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能够“1米高度看城市”

2022-11-14辛音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儿化老化设施

10月31日,住建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适老化改造已成社会共识,适儿化改造听上去还比较新鲜。其实,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2021年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导意见》,已明确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应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去年6月1日,住建部发布《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也要求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

与适老化改造的初衷一致,适儿化改造也是为了顺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适儿化改造,至少应该包括安全、方便和娱乐三个方面,比如上下台阶的高度、隔离护栏的宽度、电梯的安全、游乐设施的布置等。就社区而言,不仅要添加儿童设施,还应该改造已有设施以适合儿童使用。比如,电梯等按钮儿童够不着,能不能降低高度;阳台缝隙过大,孩子有钻过去的风险;台阶过高,孩子迈不上去;如此等等,都是儿童迈不过的“坎儿”。通过精准优质的改造,成年人对下一代的关爱能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孩子们“1米高度看城市”的愿望也能得到更多满足。

令人欣喜的是,北京已有小区率先行动。广外街道新居西里儿童空间日前亮相,蓝黄配色的地面上画着卡通动物图案、“跳房子”的格子;蓝白色调的蜿蜒小径、铁艺护栏、防腐木凳也一应俱全。小小的改造,既提高了社区的温馨度,延展了儿童的幸福感,也暖了家长的心,添了城市的生气。作为城市的“小小主人翁”,儿童本该如此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在空间、服务和文化教育三个维度花心思、下功夫,才能将儿童友好空间打造成社区品牌和城市风景。期待更多社区将适儿化改造提上日程,托起孩子们的“微幸福”。

(摘自《北京晚报》11.3 辛音/文)

猜你喜欢

儿化老化设施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民生设施非“摆设”
有趣的“儿化”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北京话(36)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杜绝初春老化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