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育,不做沉默的“麦子”

2022-11-11刘洁

教育家 2022年40期
关键词:麦子城市化教材

文|本刊记者 刘洁

“我发现教材、练习、试卷越来越城市化。很多以‘高楼、电脑、汽车、超市、大商场、娱乐场所、博物馆……’为描述对象,几乎没有把‘田野、干农活、放牛、砍柴……’作为描述对象的。”此前,曾在乡村支教11年的代课教师侯长亮在网络上发布视频,呼吁公众关注教育的城市倾斜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会误导农村孩子厌恶、逃离自己的家乡。

“乡村失语”现象在教育中由来已久。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止教材、练习、试卷,整个乡村教育都呈现一种“向城市化”的面貌。在侯长亮之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也曾发出“乡村目前正在退出基础教育”的喟叹。对此现象,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支持侯长亮的观点,建议在教材、习题中增加乡村元素;但也有人认为,教材、习题的城市化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没必要杞人忧天,毕竟,人往高处走。

相比起来,我更认同侯长亮的观点。其中固然有对乡村振兴的担忧——在“向城市化”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可避免地对土地、山水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如此一来,有多少人愿意去奉献乡村?但在这个宏大而复杂的命题之外,我更关心的是,在“向城市化”的教育浪潮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孩子,如何安身立命。当他们肆意生长的广阔原野,被认为是“土味”的象征;当他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习俗,被认为是“愚昧”的代表;当他们经年信奉的思想观念,被认为是“落后”的标志,他们该如何与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和解?如何从心底深处生发对乡村的认同?而当一个人被连根拔起,他的内心会经历多少割裂与挣扎?又该如何走向未来?

教材是儿童青少年认知世界的重要载体,理应带领孩子们领略更广阔的世界、体味更多样的人生。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篇幅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然抛弃乡村元素。正如侯长亮所说,农村的孩子需要了解城市,城市的孩子也需要了解农村。更何况,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近五亿乡村人口。在乡村振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我们必须考虑乡村和乡村孩子的未来,必须培养青少年一代对乡村的认同感。而且,乡村并不必然与“愚昧”“贫穷”“落后”挂钩,她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且不提那些田园风光、自然美景,农民的劳作和生活场景中本来就凝聚着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聪明才智,蕴含着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道德根基。正如有网友所说:“我们不能拿金钱尺度去衡量这种价值,不能在物质生活的温床里丢掉这种生命力。”

因此,农村不能一味追随城市的脚步,而将自己独有的东西抛下。在乡村教育“向城市化”的大潮中,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乡村教师,理应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现象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并尽己所能地去弥补和改变。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教师迈开了探索的脚步——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一中的语文教师王永明,在意识到“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与当地生活脱节、与学生的生存脱节,农村学生不懂农、不爱农”后,积极挖掘学校周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等,编写了近8万字的校本教材《探究椅子山》,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引领学生走向自然、深入生活,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桃花镇中心学校教师吴利云则依托家乡特产——蔚县小米,开设了五谷粮食画课程。学生从家里拿来粮食,师生共同设计作品,从十二生肖到冬奥冰雪项目,把梅兰竹菊融入其中,为冬奥助力。

……

乡村虽然正在退出教材,但乡村的孩子却不可能退出教育。或许他们生长的那片土地无法给予乡村孩子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乡土资源,对孩子们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滋养?

写到这儿,不由想起最近广受关注的电影《隐入尘烟》中的一句台词:“对镰刀,麦子能说个啥?对啄它的麻雀儿,麦子它能说个啥?对磨,麦子它能说个啥?被当成种子,麦子又能说个啥?”那“不能说个啥”的麦子,与在教育中失语的乡村,何其相似!愿我们的乡村,和乡村的师生,终有一日,都可以走出“沉默”。

猜你喜欢

麦子城市化教材
教材精读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趴在麦子上的鳄鱼一家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麦子熟了
麦子杀狗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