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合作培训模式在综合性医院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15方萍萍谢静文陈日坚胡旭林辛季麟赖培云陈晓燕周玉华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个案专科

方萍萍 谢静文 陈日坚 胡旭林 辛季麟 赖培云 陈晓燕 周玉华

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持续增大,老龄事业急需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以解决更多老年人养老的问题[1]。我国的老年护理事业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老年护理学院,全国老年医院不多,老年病房也只是在三甲医院才独立分科,基层医院绝大多数没有老年病房,老年患者分布在临床各科室,缺乏老年专科护理,老年护理质量差,满意度低[2]。我科从2018 年底在市护理学会老年专委会组织下进行老年专业护士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培养一专多能老年专业护士的探索性研究活动[2]。本研究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培养老年专业护士的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训对象)来自粤东地区不同医院,在老年医学相关科室工作或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从事临床工作2 年以上的护士,共45 名,分3 批培训。均为女性;年龄25-45 岁,中位年龄34.0 岁;学历:大专22人,本科18 人;护龄4-20 年,中位护龄16.0 年;职称:护师26 人,主管护师17 人,副主任护师2 人。

1.2 培训方法(1)前期培训工作准备。医院出台了《汕头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工作方案》,成立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由老年医学科主任担任基地主任,工作方案明确领导小组和老年医学基地的工作职责,培训基地严格按照国家的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大纲制定《老年专业人才护士教学培训计划》,计划中明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教学质量评估、学员监督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并统一制定了学员培训手册,加强对学员在学习过程的管理。每批培训时间为1 个月。(2)师资筹备工作。本培训小组领导成员根据院内老年专科护士的数量与培训需求,选取本院获得护理专科资格及老年护理相关科室的骨干、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具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较强、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5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临床护士15 人作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训老师,其中老年医学科老年专科护士4 人,延续护理中心伤口造口专科护士2 人,老年综合评估师、卒中康复专科护士、糖尿病专科护士、肿瘤内科(安宁疗护专科护士)、骨科专科护士、ICU 专科护士、康复专科护士、营养科专科医生、养老中心负责人各1 人,职称:主管护师9 人,副主任护师4 人,主任护师1 人,副主任医生1 人。(3)多学科合作开展老年专业人才培训:根据我院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轮转计划,以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方式培训,内容参考《老年护理学》和《老年专科护理》教材,包括老年人住院护理(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居家护理等护理要点,老年健康教育,老年综合评估技术,老年护理技术,跌倒、坠床、误吸、压力性损伤等风险防范技术,失能、失智老人日常生活照护技术,胃管、尿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各管路的护理要点及维护操作规范,安宁疗护的相关护理评估及操作,参与老年多学科团队合作,助老辅具的应用要点与宣教,护理个案的管理,老年人临终护理等。采取上午集中学习理论知识,由各带教老师按专科特点授课,下午分组参加临床实践,每批次学员随机分为4 组,并按照安排表进行临床实践,轮转科室有老年病区、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骨外科、ICU、延续护理中心、营养科,并作为责任护士分管病人,完成个案护理。培训最后一周安排养老机构参观学习,并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颁发老年专业护士证书。

1.3 评价方法(1)老年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由培训小组根据培训大纲建立老年护理论知识与技能考试题库,每个学员至少按照培训大纲完成技能操作的例数,考核成绩包括出科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个案护理汇报及平时成绩。理论考试试卷100 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满分100 分,低于60 分为差,60-79 分为一般,80-89 分为良,90 分及以上为优。技能考核为老年综合征评估技术。满分100 分,低于60 分为差,60-79 分为一般,80-89 分为良,90 分及以上为优。平时成绩包括日常工作考核,医德医风,劳动纪律等指标。个案护理由每位学员以PPT 形式进行汇报,15 位带教老师担任评委,按澳大利亚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3]作为对个案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打分,总分100 分,低于60 分为差,60-79 分为一般,80-89 分为良,90 分及以上为优。(2)老年患者对临床护士老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培训小组成员根据培训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护士提供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共三部分25 个条目,其中知识、技能各10 个条目,服务态5 个条目,采用5 级(0-4 级)评分法,即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总分100 分,<60 分为不满意、≥60 分为满意。问卷经过预调查及课题组成员听取临床专家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其Cronbachs′α 系数为0.85,内容效度为0.79,问卷均由电话回访形式,调查2019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培训前)、2022 年1 月至2022 年2 月(培训后)在医院就医的老年住院患者200 例。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培训前后老年护理专科知识及护理技能,护理个案成绩优良率比较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老年护理专科知识及护理技能,护理个案成绩优良率比较[n=45,人(%)]

2.2 培训前后老年患者对老年护理服务满意率医院老年患者对培训后老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1.0%(162/200)明显高于培训前的46.5%(93/200),P<0.01。

3 讨 论

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老年专业护理人才紧缺的供需失衡问题,成为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领域管理者及教育者关注的重点议题[4]。老年专业护士是指通过老年疾病预防护理等相关专业的培训并取得认定资格后,为老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在老年病科协助护士长开展科室的科研以及同事的继续教育工作,根据专科特性为老年疾病的照护提供专科意见,发挥自身在老年护理领域的专家指导作用的护理人员[5]。多学科合作是指不同医疗卫生领域组成团队成员,合理应用现有资源,为需要者提供最优决策的措施。多学科合作基于老年人存在多病共存的特点,学员不但能在老年医学科学习老年专科知识,还能在其他老年相关临床科室学到老年各种疾病专科护理要点,更能在其他非老年专科科室帮助参与解决老年人护理问题,达到双向作用[6]。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要求学员掌握老年人基础护理(包括体位转移、喂食护理、食物调配),熟悉老年专科的护理技能评估(如跌倒评估、吞咽障碍评估),掌握老年专科的护理操作(如腹部按摩、肛门指力扩肛等),掌握老年综合评估技术(CGA)。CGA 是指通过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等情况,制订协调、整体的改善计划,最大程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7]。还要求学员参加护理查房,参与危重症护理会诊和护理个案讨论,完成常见病例护理个案积累,参与临床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在培训期间,在固有老年病学护理、老年护理知识及技术课程基础上增加人文及康复等方面的课程,如长期照护、康复护理、老年营养、安宁护理、老年社会学及社会保障、健康管理及养老机构管理等方面课程[8]。根据课程表安排,上午学习理论知识,下午到临床实践,学员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在临床实践中,要求学员作为责任护士分管病人,并运用JBI 循证完成个案管理,作为结业汇报。在教学中,让每位学员以小讲课形式分享自身医院的专科特色,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老年专业护士的老年护理专科知识、操作技能及个案管理能力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培训前(P<0.01),壮大与提升了老年护理队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护理供需矛盾。

多学科培训模式基于老年多病共存的患病特点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率。住院老年患者患病率最高的6 种慢性疾病分别为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骨质疏松、糖尿病、COPD[6]。多学科合作的培训模式,符合护理工作要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三贴近”原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吸引临床护士参加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老年患者对医院老年护理满意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提示运用多学科合作培训模式开展一专多能老年专业护士培训,能提高临床护士老年护理专业水平,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在综合性医院运用多学科合作培训模式,可多方位、多层次培养老年护理人才,促使老年专业护理人才向老年专科护士发展,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个案专科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实用老年医学》稿约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