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H1A型动车组轮径校准不成功问题分析及对策

2022-11-11薛文敏

铁道机车车辆 2022年5期
关键词:轮径A型动车组

薛文敏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动车段,福州 350001)

2019年福州动车段运用中发生多件CRH1A型动车组轮径不合格故障,通过轮径校准后大部分故障能立即消除,但是少数件因校正不成功导致动车组牵引缺失,造成限速运行。为分析故障原因,文中从动车组轮径校准原理入手,综合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的措施,减少对运输秩序的干扰。

1 CRH1A型动车组轮径校正原理分析

1.1 触发动车组轮径校正的条件

CRH1A型动车组的轮径值分别存储在列车诊断系统和PCU(Propulsion Control Unit,牵引控制单元)内,当PCU内存储的轮径值与BCU(Brake Control Unit,制动控制单元)内各传感器计算出的轮径值存在较大差异时,PCU会反馈一个“需要进行轮径校准”的信号给列车控制系统,并显示在IDU(Intelligent Display Unit,智能显示单元)上,司机通过IDU上的轮径校准按钮实施轮径校准。

根据CRH1A型动车组轮径校正设计逻辑,以下2项其中任意一项满足条件,动车组IDU根据系统测算结果提示“需要进行轮径校准”,如图1所示[1]。

图1 轮径校正的逻辑原理图

(1)动车组的列车控制系统检测到系统内存储的轮径值超出范围(835~925 mm,其中915 mm为默认轮径值)。

(2)动车组防滑功能未激活情况下,同一单元组内最大—最小速度的差值>6 km/h。

动车组实施校准后,系统会重新计算一个新的轮径值存入PCU内,系统根据校准后写入的轮径值重新计算列车速度,此时如果同一单元组内计算出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的差值<3 km/h,“需要进行轮径校准”提示信息会自动结束。

IDU会弹屏报B类警报对司机进行提示,“当前故障”按钮的颜色变为黄色对司机再次提示,司机点击后可进行问题查询,查询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动车组IDU显示的故障界面

1.2 满足轮径校正动作的条件

根据CRH1A型动车组软件设计原理,CRH1A型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完成轮径校正并取得成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动车组处于平直线路上。

(2)GPS速度信号有效。

(3)30 km/h<速度<130 km/h。

(4)惰行30 s。

由于以上因素,存在的问题:因校准起始速度较低(30 km/h),在低速过弯道(如进出站)时,动车组频繁进行轮径校准;受线路环境影响,在轮径校准实施过程中,因校准计算的轮径值与实际轮径值出现较大偏差,报出多个MCM(Motor Converter Module,电机变流器模块)轮径不合格和防滑故障。

进行轮径校正步骤:司机点击IDU上的“轮径校准”按钮,按钮被按下后由黑色变为灰色,待轮径校准结束后,按钮颜色由灰色恢复成黑色,如图3所示。

图3 进行轮径校正的步骤

2 轮径校准不成功对动车组运用的影响

轮径值校正异常最终经常伴随着OVP(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电压保护)电阻过热现象,OVP电阻器的作用是保护变流器模块中间直流环节。当直流环节电压超过1 900 V时,MCM(电机控制单元)启动斩波功能,通过OVP电阻器消耗直流环节多余能量、当直流环节电压低于1 840 V时,关闭MCM斩波功能。

无论牵引还是制动,系统软件都需计算出所需的牵引力/制动力,并将所需的牵引力/制动力发送给MCM,MCM计算出相应的扭力值,系统设定的计算公式为式(1):

通过公式可以看出MCM计算的扭力值与轮径值相关,如果控制单元内存储了错误的轮径值将直接导致MCM输出不对应的扭力值。轮径值偏大会导致MCM计算所需扭力值偏大,所以在MCM输出牵引力/制动力时实际输出功率比需求功率偏高,导致MCM反向传输至中间直流环节上的电压值偏高,此时需要从OVP电阻器发热消耗多余功率,最终引起OVP电阻器温度超温。

MCM模块通过斩波次数结合变流器的工作环境计算OVP电阻温度,当短时间内OVP启动次数过多时,MCM报出“OVP电阻器温度高”或“OVP电阻器过热”故障[2]。当列车报出“OVP电阻器过热”故障时,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就失去“过压保护功能”,此时列车为了保护变流器模块,会通过断开主断路器来起到进一步保护作用,最终导致动车组牵引缺失、速度限制,影响动车组正常运行。

3 轮径校正不成功案例原因分析

2020年5月26日12时30分,某次车(CRH1AA动车组)在其运行区间,随车机械师发现03车报“需要进行轮径校准”,通知司机轮径校准未成功,通过持续的轮径校正操作后,12时41分发车后轮径校准成功,影响本列在该区间运缓3 min,如图4所示。

图4 故障数据

3.1 车组轮对数据调查

查看2020年05月26日轮对故障动态检测系统中CRH1A-A动车组过车记录,发现报出故障单元(01-03车)轮径值均在规定限度内,同转向架轮径差符合要求(其中动车同转向架轮径差≤5 mm,拖车同转向架轮径差≤10 mm),如图5所示[3]。

图5 动车组通过LY检测数据

查看CRH1A-A历史旋修记录,CRH1A-A动车组于2020年1月18日在某动车所完成轮对旋修,报出故障单元(01-03车)上一次旋修记录轮径值与最近轮径值相差最大为0.83 mm,最小为0.3 mm,轮径值变小为正常运用磨耗。

3.2 线路平直性

故障发生时刻动车组运行于K1 205+000~K1 227+365区 间。通 过 调 阅DMS线 路 数 据发现,在进行轮径校正的区间坡道情况:K1 205~K1 209区 间 坡 度 为3‰,K1 209~K1 215区间坡度为-5‰,K1 216~K1 217区间坡度为5‰,K1 217~K1 220区间坡度为-4‰,K1 223~K1 226区间坡度为3‰,K1 226~K1 228坡度为1‰,该区段不是平直道存在坡道,影响动车组正常轮径校准,如图6所示。

图6 线路坡度情况

3.3 GPS速度信号有效性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区间经过5个区段:隧道①—特大桥①—特大桥②—隧道②—隧道③,动车组在隧道内运行GPS信号弱导致无法准确的进行定位测算,如图7所示。

图7 通过线路隧道情况

3.4 运行速度与惰行时间

查看车载数据,发现线上执行轮径校准时动车组速度值为112 km/h,符合校准速度值要求。但是各个单元组的CCU独自进行轮径校准(轮径校准时间需要30 s),3个单元组轮径校准无法做到完全同步,会有1~3 s的时间差,司机看到“轮径校准”按钮颜色由灰色变黑色和提示Mc1/Md单元组“轮径校准”成功后,误认为所有单元组“轮径校准”都已完成,直接提速行车了,导致轮径校正未真实完成,如图8所示。

图8 列车速度和GPS信号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判断为区间受线路坡道及隧道影响,同时在操作上无法满足轮径校正的条件,未及时完成轮径校准,导致动车组牵引动力丢失,影响正常的运行速度。

4 轮对故障的处置方式

4.1 线路上处置方式

CRH1A型动车组报出轮径故障后,应及时进行轮径校正以消除故障。轮径校准方法为:在平直的开阔区间(隧道除外),车速在30~130 km/h之间,惰行维持30 s进行校准至动车组IDU上显示校准完成。校准完成后继续运行,若校准后仍报轮径超差,则说明轮径超差限度已超出轮径校准范围,需要维持运行入库处置[4]。

4.2 入库故障排查方法

人工复核轮对故障检测系统的预警和报警数据,进一步判别动车组是否需要旋轮或更换轮对。换轮或旋轮后,确认轮径数据并根据轮径调整动车组内的存储数据。

5 确保轮径校正成功的对策

5.1 优化动车组轮径校正启动逻辑

为避免系统频繁自动进行轮径校准,减轻对运营秩序的影响,通过联合主机厂研究,CRH1A型动车组在新版软件升级后IDU界面增加“轮径校准”按钮进行手动控制。同时将校准的起始速度由30 km/h提高到90 km/h,便于司机的操作。当主控单元组的CCU收到IDU指令后,通过网络控制总线将该指令传递到其他单元组的单元控CCU,单元控CCU对此命令进行记忆,在满足条件时,会自动执行“轮径校准”功能。

5.2 改善IDU操作界面的功能

一是将IDU“轮径校准”按钮颜色复位功能(由灰色变黑色),由任一单元组“轮径校准”成功即可复位改为需要所有单元组“轮径校准”成功。二是对轮径存储时间增加3 s延时,存储后再报出“轮径校准已完成”,避免因系统延迟导致频繁操作。

5.3 人工输入轮径数据保障系统数据正常

为保障内部默认数据的准确性,在更换轮对、轮对旋修后,或者CCU被初始化、更换后,及时通过专业软件工具TDS-Uploader和DCUTerm将轮径值写入动车组系统内CCU,确保系统默认的轮径值处于正常情况。

5.4 采集适用轮径校正的线路数据

轮径校正需要动车组处于平直线路上和GPS速度信号有效,对线路要求高,目前我段采集运行动车组主要线路共42处适合进行轮径校正的信息数据,当故障再次报出后可与司机沟通,在合适区段进行轮径校准,提高轮径校正的准确性。

6 结束语

文中通过CRH1A型动车组轮径校准不成功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近期典型案例剖析,查找该型动车组软件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的建议,有效的提高轮径校正的成功率,保障了运营秩序。

猜你喜欢

轮径A型动车组
常州地铁1号线牵引轮径异常故障分析及解决
轮径差对三大件式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影响分析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动车组BTM带内干扰的排查与整治
轮径差对道岔区轮轨接触几何和车辆过岔走行性能的影响
CRH3型动车组轮对压装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动车组站内对标停车难的研究
DF100A型发射机马达电源板改进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