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记人生

2022-11-14尤今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卧游旅伴笔记

尤今【新加坡】

笔记,长伴我左右。学生时代,笔记是我应付考试的犀利武器。大学的笔记,可说是学问的基石,收在笔记里的,都是教授的思想精华,弥足珍贵。然而,做笔记的人必须细细咀嚼、来回反刍、努力消化,才能融会贯通而延伸出新的体会。

做记者后,我随身携带空白的本子,在进行访问时,用的是自创的速记功夫——对方在高谈阔论时,我把他言谈的要点用关键性的字眼记录下来,一串长长的话,往往只浓缩为短短几个字。访问过后,我才把笔化为线,添字加句,把散落的珍珠完整地串连起来。这时,笔记就像是一面镜子,受访者性格的亮点、弱点与特点,都无所遁形。工作上的这种训练,对于我日后撰写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大有裨益。

足履天涯时,笔记就是我的亲密“旅伴”了,它记录着我旅程的点点滴滴,是我丈量土地的“记忆库”。多年来自助旅行,每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舟车劳顿,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无法一字一句详细记录沿途见闻;这时,曾经“眼观四面、耳听八方”的经验,便派上了用场,我看、我听,然后,尽量选取要点来记;有时,一本笔记写满了,擔心遗失,便用手机把笔记每一页内容拍摄下来,存放在电脑的云端里,高枕无忧哪!旅行回来后,笔记里的资料,便化成了一部部生龙活虎的游记,帮助他人卧游世界。

人生,还有一本非常重要的笔记,不动声色地收藏在各自的心里。爱与恨、恩与怨,记录得一清二楚。要报恩、要报仇、抑或选择“快意恩仇两相忘,沧海一声笑”,就看个人的修养和境界了。

(摘自《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卧游旅伴笔记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漫画
论“卧游”的美学意味
宗炳《画山水序》部分解读及对笔者创作的影响
浅谈山水画中的“卧游”与“记游”
我们是地球旅伴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