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中百味皆人生

2022-11-12游小美

海峡姐妹 2022年1期

文/游小美

中国人重吃,辣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那一味。食用辣椒在中国的历史并不悠长,辣椒明朝末年才从美洲传入中国,上百姓餐桌的时间就更短。

然而就在这短短两三百年间,辣椒在佐料中的地位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国人津津乐道的第一味。

麻辣、香辣、酸辣、甜辣,或单是一味不管不顾的辣,一样佐料,百种味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不同风土孕育出不同口味的辣。《清稗类钞》称:“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虽不够全面,也不难看出当时辣味饮食已风靡很多地方。

湖南的辣,辣中有百味,小炒肉下饭、臭干子解馋,小龙虾辣味散后还有回甘的鲜甜。从长沙随便哪条街走一遭,各种辣法等着你。暮色四合时坐在街边,啤酒配上烤串,灌上一大口,再缓缓叹一声——人生的幸福啊,都在此处了。

江西的辣,不讲道理。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晒着几笸箩辣椒,剁碎后裹上糯米粉做成辣椒饼,再和鸡蛋炒出一盘辣椒炒蛋,就与别的地方的辣椒炒蛋大相径庭。甚至辣椒炒辣椒也是一道菜。鲜红亮丽的菜品摆在桌上,只消看上一眼,口水便涌上来了。

云南地域辽阔,省内的辣,各有不同。昆明炒菜重油重辣、建水烧烤佐料干辣、版纳的傣味辣中有爽口的柠檬汁,连青芒果、熟李子,也要蘸着辣椒入口……世间百味,在云南人的口中微妙地融合,无论哪道味,都少不了辣。

更别说提到“辣”最常被人想起的川渝了。红油火锅、串串、麻辣兔头、水煮肉片……数不尽的名菜里,没有一盘少得了辣。也正是这样的辣,才使四川人成为热情好客的“辣不怕”。

还有广西的酸辣、贵州的香辣、湖北的卤味……中国人对辣味的烹调,说也说不尽。

辣,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滋味。哪怕是没有吃辣传统的地方,麻辣烫、烧烤、火锅……这些热热闹闹的食物里,绝不会少了辣椒的身影。有了辣子,食物才有了活力。

辣味是最不放过你的一种味道,喝水、吃糖这些缓和味蕾的努力,在辣面前于事无补。痛感和烧灼感只能靠自己忍过去。

吃辣,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体验。汗流浃背、口舌生津,痛和麻裹挟着口腔,与此同时,人体释放的内啡肽,又让你欲罢不能。

幼时生了病,妈妈总会煮上一壶姜糖水,放很多红糖,久久地熬过,中和掉姜的刺激。小孩子吃不得辣,古怪辛辣的甜水带来了对辣味的初印象。从那以后,一点一点接受“辣”对味蕾的冲击,就像一步一步去面对生活的洗礼。

从痛得逃避,到逐渐适应,再到乐在其中。成长就是发现,人生就是需要加麻加辣。

江南古食谱《食宪鸿秘》中开篇言明: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少病。然而总是淡泊无味,人生该有多无趣呀。

令人皱眉头的酸,产生多巴胺的甜,不可缺少的咸,没人愿意去吃的苦,还有让你痛让你爽的辣,五味跌宕间,才是最缤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