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例

2022-11-15田欣玉蓝俊豪

创意设计源 2022年3期
关键词:五感彩妆产品设计

田欣玉,蓝俊豪

引言

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品牌的时空交流中,提升消费者的多重感官体验,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例,将五感体验融入三星堆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探究新时代下彩妆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以期能够在传承博物馆文化的同时,发掘巴蜀文化的特色,使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消费体验。

一、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

(一)五感体验理论

五感体验主要指人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以及触觉对事物产生间接或直接的生理与心理反映,也就是将人体对事物感觉的多种信息进行有机融合,并优化其使用方式[1]。因此,从五感体验出发,对文创产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进行研究,不但可以获得消费者使用文创产品时的情感因素与体验信息,而且可以为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指导意见。五感体验融合了心理学与设计学的知识,其为研究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带来了全新的解读与分析,有效地拓宽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思路。

(二)基于五感体验的文创产品应用现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指出,消费者在不同时期对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同,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便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消费者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情感。由河南省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与国内品牌联名的考古盲盒,一经推出便火爆全网,这是由于盲盒在设计时尽可能地还原了文物的特性,同时还挖掘消费者的触觉感知,激发其在方寸之间感受考古发掘的魅力。考古盲盒带给消费者从视觉到触觉的神秘性和趣味性体验。由此可知,将五感体验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对消费者感官体验的提升和文化价值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五感体验融入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的必要性

彩妆文创产品属于特殊的设计门类,常见的彩妆文创产品包含眼影、口红、腮红、高光、粉饼等,这些彩妆文创产品本身具有极强的品牌属性、包材属性和用户属性,使其能够区别于一般的文创产品[2]。面对消费结构升级和新生代消费需求的变化,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从五感出发关注消费者的情感表达,探索消费者的需求与体验,分析博物馆文化与彩妆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的平衡点。

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依托五感体验理论,通过思考文创产品与博物馆的契合度、市场的接受度以及消费者的满意度等方面,达到彩妆文创产品与博物馆文化的有机结合,进而探索出理想的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博物馆+彩妆”依托博物馆IP、馆藏文物的视觉特征及其背后的故事等内容为彩妆文创产品进行文化赋能。“彩妆+五感体验”是将消费者的感官体验与文创产品设计相结合,以体验设计为导向,增强彩妆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集文化性、功能性、互动性、趣味性与审美性于一体的“博物馆+彩妆+五感体验”的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是当下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见图 1)。综上所述,彩妆与博物馆的跨界组合让彩妆文创产品设计兼具复杂性与综合性。因此,在设计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时,需考虑消费者的体验感,采用创新思维设计的方法结合五感体验,将文化物像化、触感化,让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互动体验,使其兼具功能性与趣味性,并向社会传递出彩妆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

图1 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

二、基于五感体验的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语汇转化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发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是迄今为止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如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金面罩、金杖、象牙等,这些文物的背后承载着独特的巴蜀文化内涵[3]。伴随着 2021 年三星堆考古工作的再度展开,三星堆的国宝们迅速登上了“顶流”的位置,众多国货彩妆品牌纷纷与三星堆博物馆推出联名款彩妆文创产品,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本章中,笔者将五感体验融入三星堆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将彩妆文创产品的配色、造型、材质、气味、肤感与消费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相结合进行分析,探索三星堆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语汇转化的创新思路。

(一)视觉体验与彩妆文创产品设计

1.基于包装形态的视觉体验

将文物造型与彩妆产品的包装形态相结合,能够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消费体验与视觉冲击力[4]。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便是其特异的造型,将这些文物的特异造型运用在彩妆文创产品上,可以带给消费者猎奇、探索的心理感受,并且文创产品的包装形态与文物造型的相似性也给予了消费者对文物印象的二次加深与理解。原色波塔INSBAHA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名推出的黄金档案限量礼盒,包含 4 款彩妆文创产品,这些彩妆文创产品在包装设计上均结合了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原型。以太阳轮腮红盘为例,其包装造型整体复刻了三星堆博物馆馆藏文物青铜太阳轮的结构特征,使得腮红盘看起来别具一格。其余的 3款彩妆文创产品也都遵循此设计原则(见表1)。 由此可知,为了达到凸显博物馆特征的效果,在设计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时,应多运用博物馆馆藏文物中较为特殊的造型进行设计。

表1 原色波塔INSBAHA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名推出的黄金档案限量礼盒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案例分析

2.基于彩妆配色的视觉体验

眼睛对颜色的变化有较强的感知,所以颜色是影响消费者视觉体验的重要因素。彩妆文创产品的配色主要分为 2 个方面:(1)彩妆文创产品包装的配色。例如,原色波塔INSBAHA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名的彩妆文创产品中,包装的整体颜色以绿色、墨绿色为主,仅在细节处点缀金色。(2)彩妆文创产品的配色,以眼影腮红盘的配色最为突出。笔者对三星堆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文博机构推出的联名款彩妆文创产品进行调查,通过对 50名年龄在 20~30 岁之间的女性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爱好者进行调研访谈之后,发现调研者普遍认为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黄绿配色眼影盘更接近三星堆文物的青铜色系;故宫博物院的红黄配色眼影腮红盘对应了故宫的宫廷风格[5];敦煌研究院眼影高光盘的配色与敦煌的自然环境相呼应,其包装的配色与敦煌壁画的色彩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见图 2)。由此说明,在设计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配色时,需要根据博物馆各自的文化与地域特色来搭配,以此达到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体验[6]。

图2 国货彩妆品牌与国内博物馆推出的联名款彩妆文创产品配色视觉体验分析

(二)触觉体验与彩妆文创产品设计

1.基于包装材质的触觉体验

消费者通过观察、触摸感受产品的肌理、纹路与软硬程度,触感能够唤起消费者对已有触觉质感的回忆与联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触觉体验[7]。不同的包装材质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触觉体验,如表 2 所示,金属的包装材质带给消费者冰冷的触觉体验,皮质的包装材质给消费者以温暖的体验。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以青铜器和金器为主,因此,金属的包装材质会更贴近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通过视觉观察做出对文物质感的基本判断,然后再由视觉转向触觉。但是因为文物的不可触摸性,观众则会通过视觉联想的方式,模拟与其相同质感的物品的触感,进而产生触觉体验。由此可知,在设计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时,需要结合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表2 不同包装材质的触觉体验

2.基于互动体验的触觉体验

触觉与视觉不同的是,触觉可以使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产生互动,使产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原色波塔INSBAHA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名的鱼凫绒雾唇泥是将唇泥底部的磁吸与纵目眼影盘上的眼睛相组合设计的一款文创产品。这一设计思路为消费者带来新的文创产品设计体验的同时,也为三星堆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道路。

(三)嗅觉体验和味觉体验与彩妆文创产品设计

嗅觉仅次于视觉,是人体感知刺激的第二感觉。经科学实验证明,人们的嗅觉记忆比视觉记忆更为可靠,人们对 1 年前气味回忆的准确率为 65%,而对 3 个月前看过的图片回忆的准确率为 50%。嗅觉和味觉相互作用,人们通过嗅觉器官感知气味、通过联想唤起记忆的味道。化妆品中的香气更是一种营销手段,很多高端化妆品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调香技术,消费者使用化妆品之后,可以在肌肤上留下香水、粉底或口红的气味,持久的香味使人心情舒畅,因为气味可以唤起消费者的某种美好记忆。例如,BOITOWN与大英博物馆联名推出的香芬系列,其设计灵感来自大英博物馆的文物《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上的陶砖图案,香芬的气味采用文物故事中的无花果木香调,消费者在使用香芬时,嗅觉体验与文物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将嗅觉体验运用在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典型案例。

(四)听觉体验与彩妆文创产品设计

听觉通常与视觉合并为视听体验,听觉体验就是利用包装设计制造出的声音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彩妆文创产品中,不同包装材质的声音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听觉体验,磁吸的清脆与亚克力的坚韧从听觉上就可以明显区分。花西子在 2021 年 10 月推出了傣族印象系列彩妆文创产品,在产品包装材质的选择上,限定版采用了金属的包装材质,定制版采用了塑料的包装材质,金属的包装材质可以让消费者有贵重的触感,进而能够加深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印象。通过声音来引导消费者传递其品牌价值,是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由于听觉体验运用在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中的案例较少,因此,其可以作为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的一个创新突破口。

三、基于五感体验的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设计路径

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是基于五感体验的设计原理,将消费者的感官体验与产品的创意性相融合,从而使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最为重要的是彩妆品牌与博物馆之间的跨界合作,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加入五感体验的设计原理,将互动体验融入文创产品中,能够多维度传递博物馆文化。一方面,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促进了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结合博物馆自身的热度,推动了国货彩妆品牌在彩妆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形成双向互促的文化创新发展新路径。

(一)博物馆与国货彩妆品牌跨界联名提升消费体验

近年来,《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让“博物馆热”扑面而来,而博物馆与国货彩妆品牌的跨界联名已成为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趋势(见表 3),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表现。博物馆与国货彩妆品牌原本是两个毫无关系的领域,将它们进行跨界联名,使博物馆在不同的产品、品牌、场景之间产生交集与碰撞,进而给予消费者新的消费体验。博物馆与国货彩妆品牌的跨界,前者作为文化符号的提供者,后者作为文化符号的载体,通过品牌联名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文创产品最大的文化价值[8]。对于国货彩妆品牌而言,是曝光和积累消费者的良好方式;对于博物馆而言,是传递博物馆文化与价值的良好方式,最终形成“1+1>2”的效果。跨界联名不仅可以实现从产品设计到价值赋能,而且可以实现从品牌理念到情感认同。国内最早与国货彩妆品牌联名的博物馆当属故宫博物院,其最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是毛戈平与故宫博物院联名推出的“气蕴东方”系列彩妆。毛戈平对故宫的红墙金瓦、诗词古画等元素进行了编排、重组与再创造,以“大道至简、内藏乾坤”的原创设计思路,奠定了差异化的品牌特性。“气蕴东方”系列彩妆从视觉体验、触觉体验再到多重的感官体验,触景生情般地带领消费者回到美轮美奂的宫廷世界。“气蕴东方”系列彩妆的成功为国货彩妆品牌与博物馆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消费者看到国货彩妆品牌的实力与东方美学的奥妙。笔者认为,对于三星堆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而言,挖掘文物背后的古蜀故事,对三星堆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有较大帮助。

表3 博物馆与国货彩妆品牌联名推出的文创产品

(二)情感交互带动博物馆文化体验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集合,博物馆文创产品继承了中国精神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思想,以一种有温度的、可持续的传承方式引领新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潮流。以原色波塔INSBAHA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名推出的黄金档案限量礼盒彩妆文创产品为例,这样的设计思路使消费者对文物本身的浓厚兴趣转嫁到了彩妆文创产品上,文创产品包装上的古蜀符号也是对古蜀文化的传播。其中,青铜纵目眼影盘的设计亮点就在于使文物从平面式到立体式,从静止式到互动式,让消费者还原文物的过程,也是在建立消费者与品牌和博物馆之间的情感关系。让消费者在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上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与国货彩妆品牌的崛起[9]。

(三)多重感官体验唤醒博物馆价值

根据同程旅行发布的《中国博物馆主题游报告 2020》的数据显示,“95后”和“00 后”逐渐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当下与国内博物馆合作的大多是国货彩妆品牌,这更有利于传递民族传统文化,更容易凸显国货彩妆品牌的价值,对年轻消费者具有正确的引导意义。五感体验理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彩妆产品相结合,形成“博物馆+彩妆+五感+消费者”的设计模式,为彩妆文创产品设计提出了新的参考方向。认知博物馆文化的传统方式是参观博物馆,而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通过文创产品来扩充和加深对博物馆文化的认知。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让消费者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方感知层面,了解博物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10]。五感体验结合彩妆文创产品设计,通过筛选博物馆文化、文物符号的方式,为其匹配相应的文创产品设计路径,营造出有艺术感和氛围感的产品体验。以文化为基石打造彩妆文创产品的创新点,可以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11]。

四、结语

文旅融合背景下,将五感体验融入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旅游消费体验,彰显博物馆文化性与国货彩妆品牌的国潮特性。三星堆博物馆作为近年来的网红博物馆之一,其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都值得深度挖掘,同时,三星堆所蕴含的古蜀文明是四川地区独有的文化内涵,也为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打开了新思路。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体验的角度出发,对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进行设计,可以提升博物馆彩妆文创产品的文化层次性与趣味性。

猜你喜欢

五感彩妆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彩妆
基础彩妆
“五感”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性研究
试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究与应用
景观的语言
不玩彩妆的插画家不是好猫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