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冷季节猪只饲养场的管理措施分析

2022-11-16薛亚娟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9期
关键词:猪只猪群养猪

薛亚娟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小塘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建平 122402

我国进入冬季之后昼短夜长,饲养环境的气温也会随之不断的下降,天气逐渐的转凉,所以在实际的养猪生产过程中,无论是规模化的饲养方式或者是小型圈舍饲养的生产方式,都会针对安全度过低温时期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所以日常生产中面临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必要的管理措施,否则猪只机体很容易因为需要抵御寒冷的侵袭而呈现出相对缓慢的生长情况,严重的会削弱猪只机体的抵抗力而出现病毒或者是病菌等感染的不良问题,进而还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疾病产生,对于实际养猪生产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如果遇到风雪或者是降温的天气,给饲养者的工作造成很多困难。所以每年临近寒冷的时节,饲养者都需要保证猪只处于良好的状态,以确保猪只能够充分发挥生产的潜力,有效缓解低温环境给猪只机体造成的不同影响,减少因为风雪严寒条件造成养猪生产遭受的经济损失。实际生产中应该针对常规的管理措施进行强化,同时要配合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从而可以保证饲养场获得比较理想的经济收益。根据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发现,我国冬季的养猪生产必须重视对于管理措施的强化,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1]。

1 及时加固并检修饲养舍

在进入秋季之后,特别是在寒冷冬季到来之前,饲养者应该针对猪只的饲养舍开展相对比较全面的检修以及维护措施,尽量给猪群营造适宜生存环境,保证猪只舒适且安全的生产。饲养舍的墙壁和顶棚或者是门窗等如果出现损坏的情况应该进行及时的修缮处理,尽量确保饲养舍始终稳固且严实,能够更好地抵御寒冷和风雪的侵袭,确保猪群的安全。如果是简易的饲养舍应该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避免因为风大雪压的情况而造成倒塌的问题。对于用电线路应该开展认真的检查,避免出现短路或者是断电的问题。供水管也应该采用稻草、棉布、塑料薄膜等进行层层的缠绕处理,有效避免水管因为寒冷受冻而影响实际生产的供水情况。同时还应该保证饲养舍外围墙壁厚实且严密,有效避免寒邪入侵影响猪群健康。对于相对单薄且简陋的饲养舍应该及时采取加厚的处理措施,生产中经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堆放作物秸秆、临时砌泥土坯等,只要可以发挥保温的效果就可以。实际生产中应该在严寒的冬季到来之前及时将窗子及多余的通风口进行封堵处理,并且应该在饲养舍的门口挂上棉帘、草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冷风进入舍内而侵袭猪群。寒冷的冬季可以利用烟道、沼气炉、煤炉等设施而给猪只饲养舍进行供暖,但是如果生产中采用煤炉进行供暖,饲养舍内就需要在供暖设备的周围设置相应的防护装置,否则很容易在生产中造成猪群出现烫伤的不必要损失[2]。

2 确保饲养舍适宜的温度

我国冬季室外一般都处于严寒的状态,尤其是我国的北方广大饲养地区,所以猪只饲养舍内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但是如果温度过低就会造成猪群出现严重的寒冷应激反应,会不断地削弱猪群机体的免疫力,并且会不断降低猪只的健康水平,严重的还会诱发某些疾病,特别是仔猪群体受到的影响会相对更大。此外,如果处于寒冷的环境条件中,猪群自然就会通过提高采食量的方式而提高机体的代谢产热以便维持体温状态,随着采食量的增加,猪只的日增重反而会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猪生产的实际成本,最终会降低饲养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采取人为的方式而提高饲养舍的温度在养猪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临床中应该切合实际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地提高饲养圈的温度,通常可以采取炉具或者是暖气等设备的方式提供热源而提高饲养舍内的温度;也可以适当的提高猪群的实际饲养密度,依靠猪群自身的温度散发而提高饲养舍内的温度。通常保证饲养舍内温度稳定在18~25 ℃属于最为适宜条件。初生仔猪群通过采取供暖设备而保持产房温度在22~25 ℃,同时通过采用仔猪电热板、红外线灯泡等加热设备以维持适宜的舍温,尽量给仔猪营造温暖干燥的生产环境,在实际生产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猪群因为舍内温度过低而出现腹泻及感染其他疾病的不良情况[3]。

3 科学投喂营养均衡饲料

随着环境温度渐渐的降低,猪只饲养舍内的温度自然会随之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也可见猪群的实际采食量通常会有所增加,所以此时生产中提供给猪群的饲料应该保证品种多样化,遵循少添勤添的饲喂原则,并且适当的提高每天饲料的供给量,提高其中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的补饲,同时还应该适当的提高能量饲料的投喂比例,以有效保证猪只机体日常对于热量的实际需求情况。提高猪只获取日粮的品质,同时还应该适当的提高日粮的饲喂量,这样可以保证猪只机体对于能量的消耗,同时可以满足机体对于营养的实际需要情况,最终有效提高猪只机体的抗病能力。猪只日常采食的饲料中可以适当提高青绿饲料等富含维生素的饲料,能够有效提高猪只机体的免疫力。实际生产中应该及时的针对饲喂方法加以调整,最好给猪群投喂干饲料,可以避免因为冰冻而导致猪只不易采食的问题或者是造成饲料浪费。应给猪群饮用清洁的温水,否则会因为饮用水的寒凉而对猪只的胃肠产生刺激诱发疾病;如果生产中给猪群投喂湿料,就应该采用清洁的温热水进行拌料处理,以有效保持适宜的料温,但是生产中应该对饲槽进行及时的清理,否则很容易造成饲料和饮水出现冻结的情况。另外在进入冬季之前应该将饲料和配料以及常用的药物准备充足,避免出现大雪、冰冻灾害时运输困难或者是产生饲料供应缺乏的不良情况。实际养猪生产中适当的增加喂料次数也属于具有科学性的管理措施。通过增加给猪群的喂料次数而相对提高猪只的采食量,有效填补生产中因为温度低而造成猪只体内呈现出热量亏空的状态。如果实际的生产条件允许,在昼短夜长的冬季可以在夜间给猪群增喂一次夜食,有效提高猪只的日增重,从而缩短猪只的饲养生产周期[4]。

4 加强控制饲养舍内环境

寒冷的冬季通常会为了保证舍温而造成饲养舍长时间的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饲养舍内的空气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更换,通常就会造成饲养舍内处于湿度过大或者是滞留过多有害气体的情况,从而也增加感染呼吸道系统和其他疾病的可能。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对于舍内湿度以及有害气体浓度的控制及减少。及时清理饲养舍内猪群排泄的粪便,有效降低舍内因为粪便存积而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还可以配合定时气窗换气的处理方式,将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出,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进行太长时间的通风换气,应该将舍内有害气体排出后,及时的将气窗进行关闭。同时还需要减少饲养舍内的实际用水量,并且要及时更换吸垫草垫料, 保证饲料的投喂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

5 做好疫病防治措施

给猪群认真落实免疫接种措施,因为在寒冷的冬季猪群更容易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通过采取免疫接种的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属于重要的预防方式。我国北方的猪只饲养地区在冬季一般都会采取封闭式的饲养生产方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病原菌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比较容易造成猪群感染流感或者是呼吸道等疾病,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对猪群进行针对性地适时免疫接种。强化日常的养猪生产管理,针对实际生产中相对薄弱的工作环节及时的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于猪群的实时监测,密切留意猪群的实际生长动态,在做好猪群的免疫接种操作同时,还应该配合强化日常的生产管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保健防病工作。重点应该关注猪只的风寒感冒、胃肠炎感染,及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严重疫病的预防措施。猪群如果出现感冒发热、胃肠炎等一般性的疾病时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配合强化日常的饲养管理措施;对于饲养场内出现死亡的生猪应该在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严格采取无害化的处理措施,严禁随地抛弃或者是出售的不当行为,否则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不利影响[5]。

养猪生产过程中,寒冷季节要重视猪群的日常管理措施,确保饲养舍的保温适宜,有条件的饲养场可以通过采用加温装置以提高舍温,给猪群提供温暖干燥的生产条件,同时给猪群供应营养均衡的日粮,避免猪群感染疾病,从而确保猪只在寒冷条件下维持健康的生产状态,保证饲养场的实际经济收益不会遭受严重的损失。

猜你喜欢

猪只猪群养猪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母与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欧盟出现养猪热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胡显丰的“分散养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