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问题探讨

2022-11-11吴荔芬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管控考核成本

吴荔芬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正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是衡量国家建设水平、国家实现强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促进我国综合国力快速增长等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如今制造业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毛利率普遍偏低,企业通过利用成本优势超越竞争对手显得尤为重要。成本管控将推动制造业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为抢占市场采取成本领先战略,消费者对于同质化高的产品价格尤其敏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及国内市场,因产品技术差距小,企业谋生存、求发展、想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利润,实现企业正的现金流。基于此,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获得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依托优质的成本管控。

(一)成本管控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制造业企业在达到利润目标之前都会设定成本指标,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成本考核。企业成本管控可追踪成本指标在整个供应链的动向,不至于偏离预定目标轨道,从而保证设定的利润目标可以如期完成。产品价格是根据成本而制定的,要想在市场上拥有价格优势,成本管控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企业只有进行合理的成本管控,才能使企业有利可图。成本管控涉及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无预算不计划;成本管控涉及成本决策,成本决策是成本管控的思路及方法的中坚力量;成本管控涉及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成本管控和成本考核的依据,是根据成本预算和决策编制而成的,不是凭空臆想,不是不切实际的计划;成本管控涉及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确定成本管控有效性的检验依据;成本管控涉及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核算出的成本进行分析,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总结出问题之所在,寻求更低更优的成本;成本管控涉及成本考核和奖惩,成本考核和奖惩是把成本管控和落地完成情况联系起来,对不同努力程度的员工进行奖励或惩罚,达到激励、约束员工的作用,使企业全员重视成本管控、全员参与成本管控工作。综上,成本管控涉及企业全过程,成本管控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二)成本管控有助于制造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都属于微利企业,尤其对于技术没有明显优势的企业,规模经济便成为其取胜的手段,企业不断扩厂、建厂,也为腐败、贪污盗窃行为滋生了温床,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屡见不鲜,即由于存在目标利益的不一致与信息的不对称,经理人拥有企业经营决策权,拥有大量所有者所不知且难以验证的信息,企业内控薄弱,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使经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

因此,加强成本管控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财产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亦可减少贪污盗窃行为的发生;可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企业经理人损害所有者利益的空间;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进行改进完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涵盖企业从计划到核算、控制、分析等全过程各方面,对企业全员、全面、全过程进行管控,对生产、材料、人力等各方面进行管控,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各环节的管理水平,从企业供应链角度出发,在最优成本的前提下,使企业能正常运转。

二、当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管控理念落后

1.采购环节成本管控不力

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核心部分,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命脉之所在。多数制造业企业只关注材料的采购价格,而不去关注除了价格以外的采购成本中的可控费用,缺少经济订货量的意识,有些企业只关注成本单价最低,而上了供应商量大价低的套路,导致企业超量采购,造成企业资金占用,同时多采购的物料无法按期生产,造成呆滞,最终损失惨重。企业总的采购成本费用最低是达到最优的订货数量,有些企业在这方面容易忽略供应商的送货成本。若企业不顾及供应商成本,没有把供应商和自身企业看成是一个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最终还是会出现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结局。

2.库存成本管控不力

库存积压是侵蚀制造业企业现金流的万恶之源。企业往往不控制采购量,没有以销定产,过分追求规模经济而造成库存积压、现金流短缺。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企业将因为库存的呆滞损失掉此前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因此,若企业不重视以销定产的理念,疯狂的备货,造成巨大资金占用,若库存产品再无法按时销售出去,造成贬值、呆滞,结果将得不偿失。因此,库存成本管控不力将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3.成本分析不到位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结果,从中提炼出有用的财务信息给企业管理层,找出其中的问题和潜力,从而在降低成本、产品定位、产品结构布局、销售策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决策,这就要求成本分析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要求业务规范。目前大多数企业业务不规范,员工素质不高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乱领料、单据做错频率高、现场实物管理不善而不自知、车间之间实物流转代加工而未做单据,无法保证数据流与实物流一致,数据失真失实,导致成本分析不具有实际意义,无法推进成本管控工作。

(二)成本管控缺乏前瞻性

制造企业的一些管理者往往遵循守旧、缺乏前瞻性,缺乏长远目标,不懂得创新、懒于创新,拒绝听取现场人员的声音,盲目自信,一言堂现象严重,企业固步自封,不关注新鲜事物,不学习现代成本管控理念。只关注由材料、人工、费用产生的成本,不考虑其他隐性成本,或省略一些该花的成本,如环境保护成本等。对研发不够重视,不注重研发费用的合理投入,拒绝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一味地降低成本,不注重产品的质量,这将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地位。

(三)成本考核落实不到位

成本考核及奖惩是成本管控的手段和工具,把成本管控的实际完成情况、落实情况与相应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员联系起来,形成成本成果责任与实际成本管控成果配比,对相应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员进行评价、考核,对完成情况进行奖惩。成本考核的主要作用是对每个成本责任部门及人员在降低成本上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提高全企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丧失成本意识、不配合成本管控的人员,对成本进行浪费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进行惩罚,以促进其进行改进。目前,多数制造企业虽有成本管控体系,但是对成本管控的考核工作却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没有形成能落地的成本管控体系,而空泛、不切实际、不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控体系导致成本管控无法有效开展,进而无法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及人员,成本考核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第二,企业已经建立了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控体系,但高管重视度不够,面对财务部门提供的成本管控方案及指标,走过场、走形式,认为销售才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导致成本考核无法落实。第三,企业已经建立了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成本管控体系,但却未设立有效的成本考核机制,导致企业无法将成本管控责任与企业绩效奖惩机制有效结合,财务部门只能提取数据上的问题,无法有效督促各责任部门对问题进行改善、改进,长此以往,导致成本管控工作无法发挥作用,无法为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保驾护航。

(四)成本管控各部门参与度不高

成本管控涉及到成本分析、编制成本预算等工作,企业其他部门会错误的认为此仅为财务部门的工作责任,没有积极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成本管控,导致成本管控体系成为摆设,成本管控工作走过场,成本管控流于形式。事实上,成本分析工作复杂,在现实中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其他部门的不配合将会导致财务部门在进行成本分析与管控时举步艰难。

三、提升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强化成本管控理念

1.强化采购环节的成本管控

建立优质供应商名单,分类分等级列示,对质量欠佳、信誉低下的供应商不与之合作;设立专人专岗,了解对方的心理及应用有效的谈判技巧;需考虑经济订货量概念,不可盲目为了单价降低而积压库存;应加强计划部管控,不可乱排计划,导致采购超量、占用企业现金流。

2.强化库存成本管控

企业应按需生产,保持最合理库存量;为了确保资金量充足,库存呆滞品应及时回炉或处理;加强技术研发,降低废品率,减少库存量;建立优质客户名单,分类分等级列示,与信誉好、回款快的客户合作,对信誉差的客户采取先收款后发货的做法,督促销售部门积极回款,每月跟踪回款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库存积压,盘活企业现金流。

3.选择恰当的成本分析方式

成本分析要根据企业的业务类型制定成本分析方向,可从产品损益明细入手,如从产品贡献大小、盈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料工费的占比、与历史数据比较分析;运用完全成本法,对产品的损益明细表进行分析;根据存货中原材料与库存商品的金额,可以看出资金的占用情况,分析是否存在呆滞库存;根据企业特点做专项分析,利用excel 工具,以历年数据进行动态对比,直观分析;与标杆行业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的成本管控做法。

(二)创新成本管控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亦是改善制造业成本管控的根本,即企业成本管控理念需要创新、成本管控体系需要创新、成本管控人员及手段需要创新。制造业企业应关注行业标杆企业的成本管控技术与手段,学习并借鉴和创新标杆企业的优秀成本管控体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成本管理体系机制,加强财务部了解供应链全过程各方面,使成本管控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利于落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健全成本考核体系并落实到位

成本考核是成本管控的有效保证,成本考核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对各部门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成本考核力度,但企业也应反思现有的成本考核体系是否是一套符合实际、责任明确、简洁合理的考核机制。如,成本考核是否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合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制定目标预算,编制成本预算。企业应将成本管控和全面预算管理相融通,通过对各部门各车间的预算指标,建立考核机制,明确经济责任,同时人力资源部门配合财务部要求全公司上下严格执行该考核机制,按期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全公司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持续运行和不断完善必将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四)成本管控全员参与

成本管控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的各业务环节及各部门各车间,成本管控必须全程实施、全员参与,企业必须让所有员工了解并掌握其各自所在工作环节的职责,了解各自环节对下一环节乃至对整个公司成本的影响。首先,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让员工充分了解成本对于整个公司的影响,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认知,让员工自愿、自觉配合企业成本管控,通过这种有效培训,让员工了解成本的概念及管控的紧迫性,加强全员参与意识。其次,管理人员应带头树立成本意识,将成本管控落实到公司各领域,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的建立成本管控工作,从计划部、设计部、采购部到生产部等,涵盖供应链全过程,全员树立成本意识,配合成本管控工作,带头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性成本意识。成本管控不只是财务部的事情,全员行动起来才能使成本管控发挥作用。最后,人事部门对积极配合成本管控并作出成效的员工和部门给予奖励,对不配合成本管控的员工和部门给予惩罚,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全企上下能够团结起来,积极配合成本管控工作,使企业能够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成本管控是制造业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要义,加强成本管控是制造业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目前社会经济给制造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将制造企业陷入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说到底,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即是成本的竞争,制造企业要想蓬勃发展、持续经营,就应当练就成本管控的真本事,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成本管控,利用低成本优势淘汰竞争对手,才能在市场中占据领头羊地位。成本管控逐渐科学化和系统化,总书记指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亦是改善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的核心要义,即企业成本管控理念需要创新、成本管控体系需要创新、成本管控人员及手段需要创新。成本管控是制造企业创造利润的关键,但不能只注重降低成本不保证质量,不可本末倒置丢失客户,只有把有效的成本管控和优质的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成本和利润作出适应竞争环境的调整,重视企业成本管控地位,才能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管控考核成本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哲理漫画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