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天”比“问天”难在哪儿

2022-11-14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问天宋明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与3个月前发射的问天实验舱个头差不多,但是交会对接过程却是难上加难。”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空间站实验舱主任设计师宋明超介紹,成功驾驭“梦·天之吻”的幕后神兵,正是由该所研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

“梦·天之吻”的第一个难关是此次交会对接任务最大的危险点:梦天实验舱入轨后与太阳夹角较大,太阳翼发电能力有限,能源紧缺,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会对接,就需要中断自主交会对接过程,紧急调整梦天实验舱姿态,让它连续对日定向以保证能源供应。

为此,技术人员为梦天实验舱特别定制了交会对接任务故障预案,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充分体现在“故障树”上,通过开展大量的预演预判和试验验证工作,确保故障止于预想、不留缺憾。

“梦·天之吻”的第二个难关是“问·天”交会对接时组合体只有天和核心舱的对称构型,而“梦·天”交会对接时组合体是“L”形的非对称构型,这就显著增加了空间站在轨姿态控制的难度。“一是‘L’构型的组合体质心发生较大的横向偏移,增加了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之间的关联,组合体自身控制难度加大;二是梦天实验舱在接近组合体时需要开启反推发动机减速,发动机的羽流会干扰组合体的姿态,让‘梦·天之吻’变得更难。”宋明超进一步解释。

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梦天实验舱GNC系统精准识别了实验舱和组合体的相对距离及相对姿态,逐步接近并最终实现高精度的交会对接。(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讯、《光明日报》等)

猜你喜欢

问天宋明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发射!
认识梦天实验舱
走近空间站实验舱
图片报道
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
中国空间站首个实验舱——“问天”来了
问天
去郊游
试论潘平格对宋明以来“万物一体”说的转进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