指导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还要提高指导能力,找准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预习就是打基础。打好基础,往后的学习才不费劲。课前预习能够给课堂学习做个良好的铺垫,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堂上的负担。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正确的、科学的预习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进行多方位的教学,不能一味单一教学,要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做到快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增加,教育的发展对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要持续学习,掌握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作出明确的规范。在以后的教学课程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章能力语文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